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大力發展職教師資院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職業教育是不同於普通教育的另一種教育類型,其類型特徵要求職業院校的教師需要具備「雙師」素質,這與普通院校的學術型教師有本質的區別。

俗話說,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

要提升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水平,須大力發展「為職業教育培養師資」的職業教育師資院校,造就一支體現職業教育規律和特點,數量充足、質量優良、結構合理、能滿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的師資隊伍。

首先,增強職業教育教師職業吸引力,多渠道、多形式招收優秀職業教育師範生。

一是提高生源質量,支持培養院校在提前批次錄取職業教育師範生。

儘管北京市已於2016年11月將師範專業納入提前批次招生,吹響了提前批次錄取師範生的號角,但就全國而言,職業教育師資院校高考統招生仍然多數是各省剛達到二本線的學生,錄取分數較低,影響了生源質量。

職業教育不是次一等的教育,職業教育師資更不是次一等的師資,應大力提倡職業教育師資院校在提前批次錄取職業教育師範生。

二是促進教育公平,建立職業教育師範生免費教育制度。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11]16號)明確提出了建立職業教育師範生免費教育制度,這是繼2007年國務院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試點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基礎上的再次「擴容」。

落實職業教育免費師範生政策,有助於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教師職業的吸引力,促進教育公平與和諧,緩解職業教育師資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等難題。

其次,凸現職業教育師資院校辦學特色,充分發揮其培養、培訓功能。

「為職業教育培養師資」的職業教育師資院校隸屬於高等教育層次,不僅承擔著培養職業教育師範生的任務,還肩負著對職業院校在職教師、行業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任務。

因此,職業教育師資院校要努力成為國家級或省級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構建培養培訓一體化的職教教師教育體系,為職業教育教師的快速成長搭好立交橋。

一是人才培養方面,職業教育教師的「雙師型」特點使其培養成本相對於一般師範生的培養成本更高、花費更大。

因此,有關部門對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應加大投入,在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教師能力訓練場地建設、校企合作基地建設等方面設立專項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凸顯辦學特色。

二是人才培訓方面,職教師資院校培訓的對象不僅包括職教教師、職校管理人員,還應包括行業企業具有一定學習背景和職業經驗,希望成為職教師資的高技能人才。

培訓內容上,既要提高在職教師、高技能人才的學歷學位和研究能力,更要注重提升實踐操作與教學組織能力。

再其次,適應職業教育類型特徵,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定標準和准入機制。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一種法定的職業許可制度。

職教教師資格是國家對準備進入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規定了教師從事職業教育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依法實施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有利於充分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徵,體現職業教育教師工作特點,提升職教師資的專業化水平;有利於嚴把入口關,解決不合格職教教師問題,提高職教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職教教師的專業發展呼喚專業化的職教師資培養體系,這為職教師資院校的大力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挑戰。

最後,適應職業教育現代化要求,加快推進研究生層次的職教師資培養。

經濟社會的發展、個人成長成才的要求使職業教育培養層次不斷高移,這對職教師資的學歷層次、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職教師資院校,尤其是獨立設置的職技高師應該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大勢,不斷提升其職教師資培養層次,積極探索研究生層次的職教師資培養模式,開展應用型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國家層面應積極鼓勵獨立設置職技高師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形成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層次,為職業教育提供高層次高素質師資隊伍。

據了解,目前獨立設置的職技高師中,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和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等學校先後升格為大學,這是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從「學院」到「大學」的躍升,能進一步發揮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在職教師資培養中的示範性和引領性作用,提升職業技術師範教育的吸引力,體現了國家對職業技術高等師範教育這一教育類型的肯定與鼓勵。

隨著人才培養層次的高移化,我們有理由相信,研究生層次職教師資培養體系會不斷發展壯大。

(作者:張建平,系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副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2日第12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北師大:「跨界」改革教育教學

上世紀90年代,高等師範院校開始招收非師範生。至今,各高師院校非師範專業占比在2/3左右。如何使師範專業和非師範專業互相支撐、相互促進,摸索新形勢下的發展新路徑,成為高師院校共同面臨的問題。「師...

高師院校師範生職業生涯教育需改進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出現了「從事專業性工作比例低」、「教育過度」和「相對收入下降」等「質」的方面的問題。首先,目前大多數高師院校的師範生職業生涯課程內容缺少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