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學會有很多方式,但有一種一定是家長最不願意看到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0

游泳的學習已經進入攻堅階段。

經過了前期的蹬腿、換氣、划水各個動作的練習,現在要開始配合,並且逐漸摘掉輔助器材——浮板、臂圈了,於是問題也就來了。

摘掉輔助器材,孩子就會害怕,害怕就會導致:不敢下水、不願意練習、練習無效、動作不協調……等等問題

教練開始著急了,教學的時候也沒有開始那麼耐心了,不經意就會說幾句孩子和家長不愛聽的話。

你怎麼退步了?


根本淹不著,有什麼好怕的啊?


你再這樣可學不會啊!


我之前教的兩個孩子,都是班幹部,同時開始學,一個已經會三種泳姿了,另一個死活不願意摘掉浮板和臂圈。


……

對這個,我早有準備。

自己的孩子有什麼特點自己了解,也許有的孩子特別擅長運動、膽子大,學起來很順利,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這樣。

既然自己的孩子不是這樣的運動型,那麼就放低期待,拿出耐心,多鼓勵、多陪伴。

飯要一口一口吃,水也只能一步一步劃。

對教練的不耐煩也好、吐槽也好,全都當成耳旁風。

如果家長這時候亂了陣腳,玻璃心,和教練一起數落孩子,也許會起到反效果。

教練說得輕鬆:你們家長不要老跟著,你別老扶著他,這樣他就有依賴心理了。

可是,孩子現在克服不了心理障礙,本身就在害怕中,老師又沒有耐心,不鼓勵反倒打擊,家長再不保護他、不跟著他,孩子會不會幹脆就放棄了?

游泳的人並不多,我們慢慢練,下課了還可以繼續練,不著急。

只要努力,不管早晚,總能學會。

只要抱定這樣的決心,其他的都是浮雲。

01

後來又來了一個小男孩,奶奶陪著來上游泳課。

這個孩子目測不超過5歲,一開始就坐在岸邊不願意下去。

教練等他適應了一會兒水溫,抱他下去,他就尖叫:「啊啊啊——!」於是他奶奶也到岸邊安撫他、鼓勵他,想哄著他下水。

學游泳,不下水怎麼學呢?

過了一會兒我再看他,還是坐在岸邊,奶奶和教練兩個人哄著他。

再過一會兒我看他,還是坐在岸邊,奶奶和教練都有點兒急了,不再溫言軟語,開始態度強硬、軟硬兼施。

一個小時很快就到了。

我們下課了,去洗澡換衣服。

我匆匆一瞥,那個小男孩還坐在岸邊。

等我到了浴室里洗浴的時候,居然聽到他不斷地叫「我不下去!我不游!」我挺心疼這個孩子的,真擔心他游泳學不會,反而嚇到了,影響了心理健康。

但我更多的覺得他的家長和教練都不夠負責。

作為家長,給孩子報名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如果以前從來沒有下過水、玩過水,怎麼會不害怕呢?作為教練,應該拿出更多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學生的情況是各種各樣的,老師應該有足夠的方法、充分的耐心。

只想教學得快的學生,哪有那麼好的事兒呢?

02

其實不管學習什麼,學習的方法和最終學會的過程都有很多種,條條大路通羅馬,殊途可以同歸。

一、可以目標明確,突擊學習。

比如:各種考證、考試,為了拿到證書、考試通過,而進行的學習。

不管有沒有理解,是不是懂了,甚至是不是用得著,為了考試,死記硬背、囫圇吞棗、題海戰術,熬上一段時間。

考多少分不重要,達成目標就萬歲!

這種學習方式,方法一般都是靠聽講、看書、記憶、大量做題,不太強調或極少強調理解、推理,某一個原理是怎麼得出的。

學習的過程比較辛苦,老師不會注重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不會關注個人感受,學習者對於知識的獲取,幾乎是唯一的渠道——灌輸和填鴨。

提到這樣的學習,很多人都會想到過去的應試教育。

毫無疑問,這樣的學習幾乎沒有樂趣可言,也很容易就破壞了學習者的積極性。

但是這種學習方式有沒有消失呢?並沒有,直到現在還是為很多人所用。

比如我們成年人工作中要考試、考證,比如孩子的各種考級。

看看效果:這種方式能學會嗎?不好說。

考試通過了,不代表就是學會。


看看感受:學習者的體驗愉快嗎?不可能。


看看應用面:所有人都可能會用到。

二、可以因需而學,關注實用。

這是一種實用性學習。

比如我們經常換手機,或者裝了新程序,要學習一下使用方法,可以問別人,可以進行網絡搜索和查找,甚至可以直接上手試用。

比如:我們學游泳,就是為了能游。

學輪滑,就是為了能滑。

學魔方,就是為了能轉出六個一樣的面。

這種學習,方法很多,一般以操作為主,需要記憶、理解的地方比較少。

也需要大量練習,練習可能還很枯燥,雖然學習的過程並不有趣、會輕鬆,但是因為可以及時反饋,能立刻知道有沒有學會,所以學習者還是能保有一定的動力和學習積極性的,當然如果總是學不會,可能就放棄了。

這種學習一般都是自己需要才會開始,沒有強制性,所以很容易半途而廢。

比如:學用新手機,學會了就能使用,學不會甚至連電話都不會接,因為確實要用,又有新鮮感,所以人們能堅持學下去,當然,這個學習內容也簡單。

而學游泳,學會了就能游,能不沉底,學不會的話,下水就害怕。

但是因為不容易,所以不少人都是學著學著就不學了,反正這個技能用不用都無傷大雅。

看看效果:容易的很快學會並使用,難的放棄的可能性較大。


看看感受:因為有「使用」這個目的驅使,人們都還算積極,但是樂趣要根據學習的內容而定,有些學習項目也要看老師的教學。


看看應用面:所有人都可能會用到。

三、可以注重思考,穩紮穩打。

個人覺得一些理科類、學術類的學習多半屬於這種學習方式。

比如:奧數,環環相扣,上一步不理解的話,下一步根本沒法學,學科性質決定了,你不想穩紮穩打也沒辦法。

這種學習,方法多是講解、思考、理解、練習、鞏固,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深度思考。

因為學習的內容較難,學習的方式也比較枯燥無味。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開始這樣的學習的,所以很多人根本就不會去嘗試。

看看效果:想學會、學好太不容易。


看看感受:學習的過程是頭腦風暴,喜歡挑戰高難度的人自得其樂,其餘人等只能痛苦萬狀。


看看應用面:較窄,但也不是人人都需要。

四、可以快樂教學,注重感受。

寓教於樂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教學觀點,但是怎樣把握好教與樂之間的分寸,太需要教學者的功底。

太傾向於教,可能影響趣味,太傾向於樂,可能影響學習。

現在市場上的很多早教中心,教學模式就是寓教於樂。

幼兒園裡,也多是這樣的學習方式。

這種學習方式對小孩子特別適合。

但是對真要學習的人來說呢?

有的英語學習機構,一節課就學幾個單詞,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玩又是鬧,學習效率太低,有的孩子跑偏了,只顧著玩樂,注意力根本不在學習內容上,這樣的寓教於樂,沒多大意義。

曾經在課外機構遇到過一個美術老師,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他,帶著孩子們玩,但是幾節課下來,孩子什麼收穫都沒有,一幅像樣的作品都沒有。

家長紛紛投訴。

看看效果:能不能學會、學好,主要看教學者的能力。


看看感受:快樂是毫無疑問的。


看看應用面:人人都需要愉悅的學習感受。

03

回到文章的開頭。

如果家長不陪著孩子,教練更敢於嚴格要求之下,可能孩子能學會、學得快,但是,作為家長,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你會不會有一絲擔心: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你是希望孩子高高興興、但學得慢一點兒,還是很快學會了,但是全是不愉快的感受呢?

今天學不會,明天可以再學。

今年學不會,明年可以再學。

學不會這個,可以學那個。

但是學習的興趣消失了,學習的勇氣磨滅了,就很難再回來了。

如果是那樣,我可能寧可孩子學慢一點兒、哪怕學不會。

正在讀文章的你,有過不愉快的學習體驗嗎?這樣的感受給你帶去什麼影響呢?可以留言哦!

Hi!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感謝您的閱讀和信任。

想在我的公眾號里查找需要的資源,有兩個方法:

第一種:在公眾號菜單里通過每月目錄查找。

第二種:在公眾號後台回復「查找」,我會給您發送一篇查找指南。

蘋果手機專用讚賞連結,哈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扒一扒游泳教練為什麼不下水教你?

「游泳教練為什麼不下水教你對於游泳很多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個教練不下水教我的孩子,或是為什麼不下水教游泳呢?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教練為什麼下水和為什麼不下水?這對學員的游泳學習有什麼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