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存活率僅15%?辨別9大症狀,牢記4招預防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肺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 持續性咳嗽、咳血 · 胸悶或胸痛 · 呼吸發喘或困難 · 聲音嘶啞 · 吞嚥困難 · 頸部淋巴結腫大 · 極度疲倦 · 體重下降 ... 肺癌存活率僅15%?辨別9大症狀,牢記4招預防關鍵 住在彰化的陳媽媽,是個從未吸菸的家庭主婦,最近莫名感到胸悶,且咳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原先以為只是小感冒,直到咳出的痰中帶有血絲,才驚覺大事不妙。

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已是肺癌晚期,讓得知消息的家人相當錯愕。

以台灣肺癌的診斷結果來看,高達六成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除了治療難度大增,五年存活率也大大降低。

衛福部公布最新癌症死亡人數統計,2016年肺癌死亡人數將近九千人,已成為十大癌症死因之冠,儼然成為新國病。

除了加強防治觀念外,更應該關心肺的健康。

肺癌是什麼? 肺癌是指惡性腫瘤發生於肺部、氣管或支氣管的癌症。

正常來說,細胞分裂過程是井然有序的,一旦出現失控,細胞就會不斷地增生,最後積聚成腫瘤。

我們口中常說的「癌症」,常是惡性腫瘤所造成,可怕的是這些腫瘤內的癌細胞,會不受控的擴散至其他區域,進而侵犯其他器官、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肺部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肺臟分為一左一右兩個部分,共有五片肺葉,左肺有兩片、右肺則有三片,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

當我們吸氣時,氣體會經由口或鼻進入人體,再經過氣管、支氣管運送至肺泡,由肺泡接收氣體中的氧氣,接著由含氧血液輸送到全身;呼氣時,運送流程則相反,肺泡會排出二氧化碳,再經由支氣管、氣管運送至口或鼻排出體外。

肺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肺癌的早期症狀及前兆並不明顯,當症狀出現時,癌症可能已發展至中後期,甚至已是末期症狀。

由於肺癌症狀並沒有特異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除了高危險群應定期檢查,一旦生活中出現任何不適情況,都應立即就醫。

肺癌常見症狀包括: 持續性咳嗽、咳血 胸悶或胸痛 呼吸發喘或困難 聲音嘶啞 吞嚥困難 頸部淋巴結腫大 極度疲倦 體重下降 食慾不振 肺癌又可分為不同種類? 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癌、非小細胞癌,其中非小細胞癌又包括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大細胞癌。

小細胞癌 佔全台肺癌總比例的8-10%,其中90%有吸菸行為。

非小細胞癌 佔全台肺癌總比例的85-90%,分布類型如下: 肺腺癌 佔50%,與吸菸行為較不密切。

其中,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患者中,有90%是不吸菸的,男性則有40%不吸菸。

鱗狀上皮細胞癌 佔30%,此類患者中有80-90%有吸菸行為,目前多數為男性,女性則較少。

大細胞癌 佔5%,無法用上述類型分類之肺癌。

上述結果可能顛覆許多人的想像,肺腺癌為台灣肺癌的最高佔比,但其中卻有多數的患者是從未吸菸的,這跟過去認為不吸菸就不會罹患肺癌的觀念大相逕庭。

肺癌高危險群 從肺癌類型的介紹中,可以發現肺腺癌病患的佔比最高,且其中有多數患者未曾吸菸。

這讓我們必須思考,除了菸害以外,還有哪些潛在致病原因及危險族群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 如果你是以下肺癌危險族群的其中之一,除了加強你的防治觀念,更應該定期接受檢查。

吸菸族群 有肺癌家族病史 曾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 長期暴露於致癌工作環境(如金屬業、冶礦業、接觸石綿、放射線環境) 常接觸炒菜油煙的家庭主婦、廚師 常接觸交通廢氣的通勤族 常處於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 熱門點擊:骨質疏鬆3種症狀,補充2種營養素是關鍵 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 「早期發現、正確治療」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八字箴言!為何會這麼說?如果肺癌的病灶在一公分時就被發現,並進行手術切除,五年存活率可高達85%-90%。

以世界平均來看,肺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15%,其實算是偏低的數字,當病患出現不適才就醫診斷時,癌細胞大多已經轉移,且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可以說肺癌是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

台灣在2009年以前,肺癌病患五年的存活率低至12%-13%,和世界平均相去不遠。

根據台灣多個醫學中心的統計數字,在2009至2012年間,台灣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已提升至25-30%,可見醫療及公衛領域已有明顯進步。

簡單來說,在環境誘發因子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民眾更應該留意肺部健康,若是肺癌高危險群,更應該定期接受檢驗,有異狀時才能及早發現病症、有效治癒。

打擊肺癌可以怎麼做? 從肺癌分期可以了解癌細胞的大小及入侵範圍,因個別情況不同,所採行的治療方式須藉由醫師的專業判斷。

手術治療 第一、二、三期的肺癌患者,皆可視情況進行手術治療,腫瘤越小且未發生轉移時,治療效果越好。

手術類型可分為單肺葉切除術、雙肺葉切除術、肺切除術,手術過程除了將病變的肺葉予以切除,還會做局部的淋巴結廓清。

化學治療 對於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以及第三、四期的患者,可進行化學療法。

或是第二期、第三期手術後的輔助治療。

化學治療的主要方式為口服或靜脈注射,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等等。

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常搭配化學治療使用,或是手術前後的多元合併治療。

另外,也有一部分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會採用放射線治療。

標靶治療 由於癌症的形成可能與特殊基因有關,因此標靶療法為針對特定基因病變所發展出的新藥物。

舉例來說,台灣罹患肺腺癌的女性近六成有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EGFR,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的突變,健保署在2011年開放針對此突變的標靶藥物(EGFR-TKI),並提供健保給付,除了有效提升EGFR基因檢測陽性患者的治癒效果,也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

另外,部分肺腺癌患者中也出現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anaplasticlymphomakinase)基因錯位的情況,此基因錯位會促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細胞增生及轉移。

目前健保署已給付針對ALK基因錯位的標靶藥物,提供給ALK基因檢測為陽性者使用。

免疫治療 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科學家從免疫系統與腫瘤細胞的交互作用,試圖了解腫瘤細胞是如何對抗免疫系統,並希望扭轉這樣的情況。

針對肺癌免疫療法的原理是,藉由阻斷人體免疫檢查點的活動,增強免疫系統破壞腫瘤細胞的能力。

目前核准針對此類免疫療法的藥物包含nivolumab、pembrolizumab。

接受免疫療法前,建議先做生物標記檢測,PD-L1生物標記表達越高的腫瘤,治療效果越好。

但是,並不是每個病患體內都有PD-L1腫瘤標記,缺乏PD-L1標記的患者,就不適合用免疫療法抗癌。

多元療法 多元療法是結合了手術、化療、放射性治療的綜合性療法,此種療法的優先順序視疾病的期別而定。

根據統計資料,多元療法可增加5-15%的五年存活率。

預防肺癌牢記4招 從肺癌五年平均存活率來看,因肺癌導致死亡的機率是相當高的,雖然醫療科技日益進步,但治療過程中免不了因手術或化療帶來痛楚。

醫學界常說:「預防勝於治療」自然有它的道理。

不吸菸與戒菸 根據研究,香菸含有八十種以上的致癌物,更經過科學驗證會造成肺癌及其他癌症。

此外,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也會提高罹癌風險,不論吸菸者或不吸菸者,遠離香菸才是保持健康的明智選擇。

留意職場汙染 長期暴露於重金屬物質下的工作者、在釋放鉻、鎘與砷環境下工作的族群、製造石綿或在石綿環境工作的建築工人、油漆工人、工作時需接觸高度放射線、長期接觸油煙的廚師等等,這些高危險群須特別留意肺部健康,並且定期檢查。

空氣汙染環境 空氣品質不佳時,應避免出門或戶外運動,外出時須戴上口罩,降低空氣汙染的危害。

另外,居住在工業區附近的居民、常接觸交通廢氣的上班族,都應留意肺部的健康狀況。

(推薦閱讀:3招對抗「霾」葬健康的PM2.5) 良好生活品質 癌症的發生可能與先天或後天因素有關,藉由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自身的免疫力,就能降低疾病的威脅。

例如定期運動、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時紓壓,這些都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醫生如何揪出肺癌? 確診癌症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綜合評估,從病人的疾病史、家族史、症狀與生活習慣,加上醫學儀器、細胞學檢查或組織切片的輔助診斷,過程是相當嚴謹的。

胸部X光 最常見的初步檢查方式,也是最直接能察覺肺部有無病灶的檢查,可粗略的知道病灶的大小及位置。

不過,缺點是難以偵測1公分以下的病變,有時1-2公分的病灶也不易判別。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若胸部X光發現有病灶時,會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掃描,能夠更精確的偵測病灶的大小、數目及位置。

痰液檢查 肺癌依發生位置可分中央肺門型肺癌及周邊末梢型肺癌,痰液檢查對於前者的診斷較有幫助,診斷陽性率為60-70%,藉以判斷細胞病變的情況。

支氣管鏡檢查 利用軟式光學纖維支氣管鏡,經由口腔或鼻腔進入氣管、支氣管及細分枝,觀察病變的情況及侵犯程度,接著再取出可疑的病灶進行檢驗。

組織切片檢查 當病灶位置不易利用支氣管鏡或其他方式採集檢體,此時可先藉由電腦斷層掃描或超音波偵測,引導病灶的所在位置,再以細針穿刺皮膚,取出病灶的組織細胞或做組織切片加以檢驗。

不同期別的肺癌有何差異? 肺癌分期的目的是為了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醫學上主要是依腫瘤的大小及擴散程度作區分。

癌症一般可分為四期,期數越大則表示腫瘤擴散程度越廣、嚴重度越高。

下面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 第一期 腫瘤直徑小於3公分,被肺臟及肺臟肋膜包住,且腫瘤未侵犯至主支氣管。

原腫瘤只出現在肺葉,未侵犯至淋巴結。

第二期 腫瘤直徑介於3公分至7公分之間,已侵犯肺臟肋膜,腫瘤已侵犯至主支氣管,但並未擴及到氣管,合併肺葉塌陷或慢性阻塞性肺病。

此時腫瘤除侵犯肺葉外,也轉移到鄰近淋巴結或胸腔。

第三期 腫瘤直徑大於7公分,或不限大小直接侵犯至胸壁、心臟,癌細胞已擴散至氣管壁上的淋巴組織,離氣管分岔部小於兩公分。

第四期 腫瘤包含任何大小直徑,出現惡性肋膜積水或心包膜積水,癌細胞已轉移到遠處的組織器官,如縱膈腔、心臟、大血管、氣管、食道、脊椎骨、腦部、肝臟等等。

文:林恆毅 Reference: 台灣癌症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 >>專業看護推薦平台 其他人也看了 看電影長知識,理解帕金森氏症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氏症日,各國大多選在這個時候舉辦帕金森氏症主題活動,除了促進國際間醫療團體的合作,也致力於喚醒世人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視。

今天不單純只是介紹疾病,而是希望藉由影像與故事,幫助大家更全面的理解帕金森氏症!手抖、肢體僵 繼續看» 代謝症候群指標看這裡!預防與改善的4大重點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代謝症候群並不是指單一疾病,而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總稱,可以視為許多疾病的前兆。

代謝症候群大多與不良生活型態、遺傳因素有關,例如飲食習慣不佳,攝取過多熱量、飲酒過量、低纖、高糖份、高油脂飲食,或是缺乏運 繼續看» CPR與AED圖解完整步驟!這4字口訣要牢記 CPR是什麼?CPR是「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的英文簡寫,是種藉由壓胸按摩恢復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環,確保腦部維持正常功能的救命術。

發生溺水、心臟病、車禍、高血壓、觸電、氣體中毒、 繼續看» 是膽固醇害你高血脂?快了解5種降血脂食物 陣陣香氣撲鼻而來,路上隨處可見香雞排、鹽酥雞、滷肉飯等特色小吃,對許多饕客來說,台灣簡直是美食天堂!然而,隱藏在這些高膽固醇美食背後的,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基於健康考量,美國發布的《2010年飲食指南》曾建議,每人每日的膽固醇攝取量不宜超 繼續看» 泡泡尿、夜間抽筋都是慢性腎衰竭的症狀,進入第三期將不可逆 檢視2018年公告的國人十大死因,「腎臟病變」榜上有名,由於疾病初期較無明顯症狀,往往等到疾病發展至中後期,只剩洗腎治療一途。

腎臟的功能腎臟俗稱「腰子」,位於腰部,常人擁有一對腎臟,貌似蠶豆、大小如拳頭、每顆腎臟重量約125-150公克 繼續看» 眼藥水你點對了嗎?眼藥水要放冰箱嗎? 常見點眼藥水的目的包含:檢查或手術前散瞳、治療眼疾(消炎、消腫、止痛)、預防感染、舒緩眼睛疲勞。

許多眼疾並不需要口服藥物,只需點眼藥水就能達到治療效果,如結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等等。

所以,如何正確點眼藥水非常重要,除了確保藥效外,也能避免 繼續看» 要吃、要睡,這樣減肥就不會復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體重超標人口已經達到19億,同40多年前相比增長了3倍。

肥胖已不是過去認為的自制力不足、好逸性格等個人因素造成。

肥胖的因素比我們想的還複雜,其中包含社會文化、遺傳、工作型態、壓力、疾病、環境等等因素。

面對這種種的 繼續看» 青光眼需要手術開刀嗎?3種常見治療方式比較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罹患青光眼的人口已超過34萬,尤其現代人用眼習慣、生活型態的改變,讓高風險族群不斷擴大。

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率第二高的眼部疾病,僅次於白內障。

由於慢性青光眼早期多數沒有症狀,患者往往患病卻不自知,而錯過治療時機。

&nbsp 繼續看» 骨質疏鬆有8種原因,預防及飲食原則解說! 國健署曾經估算,國內50歲以上民眾,約有36.3萬名男性及95.6萬名婦女正遭受骨質疏鬆威脅。

年長者一旦不慎發生骨折,除了恢復能力慢,更影響日後的行動,嚴重骨折的死亡率更高達20%。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什麼?骨 繼續看» 止痛藥三大種類介紹,解析服藥注意事項 有人說止痛藥會傷肝、吃多會上癮?止痛藥該如何使用才安全?看著包裝上密密麻麻的止痛藥成分,你知道差別在什麼地方嗎?止痛藥比一比事實上,常見止痛藥可區分為三種,效果由弱到強分別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 繼續看» 魚油挑選有四項關鍵重點!解答保養、三高、懷孕的攝取量 帕金森氏症10大症狀,日常生活飲食與復健改善 避孕族注意!事前避孕藥正確吃法、事後避孕的黃金時間 肌少症3分鐘檢測法,長肌肉的營養飲食、運動方法 糖尿病8種症狀,預防與控制飲食訣竅 水腫原因有這些!教你預防水腫6大招 地中海飲食能減肥、控制糖尿病?完整菜單與5大優點 腸胃炎吃什麼好?飲食5大叮嚀及預防關鍵 維他命該怎麼吃,B群,A,C,D,E,K我都吃對了嗎? 看圖檢測黃斑部病變,1分鐘自我檢查 你可能會喜歡 戒菸方法,9種戒斷症破解方式 口腔癌9大常見症狀,圖解自我檢查方式 為什麼會得關節炎?症狀、原因、保養關鍵 168斷食減肥、變聰明之外還有7種好處 魚油挑選有四項關鍵重點!解答保養、三高、懷孕的攝取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