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課程進中小學:重在培養思維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工智慧成為國家重點工程,是因為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課程是為未來做儲備。
人工智慧相關課程的開設並不是新近出現的,只不過長期以來應試化的教育關注的是中高考的核心科目,應試教育以外的科目並沒有得到重視,現在國家考慮到整體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進一步提出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課程,但實際上問題同樣存在。
人工智慧時代中小學生應該掌握的最核心的能力是獨立思考、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本報記者 韓天琪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體系等內容。
為何要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人工智慧相關課程?中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否能接受人工智慧課程?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讓人工智慧課程起到好的效果?
開設人工智慧課程是大勢所趨
「人工智慧成為國家重點工程,是因為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課程是為未來做儲備。
」東軟集團架構師陳曉慶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據陳曉慶介紹,人工智慧本身涉及了線性代數、微積分、機率論、博弈論以及高階算法、編程等,是一門綜合學科。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雷紅星也認為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課程可以嘗試。
「我們現在的教育內容需要改革。
人工智慧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讓中小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對人工智慧有一些基本了解是好事,同時對一些在這方面有天賦的孩子來說也可以提供進一步了解的機會。
」雷紅星認為,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對人工智慧的學習首先要有基本概念,同時要知道自己將來身處人工智慧時代。
關注思維方式的培養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早在十幾年前,我國已經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相關課程的建設。
「比如之前在中學開設的計算機課程就涉及到人工智慧,只不過這個過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
熊丙奇強調,人工智慧相關課程的開設並不是新近出現的,只不過長期以來應試化的教育關注的是中高考的核心科目,應試教育以外的科目並沒有得到重視,「現在國家考慮到整體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進一步提出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課程,但實際上問題同樣存在。
」
在現今仍以應試教育為主的環境下,如果相關部門發文要求各個學校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熊丙奇推測會出現兩種趨勢:一是學校仍舊重視中高考考試科目的教學而忽略人工智慧課程的教學;二是即使開設了人工智慧課程也是走過場、走形式,在教育教學的模式上可能還是給學生講知識、講概念,而忽視培養學生的思維、學習習慣。
「從人工智慧時代的發展趨勢來看,重要的不是學習人工智慧的知識,因為人工智慧時代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特別快,因此即便你今天學了知識,可能還沒有離開學校就已經過時了。
從技術發展和教育發展的規律來看,教育的發展滯後於技術的發展。
」熊丙奇提示,人工智慧時代中小學生應該掌握的最核心的能力是獨立思考、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以功利目標學習編程和以培養思維習慣學習編程是不一樣的。
「如果中小學階段教授人工智慧課程以教授最新的技術為目標,顯然是超出了中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但如果是以培養思維方式為目標,那就正當其時。
」熊丙奇接著說,比如現在大家都很關注的在中小學教育中引進的STEM課程,這種教學方式是培養創新思維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情景式教學、任務導向、問題導向,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國外七到九年級的學生就可以承擔小課題,從自己收集資料做研究到作報告,這就是我們要培養的能力。
這些課程可能與人工智慧技術無關,但卻是人工智慧時代最需要的能力。
」熊丙奇舉例說。
改變教學導向
據此,熊丙奇認為,我們現在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不是去開設人工智慧課程,而是要解決在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的導向問題。
這個問題不解決,不管開不開課,都不能解決為人工智慧時代培養人才的問題。
「中小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素質培養,課程教學要改灌輸模式為探究模式、交互模式,學習應變為問題導向、任務導向的學習,多採取情景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如果學校不這樣去做,那麼所有開設人工智慧課程學校的做法還是概念化的,是不可能培養出人工智慧時代的人才的。
」熊丙奇繼而提示,中國中小學教育目前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應試教育導向問題;二是在形式化的導向之下,所有由相關部門發文的政策最後都無法落地。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了,但我們的教育模式、評價體系、教育方式還非常陳舊。
熊丙奇建議:首先要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由此使得學校可以多元辦學;第二,把辦學的自主權交給學校,培養學生的方法由學校決定。
「國家已經提出管辦分離的改革,管是政府機關管理,監督學校依法辦學、保證學校的投入。
學校自主決定教學方式、教學內容。
」
在不改革評價體系和去行政化的情況下,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課程要麼在學校推進的時候浮於表面,要麼成為知識化、應試化的教學。
「當前基礎教育要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必須進行這兩項改革,舍此,無法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熊丙奇說。
《中國科學報》
在STEAM教育的細分市場上 這家機器人教育機構為什麼叫座又叫好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必將引發教育變革,在中國將人工智慧寫入政府工作計劃、機器人納入特長生考察範圍到發布STEAM教育白皮書,教育改革已然隱隱聽到腳步聲。未來,作為人工智慧時代培養孩子必備綜合能力...
人工智慧教育如何進校園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指出,推動人工智慧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流程應用;構建包含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由此,在這個新時代,人工智慧進學校上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