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孩子更需要哪些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務院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指出,「人工智慧在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城市運行、司法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將極大提高公共服務精準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如同汽車代替馬車、機器代替手工,歷史的齒輪永遠朝著高效、快捷的方向前進,人工智慧時代終將到來。

那麼在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可能會有如下疑問: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會對未來教育造成什麼影響?

面對人工智慧的衝擊,家長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教育方式?

從定義來看,人工智慧被稱做AI,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AI是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去完成以往需要人類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的軟硬體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

換句簡單的話來說,人類的某些行為在未來將會機器所替代。

李開復曾說:「在未來,人類思考需要 5 秒以下的工作,都將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也就是說在傳統意義上,我們希望孩子擁有一份「安穩」的工作,而「安穩」往往意味著簡單、重複,而在未來AI將從人類從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轉向更富創造力的領域。

馬雲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表示:「過去一百年是知識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未來一百年是體驗的時代、是服務的時代,機器將會取代過去兩百年來很多知識和技術。

所以未來要求各國各地區各個家庭高度關注未來孩子的教育。

時代的發展帶動社會的競爭,在AI時代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無限的變化獲獎成為未來社會的常態,經驗的有效時間將會逐漸縮短,孩子更需要的是如下幾種能力:

創造力

終身學習能力

深度交流能力

高質量的情感處理能力

教育將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改變

在人工智慧時代,孩子需要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需要好奇心與想像力的激發,以及培養孩子有創造力的批判性思維,實現個體的差異化、精準化教育。

那麼面臨時代的變革,家長究竟應該如何做?

培養創造力與邏輯思維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天生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探索整個世界,孩子通過自己的行動去獲得外界信息、獲取知識、積累經驗,而孩子所接觸到的世界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家長的構建。

當家長在給孩子準備玩具時,可以在滿足孩子的喜好的情況下為孩子準備一些擁有更大創意空間的玩具,如家長為孩子選擇積木時,可以選擇能夠更多面搭建的積木系列,滿足孩子無盡的想像力。

在孩子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家長更應該支持孩子主動探究行為,引導其自行分析解決問題,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比如孩子在搭建模型時,家長應該避免告訴孩子如何搭,而應該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創造性,避免孩子形成固化思維。

培養孩子使用思維導圖

在人工智慧時代,人類將成為機器的使用者,一些重複、強制的記憶將變得不那麼重要,但是強大思維的作用也就此顯現。

家長可以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培養其使用思維導圖來解決問題,從小就培養孩子清晰的思路及強大的邏輯,以更好的思維方式去應對生活中的問題。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科技產品

其實人工智慧在課堂教學上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多,比如從去年9月起,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高中部的兩個班級率先嘗試人工智慧教學,任課教師和學生人手一台人工智慧教學平板電腦。

人工智慧時代,電子產品將成為信息的主要載體之一,因此可以避免對孩子的過分限制,在有引導的情況下,讓孩子適度的使用電子產品,也有助於孩子養成自律的良好習慣。

關注不可取代的能力

家長在關注人工智慧的時候,首要看到的就是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便利,更應該看到在面對人工智慧時,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情感處理能力、深度交流能力等。

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培養,軟技能也是不容忽視的教育內容,以考察記憶力來評判個人能力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教育的作用更應該是孩子可以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

所以當家長關注孩子在傳統知識的學習時,更應該關注如感知能力、創造力和洞察力等能力,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和品質。

對於人工智慧,我們應該報以開放的心態,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只有讓孩子從小多接觸多了解,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自如的應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的孩子究竟需要什麼?

國務院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指出,「人工智慧在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城市運行、司法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將極大提高公共服務精準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如同汽車代替馬車、機器代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