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沉澱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長久以來,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如何對一本書做到有效的沉澱。
因為讀書就像做題,在你付出了你的腦力和精力之後,如何才能讓你能夠從書中收穫一些東西,而不是單純的「刷題」,若沒有一個有效的沉澱吸收方法,在購買一本好書之後,但是卻不能吸收什麼,豈不遺憾?
我一開始關注的是閱讀方法上的精進,學習了艾德勒和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見我文章《只會買書,不會讀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大概論述了三種不同的讀書方法:檢視閱讀---泛讀, 分析閱讀----精讀, 主題閱讀---不同書,同主題的閱讀。
但是這些在實操的過程當中仍然顯得不夠實用,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很少涉及到主題閱讀,而且閱讀方法的精進並不能保證信息的有效沉澱。
於是,我決定繼續尋找。
這段時間,我經過實踐,總結出了一些心得:
書的類型決定沉澱方法
首先,我們在開卷的時候就應該樹立一個希望從書中學習知識的目的,只有這個前提下,你才會主動有意識的去沉澱。
閱讀方法(檢視、分析、主題閱讀)著重的是信息提取的「方法」角度分類的,但是沉澱來說,你的角度變成了「我如何才能從這本書學到最多知識?」即信息提取的「結果」出發的。
要回答以上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你閱讀書籍是什麼樣的?我自己想到的一個方法是「知識密集度」的劃分。
分為:
-
以提出新見解的「高知識密集度」(社科類、總結類、);
-
以概述生平事件的「中等知識密集度」(自傳類);
-
以帶領讀者獲得體驗的「低知識密集度」(想像虛構為主的文學作品)。
不同書籍也應該對於不同的沉澱方法。
對應為:
-
高知識密集度-----分析,反覆沖泡每個觀點,要回看
-
中等知識密集度-----總結,歸納出打動自己的點,不需要回看
-
低知識密集度-----複述,用自己的話複述動人場景,不需要回看
鞏固沉澱的手段
看完一本書,必然心有戚戚焉,也經過了一些以上方法的沉澱,但是,以上的沉澱都是虛無的,你需要一定的輸出來鞏固你的沉澱,我覺得會有這麼幾種方法:
-
思維導圖
這個是我最近在用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網上有很多類似的APP和軟體,我推薦建議可以找一個手機和電腦可以同時同步的,比較方便,也沒必要找那種太複雜的,如workflow這些,我用的就叫「思維導圖」,推薦大家使用。
如果大家對此有興趣,可以讀下東尼 博贊的《思維導圖》。
-
寫作
寫作毫無疑問是鞏固輸出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而且因為是有感而發,所以操作性極高。
但是,請你定位清晰,寫作是拿來鞏固沉澱的,而不是說拿來投稿,弄公眾號,那樣子你會產生一些其他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一開始,請寫給自己,不要寫給別人。
而寫作的輸出效率上講,中等知識密度的沉底比較容易輸出,比如我寫的《從不得貪勝看李昌鎬》、《杜月笙筆記》等,都比較容易。
但是高知識密度的書,一時半會兒出不來,需要慢慢品,感覺自己理解還不到位,就只能拖著,比如達里奧的《原則》。
而低知識密度的文章,寫讀後感也是便於輸出的,只不過體驗類的文章,情感來得快去的也快,你得趕緊動筆。
-
口頭分享、演講
有些人比起自己的筆頭的輸入,可能更加擅長於口頭上的分享,這樣子的效率的確更高,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表達才華,我會比較羨慕這類人的方式。
但是從理解深度上來講,不如動筆寫下來自己反芻的更加深刻,另外,也便於後期的調用和管理。
沉澱的目的
讀書有目的:獲得資訊、增進理解、娛樂消遣。
同樣,沉澱我們也應該有目的。
采銅曾經說過:「我比較主張的是讀書的『斷舍離』,看完一本書之後就應該放下。
而當其他人讀完一本書後,在擔心下一本要去讀什麼的時候,我在想的是如何將所讀的書變成自己的體系,讓自己變得更加完善和進步。
」
我很贊同其中的兩點:
-
人不是書架,也不是「守書奴」,書應該沉澱後就斷舍離——進進出出。
-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在沉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框架,高手都如此:蓋茨、巴菲特、芒格、達里奧……
10分鐘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
今天小V給大家分享的課程是戰隼老師(知識管理專家)的「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參考閱讀時間:5min閱讀方法論心得實踐分享:怎樣把閱讀轉化為能力關於閱讀,我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如何選擇最適...
讀書沒方法?沒效果?一張思維導圖破解!(用心總結,完全原創)
昨天交流了「為什麼讀書」「怎麼選好書」的話題(為錯過昨天文章的小夥伴們補個連結,點擊這裡閱讀)。今天接著交流「怎樣讀書更有效」。(下圖為兩次交流文章的完整思維導圖)
不會這套最高效的閱讀方法!新知識學的慢你怨誰?
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很多人空餘時間都用在了放鬆、休息上。用來讀書的時間少之又少,一是不知道看什麼書。二個是覺得看的慢,枯燥,耐心不足。但閱讀學習卻是我們成長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