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需要動起來,拒絕「靜態」模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越來越多的孩子的生活正在被調置為「靜態」模式。

童年本應該是自由自在玩耍的時光,但家長們擔心孩子因玩耍輸在起跑線上,選擇把孩子塞進各種各樣的「靜態」培訓班。

上課要坐好不能動;課間不能到操場上玩,只能在走廊里慢慢走;放學回家做作業、練琴,都要安靜地坐著;周末上各種培訓班,仍要安靜地坐著……

但是,學習真的是這樣的嗎?來自腦科學的研究證明,孩子的學習,不僅僅依靠大腦的發育,而是一項設計全身的運動。

當嬰幼兒扶著椅子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或是笨拙地把食物送進嘴裡,我們往往會滿懷欣喜地從中看到孩子的「學習」,學習站立、行走、奔跑,學習抓、捏、手眼協調,我們對孩子的這類學習總是充滿信心,並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鼓勵。

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口中的「學習」變得越來越狹義,也越來越嚴肅,學習總是和「知識」、「理性思考」分不開,而孩子們的摸爬滾打則統統被歸入「玩」的陣營,慢慢站到了「學習」的對立面。

正如著名美學理論家迪薩納亞克所批評的:「實際上,2000多年以來,即使不總是在實踐上也是在理論上,身體和感官一直被看作心靈和理性的對立面,並且在任何有關人類特徵的討論中都被降到次要的位置。

皮亞傑以「感知運動階段」來描述兒童認知發展的最初階段,受其理論的影響,在早期教育領域,動作發展和運動能力得到了充分關注,一種共識是,感覺運動的協調奠定了學習的基礎。

運動系統遍布我們全身,例如進行大肌肉運動的四肢和擅長精細運動的手,語言的表達也有賴於頭部的口舌運動,每一處的運動都牽涉學習。

動作研究的兩位傑出先驅格賽爾和麥克格雷都認同,運動是促進兒童其他各方面發展的重要通路。

嬰幼兒期鍛鍊咀嚼運動,不僅是滿足對食物的需求,也在為日後的口語學習做準備。

「心靈手巧」是傳統觀念對精細動作與智力水平相關性的一種認可,這種認可絕不是空穴來風。

已有研究證實: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兒童的精細動作能力與其學習活動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精細動作技能可以預測小學低年級的學業成績,尤其是閱讀和數學成績。

這意味著,兒童參與的各類身體運動,無論是課堂小遊戲、體育課,還是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都會強化小腦中的神經元連接,不僅會提升運動能力,也會促進兒童籌劃、擬定決策等思維技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不僅如此,運動還會讓大腦「長大」。

大腦的生長和身體發育一樣需要營養,身體鍛鍊就是大腦中產生新神經元的一種重要營養,當這種神經生成發生在大腦的海馬結構體時,其對學習和記憶有重大影響。

Eric K.H.和Russell R.P.搜集了過去幾年關於身體運動(PA, Physical Activity)對認知及學業成績影響的研究,發現絕大部分已發表的研究均認為,身體運動對認知發展、特別是對執行功能有積極影響。

可見,當兒童在運動時,絕不僅僅是在發展動作技能和保持身體健康,他們在同步鍛鍊和激活大腦,甚至可以說,他們同時也正在學習。

運動與學習的連接是參與式體驗。

對兒童來說,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

比如,兒童對空間概念的理解與運動密切相關,在盪鞦韆的運動中,他們把抽象的概念如「高」與「低」具體化,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兒童才能理解「上」與「下」、「水平」與「傾斜」。

比如,在兒童用塑料瓶自製水槍的遊戲中,他們體驗到方向、水壓的變化並在操作中探索可能的影響因素;再比如,兒童用肢體語言進行故事表演能很好地鍛鍊理解和表達能力,這也正是在強化早期讀寫能力的兩個基本要素。

從這個意義上說,身體活動是主動學習的助推劑。

讓學習「動」起來需要環境的呼應

大規模的追蹤調研結果顯示,從1985-2010年,我國學生的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總體上都呈現出下降趨勢。

這與學生的運動機會減少有密切聯繫。

我們需要反思,在為兒童創設的學習環境中,是否給運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與機會?

越來越多孩子的休閒娛樂活動被iPad等螢幕占據,「低頭族」越來越低齡化,兒童的生活也初顯「靜態模式」,這正在使兒童能夠直接用身體去感知和體驗、獲取豐富經驗、刺激主動學習的機會變得越來越稀缺。

上海市兒童學習基礎素養的家長調研表明:無論是幼兒園階段還是小學一年級,家長對兒童運動能力的關注在各項能力中始終排位墊底。

這一結果或許並不意外,我們並不是要培養一群兒童運動員。

但很顯然,運動帶來的優勢遠不止於健康和體能,還包括更有效的學習。

作為兒童生活與學習方式的主要建構者,兒童能否「動」起來,父母的態度與時間投入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於【曦和少兒體適能】

點擊了解更多、更有趣的少兒資訊:http://www.sunnier.c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