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寒濕還是濕熱體質?90%的人都搞錯了 - PTT新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是寒濕還是濕熱體質?90%的人都搞錯了 · 1. 濕,分寒濕、濕熱兩種 · 2. 濕的形成,有從外部傳來的,也有脾胃失運,濕從內生 · 3. 濕氣傷的是:脾陰、胃陽. 最新消息 日本獵奇咖啡廳專賣昆蟲料理:蟑螂咖哩&蟋蟀冰淇淋! 你是寒濕還是濕熱體質?90%的人都搞錯了 公開日:2018-07-01 看中醫時,我們常能從醫師口中聽到諸如「體質濕熱」、「寒濕」之類的辭彙。

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有人埋怨「我濕氣太重了」。

但你真的知道這些詞都是什麼意思嗎?如何判斷自己是「寒濕」or「濕熱」呢?1運脾勝濕論蒼朮國醫大師顏德馨老先生在他的《運脾勝濕論蒼朮》一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親身經歷到故事: 據「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義,治脾以防治肝病,亦頗所獲。

憶1962年春,余肝病急發,除點滴外,復投保肝一類滋膩品,造成濕困成飲,白沫痰盈碗,轉氨酶高至500部門,乃按土壅侮木例投蒼朮合五苓散,一月而瘥。

旋悟保肝不如健脾之義,歷年來遵此旨治療肝病多例,如滬上「A肝」流行之際,對出院病人皆以「蒼朮片」預後,療效滿意。

看完顏老用除濕健脾的「五苓散」治好了自己的肝病的故事讀後感: 1、蒼朮真是除濕屆的除濕機啊! 2、「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個中基考試必考的,果然真實不虛! 2現代人十個裡九個濕,啥是「中焦濕證」? 吳鞠通的《溫病調辯》裡講的很清楚:濕之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有自表傳來,有水谷內蘊,有內外相合。

其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

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遺患無窮,臨證細推,不可泛論。

這是比較高大上地統言了中焦濕證的總綱,我們來接地氣地白話一下: 1.濕,分寒濕、濕熱兩種 2.濕的形成,有從外部傳來的,也有脾胃失運,濕從內生 3.濕氣傷的是:脾陰、胃陽 4.寒濕一般比較普遍佔80-90%,濕熱佔10-20% 問題來了,佔「濕」比例80%的寒濕重了身體會怎樣? 也就是怎樣判斷你是否是寒濕體質?如果有一下之一便是了! 1、身體沉重——通常我們會覺得發困、身體發沉、沒精神,有些人總覺得頭上帶了個帽子。

2、身體陰冷——我們會覺得四肢發涼、面色灰暗、發青、發紫。

3、身體發霉——各種皮膚病多發:在上是風疹、頭蘚、濕疹;中是各種胃病、噁心、食欲不振、消瘦;下是陰囊濕疹、腳蘚。

4、身體長菌——各種細菌、病毒極易感染。

5、身體腐爛——各種炎症、潰瘍長期不愈。

6、身體經絡不通暢——痛經、長囊腫、長腫瘤了。

7、身體肥胖——尤其是下半身,濕氣趨下,寒濕日久,帶脈鬆弛,中醫形容其為「腰部溶溶如坐水中」「腹重如帶五千錢」。

8、抑鬱,你抑鬱、你抑鬱了,我發現臨床很多明確診斷抑鬱症患者大部分是寒濕體質! 符合一條,基本你就是「寒濕」的童鞋了,如果要確定下來,還要看看舌頭(舌淡苔白而滑潤,代表寒證或寒濕證)。

9.此外,小腹部贅肉的增多也能作為一個測定寒濕的標準。

好了,關於濕中之主力「寒濕」的判斷,說到這裡我要去鏡子前照一下我的舌頭,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了,夜深了,我再寫下去,估計陽寒濕很快就會來跟我結交拜把子。

說完寒濕不說濕熱,你們是不是能把我的床搖塌?! 好吧,滿足一下大家!下面說濕熱。

這位想混進寒濕隊伍的,被我一把抓出來,你看這麼紅的舌質、厚膩的黃苔,典型濕熱,她去查一下胃鏡,鐵定有胃炎,沒有找我來報銷。

濕熱會有哪些表現: 1,臉總像洗不乾凈。

面色發黃、發暗、油膩。

2,牙齒比較黃,牙齦比較紅,口唇也比較紅。

3,容易生以膿包為主的痤瘡,紅腫疼痛較明顯。

4,口乾、口苦、口臭。

汗味大、體味大。

5,大便燥結或者粘滯不爽。

小便深黃色,異味大。

6,容易緊張、壓抑、焦慮、發怒。

7,如果人瘦,則身上容易生疽(深度濃腫)。

8,濕熱嚴重者會出現:脘悶腹滿,噁心厭食,肝區脹痛,發熱怕冷交替,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腹痛腹瀉,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

以上幾點,中1點+濕熱舌頭便是! 你為什麼會是濕熱體質: 1.長期生活在濕熱環境中,比如菲律賓、熱帶雨林 2、經常吃辛辣,油膩,燒烤,煎炸,冰冷食物 3、有吸煙、喝酒、熬夜習慣 4、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 5、肝炎病毒攜帶者 6、過度進補 3濕熱體質人容易產生的疾病 濕熱體質人容易產生的疾病:(即使沒有,也要警惕預防) 1.皮膚問題: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膿包痤瘡、毛囊炎、瘡癤腫毒等。

或者下半身皮膚真菌感染,如體癬、股癬、腳癬等。

2.肝膽系統疾病:攜帶肝炎病毒、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

3.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

在過度疲勞時較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等。

4.筋骨肌肉疲勞。

容易腰酸背痛,渾身酸痛。

5.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血糖,血脂過高都可以歸結為濕氣重濁。

4祛濕的四大禁忌 1.涼食冷飲 夏天到了,女生們都喜歡喝冷飲、吃冰淇淋。

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

吃多了會讓腸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出現停滯,吃在裡面聚集在體內成為濕氣的溫床。

個人建議平時在事物上添加點蔥薑蒜,來減弱食物中的寒性物質。

2.經常吹冷氣機 炎熱的夏天,相信大家沒有冷氣機都不行。

但是冷氣機卻最容易讓濕氣出現。

整天待在冷氣機房裡,濕氣就潛移默化在你身邊。

個人建議盡量少吹冷氣機,有時間也可以多運動。

3.熬夜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熬夜晚睡睡會導致脾虛,一個充足的睡眠能夠使我們精力更加充沛。

小編建議晚上11點前就入睡,第二天起來不僅是工作生活更有效率,整個人都更加輕盈。

4.嗜酒 適量喝酒是有益的,但是喝多了就會加重體內的濕氣,從專家的角度來說,酒會助邪濕,尤其是對女性來說,應當盡量避免接觸酒精。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資訊,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文章 你是寒濕還是濕熱體質?99%的人都搞錯了! 2018-07-29 看中醫時,我們常能從醫師口中聽到諸如「體質濕熱」、「寒濕」之類的辭彙。

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有人埋怨「我濕氣太重了」。

但你真的知道這些詞都是什麼意思嗎?如何判斷自己是「寒濕」or「濕熱」呢?1.濕,分 中醫內科學疾病辯證部分歸納,含新增心衰和自汗盜汗(21-30條) 2018-09-13 二十一、呃逆1)胃中寒冷: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丁香散2)胃火上逆:清熱和胃、降逆止嘔-竹葉石膏湯3)氣機鬱滯:順氣降逆-五磨飲子4)脾胃陽虛:溫補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湯5)胃陰不足:益氣養陰、和胃止 祛濕效果最好的中成藥大全!建議收藏! 2019-02-26 俗話說十胖九濕,意思是十個胖子九個濕氣重,不僅如此,濕氣重會影響身體很多機能,下邊4種除濕中成藥,第3種效果最好,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1、平胃散平胃散主要針對脾胃濕氣,適合食慾不佳,反酸,口淡無味、四 中醫師建議,3種祛濕中成藥,濕氣「排光光」,比拔罐強百倍 2019-02-27 中醫學認為,「濕氣」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一,一般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

濕氣重對身體的危害較大,容易引發身體的多種疾病,中醫師建議,3種祛濕中成藥,濕氣「 避免脾胃濕熱菲紋有妙招 2018-12-04 在中醫診斷當中經常碰到脾胃濕熱這個詞,每當這個時候醫生都會建議你好好調養,那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其實算是一種疾病,因為如果長時間的脾胃濕熱,就可能導致慢性胃炎、長潰瘍,甚至會導致肝硬化、膽囊息等等疾病的 夏末初秋祛濕趁現在啦! 2018-08-25 夏末秋初,身體濕氣最重的時間就是現在了!雖然已經進入初秋,但是炎夏的暑氣還沒有完全散去,當下的氣候特點是偏濕,加上夏季吹冷氣機、喝冷飲等行為使身體積累了濕氣,使脾胃受寒,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

濕氣與寒在 五種行為不改掉,容易被濕氣入侵!要健脾祛濕,只需要這樣做 2018-09-12 濕氣被稱為「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

人體濕氣過重時,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有超過60多種疾病與濕氣有關,如肥胖、水腫、腹脹、濕疹、皮炎、痤瘡、泌尿系 早中晚一杯「藥茶」去濕氣,健脾胃,跟濕氣說再見! 2019-07-23 人其實在一年四季都會受到濕邪的困擾,而夏季炎熱,人體代謝快、出汗多,再加上夏季吹空調、吃寒涼,受風寒的機會比較多,因此應格外注意祛濕。

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 倒計時28天!六科串聯之胃痛 2018-11-25 胃痛胃痛寒食瘀肝犯,濕熱陰虧脾胃寒。

寒邪犯胃香蘇良,傷食保枳承氣湯。

濕熱中阻清中湯,大黃連瀉胃腸燥。

肝氣柴胡沉香降,肝胃鬱熱化肝煎,丹梔逍遙左金襄。

瘀血停胃失笑丹,陰血不足斂肝湯,心悸歸脾黃土寒。

一 B肝是否可以中醫治療?效果如何? 2018-07-22 一、病因病機B肝病毒為疫毒之邪,首犯肌膚,入於血分,深藏於肝。

肝為五臟之一,五臟藏精氣而不瀉,若邪伏於肝,則難自凈,是以難治。

B肝病毒發於外則表現為濕熱,濕熱疫毒之邪內侵,導致肝臟疏泄功能失調,氣機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