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OO之MOOT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思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湖南職教C&T-MOO理念和實踐的深入,MOOT(大規模開放教材)建設也緊隨其後。

MOOT是MOOC教學模式的一種重要的延伸,是掌握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的實踐產物。

它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也是教師實現教學內容優化的途徑。


2014年湖南職業教育C&T-MOO理念推出以來,已經受到各大職業院校的廣泛關注。

C&T-MOO是對MOOC的進一步發展,其中C是指課程(Course),T是指教材(Textbook)。

C&T-MOO有別於普通MOOC,是基於雲空間並與大規模開放式在線教材有機結合的在線開放課程。

一方面注重網絡課程建設,以適合職業教育的信息化教學方法連通教師與學生;另一方面,注重網絡教材建設,用立體化、形象化、交互性強的在線教材,作為開放教學的輔助資源。

C&T-MOO的出現,適應了我國當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階段與發展水平,是為了解決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當下問題,即MOOC視頻與MOOT資源相結合,自主學習與翻轉課堂相結合。

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中,大規模網絡教材(MOOT)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對MOOT的理解

1.MOOT的概念解析

《辭海》將「教材」定義為:「根據教學大綱編選的供教學用和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材料。

有文字教材,如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等;視聽教材,如挂圖、投影(幻燈)片、音帶、錄像等多種形式」。

MOOT(Massive Open Online Textbook),即大規模開放教材,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展濤在2013年第十二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期間提出。

這是一個基於MOOC的教學理念,是MOOC教學模式的一種重要的延伸。

MOOT有狹義和廣義的理解。

狹義的MOOT指教師本人的講義,這種講義不同於公開出版的教科書,它是教師根據教學體系重新整合知識,按照教師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將教師本人的教學設計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的結構化文本。

廣義的MOOT指立體化教材體系,它是以講義為核心,按照一定的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組合成立體化、可視化的,包括案例、素材、試題以及其他資源在內的教學資源體系。

2.MOOT的特點

(1)從外在形式看,MOOT具有立體化、形象化、交互性強的特點

立體化,即MOOT教材應考慮主體知識、課件、案例分析、習題試題庫、學習工具、自測(考試)軟體及其他內容的提供,而非單一紙質文本的電子化。

形象化,即MOOT教材應面向學習者,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

MOOT教材更多應用於在線異步學習,這就意味著選擇內容生動、形式活潑的教學資源能更好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交互性強,即MOOT教材應當能讓學習者有自主代入感,可以直接操控各類教學媒體,輕鬆有效地投入學習,從而獲得比傳統教材更為個性化、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2)從內在特點看, MOOT建設應該體現「四有」,即有閱讀、有思考、有見解、有生活

有閱讀,即教師應注重MOOT教材的語言文字組織,使MOOT教材富有可讀性,既保持一般教材的科學嚴謹,也體現信息化條件下資源的豐富趣味。

將抽象的文字擴展為聲、像、文並茂,呈現事物的時空特性、運動特性、顏色特性和聲音特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閱讀熱情。

有思考,即MOOT教材應體現教師本人對知識體系、學習重難點的理解,有教師對某個問題的反思以及對教學規律的總結;有見解,即教師根據教學體系重新整合知識,運用信息化手段來呈現教學資源,將本人的教學設計以文字的方式或其他形式呈現出來;有生活,即MOOT是生成性的、不斷更新的,需要多方建設,廣泛參與。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要將信息化方式下師生互動的案例精華體現在MOOT教材建設中,使之成為MOOT資源的一部分,體現師生共建共享資源的教學理念。

MOOT建設的意義

1.從學生的角度來看,MOOT建設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

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認為,許多學生之所以未能取得最優異的成績,問題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未能得到適合於他們各自特點所需要的教學幫助和學習時間[4]。

因此,只要創造出適當的教學條件,全面地、最大限度地開拓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潛力,就能最終達到讓絕大多數學「掌握學習」的目的。

根據認知的普遍規律和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系統掌握知識,一般是從對教材的感知開始。

感知越豐富、觀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識就越容易。

教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更加系統化、規範化,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便於學生自習、複習和完成作業。

目前,MOOC教學模式關注的重點是微視頻以及由眾多微視頻組成的開放課程。

但是在翻轉課堂教學實際應用中,尤其在以自主學習為主要特徵的線上學習中,我們發現,學生對微視頻之外的其他教學資源的需求量更大。

從學習規律出發,學習初期以觀看微視頻為主;在學習中後期,需要回顧某些知識點或建立各個知識之間的聯繫時,學生往往會拋開微視頻,自主尋找其他的教學資源。

所以,在C&T-MOO課程開發與建設中,MOOT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與MOOC的合適比例應為9:1,以符合學習者的學習習慣。

同時,在這個泛在學習時代,文本化、結構化教材變得更為重要,和微視頻相比,也更容易滿足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

2.從教師的角度來看,MOOT建設是實現教學內容優化的途徑

教學過程是一個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過程。

教材的優點是毋庸置疑的,它結構邏輯嚴謹、章節均衡、層次清晰,內容全面廣泛、科學權威、表述準確。

但另一方面,教材照顧到了教學的一般性、普遍性和原則性,而針對性、操作性不足,也可能沒有區分不同的學校類型、層次和專業的需求,所以更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遴選和增補,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演繹出個人教學特色。

教師將理論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實踐性充分融合,努力使教學體現時代精神和研究的前沿性。

如果能夠將教學過程再次提煉,濃縮為教材(講義),這無疑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水平的升華。

而這個提煉過程,是教學反思的過程,也是對教學規律的總結歸納過程。

MOOT建設的一般思路

任何課程的實施都是一個承前接後的連續教育教學過程,做為信息化教學的輔助資源,MOOT建設並不是紙質版教科書的電子化,MOOT教材的建設大體上經歷解構教材——重構教學——提煉知識——整合資源四個階段。

1.解構教材

教材的具體性和生動性的缺乏,恰恰給教師的教學留下了一個可發揮的空間。

我們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整體解析,剖析傳統教材體系的知識結構,分析顯性知識,挖掘隱性知識,以思維導圖等形式列出不同環節的框架。

主要解決教什麼,學什麼。

2.重構教學

就是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主要解決怎麼教、怎麼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構建,從而形成教學設計思路,再通過教學實踐檢驗解構的有效性。

教學體系是師生深入解讀、理解教材體系的基本途徑和方式。

3.提煉知識

將教學設計思路再次提煉,轉化為教師個人的講義,既體現教師對知識的解讀,又兼顧教學的靈活性。

MOOT講義可以體現出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其中案例的選擇、設問的位置等都是教師教學經驗的再現。

4.整合資源

講義是MOOT教材的核心內容,是教師智慧的結晶以前對教學節奏的把握和體現。

但MOOT教材不僅僅包括教師的講義,還應涵蓋與核心知識相關的其他輔助性教學資源,如音像庫、案例庫、動畫庫、試題庫等,最終形成立體化的MOOT資源體系。

MOOT建設的基本路徑

MOOT建設應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實現學習效果,二是滿足用戶體驗,以達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1.通過知識結構圖繪製和學習路徑設計來實現學習效果

(1)知識結構圖繪製整個課程的知識模塊

加拿大學者喬治.西蒙斯提出了聯通主義的思想,指出學習不再是個人封閉的活動,而是連接各種信息源的過程[6]。

學習者需要在龐雜的知識中建立起相應的聯繫,通過與其他夥伴和各類學習資源建立連接來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知識結構圖是學習者與學習資源建立連接的媒介。

教師繪製知識結構圖,用以設計整個課程的知識模塊。

通過解構傳統教材,將知識分解為相對獨立的碎片化微資源,然後對各類微資源進行組織、管理,繪製成以各個單元概念為節點的知識結構圖,並通過可視化技術來顯示知識之間的關係和獲取途徑。

知識結構圖是一種知識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不僅能幫助教師組織教學內容,而且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

它既可以表示知識體系的層次結構,引導學習者了解具體知識與整體知識之間的關係,也能對教學資源進行導航,幫助學習者方便、快捷地定位所需要的資源。

(2)學習路徑圖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

知識結構圖相當於將蘊含豐富元素的水果展示在學習者面前,而以何種方式選擇水果、以何種方式有效地吸收各類水果的營養則需要設計不同的學習路徑。

學習路徑圖是為了達到課程目標,按照學習認知規律,為不同學習者設置的一系列個性化學習線索的圖示化表征。

學習路徑圖提供了不同學習活動的路線與序列,設計目標是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習者特徵來選擇學習方式,設計豐富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的認知參與和知識建構。

教師分析學習者的特徵,以學習者的先驗知識和認知結構作為教學設計的起點,設計課程的學習模塊;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策略指導下根據學習目標、內容、認知工具和環境條件,對系列學習活動進行半自主選擇,形成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圖。

學習路徑設計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各類學習活動的設計要與崗位技能要求緊密聯繫,以問題(或項目、案例、任務)為核心,建立學習「定向點」或「拋錨點」,圍繞著任務描述與分析、重難點提示和教學策略,提供豐富的案例、問題、練習以及認知工具等,將學習步驟和學習資源有機組合,共同服務於學習目標,最終實現學習效果。

MOOT要對教學單元活動的實施提供多種支持。

既要明確學習目標,也要考慮學習起點和學習條件的差異,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路徑,供基礎不同的學習者自由選擇。

2.通過合適的媒體呈現來滿足用戶體驗

MOOT建設依賴一定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從資源庫中提取多個不同類型的學習對象(如PPT、圖片、視頻、音頻、試題等),然後按照自己的教學需求隨意組合成適合的不同粒度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習者的不同學習風格和媒體偏好提供相應的內容呈現方式。

但單向傳遞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習者進行知識的自我和協同建構有效引導的作用有限,在學習者的參與度、學習興趣維持度方面都具有局限性。

因此需要借鑑「自由、開放、協作、平等」的理念,讓學生主動創建不同形式的學習資源,實現學習者集體智慧的共享和學習工具的共享。

結語

在C&T-MOO課程開發與建設中,MOOT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學習者觀看視頻加上閱讀課程講義或其他教學資源,對知識的記憶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但值得一提的是,MOOT建設並不是要替代傳統文字教材,而是對其進行補充,為學習者提供學習資源的多樣選擇。

目前,C&T-MOO的理念正在不同程度上實踐,MOOT建設必將是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另一個浪潮。

(作者李菡等,湖南省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彈幕視頻應用於MOOC學習中的研究

MOOC的出現,因為自身在線、開放、大規模等特點,為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創造了很多機會,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MOOC的長足發展需要國家、企業、學校、教師、學生等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而MOOC...

MOOC環境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高校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能力是教學知識、教學技能、教學活動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機統一。在MOOC浪潮中,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可以順勢而為,充分認識到...

「微課介紹」

微課介紹一、微課(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