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課程改革激活學生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六屆藝術體育節活動現場

第十三屆校園心理劇大賽現場

名家進校園

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第三十六屆田徑運動會現場

學生正在閱讀課外讀物

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在追求優質教育質量的前提下,給學生更多成長的選擇?

自啟動課程改革以來,十八中始終圍繞著奠基學生的終生髮展和終身幸福,著眼於為學生提供多元成長的道路。

堅持「樹本礪新」的核心理念,「服務個性,追求共生」的素質教育理念,致力「生本課堂」建設,構建完善的4C課程體系,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內涵發展的優質之路。

「讓不同類型的孩子都獲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與發展,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感受到教育帶來的『真善美』!」這就是十八中學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交出的答卷。

「生本課堂」 問題導向激活學生智慧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明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歌,為什麼要作為《詩經·國風》中的第一篇呀?

語文課上,同學們的主動提問,讓語文教師譚濤暗自欣喜,「問題有一定深度,顯示同學們思維很活躍,在主動探究和思考。

」譚濤老師後來從《詩經》的由來、歷史背景進行了解答,同往次一樣並沒有留下標準答案。

「我們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把一篇文章讀厚,逐漸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譚濤認為,與傳統教學不同,課堂應當更多地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啟發學生的智慧。

這就是十八中一直深入推進的「生本課堂」。

為激活學生問題意識,譚濤為儒學經典《周禮》準備了整整3節課時,而另一名教師從音樂角度解讀《琵琶行》,詮釋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超出教材之外教書,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

「看似『不務正業』的背後,卻是生本課堂帶來的教學方式的變革。

」學校負責人點評。

譚濤講述《周禮》最後引發學生關於傳統文化與科技發展衝突的大辯論,學生紛紛帶著問題進行海量閱讀,學生再遇到類似作文題也不會言之無物。

而一首《琵笆行》的音樂之旅,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在十八中,按照生本課堂「先學後教、先做後學」的原則,小組合作、學生上台講題等方式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自習休息」「早讀晚到20分鐘」等更是學生自主展示的舞台,激發學生興趣,愛上學習。

本著將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教學形式在十八中更是百花齊放。

美術老師陳遠偉採用了「導師學員制」的形式教學,鼓勵學生開課當導師。

平均每班有5個學生導師,最多的一個同學開設《中國結的製作》吸引22名成員。

吳國建老師更是把語文課堂搬到戶外,不定期開展森林「遊學」、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大會等活動,讓學生實現輕鬆學、快樂學。

選修課程 給孩子未來人生更多可能

「什麼,橫穿馬路被人撞傷了,不追究肇事者,反而受傷者還要被刑拘?」在《法律與生活》選修課上,陳光明老師正講述一個真實的法律案例——「被刑拘的受害者」,剛開了個頭,同學們就被老師的懸疑所吸引,一雙雙眼睛睜圓了,急於想弄清楚案件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個行人違規橫穿馬路造成騎行老人身亡的真實案例,通過視頻觀看,小組合作探究,然後正反方激烈辯論,最後延伸到同學們對中國式過馬路的深刻反思和探討。

一堂本來枯燥的法律知識講座,成為學生至今還在津津樂道的話題。

舉行大型模擬法庭審判,實地走訪少管所……「法律與生活」因為法律知識的接地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參與,成為學生最喜愛的選修課之一,去年也順利入選重慶市精品課程。

「讓課程多樣化和學生髮展選擇多樣性。

」這是十八中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

近年來,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精品化、社團活動課程化、人才培養多元化」思路,構建了「樹本課程」、「礪新課程」、「海納課程」和「百川課程」的「四C課程」體系,全面推進課程建設。

前面提到的《法律與生活》就屬於「礪新課程」,學校從最初的60多門選修課到現在100多門選修課,整合出了包括數學與科學領域、語言與文學領域等13個領域的課程,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項運動技能、一項體藝愛好、一項興趣特長。

其中,僅高一年級,校本選修課程從最初的14門增加到40餘門,開設有「環境與氣候」、「兩江新區展望」等多門特色校本課程。

舞蹈老師張清開設《形體與禮儀》選修課以來,從沒想過會擁有大批粉絲,甚至一些男同學也來報名參加這門課程。

「同學們希望自己的形體更優雅,行為舉止更得體,從而變得更有魅力、更自信。

」張清說,選修課一下激活了學生自我發展、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呈現出不一樣的學習狀態。

「學生有了更多課程學習的選擇權,才能發展個性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美術老師彭美開設《美麗山城 創意表現》選修課以來,已經從中發掘出好幾個有美術天賦的孩子。

這些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專業技法的訓練,最初只是單純喜歡上這門課程,因為興趣而專注,進而走向專業發展之路,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據了解,這幾年,十八中每年單考進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學生就有4-5名,不得不說,選修課對他們的引領和影響功不可沒。

健康教育 身心健康是一切成就的根源

「舒老師,感謝你在我人生最困難最迷茫的時候給予我的幫助……」今年初,高二班主任舒偉收到畢業生小娟的一封感謝郵件,小娟現已就讀中山大學法學系。

在最緊張的高三階段,小娟曾經讓舒偉提心弔膽好長一段時間。

自尊心強的她一直非常努力,但有段時間成績始終進步不大,對自己期望值高的她開始整夜整夜焦慮,睡不著覺,經常半夜起來哭泣著給父母打電話,排解壓力。

舒偉平時想方設法和她聊天,開展心理輔導,並引導她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和家長、同學一起周末踏青、聚餐,鼓勵身邊的同學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逐漸幫助她走出心理陰霾。

「從班級到年級、學校,我們一直重視陽光、健康的環境氛圍。

」舒偉說,班級就象一個大家庭一樣,大家互相幫助,小娟心理最低谷的時候經常半夜驚擾到寢室同學,但大家都很寬容,沒有表露出一絲怨言。

在舒偉的班上,每年大家都要在一起慶祝自己的班級生日,製作班級活動MV,播放同學平時生活學習片段,一起感念師恩,共同唱響生日歌,班級氛圍其樂融融。

在年級層面,學校為了讓新入學年級學生有了一個良好過渡,專門為初一、高一學生分別開設了心理健康課、心理健康選修課,並通過講座等方式,讓更多年級學生參與其中。

2015年「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被評為重慶市首批高中精品選修課程。

「健康的身心,是學生成才成人的根本。

」學校負責人認為,沒有健康的心態、良好的體魄,學生的一切發展都是空談。

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釋放自我,學校每年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校園心理劇大賽,迄今為止已舉辦13屆了,每一部心理劇都是學生高中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僅是學生情感表達的舞台,也鍛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從編劇、PPT設計到道具服裝,都需要學生手腦並用去創作。

此外,學校結合「四節二禮」德育平台,開設心理繪畫、學生心理社團、心理減壓運動會等五彩斑斕的活動供學生參與。

周末針對部分留校學生的愛好,還實行周末「私人定製」服務,開展以綜合體育與素質練習、心理健康活動、藝術修養、網絡學習等興趣活動,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總之,學校從各個層面幫助學生減壓,創造積極陽光、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

連結>>>

10月教齡的新教師 勇奪賽課一等獎

5月11日,十八中舉行了第3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來自初中部的政治老師廖茂吉憑藉精心考究的課堂活動設計,富有感染力的講解獲得了評委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將一等獎收入囊中。

最意想不到的是,得獎的廖老師卻是一個剛站上講台10個月的年輕教師。

「廖茂吉老師的快速蛻變,除了與自身的努力有關,與十八中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密切相關。

」十八中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學校從1995年開始實施「青藍工程」,專為像廖老師一樣新入職的年輕教師量身定做,通過師徒結對幫扶,由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從備課構思、教學方式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幫扶,發現教學問題及時糾正。

為了幫助廖茂吉老師儘快進入角色,徐舟老師每天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專門聽完他的每節課,一對一地進行示範、輔導,有時候甚至要犧牲周末時間對他不厭其煩地進行輔導,從上課的儀態、語言、表情,甚至怎麼微笑都會提出具體要求。

最令廖茂吉老師暖心的是,政治學科教師大多帶的班級多,調整上課時間很不容易,但每到自己磨課的時候,所有教研組的教師都主動想辦法克服,騰出時間聽他的課,幫他出謀劃策,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完善,其中賽課教案也曾歷經10餘次修改,凝聚了整個教研團隊的集體心血與智慧。

同時,為了學習一些好的教學經驗,十八中加強了與名校的互動交流。

與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加強了交流,分期分批派員參與兩校互動交流;結合「中國名校行活動」,學校每年派出160餘名教師、幹部赴全國多所知名中學進行跟崗培訓或觀摩學習。

譚茭 李達毅

圖片由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