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的形成 - Taiwanese American Foundation of San Diego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島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接之處,向西北方移動的「菲律賓海板塊」撞上「歐亞板塊」,位在菲律賓板塊上的「海岸山脈」推擠原來沈積在歐亞板塊的地層,原本水平 ...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DiegoTaiwaneseCultural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8年2月 台灣島的形成 唐望 地球是一個稍微扁的橢圓形球體,半徑約六千四百公里,它的扁度為1/298.256。

地球的密度不均勻,越深入地心密度越高。

用已知低軌道衛星的質量、高度及地心引力,可以算出地球平均的密度是每公升5.5公斤,為水的5倍半,而地球表面密度最高的花崗石只有每公升3.3公斤,可想而知地心的密度一定遠超過平均值。

地球的表面有一層地殼,而地殼又分兩種:(1)海洋地殼厚約10公里,(2)大陸地殼厚約20到60公里。

地殼的下一層則是岩石圈(含地殼),深約100-150公里。

岩石圈的下方則是非常粘稠的地函,厚度約2900公里,再下去則有一個液體的外核(深2890-5150公里)及一個固體的內核(深5150-6360公里)。

2億年前的地殼表面岩石圈,所有陸地是連成一大塊的盤古大陸(Pangaea),後來盤古大陸開始慢慢龜裂,分成多塊陸地,並且慢慢漂移到現在的位置,這種漂移的現象到目前還持續中,譬如台灣島目前每年會朝西北方向漂移7到8公分。

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1968年法國的勒皮雄(LePichon)將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之後有人將美洲板塊再細分為北美洲板塊和南美洲板塊,及六個較小的板塊 -阿拉伯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科科板塊、納斯卡板塊和加勒比板塊。

歐亞板塊為包括大部份歐亞地區的大陸板塊,但不含括南亞的印度半島、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以及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山脈以東的地區。

歐亞板塊向南為印度板塊,分界線形成喜馬拉雅山,又以地中海為界和非洲板塊相隔。

向東則有北美洲板塊及太平洋板塊,西緣與北美洲板塊的分界線形成大西洋中洋脊(中大西洋海嶺)的北端。

個人相信歐亞板塊不論從地上面積或是人口來論,都是排名數一數二的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是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的一個大洋板塊。

它是由菲律賓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所構成,而大部份菲律賓群島都在這個板塊以西,不在這個板塊之內,所以一定要強調「海」這個字。

菲律賓海板塊幾乎全部位於海底,西部以菲律賓群島為界,西北部以台灣和琉球群島為界,東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島為界,南部則以雅浦島和印度尼西亞的哈馬黑拉島為界。

數千萬年前,台灣島目前所在地的地殼被大海覆蓋,許多海底的火山爆發,湧出大量的岩漿,這些火熱的熔岩,碰到海水形成岩石,這是古台灣島的誕生。

2000萬年前,台灣附近的南海地殼開始沿著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牽引古台灣島向西漂移,並在1200 -1500萬年前靠上歐亞板塊。

500萬年前,古台灣島因持續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抬升而冒出海面。

3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和古台灣島的交接處開始浮出海面,成為台灣島的一部份。

台灣島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接之處,向西北方移動的「菲律賓海板塊」撞上「歐亞板塊」,位在菲律賓板塊上的「海岸山脈」推擠原來沈積在歐亞板塊的地層,原本水平的沈積層就被隆起成山形成島嶼,這也是目前所見山脈縱貫台灣全島的原因,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台灣島,這一過程在今天還在延續。

要找目前台灣的地殻,在百萬多年前,曾被海水淹沒的證據,可到緃貫鐵路海線龍港火車站附近的「過港貝化石層」去看。

民國100年6月,苗栗縣政府在當地立牌介紹說: 本區地質為更新世頭嵙山層,岩理為東北走向,向西傾斜,岩性以礫岩、黃褐色砂岩與頁岩為主,其間夾有貝化石層密集層,所產之貝化石皆屬淺海相貝類群集,約於一百萬到六百萬年前形成,包含雙殼貝類、翼足類、卷貝類與珊瑚類等化石,其中以海扇貝含量最為赴豐富。

本地層應原為海相環境,沉積之後因構造運動的抬升作用而成為苗栗丘陵的一部分,彰顯出自然界偉大的營力。

基於本層在地質及古生物研究之重大意義,為臺灣第二個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之化石地層,民國四十四年苗栗縣在此設立了「過港貝化石層石碑」,特此公告此地為古蹟,禁止濫墾。

為保存珍貴自然地景,請用攝影取代破壞性挖掘,將美好的自然資源留給下一代。

(以上說明是我用攝影留下來的。

) 中央山脈和東部的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則是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在花蓮縣玉里附近的一條舊鐵道,目前已改為約十公里的自行車道,在玉里鎮與富里鄉之間,名叫「玉富自行車道」。

在跨越秀姑鑾溪的橋上,有一個紀念這個交界處的戶外展示說明。

去年年底筆者參加自行車環島行時,曾到此一遊(見附圖)。

當時許多車友,以兩人為一組,照相時做勢想把這兩個板塊扳開,非常有趣。

這座「玉里橋」是世界唯二橫跨兩個板塊的橋樑(另一處在冰島)。

菲律賓海板塊向歐亞板塊推擠,我們稱它為「造山運動」,因為它不但擠出東亞的最高峰-玉山之外,它還在台灣島塑造出268座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是全世界超過3000公尺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

緯度低但山高,有亞熱帶、溫帶、寒帶的生態。

生物多樣性是全球平均值的百倍。

雖然日本領土是台灣的十倍多,但是日本全國超過3000公尺高山只有21座。

日治時期,日本人因為玉山和雪山的高度都超過富士山,於是分別將它們改名為新高山、次高山。

第四紀冰河時期,也稱作「末次冰河時期」,是指從兩萬五千年前到現在的地球氣候時段。

它的冰盛期時,北半球陸地上的冰蓋厚達三、四公里,導致全球海平面下降了約120公尺。

之後氣候逐漸回暖,陸地上的冰蓋逐漸融化,海平面逐漸回升,六千年前全球海平面已達今日的高度。

由於台灣海峽目前深度約70公尺,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及各種動物的祖先,在冰河時期結束之前可以從亞洲大陸徒步走過現在的台灣海峽。

大約五萬年前台灣與亞洲大陸相連時,開始有人在台灣島上活動,居住在海邊洞穴、崖蔭,以漁獵為生。

1968年,台大教授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發現八仙洞遺址,起出許多舊石器時代的石器。

經考古學家李濟命名為「長濱文化」,是台灣最古老的文化。

在70年代初期,台灣山岳界選出100座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將之命名為「台灣百岳」。

能夠登過這百座高山,就自然成為「百岳俱樂部」的成員,這是台灣登山界最受尊敬的榮譽,有點像當選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一樣。

鄉親黃正源教授曾在2015年十一月份的鄉訊寫過一篇「合歡群峰:台灣百岳從這裡開始」,詳細描述他登上合歡群峰五座百岳的經過,相信已經跑完六十次馬拉松的黃教授,要上「百岳俱樂部」榜,指日可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