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傷口難癒合醫:未及時治療恐截肢 - NOW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年前因左腳意外受傷,但傷口越來越大到最後無法癒合,深層的肌肉筋膜皆無血色,肢體冰冷到疼痛,至醫學中心就醫,醫師建議他小腿以下截肢。

不過臨床顯示 ... 焦點新聞 生吃蔬菜保留更多營養素?營養師告誡:這些不能生吃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確診者罹患「長新冠」疲倦上身別輕忽染疫身心後遺症 【武漢肺炎】台灣確診:3,072,432(含4546例死亡)/全球確診:536,634,823/死亡:6,326,387 國衛院、華碩、NVIDIA攜手合作打造生醫AI超級電腦 增強「卵實力」該這樣吃!7大營養素健康卵子養起來 首頁 醫藥衛生 醫院情報 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傷口難癒合醫:未及時治療恐截肢 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傷口難癒合醫:未及時治療恐截肢 2020-02-0400:00:00 3758 王澍清報導 print A- A+ ▲黃玄禮表示,如三高病情控制不良,易造成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傷口癒合,如未及時治療,將因長時間肢體缺血而截肢。

(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NOW健康王澍清/新北報導】許多人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如果腳掌、腳指出現傷口或是感染問題,常難以癒合,傷口越來越嚴重,嚴重時還需截肢。

台北慈濟以「來者不鋸」為治療準則,透過導管技術疏通患者末梢血管,迄今治療超過1600隻腳,成功率達96%,免於高位截肢的比率達91%。

  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表示,飲食西化、缺乏適度運動、工作壓力增加,如果又罹患三高加上病情控制不佳,就容易造成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傷口癒合,若未及時治療、疏通血管,將因長時間肢體缺血,而面臨截肢的命運。

  今年60歲黃先生為心臟病、糖尿病患者,就是典型個案。

4年前因左腳意外受傷,但傷口越來越大到最後無法癒合,深層的肌肉筋膜皆無血色,肢體冰冷到疼痛,至醫學中心就醫,醫師建議他小腿以下截肢。

  不過臨床顯示,只要妥善處理,給予內科藥物治療與接受通血管治療,另補充營養、促進養份吸收、改善免疫能力及持續運動復健,這類患者仍有機會保全腿部,不必截肢。

而除了盡量避免截肢之外,如何提升危急性末肢循環不良病患術後存活率,更是一大挑戰。

  黃玄禮指出,早期觀念認為危急性末肢循環不良,病患的全身循環狀況應都不佳,接受治療後仍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心血管疾病為主。

雖隨著醫療進步,心血管疾病照護資源大幅提升,但患者的存活率卻未有顯著改善。

為提高周邊血管缺血患者的整體存活率,黃玄禮帶領醫療團隊,長期追蹤自2005年起至2018年底曾接受通血管治療的936位慢性周邊血管缺血病患,其中2成症狀較輕、行動跛行,另外8成則是壞疽的病足。

  研究團隊透過數據分析與完整追蹤,探討病患在因血管病變接受通血管治療後,死亡事件的發生率、可能性及決定因子。

研究結果發現,2年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僅約40%,而因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佔約60%。

台北慈濟團隊將研究成果撰寫成醫學論文〈當代心血管預後之世代研究〉,日前已經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

  黃玄禮指出,造成周邊血液循環不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糖尿病足,其餘原因則有抽菸、洗腎、感染、免疫疾病等,高風險族群應該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此外,血管病變初期主要症狀為間歇性跛行,但患者卻常誤認為關節、肌肉問題,直到末端肢體疼痛發麻、潰瘍感染才就醫,卻常因血管多處阻塞而面臨截肢,建議高風險族群,如果出現跛行、行動不便等症狀,就應儘速就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末梢血液循環 間歇性跛行 截肢 三高 糖尿病 黃玄禮 分享此文: 分享 延伸閱讀 避免糖尿病患心腎病變放寬腸泌素給付救糖友也救健保 2022-06-1417:18:26 醫藥衛生/醫藥話題 1254 糖尿病屬於多種共病的「核心疾病」,醫師應在初期就要評估糖友的心、腎狀態,提早投藥預防。

而目前可保護心腎的藥物,包含腸泌素(GLP-1RA)與SGLT2i藥物 夏天炎熱!手搖飲不離手專家示警:慎防「甜」蜜陷阱 2022-06-0214:00:00 健康養生/營養美食 1323 夏季炎熱,許多民眾習慣喝手搖飲消暑,一整天下來可以喝上好幾杯,但要小心有時解渴不成,肥胖反倒找上門。

三高患者3餐吃粽子?營養師:搭配蔬果以免吃出問題 2022-05-3021:30:28 健康養生/生活保健 1502 曾有1名胖胖高中生每天3餐各吃1顆粽子,另加零食,端午假期結束後,除了重了好幾公斤,血壓升高至190、血糖也飆至220,引發心血管疾病,一度呼吸急促,而緊急就醫。

這款藥物有風險?研究發現:父親使用易生出缺陷孩子 2022-05-1910:06:17 醫藥衛生/藥品安全 1398 有研究指出,有服用常見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男性,如與另一伴生育嬰兒,將增加其孩子天生缺陷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增染疫重症專家曝澱粉類食物吃多恐這下場 2022-05-0909:00:00 醫藥衛生/慢性疾病 1637 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

2022-04-14 5/7(六)健康公益講座主題︰腦中風+心房顫動+擺脫耳鳴、眩暈、鼻病 健康傳媒 健康傳媒 NOW健康 醫級邦 健康養生 最新消息 話題懶人包 健康新知 生活保健 視力矯正 口腔植牙 心臟血管 親子育兒 消費生活 老年照護 營養美食 名人健康 寵物健康 好書報報 醫美減重 美容整形 彩妝保養 護髮生髮植髮 體重管理 養生抗老 運動健身 精神健康 心靈成長 生技線上 玻尿酸知識+ 兩性關係 男人幫 女人幫 婦科診療室 更年障礙 嬰兒母親 不孕症 愛愛這檔事 愛滋病防治 醫藥衛生 中醫養生 常見疾病 罕見疾病 慢性疾病 藥品安全 保健專欄 醫藥話題 全民健保 動畫影輯 醫院情報 生醫產業 名家開講 NOW人物 智慧醫療 癌症新知 腸癌 肺癌 肝癌 乳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卵巢.子宮 其他癌症 標靶治療 抗癌密碼 癌症治療 癌症百科 抗癌鬥士 健康專題 影音新聞 最新活動 名醫館 整形達人 耳鼻喉科達人 婦產科達人 中醫達人 眼科達人 皮膚科達人 皓齒達人 精神科達人 醫美達人 醫藥專業達人 心靈療癒達人 寵物達人 主題館 玻尿酸專區 醫美保養專區 內外科健康專區 強骨本顧筋骨專區 曲線窈窕專區 癌症關懷專區 視力保健專區 口腔護理專區 婦幼關懷專區 保健樂活專區 診所行銷專區 品牌館 運動健身 美容保養 健康產業 熱門影音 商品情報 一般內科 中醫 婦產科 心血管科 骨科 寵物科 整形外科 性功能 中醫 耳鼻喉科 眼科 牙科 案例精選 一般內科 中醫 婦產科 心血管科 骨科 寵物科 整形外科 性功能 中醫 耳鼻喉科 眼科 牙科 醫級邦 最新文章 go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