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的實踐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思維導圖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的實踐研究

江蘇省張家港市萬紅小學 黃利鋒

當前,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是教育工作者常談的話題,大家一般從減少作業量、降低習題難度、高效課堂等角度開展研究,很少提及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為老師採用重複性、高強度的練習提高學業成績已經成為慣勢,然而老師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並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達到主動學習、善於學習的境界。

因此高質量的學習是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有效策略。

成長手冊製作規劃

一、研究背景

當你在給學生講解數學習題時,如已知A,B比A的3倍還多50,求B。

你在黑板上畫過示意圖嗎?當你在為學生分析一篇文章結構時,是否用過流程圖呢?當你外出聽報告或聽課,你是不是僅僅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關鍵詞,回去後再把這些關鍵詞串連起來仔細品味呢?……其實,在很多場合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用圖表對知識條理化或表達思維的過程,這樣可以加深對某個問題或知識點的理解。

學生在預習、聽課、複習時是否也能通過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思維工具來提高學習的質量呢?

三年級同學製作

1962年,奧蘇貝爾第一次提出關於人的學習的認知理論,他認為,人的學習應該是意義學習,影響學習的最主要因素是學習者已掌握的知識,當學習者有意義學習的意向,並把所要學的新知識同原有的知識聯繫起來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

奧蘇貝爾同時對概念的形成和同化進行了區分,認為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是同化,除了學齡前兒童,學生的學習都是通過概念同化習得新概念的。

概念的上位關係、下位關係和組合關係的層級排列最終形成了學生的認知結構。

奧蘇貝爾的理論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20世紀80年代,諾瓦克教授根據意義學習和概念同化理論開發了概念圖這樣一種新工具,並首先在研究兒童能夠理解諸如能量、細胞和進化等抽象概念的過程中進行了應用。

很快他們發現,該工具同樣可以用於教學設計和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由此導致了對概念圖更深入的研究。

思維導圖是英國人托尼·巴贊創造的一種提出筆記方法,和傳統的直線記錄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概念之間的聯繫,托尼·巴贊認為思維導圖是對發散性思維的表達,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

他認為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能鑰匙,可以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後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為表現。

秋天的聯想

在網上查閱資料時,概念圖和思維導圖這二個名詞經常會同時出現,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從圖的外表來看,概念圖上呈現的是許多相互聯結的概念,連線上註明概念之間的關係,沒有中心,而思維導圖上有一個中心節點,圍繞這個節點進行發散思維,雖然圖的形式有些不同,但在具體的教學應用中一般不加以嚴格的區分。

二、概念界定

「思維導圖」是指學習者對特定主題建構知識結構的一種視覺化表征,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讓人的左右半腦同時運作,最終將思維痕跡用畫圖和線條形成發散性的結構畫在紙上,呈現一個容易記憶的順應大腦思維的自然表達過程。

「高質量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中能自主發現知識點間的聯繫,明白自己哪裡清晰或不清晰。

學習前先制定計劃,了解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反思。

「思維導圖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的實踐研究」是指教師遵循學習科學理論,指導學生在學習中把思維導圖作為一項學習工具加以有效運用,探索促使學生進行高質量學習的方法。

作品規劃

三、研究目標

1.師生掌握思維導圖繪製方法,會用相關軟體進行數字化創作,形成一套適合小學生的思維導圖學習教程。

2.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探索具有學科特點的應用規律。

3.學生藉助思維導圖,提高自身發散思維、邏輯推理和整理歸納的能力,挖掘典型應用案例,總結提升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雙氣泡圖

四、前期準備

1.邀請專家對學生進行培訓

2012年12月3日,思維導圖培訓師鍾老師應邀來我校五2班作思維導圖的應用培訓,鍾老師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和助教的一段數字記憶力展示,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鍾老師介紹了思維導圖的發明和應用價值,展示了在中小學各個學科中的應用情況,並向同學們重點講解了在語文學科課文預習中的使用,引導學生通過繪製思維導圖來對課文內容進行預習和記憶,在繪製過程中感悟對文科重點、關鍵詞字的概括。

相信經常使用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2.繪製思維導圖練習

學生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需要掌握對思維導圖工具的用法來加深理解。

繪製思維導圖可以用手工,或用專用的軟體,如果在課堂上沒有計算機設備,可以和學生一起在黑板上共同創作。

為便於各學科老師統一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我們讓實驗班級的學生人手準備一本圖畫本,專門用於繪製思維導圖。

3.建立網絡交流空間

目前網際網路上有大量現成的思維導圖,在職場、生活、教育、培訓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我讓學生到百度上去搜索自己喜歡的思維導圖,下載保存並發布到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網上,相互瀏覽學習,加強對思維導圖的感性認識。

另外,我還把學生繪製的優秀作品拍攝後,發布到思維導圖專用討論空間,互相觀摩點評,提高自己的製作能力。

校園植物分類圖

五、教學實踐

1.輔助課堂教學

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歸納整理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可以把整個教學過程用導圖軟體繪製出來,上課時投影在大螢幕上,根據教學進度展開相應節點,還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及時增加或刪除相關節點,讓我們的課堂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的特點。

在基於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課堂上,思維導圖的輔助教學效果更加突出,教師可以事先把所有要用的資源放在白板資源庫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資源進行整理歸類,從而帶動學生主動學習。

2.學生信息加工的助手

在收集和整理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使用概念圖將多個零散的知識點集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找出相互之間的聯繫。

學生還可以利用概念圖來分析複雜知識的結構,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另外,也使他們在製作概念圖的過程中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係,甚至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和意識到的各個知識間的關係,從而產生一些具有創新性的理解,達到創新性的學習之目的。

3.開展探究學習的腳手架

我在開展以「花卉的研究」為題的探究教學中,先提出主題,和學生一起學習二份教材內容,讓學生對花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家裡有花卉的同學向大家介紹種了哪些花卉,有什麼特點,平時是怎樣去養護的。

再與學生一起在黑板上完成一張思維導圖,中心概念是花卉的研究,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對花卉進行研究呢?如花卉的作用、適合居室的花卉、擺放花卉的學問、你喜歡的一種花卉、花卉管理的一般知識、花卉與藝術等。

然後,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自主選擇一個主題,圍繞主題製作一份手抄報。

學生小組方案設計時,先進行內容設計,依照老師在黑板上畫的,在小組合作表上完成關於本主題的思維導圖。

資料整理

在討論中,學生可以將觀點用思維導圖表達出來,以引導和激發討論。

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是非常普遍開展的一種學習方式,然而也同樣會出現我們前面所說的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變這種情況,只有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討論的中心話題上來,這正是概念圖解決的問題,同時利用適合的軟體,還可以及時記錄下討論結果,體現集體思維的成果。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課程理念,可以單獨舉辦綜合課程,也可以結合課堂教學或者學科進行,如果將這種理念和網絡教學聯繫起來,就產生了WebQuest。

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課堂教學的內容為研究性學習的生長點,以WebQuest為主要學習形式,以概念圖為指導手段,開展了研究性學習,非常受學生歡迎。

概念圖在其中的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探究步驟和探究內容。

六、思維導圖繪製指導

從我的實踐體會來看,繪製一張思維導圖的關鍵是思考的方法,當我們確定好導圖的主題後,怎樣來進行思維的發散?向大家推薦華東師範大學祝智庭教授的五何提問法,一問由何:問題是從哪裡來的(Who, When, Where)?針對「由何」的設計往往產生的並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任務的布置或情境的導入。

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情境,也可以還原到問題產生的初始情境。

二問是何:即What,學生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完成事實性知識的回憶與再現,或者通過說明、解說、轉述、推斷來闡明某種意義。

三問為何:即Why,學生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弄清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構成方式,以便對事件、行為和觀點等進行恰當準確的解釋和推理。

四問如何:即How,學生要回答這類問題,必須具備將知識應用於具體情境的能力,或者了解有利於應用能力培養的原理、概念和理論。

五問若何:即If……then,要求學生推斷或想像如果事物或情境的某種屬性發生變化,結果會怎麼樣。

此類問題是創新和發現問題的「啟動機」。

學生要回答這類問題,必須善於對事物的多種屬性進行判斷,充分發揮自己的洞察與神入能力,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小組討論

研究記錄:http://www.zjgjy.org/misc.php?mod=tag&id=1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好老師如何讓課堂富有條理性?

人的大腦神經是一個由中心向外發散的網狀神經元,大腦思維呈現出發散性的網狀圖像。思維導圖正是這種大腦思維的真實體現,它通過圖形和線條把人的思維以發散性結構主次分明地呈現出來,將人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

教改丨思維導圖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人總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在學習新知識時,要把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相結合,改變原有認知結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