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與情感性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

音樂給人的情感的投入比其他藝術有力得多,它能直接更加有力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

音樂中的情感表現是通過一定的邏輯關係的有序的音符和音樂要素的組合,將演奏者自己對樂曲、作者的理解貫注其中並予以充分的表現來完成的。


古箏藝術是一種時間的藝術、聽覺的藝術、抽象的藝術。

在古箏演奏中,有的演奏者在音準、節奏、速度、力度大體正確的情況下,卻給人以缺乏神韻、平淡無情之感。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對古箏作品的產生背景、創作者、作品風格、意境以及情感內涵的認知。

在古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啟發與培養,學習古箏的初始階段就要注意這方面的引導。

因為感情表現是發自內心的,與個人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審美習慣等都有著緊密的關聯,情感表現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去不斷感受和體味。

因此,在實際的古箏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技術層面的訓練,而忽視音樂情感的啟發和培養,則會造成學生的演奏平淡乏味的結果。

情感啟發和技術的學習是同步進行的。

古箏教學必須尊重和運用音樂長於抒發感情,激發感情的特點,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古箏的音樂文化內涵蘊含較深,要想把握古箏的情感內涵和表現是有一定難度的。

每部作品都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如何把古箏作品中的情感挖掘並表現出來是古箏教學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

第一,在古箏教學中首先要注意選擇情感高尚、健康的古箏作品,而不要選擇那些情緒萎靡、消沉的音調作為教學內容。

這些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生理成長的需要,選擇那些熱情、活潑、歡快、雄壯為情感基調。

第二,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體會音樂作品的內在意境,儘量將音樂語言中無形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

如在學習古箏曲《寒鴉戲水》中,教師要先把樂曲的意境描述給學生,箏曲以委婉清雅的旋律,明快清新的節奏,生動細膩地描繪出一群寒鴨嬉戲于波水細浪間的情景。

教師還要介紹全曲的結構以及各個段落之間的情感表現。

在學習演奏古箏曲《漁舟唱晚》中,教師要向學生講解該曲的兩個部分的表現情景,即第一部分的優美寧靜的旋律所表現的「晚」的靜謐和「唱」的自得;第二部分則是勾勒出一幕喧鬧歡快的「近景」。

第三,教師的富有情感的演奏對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是必不可少的。

教師在示範演奏時,要儘可能做到用豐富的情感表現手段,去解釋每一個樂句的美感。

教師可用淺顯易懂的生活化語言來描述音樂的情感意味,也可以用充滿文學或感情色彩的語彙來描寫樂曲中的畫面,或將樂曲內容故事化,音樂知識趣味化,指法練習形象化。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和想像三者充分結合起來,即教師到位的演奏示範動態把優美動聽的音樂和形象生動的語言同時進行,可以達到融音樂、演奏入情、景之中的效果,不僅使學生領略演奏的魅力,還可以加深情感的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感悟和想像力。

例如,在學習演奏古箏曲《戰颱風》的第二部分中,這一部分是描寫劇烈的颱風襲擊的畫面,演奏手法採用了左右手在箏碼兩側反向刮奏、扣搖等技法來模擬颱風的呼嘯。

在模仿颱風的演奏時,要體會那種由遠至近,由慢漸快的風速,這就要求教師在演奏這一部分時的情感的恰到好處的表現。

當然,要做到情感表現,教師本身必須有足夠的音樂觀察力、感受力,必須敏銳感知音樂中流露的情感和流動的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箏教育中的審美教育

古箏演奏中,左手恰到好處的「吟、揉、按、滑」是箏樂表現力的「靈魂」所在。「以韻輔聲,音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色所在。山東派非常重視左手的技巧,例如輕鬆活潑的顫音、具跳動感的點音、產生不穩定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