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的形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由於兩個板塊相互碰撞,使地殼被擠壓抬升形成臺灣島。

中央山脈. 臺灣最早形成的山脈。

臺灣島的骨肝山脈。

臺灣東西 ... 地形的定義:地表上高低起伏的型態,稱為地形。

營力的定義:改變地表型態的力量,稱為營力。

內營力:板塊、造山、褶曲、斷層等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 板塊運動: 地球表面是由岩石組成的外殼。

這層外殼分成好幾塊,浮在地底的岩漿上稱為板塊。

當地底的岩漿流動時,會帶動板塊移動,使版塊產生碰撞、分裂,稱為「板塊運動」。

造山運動: 板塊的推擠碰撞,會使地殼隆起,形成高大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台灣中央山脈等。

此種地殼因經過變動而造成山脈的運動,即稱為「造山運動」。

臺灣島的形成: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由於兩個板塊相互碰撞,使地殼被擠壓抬升形成臺灣島。

中央山脈 臺灣最早形成的山脈。

臺灣島的骨肝山脈。

臺灣東西向河川的分水嶺。

雪山山脈 臺灣最北的山脈。

北宜高速公路穿越此座山脈。

西南末端的火炎山為氣候的分界。

玉山山脈 台灣最高的山脈。

計畫興建的高雄美濃水庫位於此山的尾閭。

阿里山山脈 臺灣最西的山脈。

以雲海、日出而聞名。

海岸山脈 臺灣最東的山脈。

臺灣最晚形成的山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