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應用」之道越走越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深入推進高校轉型,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深度融入地方經濟

合肥學院中德「雙元制」高等教育「大陸班」師生在企業開展教學活動。

王迅 攝(資料圖片)

「大眾,大陸,大學。

」在合肥學院採訪時,記者聽到這句話時有些不解。

大眾、大陸和大學是啥關係?合肥學院黨委書記蔡敬民告訴記者,這句話說的是在合肥學院的幫助下,合肥市成功引進了德國大眾、大陸馬牌輪胎集團、西偉德公司等德國世界500強企業。

這些德國「大牛」企業之所以能在合肥落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合肥學院培養了大量具有德語背景的畢業生。

2016年11月,合肥學院聯合德國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德國大陸馬牌輪胎有限公司共同開設的首屆「大陸班」開班,這是我國境內「雙元制」高等教育的首次嘗試。

在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儲常連看來,這不僅是合肥學院中德合作領域的新探索,也是安徽省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校企校地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地方高校自下而上向應用型轉變

說起地方高校轉型、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儲常連告訴記者:「轉型是一個綜合改革系統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能一蹴而就。

上世紀末,安徽省的高等教育規模小、層次低、底子薄,結構還不合理,專科院校多、師範類高校多。

此後10多年,安徽省加快發展高等教育,招生規模迅速擴大。

但是,規模的擴張也帶來了問題,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多樣化需求與高等教育趨同發展趨勢的矛盾日益突出。

2003年,以合肥學院為代表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大膽提出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

自此,安徽自下而上開展了高等教育向應用型轉變的探索和實踐。

之後,安徽高校的轉型之路越走越寬廣。

2008年,安徽提出「科學定位、分類指導、多元發展、特色辦學」的發展方針,創立應用型本科高校合作聯盟;2009年,開展省級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立項試點建設,拉開了應用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的序幕;2014年,安徽牽頭成立長三角應用型高校聯盟,安徽轉型的成功經驗成為聯盟抱團發展的典範。

為引導地方本科高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安徽明確把「服務地方、支撐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引領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為新建本科院校最高價值追求和質量評價標準。

方向變了,標準變了,專業結構也得跟著調整。

2008年以來,安徽共停招停辦1292個專業點,增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專業點1795個,占現有招生專業點的40%,其中,應用型專業占75%以上。

同時投入3.4億元,建設128個服務支撐地方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專業。

合肥學院、黃山學院、銅陵學院、滁州學院、安徽科技學院、皖西學院、宿州學院等一批地方高校,分別制定了各自服務地方的行動計劃,優化調整專業結構,共建技術創新平台。

依託設在高校的「中國安徽—德國中心」「中國合肥—韓國中心」等機構,通過國際教育合作的牽線搭橋,使不少經貿合作項目在安徽落地開花。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教育質量是關鍵。

2008年以來,安徽大力實施覆蓋各類高等教育的質量工程,加強應用型課程建設,出台了《關於應用型共享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若干意見》,鼓勵校企合作開發應用型課程,使高校能夠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提高了高校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

「雙創」教育助推應用型辦學

一個個刻有學生名字、所獲獎項、指導教師名字的正方形銅牌,尖角朝上整齊排列在一面青瓦白底的牆上。

在安徽工業大學工程實踐與創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學子創新牆」上,記者看到了該校學生在國際、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比賽中獲得的各種榮譽。

「這是對獲獎學生的一種激勵,也是給在校學生樹立的標杆。

」安徽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新躍說,學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2015年成立教學實體創新教育學院,作為常設機構統籌管理該校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其工作包括開設系列創新創業課程、學科競賽、創客空間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管理。

像安徽工大一樣,安徽各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果不斷湧現,這與省里的政策導向不無關係。

早在2015年底,安徽就出台了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建立健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自主學習、指導幫扶、文化引領等多位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目標。

「雙創」教育直接推動了應用型辦學理念的落地生根。

仍以安徽工大為例,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積累,該校開創了「啟迪創新意識,激發創造潛力,體驗創新過程」的培養應用型人才「三步法」。

「近3年,在校學生申請專利942項,獲准授權710項(其中22項實現轉讓);獲257項國創項目、235項省創項目。

」安徽工大創新教育學院院長冷護基自豪地說。

為給廣大學子提供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合肥學院建成了2400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園,30個創新創業團隊已經入駐,參與人數達210人,創業項目涉及網際網路、旅遊、電子設備、物流配送、精密機械製造、軟體設計、新媒體等多個領域。

在一系列創新創業政策的激勵下,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2013屆畢業生吳越創辦了競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目前,吳越的電商集團已包含直營、合夥公司40多家,全年交易規模達10億元,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00人。

2017屆本科畢業生葛小強創辦的麥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畢業生創辦的盛達航運、微翼傳媒等公司,也都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95.3%、95.6%、95.77%,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近3年超高的就業率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奧秘?

「我們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學院院長邵一江說。

為幫助學生創新創業,合肥職院與合肥科碩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建大學生雙創園。

自2016年9月開園以來,已有5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業入駐,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和團隊十多個。

而且,這個園區已經成為安徽省40多所高校的實習實訓基地。

「立地」的科研產生「頂天」的效益

「科研人員只有走在田間地頭、深入農村一線,才知道農村產業最需要什麼、農民最需要什麼。

」在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張正竹看來,服務『三農』是安徽農大的辦學特色。

安徽在高校推進應用型辦學理念的過程中,沒有對各高校提出「一刀切」的要求,各高校結合各自的辦學特色走出了不同的應用型辦學之路。

在這方面,安徽農大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服務全面脫貧攻堅任務,安徽農大提出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農業推廣模式構想,「一站」即「區域性的農業綜合試驗站」,「一盟」即「學校與縣級政府共同組建的新型產學研合作組織」,「一中心」即「學校與縣級政府共同組建的專事農業推廣服務的實體性事業單位」。

種一畝地就能使一個三口之家脫貧致富?在安徽農大園藝學院研究員汪承剛看來,這不是神話,而是現實。

2014年,汪承剛等人多次深入「皖西生薑第一鎮」金寨縣雙河鎮生產一線,通過綜合預防措施,有效控制了姜瘟病的發生,使全鎮戶均增收1.7萬元以上,一項技術讓全鎮脫貧致富。

安徽農大教授曹成茂帶領團隊研製的新型板栗剝苞機,其剝苞效率是人工的10到20倍,大大提升了金寨縣板栗產業化水平,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如今,安徽農大依託建立在不同區域的綜合試驗站,與全省18個縣區組建了75個縣域農業主導產業聯盟,組成了一支包含350多名科技人員的專家推廣隊伍、一支擁有360多名成員的基層農技人員隊伍。

這兩支隊伍,扶持了大別山區及皖南山區茶葉、經果林、毛竹、畜禽、食用菌、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打造了岳西茭白、碭山酥梨、亳州藥材、皖西白鵝、霍山毛竹、寧國山核桃、舒城油茶等一大批品牌產業,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科研接地氣,成果轉化才會更容易。

安徽工大還先後與馬鞍山市、銅陵市、蕪湖市,以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和泰州市海陵區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並與地方政府共建,成立了馬鞍山市工業技術研究院、泰州工業技術研究院、宣城工業技術研究院、和縣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將研發力量下移。

安徽工大還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推動各類創新資源與經濟發展需求有效對接,提高社會需求供給水平。

學校先後與企業一起建立了40個聯合研究中心,與馬鋼、寶鋼、銅陵有色、海螺水泥、星馬汽車等100餘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

就這樣,不譁眾取寵,不盲目追風,安徽高校用接地氣的科研,造就了「頂天」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報記者 蘇令 俞路石 方夢宇 蔡繼樂

編輯 方蘊薇(實習生)

來源 《中國教育報》2017年7月22日第01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