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前沿 | 曹保義:北京師大二附中課程改革的探索歷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成立於1953年,作為北師大的附屬中學,建校之初就有這樣一個定位: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教育教學的實習基地。

這種定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有文化和歷史的淵源。

從世界範圍看,杜威於19 世紀末在芝加哥創辦了實驗學校,檢驗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同時為學生提供教育實習機會,鼓勵中小學教師到大學裡學習各類課程,首創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機制。

自1922 年我國進行新學制改革以來,綜合大學和師範院校紛紛設立「實驗中小學」或「附屬中小學」,建立合作關係。

由於這樣的特定「出身」,學校自建立之初就追求建設成為一所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有情懷的學校。

顧明遠先生曾經說過:「二附中不僅要培養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還要研究如何培養優秀的高中畢業生。

」前任校長林福智也指出,「作為全國最高師範學府——北京師範大學的附中,她應當辦成一所具有先進性、試驗性和示範性的一流中學」。

基於這一歷史使命,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學校根據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求、社會背景、學生需要和教師特點等實踐需要,因時因地制宜地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在教育實踐領域產生了積極影響。

回顧歷史,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學校採取班級授課制,它解決了更多人的受教育問題,有利於落實學生集體主義教育,但不得不面對其固有局限:以學生相同的年齡和基本相當的知識水平為標準編班,教師按照固定的課表、以統編的教材,面向眾多學生進行集體授課,很難照顧到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差異。

有些學生對自然科學有濃厚的興趣,而有些學生更喜歡人文或社會科學;有些學生思維能力強,而有些學生則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有的學生喜歡接受式學習,有的學生喜歡合作式學習,有的學生更喜歡獨立自主探究……從學習內容到學習潛質,再到學習方式,學生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

這為學校基於學生差異的課程改革提供了現實依據。

於是,自1990年開始,學校對一些基礎好、天資優、學習力強的學生,開設了理科實驗班,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探索大容量、高難度、快進度的教學實驗,解決學生「吃不飽」的問題。

每年,該班都有一批學生會在國際、全國和北京市的學科與科技競賽中獲獎,有近50%的學生會升入我國頂尖大學。

理科實驗班成為學校優秀理科學生的搖籃,為學有餘力的學生開闢了一條有效培養途徑。

1995年開始,為了滿足對人文和社會科學具有濃厚興趣、立志向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發展的學生需要,為大學文科專業輸送高素質、複合型的新生,為國家培養人文、社會科學預備人才,學校恢復創辦文科實驗班(「文化大革命」前曾有文科實驗班),並進行了系統改革。

課程方面,全面整合國家課程,突出人文和社會領域學科「寬、厚、實」特色;將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整合為「科學與技術課程」,突出科學與技術、科學與社會的聯繫;開設「人文實踐課程」,加強人文社會實踐活動和主題社會考察。

教學方面,加強學生的自主性,增大閱讀量,拓展教學資源,強調實踐體驗,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

20多年的改革卓有成效,先後出現過多名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

自首屆畢業生起,每年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送出幾十名文科新生。

文科實驗班的課程改革,全面提升了學校人文教育水平,催生出學校人文教育特色。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如果以傳統標準判斷,文科班學生遠非理科實驗班學生那樣「優秀」,他們的入學中考平均成績與其他平行班相當,有些年份略低。

這也啟迪我們,優秀生的培養,固然需要天資優異的「苗子」,更需要因材施教。

2007年,北京市全面啟動高中新課程,市教委將我校作為高中自主安排課程改革實驗樣本學校。

在這輪改革中,學校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包括實驗班特色課程)全面整合,統籌安排,形成「6+1+1」課程體系。

其中,在全面深入完善文理實驗班課程的基礎上,為其他學生設計了「側文」和「側理」的特色課程,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滿足各類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要,擴大學生自主選擇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數年的實驗,全面提升了學校的育人質量,讓畢業生整體成績邁上新台階。

更重要的是,它孕育出學校全面深化「普通班」課程改革的設想。

如何激發普通班學生的潛能,成為學校進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課題。

2010年開始,學校首先在普通班開始「藝術課程」改革實驗,在必修藝術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合唱課程和舞蹈課程。

我們將藝術課程改革作為突破口,目的不在於提高學生的藝術技能,不在於拓展學生的藝術知識,重在讓學生學會審美。

審美既是人格的象徵,也是人格的營養。

通過審美教育,激發學生自我追求的慾望。

通過課程中大量美的體驗和美的創造,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表現能力、交流能力、創新意識和意志力,從而促進所有課程的學習。

一年多來,普通班的藝術課程,成為其他學生羨慕的課程,現已經推廣到文、理實驗班。

而且,普通班中湧現出了更多的校園活躍分子,學生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普通班中對科學技術具有濃厚興趣,善於在做中學,對自主探究有較強慾望的學生需要,學校創辦了「項目式學習實驗班」。

圍繞必修課程中的部分核心概念,聯繫現實科技、社會、生活等真實問題,設計專題,通過小組合作、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完成學習過程。

通過對學生髮展狀況的跟蹤、測評顯示,該班學生的問題意識、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意識明顯優於普通班,甚至優於理科實驗班。

2012年,基於多年課程改革積累的經驗和對學生興趣、需求的認識,我們根據普通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將普通班改組為「數字化學習特色班」(高二年級分文、理兩個方向)。

通過引入數字化手段,改善和豐富教與學的形式,提升學生數字化素養,增強溝通與協作能力,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水平。

例如,在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學科教學中,引入網絡平台和手持技術(iPad),增加交互和反饋手段,擴展課程資源,使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通過自主探究結局問題,提高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

至此,我們為每類學生設計了特色課程,實現「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長」多元課程體系的構建。

20多年的課程改革,20多年的思考與實踐,經驗啟示我們:基礎教育應防止走向同質化,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學生全面發展,更需要多元選擇,學有所長,只有學生個性充分發展,才能滿足社會的多元需求。

高中階段應適當壓縮共同基礎,通過揚長帶短,通過在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及學習方式等方面給予充分選擇的空間,引導學生在選擇中發現興趣,在嘗試中找到適切的發展方向。

時至今日,以核心素養為綱的高中課程標準修訂和高考改革正在推進,總結和梳理學校課程改革進程中的有益經驗,必將有益於在新情境下為不同方向與潛質的學生建構更優質的課程、教學和評價體系,促進他們綜合發展和健康成長。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長)

(微信編輯:吳楠)

(本文選自《中國教師》總第266期)

(歡迎關注中國教師公眾號 ID zgjszz)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