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潛水教練,幹嗎要教你「游泳」——漂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曾經聽過人說,我是潛水教練,是教潛水的,不是教游泳的,拜託你自己在家學好游泳再過來。
可是我這個潛水教練,幹嗎要「教游泳」?
注意看哈,我這個「教游泳」是帶了引號的,因為我並不是「教」你游泳,而是在教你和潛水有關的「游泳」。
如果你真的還不會游泳,你不妨可以先嘗試體驗潛水。
今天要說的正是,為什麼我要教你「漂浮」?
你見過吧,看見有人舒舒服服地躺在水面上,可是自己一嘗試就總會沉下去,這是為什麼呢?
●
漂浮和潛水又有什麼關係?
●
學過潛水的人都會知道,潛水員的什麼狀態會導致潛水事故不可逆轉?--恐慌,這甚至也是大部分浮潛和游泳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見到潛水員在水下或者水面,面鏡脫離開面部,呼吸頭沒有在嘴巴里,大口喘氣或者喘不上氣,拚命想要最快速度的游上水面或者在水面拚死撲騰掙扎,對於施救者發出的指令完全沒有反應,這些都是恐慌型潛水員的典型表現。
為什麼會恐慌?因為你害怕!你怕的是水!你怕你會沉下去,沒有辦法呼吸,你感覺自己就快要死了。
可是你為什麼會害怕自己浮不起來?因為你沒文化!
浮力的計算公式是:浮力=物體的密度*G*物體所排開的體積。
當液體的密度大於物體的密度時,物體可以浮在液體表面;而當液體密度小於物體的密度的時候,物體就會沉入液體。
舉例來說,鐵塊會沉入水中,但同樣體積的木塊就會浮在水的表面。
另一個方面,同一個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體積越大,所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舉例來說,鐵球會沉在水底,但同樣的重量的鐵皮就有可能浮在水面。
需要注意的事,我們所說的是物體的密度,而不是重量;所以不是說胖子就容易沉下去,瘦子就容易浮起來。
反而是有一些虛胖的胖子(骨頭小,脂肪多),平均密度小,反而更容易浮起來。
而一些骨胳精幹肌肉發達的瘦子更不容易浮起來。
但無論如何,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可像這個美女一樣輕鬆的浮在水面。
淡水的密度是1,人體的平均密度基本接近於淡水,而海水的密度則大於1.因而在海水中人更容易浮起來。
利用上面的科學原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讓自己能夠浮在水面。
首先,調整你的頭部姿態
讓你的頸部自然放鬆,你的耳朵也隨之沉入水下,就好比你仰躺在床上。
你如果始終害怕自己沉下去,你就自然而然的梗著脖子,讓自己的整個頭露在水面之上。
你反而就越會沉下去。
要相信科學的理論和科學的方法,可以保證你的安全。
抬高你的下頜
讓你的臉頰基本有三分之一已經沒入水中,而鼻子露出在水面之上。
這個姿勢會保持你的頸部肌肉呈最放鬆的狀態。
接下來需要調整你的身體姿態。
放鬆你的身體,在一開始還沒有熟練的時候,可以將雙臂伸展開在你自己的頭部上方,或者在水裡將四肢呈「大」字型,以保證你能排開最大體積的水。
腰部稍微繃住點勁,推動腹部向上,這個動作同時會讓你的臀部肌肉縮緊
同時胸腔突出於水面之上
膝蓋自然放鬆,略微向下彎曲,以保持身體平衡
整體身體姿態如下圖所示
同時很關鍵的一點,不要憋氣。
你的肺就類似於潛水裝備中的BCD,它是你的另一個浮力控制裝置。
正常均勻的呼吸,讓你的肺部充滿空氣。
據說這會使你的密度降低到0.96-0.99之間,而略小於淡水的密度。
做到以上幾點,你就可以輕鬆的漂浮在水面之上。
如果在我們只有1.4米深的淡水泳池裡,你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那麼在密度比淡水大、浮力更大的海水裡,你就更沒有什麼可怕。
只要你不慌,了解水的浮力作用這些科學原理,掌握正確的方法,就漂浮在水面,你想沉下去都難。
我一個教潛水的,為什麼要「教」你漂浮?潛水也是一項最為放鬆的運動。
每一個水下的動作都要放鬆、放鬆再放鬆。
我們在水底,永遠都不會比誰游得快,就像電影中的慢鏡頭,每一個動作講究的是做到位的慢。
你如果能夠如此身心放鬆的漂浮在水面,那麼你在學習潛水的時候更容易掌握到這項放鬆運動的精髓。
同時潛水是一項科學的運動,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動作技巧都和物理、生理、化學、力學等各門科學密切相關。
而這個教練,不是只給你個葫蘆讓你畫個瓢出來(興許你還畫個梨給我了),而是要讓我的學生懂得,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動作技巧,在什麼樣的場景下可以用得到,背後又是什麼樣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
我很怕做過山車,總覺得自己會從最高的地方掉下來。
但是學過的科學告訴我,所有離心力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我相信科學,我可以用理性戰勝恐懼。
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潛水員,從習慣了的陸地到完全陌生的海底世界,不安和緊張都是必然的,但是,請相信潛水是一門科學,遵循科學的方法和安全守則,潛水就是一項安全的運動。
作者:Vivian 整理自:潛月潛水
【AturDive卡通貓女郎咪潛水帽貓咪頭套浮潛防曬尾巴可換黑粉白3色】http://m.tb.cn/h.3dGCzFA 點擊連結,再選擇瀏覽器咑閞;或復·制這段描述€VFvwbbJoYDj€後到淘♂寳♀[來自超級會員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