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基因療法演進:充滿希望的序幕、挫敗、如何再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基因療法怎麼傳遞到人體內? ... 基因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引入健康基因或功能性基因到因缺陷基因引起的疾病患者中,達到治療的效果。

時下常提到的基因療法, ... 繁體 简体 Navigate Youareat:Home»專題報導»縱覽基因療法演進:充滿希望的序幕、挫敗、如何再起 近年來,基因療法成為生物製藥產業的熱門產品,吸引不少企業家投資,也出現多起大型併購案,學術研究不斷突破,臨床試驗結果更屢傳捷報。

據FortuneBusinessInsights統計,基因療法市場規模在2019年約為36.1億美元,預計將以33.6%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於2027年勢如破竹達到356.7億美元。

然而,這條路已從想像轉為現實,並不總是那麼樂觀,仍有諸多技術與市場挑戰。

為了到達終點,基因療法領域的研發人員必須忍受殘酷的打擊,需要重啟站起,並持續創新擺脫危機。

基因線上GeneOnline整理了基因療法的開發歷史、技術亮點以及應用挑戰,帶您迅速掌握來龍去脈。

基因療法怎麼傳遞到人體內? 基因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引入健康基因或功能性基因到因缺陷基因引起的疾病患者中,達到治療的效果。

時下常提到的基因療法,往往是細胞療法與基因療法的統稱。

這源自2種技術的領域有部分重疊,也因為多個著名的癌症免疫療法譬如CAR-T、TCR-T皆會用到這2種技術製作,但這二者卻截然不同。

據美國FDA定義,基因療法是「所有透過轉錄或轉譯的遺傳物質或整合到宿主基因體中來發揮功能的產品」,而執行方式大體可分2種類:活體外(Exvivo)、活體內(Invivo)。

活體外基因療法會把從患者體內取出的細胞,在實驗室中重新編輯,最後再輸回患者體內。

而活體內基因療法則是可直接將遺傳物質送入活體內,或者透過病毒載體其他裸露DNA、質體(plasmid)、奈米微脂體(lipidnanoparticle)等非病毒傳遞系統,將基因療法進入體內增強或抑制缺陷基因,最著名的例子就是CRISPR/Cas9。

其中,病毒載體是基因療法常用的傳遞方式之一,舉凡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es)、腺病毒(adenovirus)、單純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慢病毒(lentiviruses)、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等。

基因療法的概念半世紀前就有了 基因療法的概念發跡於1960年代,許多科學家正在假設其傳遞機制。

1962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JoshuaLederberg一封寄給美國醫生StanfieldRogers的信中寫到,「相信不久之後,多核苷酸序列(polynucleotidesequences)將能透過科技接枝在病毒的DNA上」。

8年後,Rogers醫生與H.G.Terheggen為了治療精胺酸酶(arginaseenzyme)缺乏的高精胺酸血症(hyperargininemia),將乳頭狀瘤病毒(Shopepapillomavirus)傳遞至2位德國姐妹體內,使他們成為全世界第1個接受基因療法的人類。

雖然從結果看來,這對姐妹對療法並未產生反應,但1972年《Science》期刊上刊登的「Genetherapyforhumangeneticdisease?」文章卻成為基因療法首個公認論文。

在眾多支持者中,TheodoreFriedmann與RichardRoblin熱烈支持基因療法,並對當時的研究充滿信心,但這沒有蒙蔽他們的雙眼,TheodoreFriedmann與RichardRoblin警告到基因療法技術尚未成熟,在未全面理解基因調控、與疾病的關聯前,盡量不要用在人類上,避免出現難以應付的副作用。

重組DNA技術出現 多年後,重組DNA技術(recombinantDNAtechnology)的出現推動了基因療法的進程。

1980年,MartinJCline提出用重組DNA技術去治療2位β-地中海型貧血症(β-thalassemia)女性患者的計畫,但因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人類受試者保護委員會宣布禁止,所以該試驗最後於美國外執行。

之後,Cline因違反聯邦管制法規的人體試驗規範被判刑。

第1個核准的基因療法 時間走到1990年,基因療法出現一大突破。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FrenchAnderson、MichaelBlaese等研究員執行了世界第1個核准基因療法。

受試者是一位有著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又稱腺苷去胺酶(adenosinedeaminase,ADA)缺乏的4歲孩童AshantiDeSilva。

透過反轉錄病毒傳遞健康ADA基因,DeSilva成為世上第1個成功被基因療法治癒的人類。

因為他的成功,基因療法的臨床試驗如雨後春筍冒出,也讓FDA在1993年發布基因療法相關規範。

聲勢浩大的基因療法踢到鐵板 基因療法興起研究熱潮,許多人為了這神奇的醫療技術瘋狂;然而,這些90年代的科學家接下來因臨床試驗困難、反轉錄病毒載體供給不足等挑戰逐漸放棄,最後一擊則是在1999年出現的第1個死亡事件。

JesseGelsinger是一位18歲的美國患者,他自願參加由賓州大學人類基因療法中心創辦人暨主任JamesMWilson博士引導的臨床試驗。

該試驗主要以腺病毒相關基因療法來治療罕見基因疾病——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失(OrnithineTranscarbamylaseDeficiency)嬰兒患者的效益。

這種罕見疾病會使人無法代謝血液中的氮,並在出生時迅速致死,不過Gelsinger擁有症狀較輕的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失且活至成年,所以被判定為十分合適的受試者。

試驗開始後馬上急轉直下,Gelsinger注射最高劑量後即刻發高燒,接下來數日出現黃疸症狀,暗示著肝臟毒性過高。

4日後,Gelsinger死於嚴重的免疫反應,包含多重器官衰竭與腦死。

這一個死亡事件促使FDA等多個單位對 Wilson博士提出控訴,違反臨床試驗相關規範,不僅讓他的基因療法職涯走向終點,也重重打擊了基因療法界,隨後幾個月內,基因療法臨床試驗的數量驟降。

記取教訓,基因療法死灰復燃 訴訟同時,Wilson與其團隊針對Gelsinger致死的原因進行研究,他們發現Gelsinger早已接觸過腺病毒,所以在基因療法進入體內時,Gelsinger的免疫系統產生了嚴重的發炎反應。

另外,Wilson也向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教授TachiYamada尋求意見。

Yamada建議他應繼續研究基因療法,並解決問題來源;這一個會面間接成為了基因療法研究的轉捩點,因為Wilson後來研發出不會引發致命免疫反應的腺相關病毒載體(AAVs),也就是時下基因療法最常使用的病毒載體之一。

AAVs載體的活躍 AAVs最早於1965年被鑑定為腺病毒製劑中的污染物。

雖然AAVs在轉導效益上比腺病毒來的低,但卻表現出低致病性、能長時間維持基因表現的特性,且AAVs的免疫原性也相對較低。

Wilson隨即將次世代AAVs的開發任務交予當年的博士後研究員GuangpingGao。

Gao博士當時正在研讀AAV原型,譬如AAV2,但在Gelsinger死亡事件後將研究焦點轉往病毒載體的安全性。

Gao後來研究出一個能從非人類靈長類中取得多樣AAVs的技術,且這些病毒載體都未表現出嚴重的免疫反應。

而Gao現在已成為賓州大學人類基因療法中心的副主任。

時至今日,AAVs被視為基因療法的黃金標準,高度用於臨床試驗中。

該技術不僅安全性高、組織向性廣泛、致病性低,且能有效的做到基因傳遞。

2012年,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核准了全球第1個AAV基因療法Glybera用於治療脂蛋白脂肪酶缺乏(lipoproteinlipasedeficiency)患者。

直到今日(2021/03/06),FDA則核准2個AAV基因療法,分別是Novartis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Zolgensma和SparkTherapeutics治療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的Luxturna。

FDA核准基因療法 基因療法潛力無窮,但距離普及還有一大段路 除了上述已核准上市的AAV基因療法之外,它治療遺傳性疾病、罕見單基因疾病、癌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氏舞蹈症等研究和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中;其中,大多是腫瘤癌症領域。

因應此熱潮,FDA估計會在2025年前通過10至20個細胞、基因療法。

另外,CRISPR/Cas9的出現擴大了基因療法領域的應用層面,這把「基因剪刀」可望讓臨床研究人員能更精準、更簡單的編輯基因。

近期在CRISPRTherapeutics與VertexPharmaceuticals合作中的臨床試驗中,他們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後的造血幹細胞CTX001來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症與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celldisease),結果表現正面。

然而,安全性與製造成本仍有許多障礙要排除。

首先,目前仍有研究指出AAVs多少還是會引發免疫反應,並在部分患者中產生免疫介導毒性。

為此,許多研究團隊正在進一步改造AAVs來幫助它躲過宿主的免疫系統。

另外,基因療法的製作成本高昂,難以用親民的價格普及於大眾市場,而這可能讓患者無法取得治療,更會使開發公司無法獲得足夠經費,支持技術創新。

例如,Glybera費用是100萬美元,全世界最貴藥物,患者不買單,最後失敗退出市場。

然而,基因療法仍是時下最具潛力的療法之一,只要整合好藥物開發、產品線與商業化技術,未來潛能可期。

掌握基因療法基礎後,接下來GeneOnline三月專題將帶您了解2021年10大基因療法公司,掌握最新產業動態。

作者:RajaneeshK.Gopinath編譯:Tyler 延伸閱讀:2021年基因療法市場前景夯!精選十大企業 參考資料:1.https://geneonline.news/en/overview-of-the-gene-therapy-revolution-hopeful-beginnings-tribulations-and-resurgence/ ©www.geneonline.news.Allrightsreserved.基因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分享此文: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LinkedIn(在新視窗中開啟)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按一下即可分享至Skype(在新視窗中開啟) RelatedPosts 2022年8月29日0 歐盟首款!成人嚴重A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 2022年8月11日0 BMS開拓首個CAR-T療法用藥族群!Abecma治療早期多發性骨髓瘤成效佳 2022年7月26日0 美研究新基因療法技術,讓人體肌肉細胞成為肝源性蛋白生成工廠! LoadMore 熱門文章 2022年6月14日0 全球防範兩新冠亞型變異株BA.4、BA.5!保留Delta病毒特性、傳染力更加強 2022年8月24日0 對抗OmicronBA.4、BA.5亞變種有效!輝瑞與BioNTech旗下新冠疫苗頻傳捷報 2022年8月8日0 COVID-19造成兒童發炎併發症,MIS-C常見症狀與成因? 近期文章 響應美FDA抗BA.4、BA.5新冠變種政策!莫德納、輝瑞/BioNTech雙價疫苗雙獲授權捷報 諾和諾德鉅資收購FormaTherapeutics,攜手對抗罕見血液疾病! 美國FDA批准百靈佳殷格翰Spevigo,成第一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用藥! 擴大韓國生技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影響力:專訪KoreaBIO副主席李承揆(SeungKyouLee) 繼歐盟後,BioCryst肌肉骨化症的孤兒藥資格再獲美FDA認可! 罕見基因疾病再下一城!賽諾菲​​Xenpozyme獲美國FDA核准ASMD適應症 拜耳慢性腎臟病藥Kerendia,顯著降低心因性死亡率 病人、藥廠雙贏/雙輸?FDA藥物加速審查制度持續面臨挑戰 閱讀更多 首頁獨家報導 會議報導 專題報導 南韓生技產業趨勢 單細胞定序 數位健康新趨勢 迷幻藥與精神疾病 2021回顧與讀者精選 新冠病毒人物專訪產業動態科技新知研討會議編輯精選精準健康 error:注意: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