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英語稱中文為「Mandarin」(滿大人)?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代英語稱中文為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

這是真的嗎?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17/01/20,社會滿大人啊滿大人,Mandarin真的是從你們來的嗎? 麻瓜的語言學主修語言學的麻瓜先生,閒暇時寫點小品,希望大家一起享受語言的科學及動人故事。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

這是真的嗎?麻瓜先生不禁有些疑惑,長這麼大,不但沒聽過中文用過「滿大人」這詞,說到大人,台灣人可能還更熟悉日治時期的「警察大人」。

這「滿大人」,難不成是我們電視劇所看的「威~武~」的大人?今天都市傳說破解團從澳門請來語言造詣深厚的陳錦添先生,來與大家一起探尋Mandarin的來歷。

文:陳錦添(KamTimChan) 英文Mandarin(中國國語/官話/普通話/華語)源自葡文Mandarim,而葡文Mandarim源自馬來文menteri(朝臣、部長),而馬來文menteri又源自梵文mantrin(部長)。

其傳播軌跡和China一樣,都是梵文→馬來文→葡文→英文(請過目另一拙文〈China源自梵文Cina〉)。

箇中來龍去脈究竟如何?馬來文menteri源自梵文mantrin,意指朝臣、部長(已求證於馬來西亞朋友)。

十六世紀初,在滿剌加國(今馬六甲)的葡萄牙人想晉見出使當地的明國官員,遂借用馬來語menteri指稱中國官員。

因葡人不諳馬來語,便訛為Mandarim。

由此可見,Mandarin絕非甚麼「滿大人」的音譯,當時滿洲人尚未入關,中原還是大明的天下,而且當時滿洲族仍稱女真族,滿洲族之名是皇太極改後金國號為清時一併改的。

因為葡語m,n結尾都表示鼻化前面的元音,並不發[m]或[n]音,也就是說,不論寫成Mandarim或Mandarin發音都一樣,故此英文借用過去就寫成了Mandarin。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的來華傳教士利瑪竇(MatteoRicci)就用Mandarim的拉丁文轉寫Mandarinos來稱呼明朝的官員,尤其是與他交好的士大夫。

Mandarim在清初時有了引申義:由單純指中國官員,變成兼指中國官員所說的語言,即中國官話。

後來引申義變得比原義更通用。

我的一位馬來西亞朋友TanZeKai提出,他中學的馬來文歷史課本稱殖民時代前的越南高官為golonganmandarin(mandarin階層),和葡人的文獻記載吻合。

葡萄牙文學者德禮賢前引達爾加多的《葡亞詞彙》解釋道:「Mandarim:遠東,尤其是中國的法官、高級官員。

」本詞從葡萄牙語進入歐洲其他語言。

不是漢語詞,也不是像某些東方學家猜測的那樣在辭源上與葡語動詞mandar有關。

是梵語及新亞利安(neo-arico)語mantarī的訛略形式(參議,大臣),其辭源是馬來語mǎntǎri(menteri)。

t變爲d可能是受葡萄牙語mandar(命令之意)的影響。

我們的作家不用該詞指印度的大臣,而是稱馬來西亞、中國和安南的官員。

另一例證是英文creole(編注:混合語;克里奧語,意指一種以上的語言混合為一,並且有人以其為母語者,如台灣寒溪語為泰雅語與日語之混合)源自葡文crioulo,字根是criar(toraise,tobringup)。

Crioulo原意是指在殖民地出生成長的葡萄牙人(或其他歐洲人)後裔,含混血人種(如澳門土生葡人),後引申為他們所說的混合語(如澳門土生葡語)(Crystal,2005)。

由此可知葡語有由人種引申為語言的習慣。

Taylor(1961)、Thompson(1961)和Crystal(2005)等甚至認為所有混合語都來自一種十五世紀的葡萄牙混血語,而這種混合語可能源自名為Sabir的地中海共通語。

伴隨葡萄牙的海外擴張,這種混合語傳播至非洲、亞洲及美洲,然後再與當地語言混雜。

所以,並非這些土著語言和英語混合,而是這些語言和葡語的混合詞被英語化,如China和Mandarin的例子。

要知道,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初,最早海外探索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並一度最有影響力,葡萄牙語當時的影響力亦可想而知。

明末清初的來華傳教士之間亦是以葡語作共通語,當時明國人若要學歐洲語言,葡語絕對是首選。

火者亞三和鄭芝龍等明國人就因與葡人通商而學會葡語,其中武宗正德皇帝更以向火者亞三學葡語為樂。

若葡萄牙一直保持海上霸主地位的話,現在的國際通言很可能是葡語,而非英語。

(特別鳴謝:馬來西亞朋友TanZeKai,提供馬來文翻譯及歷史資料)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麻瓜的語言學責任編輯:翁世航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滿大人中文Mandarin語言學馬來語中國官話馬來西亞葡萄牙語克里奧語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重大民生議題不能單純以「是或否」來決定,德國至今沒有中央層級的公投1則觀點《我們,MZ新世代》:為什麼八年級生堅持準時下班、用斜槓代替升職?1則觀點與核廢料比鄰40年:25.5億元是補償金,還是買斷蘭嶼人世世代代的命運?1則觀點以色列政府有膽量對抗伊朗核武,卻對境內阿裔社群暴力猖獗束手無策?1則觀點公投「四大皆空」:本意用來制衡政黨的直接民主,為何反讓政黨成為贏家?1則觀點他把貓從可憎之物變成可愛寵物——《路易斯韋恩的迷幻貓世界》1則觀點香港選舉能幫助宣傳中國式民主嗎?1則觀點中大民主女神像、嶺大六四浮雕遭「鬼祟」移除,各大學或將清除六四政治標記1則觀點王陽明也有的「悟空猴」NFT社群遭駭客入侵,假連結一夜詐騙3500萬元1則觀點多數民眾明年3-4月可接種追加劑,什麼樣的疫苗三劑組合較為推薦?2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