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定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DNA定序可用於確定任何生物的單個基因的序列,較大的遺傳區域(即基因簇或操縱子的簇),完整的染色體或整個基因組。

DNA定序也是對RNA或蛋白質進行定序的最有效方法(通過 ... DNA定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5月26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DNA定序(英語:DNAsequencing)又稱DNA測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鹼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與鳥嘌呤(G)的排列方式。

快速的DNA定序方法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生物學和醫學的研究和發現。

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中,和在眾多的應用領域,如診斷,生物技術,法醫生物學,生物系統學中,DNA序列知識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知識。

具有現代的DNA定序技術的快速定序速度已經有助於達到定序完整的DNA序列,或多種類型的基因組定序和生命物種,包括人類基因組和其他許多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完整DNA序列。

RNA定序則通常將RNA提取後,反轉錄為DNA後使用DNA定序的方法進行定序。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由弗雷德里克·桑格發明的桑格定序[1]。

新的定序方法,例如454生物科學的方法和焦磷酸定序法。

自動化chain-terminationDNA定序結果的一個例子。

目次 1應用 1.1分子生物學 1.2演化生物學 1.3宏基因組學(或元基因組學) 1.4醫學 1.5法醫學 2歷史 2.1DNA結構與功能的發現 2.2RNA測序 2.3全基因組測序 3基本方法 3.1Maxam-Gilbert測序法 3.2Sanger測序法 4高級方法和denovo測序法 4.1霰彈槍定序法 4.2BridgePCR 5新一代測序 5.1454生物科學和焦磷酸測序法 6正在開發的測序法 6.1奈米孔DNA測序法 6.2高通量測序 7參見 8參考文獻 應用[編輯] DNA定序可用於確定任何生物的單個基因的序列,較大的遺傳區域(即基因簇或操縱子的簇),完整的染色體或整個基因組。

DNA定序也是對RNA或蛋白質進行定序的最有效方法(通過對開放閱讀框定序)。

目前,DNA定序已成為生物學和其他科學領域(如醫學,法醫學或人類學等)的關鍵技術。

分子生物學[編輯] 在分子生物學中,DNA定序可被用於研究基因組及其編碼的蛋白質。

利用定序獲得的資訊,科研人員能夠辨識基因的變化,基因與疾病和表型的關聯,並確定潛在的藥物靶點。

演化生物學[編輯] 由於DNA是攜帶有遺傳資訊的大分子,在演化生物學中,DNA定序被用於研究不同生物體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它們是如何演化的。

宏基因組學(或元基因組學)[編輯] 主條目:元基因組學 宏基因組學是一門直接取得環境中所有遺傳物質的研究。

環境包括但不限於水體,污水,污垢,從空氣中過濾出的碎片或者從生物體採集的樣本。

了解在特定環境中存在哪些生物體對於生態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和其他領域的研究至關重要。

DNA定序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微生物群中可能存在哪些類型的微生物。

醫學[編輯] 醫療人員可通過對患者基因(基因組)的定序結果確定該患者是否有攜帶遺傳性疾病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屬於基因檢測,有些基因檢測不會用到DNA定序技術。

法醫學[編輯] DNA定序可以與DNA圖譜鑑定(基因指紋分析,英語:DNAprofiling)一起用於法醫鑑定和親子鑑定。

DNA測試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發展迅猛,目前已能夠做到將DNA鑑定結果與被調查物件聯絡起來。

指紋,唾液,毛囊等中的DNA特徵可以將不同的生物體進行區分。

測試DNA是一種可以檢測DNA鏈中特定基因組並生成唯一的個性化DNA模型的技術。

每一種有機體都有其DNA特徵,並可以通過DNA測試來確定。

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DNA特徵是非常罕見的,因此保證了DNA測試的成功。

歷史[編輯] DNA結構與功能的發現[編輯] 弗雷德里克·桑格,DNA定序的先驅者。

桑格是少數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之一,其中一項為蛋白質定序,另一項為DNA定序。

去氧核糖核酸(DNA)最早在1869年由FriedrichMiescher發現並分離出來,但由於當時普遍認為遺傳資訊儲存於蛋白質而不是DNA中,因此在過去幾十年中DNA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研究。

1944年,由於OswaldAvery,ColinMacLeod和MaclynMcCarty的一些實驗表明,純化的DNA可以將一種細菌變成另一種細菌,這種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這也是首次DNA顯示出改變細胞特性的能力。

1953年,JamesWatson和FrancisCrick根據RosalindFranklin研究的結晶X射線結構提出了他們的雙螺旋DNA模型。

根據該模型,DNA由彼此纏繞的兩條核苷酸鏈組成,通過氫鍵連接在一起並以相反方向執行。

每條鏈由四個互補的核苷酸組成:腺嘌呤(A),胞嘧啶(C),鳥嘌呤(G)和胸腺嘧啶(T),其中A與T配對,C與G配對。

他們提出的這種結構,使得每條單鏈都可被用於重建另一條鏈,並且讓遺傳資訊代代相傳。

對蛋白質進行定序的基礎首先由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Sanger)的工作奠定,他於1955年完成了胰島素(胰腺分泌的一種蛋白質)中所有胺基酸序列的定序工作。

這是首個確鑿的證據證明蛋白質是具有特定分子模式的化學實體,而不是懸浮在流體中的隨機混合物。

桑格在胰島素定序方面的成功使得X射線晶體學家大為振奮,包括華生和克里克,他們現在正試圖理解DNA如何指導細胞內蛋白質的形成。

在1954年10月弗雷德里克·桑格出席一系列講座後不久,克里克開始發展一種理論,認為DNA中核苷酸的排列決定了蛋白質中胺基酸的序列,從而幫助確定蛋白質的功能。

他於1958年發表了這一理論。

RNA定序[編輯] RNA定序是最早的核苷酸定序形式之一。

RNA定序的主要標誌是1972年和1976年WalterFiers及其同事在根特大學(根特,比利時)確定並發表的第一個完整基因序列和噬菌體MS2的完整基因組。

傳統的RNA定序方法需要建立一個用於定序的互補cDNA(ComplementaryDNA)分子。

全基因組定序[編輯] 第一個完整的DNA基因組定序是在1977年噬菌體φX174的定序工作。

醫學研究委員會的科學家在1984年破譯了Epstein-Barr病毒的完整DNA序列,發現它含有172,282個核苷酸。

該序列的完成標誌著DNA定序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在沒有病毒基因譜知識的情況下實現了DNA定序。

20世紀80年代初,Pohl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在電泳時將定序反應混合物的DNA分子轉移到固定基質上的非放射性方法。

隨後GATCBiotech公司的DNA定序儀「Direct-Blotting-Electrophoresis-SystemGATC1500」商業化,該定序儀在EU基因組定序程式的框架以及酵母釀酒酵母染色體II的完整DNA序列中廣泛使用。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LeroyE.Hood實驗室於1986年宣布了第一台半自動DNA定序機。

隨後,AppliedBiosystems在1987年推出了第一台全自動定序儀ABI370。

以及Dupont公司的Genesis2000,該儀器使用了一種新的螢光標記技術,可在單一泳道中辨識所有四個雙去氧核苷酸。

到199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開始對支原體,大腸桿菌,秀麗隱杆線蟲和釀酒酵母進行大規模定序實驗,費用為每個鹼基0.75美元。

同時,人類cDNA序列的定序始於CraigVenter的實驗室,試圖取得人類基因組的編碼部分。

1995年,Venter,HamiltonSmith及其基因組研究所(TIGR)的同事發表了第一個完整的自由生物體細菌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influenzae)的基因組。

該環形染色體中含有1,830,137個鹼基,其在《科學》雜誌中的發表標誌著全基因組鳥槍法定序的首次公開使用,擺脫了初始繪製工作的需要。

基本方法[編輯] Maxam-Gilbert定序法[編輯] 主條目:馬克薩姆-吉爾伯特定序 馬克薩姆-吉爾伯特定序(英語:Maxam-Gilbertsequencing)是一項由阿倫·馬克薩姆(英語:AllanMaxam)與沃爾特·吉爾伯特於1976~1977年間開發的DNA定序方法。

此項方法基於:對核鹼基特異性地進行局部化學改性,接下來在改性核苷酸毗鄰的位點處DNA骨架發生斷裂[2]。

Sanger定序法[編輯] 主條目:桑格定序 Sanger(桑格)雙去氧鏈終止法是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Sanger)於1975年發明的。

定序過程需要先做一個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PCR過程中,雙去氧核苷酸可能隨機地被加入到正在合成中的DNA片段里。

由於雙去氧核糖核苷酸又少了一個氧原子,一旦它被加入到DNA鏈上,這個DNA鏈就不能繼續增加長度。

最終的結果是獲得所有可能獲得的、不同長度的DNA片段。

目前最普遍最先進的方法,是將雙去氧核糖核苷酸進行不同螢光標記。

將PCR反應獲得的總DNA通過毛細管電泳分離,跑到最末端的DNA就可以在雷射的作用下發出螢光。

由於ddATP,ddGTP,ddCTP,ddTTP(4種雙去氧核糖核苷酸)螢光標記不同,電腦可以自動根據顏色判斷該位置上鹼基究竟是A,T,G,C中的哪一個[3]。

進階方法和denovo定序法[編輯] 霰彈槍定序法[編輯] 主條目:霰彈槍定序法 霰彈槍定序法(Shotgunsequencing,又稱鳥槍法)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為較長DNA定序的方法。

它比傳統的定序法快速,但精確度較差。

霰彈槍定序法曾經使用於塞雷拉基因組(CeleraGenomics)公司所主持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BridgePCR[編輯]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

(2021年2月3日) 新一代定序[編輯] 主條目:大規模並行定序(英語:Massiveparallelsequencing) 隨著人們對低成本定序的需求與日俱增,推動了高通量定序(high-throughputsequencing)的發展,此技術又稱為二代定序、新一代定序、次世代定序;這些技術對定序過程采多路復用,同時產生上千或上百萬條序列[4][5]。

高通量定序技術的目的是降低DNA定序的成本,這個成本比同樣可實現定序的染料終止法來得低得多[6]。

超高通量定序過程中可同時執行高達500,000次的邊合成邊定序[7][8][9]。

新世代技術利用電腦科技,需要根據多個片段序列所重疊的區域,將它們全部組裝起來。

新一代定序方法的比較[10][11] 方法 單分子即時定序(PacificBio) 離子半導體(IonTorrentsequencing) 焦磷酸定序(454) 邊合成邊定序(Illumina) 邊連接邊定序(SOLiDsequencing) 鏈終止法(Sangersequencing) 讀長 5,500bpto8,500bpavg(10,000bpN50);maximumreadlength>30,000bases[12][13][14] upto400bp 700bp 50to300bp 50+35or50+50bp 400to900bp 精確度 99.999%consensusaccuracy;87%single-readaccuracy[15] 98% 99.9% 98% 99.9% 99.9% 每次執行可取得讀段數 50,000perSMRTcell,or~400megabases[16][17] upto80million 1million upto3billion 1.2to1.4billion N/A 每次執行耗時 30minutesto2hours[18] 2hours 24hours 1to10days,dependinguponsequencerandspecifiedreadlength[19] 1to2weeks 20minutesto3hours 每百萬鹼基所耗成本(美元) $0.33-$1.00 $1 $10 $0.05to$0.15 $0.13 $2400 優勢 Longestreadlength.Fast.Detects4mC,5mC,6mA.[20] Lessexpensiveequipment.Fast. Longreadsize.Fast. Potentialforhighsequenceyield,dependinguponsequencermodelanddesiredapplication. Lowcostperbase. Longindividualreads.Usefulformanyapplications. 劣勢 Moderatethroughput.Equipmentcanbeveryexpensive. Homopolymererrors. Runsareexpensive.Homopolymererrors. Equipmentcanbeveryexpensive.RequireshighconcentrationsofDNA. Slowerthanothermethods.Haveissuesequencingpalindromicsequence.[21] Moreexpensiveandimpracticalforlargersequencingprojects. 454生物科學和焦磷酸定序法[編輯] 454定序法由454生物科學發明,是一個類似焦磷酸定序法的新方法。

2003年向GenBank提交了一個腺病毒全序列[22],使得他們的技術成為Sanger定序法後第一個被用來測生物基因組全序列的新方法。

454使用類似於焦磷酸定序的方法,有著相當高的讀取速度,大約為5小時可以測兩千萬鹼基對[22]。

正在開發的定序法[編輯] 奈米孔DNA定序法[編輯] 主條目:奈米孔定序 高通量定序[編輯] 高通量定序能一次對幾十到幾百萬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參見[編輯]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主題 已定序的生物 參考文獻[編輯] ^存档副本.[2006-1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1).  ^MaxamAM,GilbertW.AnewmethodforsequencingDNA.Proc.Natl.Acad.Sci.U.S.A.February1977,74(2):560–4.Bibcode:1977PNAS...74..560M.PMC 392330 .PMID 265521.doi:10.1073/pnas.74.2.560.  ^Sangersequencing.2020年3月20日[2020年3月27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29日)–透過Wikipedia.  ^Hall,Nell.Advancedsequencingtechnologiesandtheirwiderimpactinmicrobiology.J.Exp.Biol.May2007,209(Pt9):1518–1525.PMID 17449817.doi:10.1242/jeb.001370.  ^Church,GeorgeM.Genomesforall.Sci.Am.January2006,294(1):46–54.PMID 16468433.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06-46.  ^參照錯誤:沒有為名為pmid181658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Kalb,Gilbert;Moxley,Robert.MassivelyParallel,Optical,andNeuralComputingintheUnitedStates.IOSPress.1992.ISBN 90-5199-097-9. [頁碼請求] ^JohnR.tenBosch,WayneW.Grody.Keepingupwiththenextgeneration:massivelyparallelsequencinginclinicaldiagnostics.TheJournalofmoleculardiagnostics:JMD.2008-11,10(6):484–492[2019-02-12].ISSN 1525-1578.PMC 2570630 .PMID 18832462.doi:10.2353/jmoldx.2008.0800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引文格式1維護:PMC格式(link) ^TracyTucker,MarcoMarra,JanM.Friedman.Massivelyparallelsequencing:thenextbigthingingeneticmedicine.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2009-8,85(2):142–154[2019-02-12].ISSN 1537-6605.PMC 2725244 .PMID 19679224.doi:10.1016/j.ajhg.2009.06.0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引文格式1維護:PMC格式(link) ^Quail,Michael;Smith,MiriamE;Coupland,Paul;等.Ataleofthreenextgenerationsequencingplatforms:comparisonofIontorrent,pacificbiosciencesandilluminaMiSeqsequencers.BMCGenomics.1January2012,13(1):341.PMC 3431227 .PMID 22827831.doi:10.1186/1471-2164-13-341.  ^Liu,Lin;Li,Yinhu;Li,Siliang;等.ComparisonofNext-GenerationSequencingSystems.JournalofBiomedicineandBiotechnology(HindawiPublishingCorporation).1January2012,2012:1–11.doi:10.1155/2012/251364.  ^NewProducts:PacBio'sRSII;Cufflinks.GenomeWeb.[2020-03-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7).  ^AfteraYearofTesting,TwoEarlyPacBioCustomersExpectMoreRoutineUseofRSSequencerin2012.GenomeWeb.10January2012[2014-0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Inc,PacificBiosciencesofCalifornia.PacificBiosciencesIntroducesNewChemistryWithLongerReadLengthstoDetectNovelFeaturesinDNASequenceandAdvanceGenomeStudiesofLargeOrganisms.GlobeNewswireNewsRoom.2013年10月3日[2020年3月27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27日).  ^Chin,Chen-Shan;Alexander,DavidH.;Marks,Patrick;Klammer,AaronA.;Drake,James;Heiner,Cheryl;Clum,Alicia;Copeland,Alex;Huddleston,John;Eichler,EvanE.;Turner,StephenW.;Korlach,Jonas.Nonhybrid,finishedmicrobialgenomeassembliesfromlong-readSMRTsequencingdata.NatureMethods.2013年6月27日,10(6):563–569[2020年3月27日].doi:10.1038/nmeth.247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29日)–透過www.nature.com.  ^Denovobacterialgenomeassembly:asolvedproblem?.2013年7月5日[2020年3月27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27日).  ^Rasko,DavidA.;Webster,DaleR.;Sahl,JasonW.;等.OriginsoftheStrainCausinganOutbreakofHemolytic–UremicSyndromeinGermany.NEnglJMed.25August2011,365(8):709–717.doi:10.1056/NEJMoa1106920.  ^Tran,Ben;Brown,AndrewM.K.;Bedard,PhilippeL.;Winquist,Eric;Goss,GlenwoodD.;Hotte,SebastienJ.;Welch,StephenA.;Hirte,HalW.;Zhang,Tong;Stein,LincolnD.;Ferretti,Vincent;Watt,Stuart;Jiao,Wei;Ng,Karen;Ghai,Sangeet;Shaw,Patricia;Petrocelli,Teresa;Hudson,ThomasJ.;Neel,BenjaminG.;等.Feasibilityofrealtimenextgenerationsequencingofcancergeneslinkedtodrugresponse:Resultsfromaclinicaltrial.Int.J.Cancer.1January2012:1547–1555.doi:10.1002/ijc.27817.  ^vanVliet,ArnoudH.M.Nextgenerationsequencingofmicrobialtranscriptome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EMSMicrobiologyLetters.1January2010,302(1):1–7.doi:10.1111/j.1574-6968.2009.01767.x.  ^Murray,I.A.;Clark,T.A.;Morgan,R.D.;Boitano,M.;Anton,B.P.;Luong,K.;Fomenkov,A.;Turner,S.W.;Korlach,J.;Roberts,R.J.Themethylomesofsixbacteria.NucleicAcidsResearch.2October2012,40(22):11450–62.PMC 3526280 .PMID 23034806.doi:10.1093/nar/gks891.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Yu-FengHuang,Sheng-ChungChen,Yih-ShienChiang,Tzu-HanChen&Kuo-PingChiu.Palindromicsequenceimpedessequencing-by-ligationmechanism.BMCsystemsbiology.2012,.6Suppl2:S10.PMID 23281822.doi:10.1186/1752-0509-6-S2-S10.  ^22.022.1About454-Overview.[2006-1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29).  閱論編已定序物種基因組病毒Lambdaphage ·SV40細菌流感嗜血桿菌 ·大腸桿菌 ·黴漿菌古菌Acidilobussaccharovorans真核生物動物秀麗隱桿線蟲 ·黑腹果蠅 ·人類 ·老鼠 ·大鼠 ·黑猩猩 ·海鞘 ·狗 ·埃及血吸蟲植物阿拉伯芥 ·水稻 ·蘋果 ·草莓 ·木豆 ·苜蓿 ·木瓜 ·葡萄 ·鹽芥 ·毛竹 ·梨真菌釀酒酵母 ·靈芝[1] 閱論編生物資訊學資料庫 定序資料庫:GenBank、EuropeanNucleotideArchive(英語:EuropeanNucleotideArchive)、日本DNA資料庫(DDBJ) 輔助資料庫:UniProt,databaseofproteinsequencesgroupingtogetherSwiss-Prot,TrEMBL和蛋白質資訊資源(英語:ProteinInformationResource) 其它資料庫:蛋白質資料庫,Ensembl,和InterPro(英語:InterPro) 專項基因組資料庫:酵母基因組資料庫(英語:SaccharomycesGenomeDatabase)、FlyBase(英語:FlyBase),VectorBase(英語:VectorBase),WormBase(英語:WormBase),PHI-base(英語:PHI-base),阿拉伯芥資訊資源(英語:TheArabidopsisInformationResource)與斑馬魚資訊網(英語:ZebrafishInformationNetwork) 軟體 BLAST Bowtie Clustal EMBOSS(英語:EMBOSS) HMMER(英語:HMMER) MUSCLE SAMtools(英語:SAMtools) TopHat(英語:TopHat(bioinformatics)) 其它 伺服器:ExPASy(英語:ExPASy) 本體論:基因本體 機構 歐洲生物資訊研究所(EMBL-EBI)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 瑞士生物資訊學研究所(英語:SwissInstituteofBioinformatics) 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 博德研究所(英語:BroadInstitute) 維康桑格研究所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 檔案格式 FASTA格式 FASTQ格式 斯德哥爾摩格式(英語:Stockholmformat) 有關議題 計算生物學 分子種系發生學 定序 序列比對 分類 維基共享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DNA測序&oldid=68317387」 分類:DNA測序分子生物學技術隱藏分類: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含有連結內容需訂閱查看的頁面未列明參考文獻頁碼的條目引文格式1維護:PMC格式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自2013年5月擴充中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自2021年2月擴充中的條目所有擴充中的條目自2021年2月包含空白章節的條目所有包含空白章節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বাংলা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한국어Lietuvių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