正確認識跑步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髂脛束摩擦綜合徵(俗稱跑步膝),很多跑步、騎行愛好者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類似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

那麼什麼是髂脛束,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你的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你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它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

當你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

髂脛束磨擦綜合症症狀包括:

  • 股骨外上踝或其周圍的疼痛,以刺痛為主;

  • 跑步時疼痛加劇,尤其在下坡時。

    因為下坡時股四頭肌(前方大腿肌肉)處於離心收縮狀態,增加了肌肉負擔,膝關節附近的筋膜所受的張力也增加;

  • 膝關節屈曲20-30度或伸直時疼痛最明顯;

  • 髖關節外展時力量降低;

  • 嚴重時,疼痛甚至會放射至大腿及小腿的外側和發生彈響。

哪些人容易得:

足部過度外翻,雙腿長度結構性不等,髖部外展肌和臀部肌肉力量不足到會提高發生髂脛束綜合症的幾率。

如果髖部的動作不能很好的得到控制,髂脛束會隨著邁步被拉伸,加重症狀。

治療注意事項:

髂脛束綜合症是出了名的康復周期長的傷病。

最開始意識到後,應該休息1-2天,然後降低訓練里程,一周時間就可以恢復,避免了你陷入到嚴重的境況。

如果你忽略最初的信號,繼續按照計劃訓練,可能未來的一年中將陷入到和髂脛束綜合症的拉鋸戰中,它不會讓你徹底停下來,但是它始終纏繞著你,導致跑步的樂趣大大下降。

拉伸鍛鍊方法:

該動作的要點就在於兩腳交叉,用一隻腳使勁去別另一隻腳,讓疼痛的腿部強迫性的內旋。

除了上面十分奏效的兩腳交叉之外,還有一些值得學習的拉伸方法

站位小腿伸展:

向牆壁,雙手放於牆上和雙眼同高。

沒有受傷的腿放於受傷下肢前面約30-45厘米。

保持受傷下肢伸直,足跟緊貼地面。

慢慢彎曲前面的膝關節。

向前傾斜上身直至小腿感到拉緊。

保持30-60秒,回到原來姿勢並重複3次。

膕繩肌伸展:

仰臥,臀部靠近門邊,讓沒有受傷的下肢伸直。

提起受傷下肢並靠在門框邊的牆上,可感到大腿後方被拉緊。

保持30-60秒,回到原來姿勢並重複3次。

股四頭肌伸展:

扶著一較固定的物體或側身站於牆邊以作支撐。

面向前,再用另一側手抓緊受傷下肢的踝部並拉向臀部。

不要彎曲或扭轉腰部及背部。

保持30-60秒,回到原來姿勢並重複3次。

股內側肌等長訓練:

平躺在床上或地上,患肢向前伸直。

用力收緊股四頭肌(即大腿前方的肌肉)使膝關節後方向下壓。

集中保持膝關節內側肌肉的收緊。

保持5秒,回到原來姿勢並重複20次。

在膝下墊一捲起的毛巾可以讓膝關節更舒服並保護關節囊。

直腿抬高:

平躺在床上或地上,患肢向前伸直,健側膝關節屈曲,足底緊貼地面。

讓患側的腳趾儘可能指向自己,用力收緊股四頭肌(即大腿前方的肌肉)使膝關節後方向下壓,慢慢提高患肢約30厘米。

保持5秒,慢慢地回到原來位置並重複20次。

髖內收訓練(側臥位):

以患側側臥,健膝屈曲並將足部平放於患肢前面,同時患肢伸直。

在沒有不適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抬高患肢,於最高位保持5秒,然後慢慢地放下患肢回到原來的位置並重複20次。

在提起下肢的時候,必須要保持髖部穩定。

靠牆半蹲(帶球):

背部、雙肩及頭部靠在牆上,站立並向前望。

保持雙肩放鬆,雙腳與肩同寬並與牆壁距離約30厘米。

於雙膝之間放一卷枕或小球。

保持頭部緊靠牆壁,慢慢蹲下同時擠壓卷枕或小球。

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膝關節約90度)。

保持10秒,慢慢地站回到原來位置並重複20次。

要確保整個活動過程雙膝都在擠壓卷枕或小球。

側抬腿:

以健側側臥,收緊患側大腿的肌肉,並抬起約離健側足郭20-25厘米,保持伸直5秒,慢慢地放回原來位置並重複20次。

聲明:以上部分內容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