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丨今天,教師應該怎樣上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師主要應具備三種能力,即更新自我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科學評價學生的能力。

這三種能力都會集中表現在課堂教學中。

今天,我們教師應該怎樣上課?應該怎樣使教師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發揮出來?應該怎樣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下面,我從教學管理的角度,談談我的認識,供教育管理者評價教師課堂教學工作時參考。

一、課堂教學要有「三聲」

課堂是教師工作、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怎樣構建高效課堂,怎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一名教師所追求的基本目標。

有一次,我問一位很優秀的教師:「你上課成功的最大秘訣是什麼?」那位教師告訴我:「課堂教學中,當我的心與學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學肯定成功!」這位教師的話對我們很有啟發,課堂教學的效率,實際上就表現在教師「用心」教和學生「用心」學上。

師生之心相融,才能實實在在地獲得教學的成功。

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做到師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課堂教學要有「三聲」:

1、課堂教學中要有「笑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嚴肅有餘,活潑不夠。

課堂「火藥」味太濃。

課堂上教師老繃著臉,想用嚴厲來鎮住學生。

有時課堂上會出現斥責聲、挖苦聲,甚至出現哭聲(不是感動)。

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只會停滯或低效。

課堂教學中要有「笑聲」,我們要懂得,師生之笑能舒緩緊張情緒,激發師生教學的積極心態,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

教師要樹立歡樂課堂的觀念,使課堂有教學內容引發的笑聲;有教學情境設置引發的笑聲;有教師幽默語言引發的笑聲;有學生機敏語言動作引發的笑聲。











有笑聲的課堂,師生關係和諧,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生學習參與度更大。

我認為,每一節課,教師至少要讓學生笑一次。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更主動,接受知識更快。

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會更高。

2、課堂教學中要有「讚美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習慣於做「糾錯」的工作(這也是必要的),教學中經常出現「批評聲」、「嘆息聲」,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無聲」。

其實,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如果沒有錯,那就不需要教學了。

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那種一味批評糾錯的方式,用激勵讚揚之聲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積極興奮狀態。

課堂教學中要有「讚美聲」,教學中要有師生對教學內容的讚美;要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步和取得成績的讚美;要有學生對教師精湛教學技藝的讚美;要有學生對學生學習創新的讚美。











這些「讚美」,催發師生學習進取精神,激活師生沉澱的潛力,提高師生的美感品位。

這樣教學,使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為融洽,必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課堂教學中要有「驚訝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比較注重教學任務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學沒有特點,少有亮點。

有的教師只強調學生的機械記憶(對某些知識是必需的),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上的「枯燥感」,學習缺乏激情。

課堂教學中要有「驚訝聲」,我們要明白,每一教學內容必有令學生「驚訝之處」。

這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挖掘教學內容並巧妙設置情景。

教師本身也能呈現「驚訝之舉」,這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並拿出教學絕活。

「好奇」是孩子們的天性,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驚奇感,要引發學生的驚訝聲。

這樣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

有驚訝聲的課堂,教學質量一定很高。

課堂教學中的「三聲」,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教師與學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

這時的教學定能迸發出成功的火花!

二、課堂教學要體現「六個度」

隨著我們對課堂教學認識的提高,教師們正在改變過去那種「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的做法,正在創造「適合於兒童」的教育。

教學怎樣面對全體學生,怎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全面提高,已成為教育管理者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有教師對我說:「現在的課越來越難教、越來越不會教了!」這是一種教學觀念還未更新的現象。

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更新自我,用現代教學理念來構建高效課堂。

一節課上得好不好,課堂教學質量高不高,用什麼來衡量呢?我提出,課堂教學要體現六個「度」。

1、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主體的參與度

教師上課面向全體學生,教學要以學生為本,以全體學生為本,這首先體現在學生主體的參與度上。

第一,要看學生參與學習的廣度。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符合學生特點的、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全體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而不是只領著少數幾個「優」生圍著教師的教學「轉」。

課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學生有多不多,要看有沒有被遺忘的「角落」,有沒有「差生」發言和參與教學活動。

第二,要看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

教學中,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教學中,要看學生能不能向教師提問題,同學之間能不能爭論問題。

如果一節課上下來,學生都「懂」了(經常有教師在下課前一分鐘問學生:「同學們都懂了沒有?」學生齊答:「懂了」),這要麼呈現出的是教學的假象,要麼就是教學沒有深度。

2、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心理的調適度

教師上課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教學中,有時會出現「教師精心準備的課,教下來效果不好」的現象。

有的教師常找的原因是「學生不配合」。

其實,任何一次教學的不成功,原因都應在教師自身上找。

教師備課,要「備學生」,要備知識技能以外的東西。

其中,怎樣對學生課堂學習進行心理調適,是教師重點備課的內容之一。

課堂上,教師是否激發學生飽滿的情緒;是否引領學生形成積極緊張的心境;是否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的干擾因素等,是教師教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

當一名學生回答問題錯誤,如教師一句「就你笨!」那麼這名學生這節課的學習便會就此停滯。

相反,如果教師引導激勵恰當,學生心境會出現積極興奮狀態,這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效性都會增強。

3、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思維的有效度

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要調動學生的思維,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得訓練,從而產生思維共鳴。

因此,教師要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精心設計問題,適時提出問題,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學中,教師要少提「是什麼」的問題(許多事物一見便知,用不著去探討它的概念);要多提「為什麼」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要精提「做什麼」的問題,通過學生學習實踐活動,引領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智能的積澱和學習方法的運用。

這樣的思維才有效度。

4、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情感的內化度

「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三維目標之一,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不能忽視學生情感的培植和內化。

專家研究證明:學習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

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中,學生熱愛學習,對學習知識的迷戀,被教學內容所感動,為探索真知而追求。











這是學生情感內化的表現。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採用創設情境、啟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時機地促進學生情感的迸發和內化。

沒有情感推動認知的教學、不是真情實感的教學、不能引起師生心靈共鳴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

5、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語言的鮮活度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課堂教學的智能信息的傳遞,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

因此,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鮮活度,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

課堂上,有的教師只注意學生答問的對、錯,而不太注意學生答問語言的流暢性和表達方式的鮮活性。

這樣的教學,是 「應試」的教學方式,是不完整的教學。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答問知識的正確性,而且要評價學生語言表達邏輯性、規範性、流暢性,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語言,倡導學生髮言、說話:大聲、大方,敢說、敢問、敢爭。

中小學正是學生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課堂教學千萬不能忽視學生語言訓練這一重要內容。

6、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能力的形成度

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學生形成學習能力,學生能力形成的程度是教學檢測的終結指標。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是教師長期科學施教、求實訓練、充分落實上述五個「度」的結果。

教學中,教師能夠緊扣知識點,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看準疑點、突出特點、展示亮點,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訓練有機地轉換成學生能持續學習的能力。

要努力消除學生只能「紙上談兵」、「高分低能」、成為「考試機器」的現象。

我們不排除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如學生考試心理素質、記憶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抓住要點言簡意賅表達的能力、書寫規範卷面整潔的習慣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應試能力的培養與學生終生髮展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終生髮展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的根本目標。

課堂教學的「六度」應成為教育管理者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的基本標準。

三、課堂教學要做到「三實」

課堂教學是落實教育內容、落實教育思想、落實教育目標的主陣地。

既要「落實」,就不能做「虛功」。

我常對校長和教師們說:「教育千萬不能搞形象工程,貽誤學生,幾乎無法挽救。

」課堂教學更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做實。

一次,我問一位獲競賽課一等獎的教師:「你平時都能像這樣上課嗎?」這位教師回答說:「平時教學很難做到這樣。

」這位教師得回答是真實的。

今天,課堂教學要堅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但是,課堂教學的「實」不能丟。

怎樣使課堂教學有實效,怎樣的課堂教學能使廣大教師都能實施呢?我強調,課堂教學要做到「三實」。

1、課堂教學要做到真實

課堂教學是育人的重要過程,由教育本質所決定,教學必須遵循真實性原則。

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輔、音像、補充案例等)的真實,教學過程的真實,檢測考評的真實。

教師要真實地了解班情、學情,教師備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備自己,使教學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學習實際,這樣才能真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有些課堂教學,特別是公開課、展示課、競賽課,只是為了使教學「好看」,上課成為了一種「表演」,這就失去了教學的真正意義,容易產生對教師的誤導。

我聽過一些特別「精彩」,特別「順利」的課,課後,一些教師就提出質疑,這個班的學生怎麼這麼聰明?」。

教育要強化真實,只有真實,才有真知。

教師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見,去啟迪學生的真情實感。

這樣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2、課堂教學要做到樸實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廣大教師和學生必須長期堅持的雙邊活動。

課堂教學的樸實,更能體現教學的規律和教學的真實;更能被廣大師生所接受;更能體現教學的實效。

我不提倡上「豪華」課。

「豪華」課多半只能「看」,不能「用」。

特別是在公開課、競賽課上。

一是多種現代化手段都用上,如錄像、錄音、課件演示、圖片道具、師生表演等等,課堂教學使人眼花瞭亂(當然,必要的、能夠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現代技術手段,要恰到好處地用),這樣的教學反而給人「嘩」而不實的感覺。

另外,這樣的教學成本過高,不利於推廣,學校教師也只能是個別課點綴一下。

二是在展示課、競賽課中,教師往往將一課書(一節內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45分鐘裡拿出來,這樣的課平時常規教學不能複製,同樣給人不實的感覺。

難怪許多教師在觀摩學習課後感嘆,「課上得很精彩,但我們上不起,學不了。

」 因此,我認為,課堂教學以實效為根本,還是樸實為好。

我們要倡導課堂教學現代化手段的運用,但不要「畫蛇添足」;我們要倡導課堂教學的不斷創新,但不要「買櫝還珠」。

3、課堂教學要做到紮實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掌握學習方法,激發思維活力,提高認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學習的能力。

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教學,來不得半點虛、空。

課堂教學強調全部教學內容,所有教學過程,面向全體學生的「落實」,因此,教學既要以「紮實」為出發點,又要以「紮實」為收穫點。

我們發現,有的教師課講得很好,「有看頭」,「有聽頭」,但學生最後學習成績不好(當然這裡面還有應試的原因);有的教師上公開課、競賽課「花樣」很多,但落實知識、技能、方法不夠,課上完後,教師還要給學生重講一次。

這種做法,有違教學規律,容易貽誤學生。

我們要堅持課堂教學的「紮實」,這種紮實不是死記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單純的複製知識。

這種「紮實」應該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識技能學習的紮實,要有過程方法訓練的紮實,更要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培育的紮實。

紮實課堂教學,能使學生不斷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紮實課堂,必能真正獲得教學的實效。

教育管理者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倡立「三實」導向,注重課堂教學實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翻轉課堂」翻轉的是什麼?

「翻 轉課堂」這種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到了「翻轉課堂」的實踐中。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 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