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不息 追求不止 ——記靜樂一中高級教師吳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吳建生,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

36年前,高中畢業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己的職業——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從此,在家人、同事和領導的激勵下,他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學生的滿腔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用樸素與無華寫出一名普通教師精彩的人生篇章。

完善自己 銳意進取

「德為師之魂,才為師之本」,吳建生剛當教師時就堅信,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長流水。

因此,他十分注意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師德修養,注重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吳建生的教學生涯開始於赤泥窊初中。

當時,他只有高中學歷。

為了適應教學需要,他邊教學邊自修,立志自學成才。

他自費訂閱報紙、雜誌,購買書籍,主動參加各種短期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

曾經兩次參加中文、數學兩個科目的師專函授課程,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儘管這樣,還是沒有達到他的要求,1985年他又如願以償的考入成人高校——山西省教育學院,脫產進修,獲得專科學歷。

畢業後調入靜樂一中。

之後,他更是躊躇滿志,夜以繼日地工作著。

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專科水平已經不能適應高中教學的需要。

他又萌生了再度進修本科的想法,並與1993年如願以償。

這次脫產進修又是他完善提高自己的極好機會。

首先,在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借鑑先進的教學方法的同時,他開始梳理自己十幾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方法,在《山西教育學院》報上發表《有意識地進行各種教學方法的實踐和比較》、《關於學校德育內容的思考》、《關於學校德育方法的思考》等文章;在《德育報》上發表《「值周班委會制」的啟示》等文章,都比較系統地總結了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學經驗和方法,深化了認識,提高了專業水平。

其次,他利用擔任政治系學員黨支部書記的機會,積極參加並主動組織學院的活動,如學雷鋒助殘活動、校園文化節、希望工程捐助等,陶冶情操,升華道德修養。

獲得了院黨委、政治系總支 「優秀黨員」、「優秀學員幹部」、「青年志願者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獎勵。

就這樣,他利用各種機會,實踐,提煉,總結,再實踐,再提煉,再總結,不斷完善,不斷超越自我,為後來更有效的教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關愛學生 無私忘我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吳建生做了近20年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愛,愛是教育的源泉。

」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他把和風細雨式的關愛,傾注到了教育的全過程中。

他深知,只有教師和學生有了深厚的感情,溝通了心路,縮短了距離,學生才會與教師融為一體,教師的引導才會更順暢,教師的教育才會更有效。

在初中當班主任時,學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無巨細,點點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

他走村串戶,了解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繫學生家長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為住校的學生掏土炕壘火爐,為生病的學生請醫生買藥,和學生討論問題常常到深夜11點。

深受學生的好評。

1985年他就獲得了縣委、縣政府授予的「模範教師」榮譽稱號。

到高中當班主任時,他更有經驗了,觀察學生的一些細微的變化,看起來這些事情很平常,其實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也是作為一個教師愛心和耐心的具體體現。

他還善於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人都喜歡錶揚,需要表揚,優生需要,學困生需要。

也許是他真正的走進了學生的心裡,好比鑰匙伸進了鎖里,學生們都自覺接受他的引導、教育。

在他的工作中關心學生就象關心自己的生命一樣,既關心他們的生活,又關心他們的健康,還關心他們的學習方法,更關心他們怎樣做人。

為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寧肯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

在賞識學生的同時,他也會嚴格要求他們,絕不估息他們身上出現的不良習氣。

他從來都想信:嚴慈相濟,才是教育的真諦,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才能結出最豐碩的果實。

他還創新班級管理方式,把德育教育寓於管理之中,寓於活動之中,實行了值周班委會制度,即將全班學生分組輪流當班幹部,並要求每個班委會至少組織一次獻愛心活動。

為爭當優秀班委會,各組成員群策群力,團結合作,管理班級有條不紊,組織活動豐富多彩。

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整體素質。

形成了良好的班風,促進了學風。

1992年,他所代的108班被忻州行署教育局、共青團忻州地委評為「先進班集體」,1993年4月,山西省教委、共青團山西省委授予他「山西省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潛心教學 盡職盡責

30多年來,吳建生一直戰鬥在教學第一線,在三尺講台上,他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用自己無限的愛心,堅定執著地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廣闊的藍天。

他肩負的擔子一直很重。

每年都是雙課頭教學,每年都代高考複習班。

現在,50多歲了仍然是這樣。

他說「責任心是每個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作為一名教師,他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

備課時,他總是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

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而他則循循善誘地引導,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夥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教育學生上,他很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他很抓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選拔優秀的小組長,讓他們帶領小組成員一起進步。

他是政治教師,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知識層出不窮。

政治學科不僅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還與國家的政策法律有密切的聯繫。

為了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適應新時期中學政治課的授課需要,他訂閱了《半月談》、《中學思想政治》、《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中學生時事政治報》等報刊書籍,了解最新的時政動態,通過網絡收集有關材料,以此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政治理論教學不結合實際,學生是很難理解的。

當教材新增了「公司」、「銀行」、「消費」、「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等新知識點時,他及時向銀行的朋友請教,向經商的學生家長請教,讓學生到銀行去實地考察,去市場買東西,記錄好購買地點、商品名稱、數量、單價、購買過程、心理體驗等相關內容;讓學生模擬創辦公司,記錄好公司的類型、名稱、註冊資金、經營類型等有關內容。

通過這些活動,為學生創設適宜的環境,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學習政治不再枯燥無味,學生學得靈活,學得輕鬆。

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

吳建生腳踏實地,一絲不苟,持之以恆的教學態度和精神,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和表揚。

1989年獲縣「教改能手」稱號;1990年獲縣政府「教學工作先進個人」、縣機關黨委「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1年獲縣教育局「高中單科優秀教師」稱號;1992年獲縣委、縣政府「教學能手」稱號;1998年獲忻州行署教育局「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稱號和縣教育局「辛勤教學 成績突出」榮譽獎勵;1999年獲縣教育局「高考成績突出」榮譽獎勵。

痴心教研 孜孜求索

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些早就是他的課堂常態。

1995年,吳建生開始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

此時,他已經認識到「滿堂灌」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不出來,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他積極探索,勤於實踐,獨創了一種政治課課堂教學新模式——程序化單元教學法。

他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總結為三個層次七個環節。

三個層次是: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和運用知識。

七個步驟是:意向——感知——思維——系統——鞏固——測試——評價與反饋。

並把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程序化的課堂模式落實:指導定向——自學質疑——讀議交流——系統總結——應用練習——反饋矯正。

他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學生的廣泛好評。

當時語文老師反映學生作文用的都是政治語言。

2001年9月,吳建生撰寫的《程序化單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一文入編由中國現代文明委叢書編輯委員會主編、國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大型文集《世紀潮聲——中國教育理論與實踐》,並通過專家集體評選審定,榮獲二等獎。

2003年11月,《程序化單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一文在「西部科技跨越式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頒獎暨學術研討會上,榮獲一等獎。

並在《中國西部科技》雜誌發表。

2005年,吳建生擔任了靜樂一中的教研室主任。

俗話說:在其位、務其職、思其政。

他考慮全校的教研工作了。

當時全校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是傳統的「滿堂灌」。

為了打開學校教研工作新局面,改革課堂教學模式,2006年他和學校主管領導到山東學習並引進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教學法,2008年到廣州參加華南師範大學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培訓,2010年到澤州、清徐學習學案教學。

現在,靜樂一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學案教學模式在全校已經推開。

2012年,靜樂一中被山西省教育學會確定為「搭建學生自主發展平台行動研究」實驗學校,並授牌。

2007年5月,吳建生申報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驗」課題經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6年度教育部規劃課題「新課程中輔助性教學資源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評價的研究」(課題批准號:FHB060337)總課題組評審,列為子課題。

2008年1月,吳建生參與編寫的,作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成果之一的《立體教室》(思想品德——7年級下冊)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2000年10月,吳建生榮譽入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工程》(第四卷)(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2011年3月,吳建生被選拔為中共靜樂縣委聯繫的優秀專家。

30多年來,吳建生把青春、熱情、真心奉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

現在,他依然不變,仍將用心血、汗水、真情繼續耕耘在樸素而平凡的三尺講台上,我們敬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師不改變,課改是空談

現代課堂通過目標引領、德育為先、任務分層、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評價推動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素質,日益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推崇,其核心是變老師的教為學生的學,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