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過坑,中過獎,我的十六雙跑鞋大盤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

自從進了跑步這個坑起,樓主便不知不覺的變成了一個蜈蚣精,細細數來,區區2400公里的跑量,竟然擁有了10+雙跑鞋,自己都嚇了一跳。

其中好些跑鞋本來打算寫個相對詳細的測評,卻因種種原因(主要還是懶+拖延症)沒寫,那就索性放一起做個合集,附上簡單的體驗和評價吧。

OK,廢話不說了,下面進入正題。

一、李寧輕影

2014年夏天,當時的樓主逛虎撲時被好幾個帖子給種草了,種草對象正是這雙李寧輕影。

記得當時這雙跑鞋的評價貌似不低,樓主被「緩震好,落地時就像踩屎一樣軟」「非常輕薄透氣,不捂腳」這兩點給吸引,果斷下單了。

算是自己的第一雙跑鞋吧。

平心而論,這雙鞋還真的算不錯,單鞋重量190克左右,鞋面確實輕薄透氣,夏天穿著很合適。

然而它並沒有能讓樓主真正進入跑步這個坑:那時候的樓主穿著它跑了不到一個月(大約一周2-3次跑,每次距離3-5公里)就感覺膝蓋不適,然後就棄坑了。

再次進坑,要到2016年了。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樓主低足弓,輕微平足,落地偏後跟,跑力較差,配速較慢,穩定支撐跑鞋更為適合自己,輕影這種輕量跑鞋要求跑力比較高的配速相對快一些的進階跑者,所以結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雙鞋一直穿到了2017年,由於鞋面破損給扔了,當時鞋底和其他部位依然完好(跑量沒有記錄下來,但應該不大)。


二、亞瑟士Cumulus18

2017年6月,穿著輕影的最後一次跑步過程中,不慎將腳踝給扭傷了。

當時傻兮兮的忍著繼續跑了下去,完成了多年以來的第一個10K,然後第二天腳踝疼痛難忍,走路一瘸一拐,休息了兩周才好。

痛定思痛,樓主決定買一雙保護性好的專業跑鞋。

一通搜索對比+比價後,入了這雙Cumulus18。

這雙C18入選了2016年的跑者世界推薦購買清單,入手後感覺也確實不錯:包裹性非常好,GEL+FluidRide中底+Ortholite鞋墊使得它的腳感極其柔軟舒適(直到目前依然是我所穿過的鞋中最柔軟舒適的),無論跑還是走都非常舒服,大底非常耐磨,抓地防滑性能很好,保護性非常好,穿它跑從來沒有扭過腳踝。

樓主穿著它完賽了2個半馬(南昌,昆明)1個全馬(歙縣),它讓樓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開始了買跑鞋之路。

總結一句:對於入門跑者來說,它還是很值的,它讓樓主真正入了跑步這個坑。

但金無足赤,這雙鞋也有些缺點:過於沉重了些,單鞋重310克左右(42碼),透氣性不佳,夏天穿著很熱,另外今年下半年轉通勤穿著後鞋面出現了一個微小破損,相對於其異常耐磨的大底,鞋面壽命還是略微有些令人遺憾。

跑完500+公里後,它依然堅挺,而且腳感甚至比初期還柔軟,不過,那個時候樓主已經快成了一個裝備黨,腳下跑鞋超過10雙,所以很少穿它了。


▲這是當時的開箱圖,草木綠顯得格外風騷。

三、361國際線Voltar

樓主對Cumulus18總體是滿意的,但一雙跑鞋是真不夠用的,一來要考慮輪換,二來Cumulus夏季穿著太熱了,那個時候被大媽給種草了361國際線,雙十二促銷時就拿下了這雙Voltar準備作為夏季跑鞋。

老實說,這雙鞋入的不算太滿意,原因是尺碼不算很合適,老覺得壓右腳背,而且有點擠腳趾。

但初次體驗QDP系統科技後,我感覺361國際線還是有些門道的,對它反而增強了信心,後面又入了幾雙,此乃後話。

這雙鞋的設計風格有些像亞瑟士的NOOSA FF,尤其鞋墊,腳感也有點類似,不算軟,但比較彈,重量大約280+克吧,對比240+克的NOOSA FF來說還是略重一些。

Voltar的大底我很喜歡,抓地防滑性能非常好,路面反饋挺好的,腳感軟硬適中,偏Q彈的感覺。

▲鞋墊除了顏色不同,簡直和NOOSA的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四、咕咚2.0智能跑鞋

那陣子樓主對自己的跑姿突然有點不自信,總懷疑自己的跑姿有問題(被一些文章洗腦了,認為腳後跟落地是錯誤的,其實這也是個誤區),加上看到了咕咚智能跑鞋的賣點宣傳「能通過智能晶片記錄跑姿,並通過app分析改善自己跑姿」,就這麼腦子一熱入了。

這雙鞋後來相當令人失望。

370+的價位,不到300公里的壽命,令人詫異的跑姿分析記錄,實在讓我無法滿意。

這鞋的跑姿記錄非常之不靠譜,在它的誤導之下,樓主感覺自己反而越來越不會跑,不僅速度沒有提高,甚至跑步的感覺都彆扭起來了。

240公里左右,後跟泡棉開始爛,大底的耐磨橡膠開始部分磨平,甚至直接摩到中底。

而Cumulus18即使在500公里後,大底的磨損程度也比它輕微,後跟泡棉也無問題。

這雙鞋,空有kayano23的外形,在性能、壽命上卻和kayano相差甚遠,實在是令樓主大失所望。


▲後跟的紅色果凍膠形狀和分布,簡直和kayano23一模一樣……


五、華米羚羊

然而,咕咚並不是最讓樓主失望的跑鞋,這雙華米羚羊才是。

當時鋪天蓋地的推廣文(尤其知乎上)讓樓主頗為心動:固特異輪胎大底防滑耐磨,兩隻鞋均內置智能晶片卡槽位,雙層賈卡鞋面透氣防水,199的眾籌價對比動輒400起步的國際大牌專業跑鞋便宜很多,買買買!然而到手後很快發現不對:大底的防滑性能爛得無法接受,雨天的公園小道上步行都覺得有點打滑,壓根不能在濕滑地面跑步的好嗎!鞋面看著輕薄然而透氣性並不好;鞋楦偏窄嚴重,跑7公里竟然讓腳趾磨出了水泡,作為對比,cumulus18半馬距離下沒有任何問題(當時還未參加全馬過),咕咚雖然半馬距離下腳趾起了水泡,但日常10k級別的距離也還是沒有問題的;另外一個號稱輕量的羚羊,單鞋重量高達310+克,作為對比,Cumulus18也就這個重量,Voltar應該是270-280克左右;智能晶片還不能同時放入兩隻鞋內(只支持讀取單腳的數據,那我買它幹嘛,咕咚就行了啊);晶片還要單買,還沒貨……如此種種使得這雙跑鞋成為了樓主入坑以來買過的最不值的跑鞋!

▲這個所謂的goodyear防滑大底坑的一比,讓我對它的印象非常不好

▲外形還可以,但是內在一塌糊塗,失望……


六、索康尼嚮導10

連續經歷了咕咚和華米兩雙跑鞋的失望之後,樓主意識到還是得買一線大品牌的成熟產品,不能買這些新銳網際網路品牌的初代產品(做好跑鞋真的需要底蘊,真的)。

這次進入視線的是索康尼guide 嚮導10。

心動原因忘了,很有可能是當時在大媽看到了索康尼的跑鞋矩陣及購買攻略?要麼就是《跑者世界》跑鞋推薦里看到了嚮導?那時候索康尼的國內代理還是偉倫,也還沒有準備清倉退出國內市場,所以價格還是堅挺的。

不過,這雙嚮導10總體來說是我比較滿意的。

EVERUN的腳感確實名不虛傳,尤其提速時的感覺非常好。

所以雖然它的入手價在400+,僅次於cumulus18,但樓主依然覺得物有所值。

樓主對它唯一的不滿在於大底的耐磨性有點對不起這價格,被cumulus18和美津濃inspire13給完爆……穿它跑了1個半馬(麗江),兩個全馬(今年錫山和千島湖,都很驚喜的PB了)。

包裹性很好,但腳踝部位似乎略緊,兩次全馬之後右腳踝均有些疼痛……大底防滑性比361國際線略差,濕滑地面尤其瓷磚之類的要小心一些。

索康尼去年退出中國市場,原代理商清倉出了不少神價格,可惜樓主沒趕上。

今年7月下旬,索康尼重回中國市場(由特步代理),並給旗下多款跑鞋帶來了中文名,可惜價格較高,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聽說它家明年將推出全新科技取代EVERUN,並推出新的競速鞋款(Endorphin系列)與耐克next%競爭,很期待它的表現。


七、美津濃inspire13


接下來的inspire13,也許是樓主手裡所有跑鞋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因為它的入手價格僅僅為199元!2018年618大促,感謝京東的399-200券,配合店鋪優惠後,只需199元就能拿下!所以當時已經有5雙跑鞋的樓主,毫不猶豫的下手了!inspire入手後表現也確實還不錯,起初上腳感覺略硬,踩開之後腳感也變得柔軟起來,在200公里後腳感非常之好,柔軟度僅次於cumulus18……大底耐磨性更是優異,和cumulus18不相伯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前掌空間最為寬闊,適合寬腳人士,透氣性比當時入手的幾雙跑鞋都要好上一些。

缺點也是略重一些,另外防滑性似乎不如亞瑟士和361國際線,樓主在公園的路面(表面上了紅漆的那種)跑時,經常能聽到腳底發出那種唧唧聲。

這雙鞋服役1年半,較多用於日常通勤,目前鞋面堅挺,但右腳鞋底疑似被尖銳物品劃破,濕滑地面會進水(只能晴天穿穿了),心痛……

▲看到後跟藍白之間的波浪形鏤空麼,那便是美津濃引以為豪的wave科技了,也是很經典的機械緩震結構設計!

▲大底覆蓋著黑色的耐磨橡膠,耐磨性與亞瑟士不相上下!

八、361國際線sensation3


2018年9月中旬,無意在悅跑圈看到了361星跑者計劃長沙站活動,然後入手了sensation3,總體也是很滿意的,除了鞋面不防水很容易打濕以及鞋楦偏窄長距離下會覺得擠腳指頭以及大底耐磨性略差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槽點。

280克出頭的重量,夠用的緩震和保護,軟硬適中的腳感(腳感有些類似亞瑟士近幾年主打的flytefoam,但略硬一些),都讓我十分滿意。

後來它成為我的主力馬拉松鞋,陪我先後完賽2018長沙(全馬,PB)、2019無錫(全馬,個人第二好成績)、2019蘭州(半馬,個人第二好成績)三場賽事。

Sensatinon3讓樓主對361的好感度大增,連帶對361國際線跑鞋矩陣產生了濃厚興趣,所以今年6月曾經寫下了一篇361國際線跑鞋矩陣分析及購買攻略。

它家主打的QUIKFOAM中底給我的感覺有些類似亞瑟士的flytefoam,側重彈一些,相對來說沒那麼軟。

▲類似鑽石切割的大logo 3很有范兒

▲鞋底有玻纖片及壓力釋放窗,也算是比較講究的。


九、亞瑟士NOOSA FF

2018年雙十一,不小心看到蘇寧上這雙NOOSA FF只要199元,樓主此前寄予厚望的夏季跑鞋Voltar不達預期無法勝任夏季主力跑鞋重任,所以就下單這雙了。

放棄GEL改為flytefoam中底後,NOOSA FF上腳第一感覺是偏硬了許多,但慢慢踩開後給我的感覺非常不錯,落地輕巧,雖然不如C18柔軟但回彈增加不少,另外透氣性也比較不錯,夏天穿著沒那麼悶腳了。

樓主此前步頻常年僅為150附近,後來嘗試通過悅跑圈app節拍器做一些提升步頻的訓練,NOOSA FF比較勝任這個需求,目前步頻已提升至170附近。

9月份還靠它跑出了自己5公里的PB,雖然僅僅為26分鐘40秒左右(依然跑渣水平),但比之前的PB提升了約50秒。

它落地時的腳感相當不錯,能感覺到明顯的柔軟緩震,但又不像飛馬那麼軟綿綿的,回彈也迅速有力,很適合我這個跑渣做一些稍微快速的練習。

缺點是雨天太容易濕,另外鞋面的漆會掉……

▲下邊用漸變色的漆標上了NOOSA之名

▲大底比Cumulus18簡潔很多,黑色的AHAR+超耐磨橡膠抓地、防滑都是一流水平。

▲這鞋墊是不是看上去和361國際線Voltar很像?其實腳感也挺像,不過NOOSA給我的感覺還更軟一點,落地時緩衝更好。


十、361國際線Spire3


2018年12月,361星跑者計劃廈門站活動開始了,這一次,活動裝備正如樓主預測的那樣,是新上市不久的Spire3,顏值非常的棒!遺憾的是這雙鞋似乎並不是太適合樓主,兩次全馬成績都很靠後,比sensation3的平均成績落後20多分鐘。

它比較適合前掌落地跑法,而樓主一直都以後跟落地為主,加上足弓偏低,長距離下缺乏支撐跑得很難受,所以完賽2019年廈馬後就沒再穿了……說句題外話,2020廈馬即將到來,361這次為廈馬準備了spire 4並取了個中文名赤焰,廈門限定版設計非常走心,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logo 3 附近漸變色非常的漂亮,讓人想起火焰,這個系列後來的中文名恰好叫做赤焰,我覺得這個中文名實在是太合適了!

▲大底解析,左邊紅色箭頭所指的菱形是壓力釋放窗;其他黑色貼片是耐磨橡膠,覆蓋後跟部位;中間紅色箭頭指向的菱形窗口是防止足部扭轉的玻纖片;藍色箭頭指向的白色部位是中底QUIKFOAM下層;藍色箭頭指向的紅色貼片是輕質發泡橡膠。

十一、361國際線Energize勁速

▲如圖所示,這雙跑鞋大底、中底和圖中上半部分的Voltar完全一樣,就是把鞋面和鞋墊換了,腳感不算差,當時也沒準備把它當主力跑鞋,只跑過幾次5K以下距離,印象比那雙Voltar合腳(畢竟選的尺碼大了),腳感偏硬一點。

當時促銷優惠給力,入手價僅為120齣頭,挺值的了。

十二、耐克飛馬35


飛馬是一款經典的耐克跑鞋,樓主朋友圈內有個破3的高手多次推薦,今年3月看活動價還不錯就入手了。

這雙鞋有個著名的槽點就是壓腳背,不過,可以通過調節鞋帶再穿一段時間後解決。

腳感很棒,輕盈軟彈,不愧飛馬之名。

透氣性很不錯,夏天穿著感覺明顯比其他鞋清亮一些。

單鞋重量記得在250克左右吧,當時腳下大部分跑鞋重量都是300克出頭,稍微輕一點的也是280克左右,唯有NOOSA FF鞋重與飛馬35同等水平。

但飛馬35後跟太軟,幾乎毫無支撐,腳跟落地時總是有些不穩的感覺。

對樓主來說,作為5K的快速訓練很好,7K以後小腿和膝蓋會有不適感,總體來說349的入手價算是物有所值,但並不太適合自己。

▲鞋身線條流暢,很有簡潔美感

▲鞋底標誌性的「華夫餅」狀結構

▲如果覺得壓腳背,可以將鞋帶改為上圖重的系法,親測有效!

十三、亞瑟士GT-1000 7

今年亞馬遜清倉時,正好看到這款價格不錯,又想體驗體驗亞瑟士的穩定支撐線,就下手了。

鞋底和NOOSA FF風格比較相似,和之前的Cumulus18風格相差較大。

因為種種原因至今還沒上腳跑過……所以就不點評了……


十四、索康尼凝聚12TR

入手這雙的原因是備戰黃山山地馬拉松。

鞋墊略丑,其他都挺滿意的。

國慶期間上腳跑了一個10K,地形包括公路、草地、泥土路、機耕道、小坡等,樓主對它在各種地形下的實戰表現表示滿意。

GRID雖然是索康尼上代科技,但並不過時,腳感非常棒,既能感覺到柔軟緩震,也不會覺得像飛馬35那樣支撐不足。

鞋面輕薄透氣,鞋重印象里也僅為260左右相當輕盈。

配上實戰gif一張,跑渣水平,還請各位莫要嘲笑哈。

▲外形只算中規中矩吧,網面很薄,薄的隱約可以看到鞋墊的橘紅色。

▲我挺喜歡這個大底的風格,凌厲張揚,有速度感。



▲這種土路不太穩當,但穿著它跑動時倒也沒有崴腳什麼的發生,還是挺穩的。


十五、凱樂石 Fuga pro NASA聯名版

這雙跑鞋是朋友送我備戰黃山山地馬拉松的。

鞋子採用ECCEVIA中底,集減震、輕盈、緩衝、回彈於一體,鞋重僅260克,腳感甚至不比傳統緩震路跑鞋差!專利AWS 2.0系帶系統使得鞋子包裹性非常好,鞋頭加寬不用擔心擠腳趾。

MEGAGRIP大底防滑性能也是非常的好,無論是山野小徑、泥土路、草地、水泥公路、台階,適應全地形。

10-27黃山山地馬拉松當日下雨,它的表現很穩,從未滑過。

可惜由於準備不足+賽道難度太大,未能完賽。

但它也讓我生出了挑戰越野賽的念頭,2020年它將陪我完成人生第一場越野賽!

▲白色的NASA聯名非常有逼格!

▲大底專為越野設計,所以花紋和形狀都與路跑鞋相差較大。

十六、安踏C100

這雙鞋是2020年廈門馬拉松安踏活動入的。

為了它,捨棄了今年入手361赤焰4廈門限定版的機會(有點後悔)。

平心而論,這雙C100也足夠優秀,藍白漸變色同樣很貼合廈門主題,大底看上去也不差,中底採用蟲洞A-Flashfoam科技也讓我很有體驗的慾望。

雖然中底很厚,但275克的鞋重其實比我想的要輕盈不少。

已上腳跑了3次,一共35公里。

腳感不差,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柔軟緩震,鞋頭也比較舒適,沒有擠腳的現象(作為對比,同尺碼的361 sensation3在單次距離超過12公里後就有擠腳趾的感覺)。

落地時也沒有類似飛馬35的那種後跟不穩感覺。

美中不足的是大底防滑性不夠好。

濕滑公路倒沒問題,但公園的漆面公路和瓷磚上,就明顯有打滑了……鞋帶莫名其妙的開了兩次,此前在其他跑鞋上也沒遇到過。

安踏加油,你一定能做出更好的跑鞋的!

▲顏值挺滿意,穿著舒適性也不錯,國貨真的進步了呢!

▲以上兩張動圖中的路面,一旦有水都讓樓主感覺腳下有打滑,不敢全力奔跑!


▲以上是我的跑鞋實戰不完全記錄,其中華米羚羊是刪後重新添加,原紀錄丟失;361 energizer、咕咚、cumulus18均有數次跑步記錄遺漏(當時app GPS異常,里程數據丟失)。

總結:

好了,這就是樓主入坑至今擁有過的全部跑鞋了,也算是有得有失,有經驗有教訓吧。

對於剛入坑的新人來說,或許國際大牌更值得信賴一些,但國產跑鞋近兩年來也展現了可喜的勢頭,性價比較之國際大牌更高,性能也在大步追趕國際大牌,比如特步160X、李寧 䨻 、多威戰神、安踏C202、361赤焰等,讓我們期待國產跑鞋今後的表現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