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高越警備道路歷史背景 - 尋找記憶的缺角(III) - 國立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 探索臺灣古道與植物調查採集史-能高越警備道路 ... 臺電決定興建東西輸配電線,獲得美援40萬美元,與美國經濟合作總署駐臺分署合作,沿能高越嶺道進行舊道的整修 ... 首頁 能高越警備道路 歷史背景 一、 探索臺灣古道與植物調查採集史-能高越警備道路 (一)能高越警備道路歷史背景 1.初音奇萊橫斷道路 大正三年(1914年)五月下旬進行至八月下旬,日治時期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對內太魯閣族發動戰事,其中一路是由霧社翻越能高山,進入木瓜溪上游攻打內太魯閣。

在1914年太魯閣戰役結束後,為便利東西交通、治理山區與自然資源的探勘,因此闢建能高越嶺道路。

於1917年九月開始興建,由道路開鑿經驗豐富的梅澤柾警部率領,投入日警與職工兩萬兩千人、挑夫三萬多人,斥資四萬兩千多日圓,於1918年一月完工。

西段則在同年稍早完工,耗資三萬七千多日圓。

圖1:「初音奇萊橫斷道路」(紫色路線)及「能高越警備道路」(綠色路線)西段路線圖。

資料出處:三十萬分一臺灣全圖(昭和9年6月,增補改訂第三版)。

圖2:「初音奇萊橫斷道路」(紫色路線)及「能高越警備道路」(綠色路線)東段路線圖。

資料出處:三十萬分一臺灣全圖(大正13年初版、昭和9年增補改訂第三版)。

完工後最初名為「初音奇萊橫斷道路」(圖1~2,圖7~10),全長合計81.2公里,臺中州-花蓮港廳的州廳界以東到初音長51.8公里、以西至霧社32.6公里,霧社至埔里(能高郡役所)鋪設有臺車道。

橫斷道路西段由霧社(圖3)起,經荷歌(ホーゴー、櫻社,今春陽部落)、博阿倫(ボアルン、富士社,今廬山部落)、屯原(トンバラ)、富士見、尾上、松原、到達能高駐在所(圖4)。

再沿中央山脈主脊東北行,經海拔3307公尺的州廳界、奇萊裡山,東轉沿稜線下行,經聯帶山駐在所、森中駐在所、柴田山、朝日駐在所到達天長溪畔的奇萊溪駐在所,再上行至天長山駐在所、經萬兩林及曲水駐在所、巴托蘭(パトラン)警戒所、石門橋、科羅拜社、萬代橋及銅門警戒所,最後到達初音(今吉安鄉干城村)。

1918年道路完工之時,於東端的初音設置「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殉職者之碑」及「能高越橫斷道路基點」碑(圖5)以茲紀念。

「初音奇萊橫斷道路」橫越中央山脈主脊,自南投霧社通達花蓮初音,沿途設置16個駐在所;近兩公尺的路寬,比一般警備道的平均1.2公尺更寬。

完工後的能高橫斷道路,也被官方設為「四等郵便線路」,曾短暫的做為東部花蓮港局、西部埔里社局的郵運送途徑。

圖3:「初音奇萊橫斷道路」及「能高越警備道路」西段的起點霧社(1929年)。

街道兩旁及附近設立有警察課分室、郵局、旅館、雜貨店、小學校、公學校、郵局、醫療所、產業指導所、養蠶指導所、製腦會社辦公分處、神社、武德殿等設施。

資料出處:山崎鋆一郎,1932《臺灣の展望》。

和歌山市。

圖4:「初音奇萊橫斷道路」闢建時所建立的能高駐在所,規模宏偉。

資料來源: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portal.tacp.gov.tw/onthisdate_archive_detail_for_subsite/8472 圖5:位於「初音奇萊橫斷道路」東段起點「初音」(現吉安鄉干城村)的紀念碑。

碑上記載後是至臺中州界,距離十三里七町(51.8公里),遠方為木瓜溪溪谷,從初音到銅門的道路上鋪有臺車軌道。

資料出處:臺灣大學圖書館。

2.能高越警備道路 「1925年因東段道路所經多為稜脊山巔,冬季通行不易,花蓮港廳乃決定全面改道南移,將越嶺點改為南華山(能高北峰,3184公尺)與卡賀爾山(3105公尺)之間的鞍部,海拔2802公尺,全線長42.7公里,平緩易行,稱為「能高越警備道路」(圖6~10)。

圖6:能高越警備道路西段(霧社至屯原駐在所)。

資料出處: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4年~1944年,五萬分一地形圖。

圖7:能高越警備道路西段(屯原至能高駐在所)地形圖。

能高駐在所至池之端(天池)原繞行能高越鞍部,後都採行較短較陡的東北向捷徑。

資料出處: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4年~1944年,五萬分一地形圖。

圖8:能高越警備道路東段(能高至奇萊駐在所)地形圖,北邊是「初音奇萊橫斷道路」舊路。

資料出處: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4年~1944年,五萬分一地形圖。

圖9:能高越警備道路東段(奇萊至瀧見駐在所)地形圖,北邊是「初音奇萊橫斷道路」舊路。

資料出處: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4年~1944年,五萬分一地形圖。

圖10:能高越警備道路東段(瀧見至終點初音駐在所),「初音奇萊橫斷道路」經過科羅拜及萬代橋。

資料出處: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4年~1944年,五萬分一地形圖。

此新線完成後,隨之將「初音奇萊橫斷道路」東段的曲水、萬兩林、天長山、奇萊溪、朝日、森中、聯帶山等警官駐在所廢除,新的「能高越警備道路」東段沿路新設置七個駐在所:銅門、烏帽、瀧見(圖11)、桐里、坂邊(圖12及圖13)、奇萊(圖14)及東能高駐在所(圖15)。

西段不變,仍維持霧社、荷歌、富士、尾上及能高駐在所,途中經過聯帶橋、驚險的天長斷崖(圖16)及奇萊吊橋(圖17)。

圖11:瀧見警察官吏駐在所(海拔385公尺)。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圖12:遠眺坂邊警察官吏駐在所。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圖13:坂邊警察官吏駐在所(海拔1050公尺)。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圖14:奇萊警察官吏駐在所(海拔1126公尺)。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圖15:東能高警察官吏駐在所(海拔2100公尺)。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圖16:從奇萊駐在所眺望天長斷崖。

穿過天長斷崖的步道長約一公里,斷崖岩層由結晶石灰岩及及千枚岩組成,易崩塌。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圖17:奇萊吊橋。

天長斷崖下來經過跨越天長溪的奇萊吊橋(長90公尺)即到達奇萊警察官吏駐在所。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1930年(昭和5年)發生霧社事件,能高越嶺道西段的荷歌、屯原、尾上、能高等駐在所均遭焚毀,位於櫻社及富士之間的斯庫鐵線橋(圖18)遭切斷。

事件結束後,能高越西段的駐在所(如能高駐在所,圖19)及吊橋全部重建,其中尾上駐在所的位置往西邊移約一公里。

此外再加建可遠眺馬海濮富士山的富士見駐在所(圖20)及松原駐在所。

圖18:斯庫鐵線橋(1929年)。

位於櫻社(春陽)至富士(廬山)之間,跨越濁水溪上游,1930年霧社事件時曾遭切斷,後日人又重新架設。

1972年改建為行車的雲龍吊橋,1985年再興建成紅色鋼拱橋。

資料出處:自有(Photographer:AxelVonGraefe,German)。

圖19:霧社事件(1930年)之後重建的能高駐在所(海拔2860公尺)。

房舍規模較「初音奇萊橫斷道路」時為小,背後的山坡由冷杉、鐵杉林及玉山箭竹所覆蓋。

資料出處:能高郡下駐在所寫真帖,陸の孤島の駐在所,1934(昭和9年)。

圖20:從富士見駐在所遺址遠眺馬海濮富士山(呈三角錐形)。

山頂的森林主要是臺灣扁柏、臺灣雲杉、臺灣紅檜及臺灣鐵杉所形成的針葉混淆林。

資料出處:攝於2009年8月2日。

3.東西輸電線保線路 戰後民國34年9月花蓮連續遭遇到3次颱風侵襲,能高越的各駐在所全都嚴重損毀。

民國37年臺灣工業漸發達,西部電力嚴重不足,但東部有水力發電所10所,有大量剩電可提供西部工業用電。

民國39年臺電決定興建東西輸配電線,獲得美援40萬美元,與美國經濟合作總署駐臺分署合作,沿能高越嶺道進行舊道的整修拓寬,雙桿型木柱電塔設立及電話線路架設等工程,民國40年11月東西輸電線第一線路完工。

為維護在能高古道上的45公里輸電線路,在保線路上設有霧社、富士、尾上、能高、東能高、奇萊、坂邊、水簾(瀧見)、銅門等保線所,是提供輸電線路維護人員居住及儲藏備用器材之處,這些保線所是利用日本警察駐在所改建,都使用檜木建築。

同年11月5日臺電黃煇總經理於視察東西線時,除霧社、奇萊(圖21)、水簾及銅門以外,將原有駐在所的日本地名更改為:龍澗(瀧見)、磐石(坂邊,圖22)、檜林(東能高)、天池(能高,圖23~25)、雲海(尾上,圖26)、及廬山(富士)保線所。

東西連絡線保線路然採行柴田溪吊橋(聯帶橋,圖27)、奇萊吊橋及天長斷崖(圖28~29),越嶺點也是南華山與卡賀爾山之間的鞍部。

民國42年9月完成鐵塔型第二路線,計300多座電力塔及93公里的保線巡視路,使全臺東西電力系統得以相連,對臺灣西部工業發展與生活品質的提昇有極大貢獻。

為紀念此項工程創舉,臺電公司特別在能高鞍部設置有當時總統蔣介石題字「光被八表、利溥民生」的紀念碑(圖30)。

圖21:奇萊保線所。

建置於奇萊駐在所舊址,海拔1126公尺,後面雲霧遮蓋的是天長斷崖。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22:磐石保線所。

建置於坂邊駐在所舊址,海拔1050公尺。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23:天池保線所。

位在霧社事件(1930年)之後所興建的能高駐在所舊址。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24:天池保線所。

位在能高駐在所原址,海拔2860公尺。

資料出處:攝於1971年8月12日。

圖25:位於天池保線所西北側的能高瀑布(三疊瀑布)。

其後為4號吊橋,瀑布高懸吊橋左側崖壁上。

資料出處:攝於1971年8月12日。

圖26:雲海保線所。

建置在尾上駐在所舊址,海拔2360公尺。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27:柴田溪吊橋(聯帶橋)。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28:天長斷崖。

後面小徑是東西連絡線,往東上行至磐石保線所,穿過斷崖的步道全長約一公里。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29:自天長斷崖展望奇萊保線所(左方遠處房舍)。

資料出處:攝於1975年6月。

圖30:位於花蓮縣與南投縣交界(花蓮港廳與臺中州廳境界)的能高越最高點,即南華山與卡賀爾山之間的鞍部,海拔2802公尺。

在鞍部附近豎有一座紀念碑,碑身東面題「光被八表」,西面題「利溥民生」。

資料出處:攝於2006年11月19日。

4.能高道路的興建及東西連絡線的遷移 1977年臺電欲進一步開發東部木瓜溪流域水力發電能量,進行奇萊引水工程(興建五座小型攔水壩)時,在龍澗至奇萊保線所的能高越嶺道上方另拓建能高道路,通行汽車(圖31),並以天長隧道(1270公尺)避開天長斷崖,再經天長溪、奇萊溪通至五甲崩山前。

沿線原建置於坂邊駐在所的磐石保線所東移1700公尺,磐石至奇來的步道不再使用。

之後東部電力需求日益遽增,已無多餘的電力西送,因此這條東西連絡線肩負起西電東送的新使命。

1991年之後在六年國建及產業東移的計畫下,銅門萬大的東西輸配電路已不符使用且過於老舊,因而於另選擇沿丹大林道及萬榮林道架設新的東西輸電線工程,1998年10月完工,橫跨中央山脈海拔2925公尺的卡社大山。

原有的能高越嶺道及保線所則廢棄不用,東段到處崩壁,吊橋、步道及車道損毀嚴重,通行困難(圖32)。

2003年起林務局將能高越嶺道納入國家步道系統,進一步與週邊部落合作推動生態旅遊,但發展重點是著重於越嶺點以西地段(圖33)。

圖31:1977年起因進行奇萊引水工程,在龍澗至奇萊保線所之間另闢建車道(能高車道),此段能高越嶺步道之後即廢棄不用。

巴托蘭遺址為「初音奇萊橫斷道路」時代經過的部落,其下方為巴托蘭溪(龍溪,左邊,其源頭有瀑布)及帕托魯溪(鳳溪,右邊)的匯流處,右方遠處的高山為帕托魯山(海拔3101公尺)。

資料出處:攝於2006年8月2日。

圖32:自1977年闢建天長隧道(長1270公尺)避開天長斷崖後,穿越天長斷崖的步道便不再使用及維護,柔腸寸斷,已無法通行。

資料出處:攝於2006年8月2日。

圖33:能高越嶺道自2003年起納入國家步道系統,由林務局與週邊部落共同經營,但發展重點著重於越嶺點以西地段。

圖右邊的白色房舍為天池山莊(海拔2860公尺),步道左側向西通往雲海保線所,上方的山是深崛山(3311公尺)。

資料出處:攝於2006年11月19日。

  能高越警備道路 >>歷史背景 >>道路路線圖 >>沿線的森林景觀 >>植物調查採集 >>特色植物介紹 >>參閱文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