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釋掉肌肉的原理,不光是因為飢餓,還有可能是你的運動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個普通家庭,上下班肯定不會開M977軍用卡車。

夠酷,油錢花不起。

所以肌肉也一樣,超過需要的肌肉,只是耗能的累贅。

所以進化賦予我們一種代謝特點,只要肚子餓,就首先提高分解機體蛋白質的速度。

分解蛋白質,既提供了能量,又減少了凈消耗,一舉兩得。

當然,蛋白質分解有個限度,必須保持人體基本的生理需要。

這裡說的是短期飢餓,長期飢餓又是另一種情況。

另外,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概念,人體內主要的三大供能物質分解供能,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先後順序,只有比例上的差別。

不飢餓時,蛋白質也在分解(同時也在合成)。

飢餓時,蛋白質只是加速分解。

並且,糖和脂肪,也無時無刻不在分解供能,只是在不同狀態下,各種能量底物供能的比例有變化。

飢餓時蛋白質能分解多少?

這跟個人的身體情況有關。

肌肉量比較多的人,分解的可能也多。

基於這個原因,健美運動者,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一,儘量別長時間飢餓。

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儘量縮短兩餐之間的時間。

二,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

低血糖促進肝臟糖異生,分解自身蛋白質供能,所以不要讓血糖水平太低。

保持血糖水平,除了第一條說的減少飢餓時間之外,還有就是在非訓練日,儘量少吃高血糖指數的食物。

高血糖指數食物,可以迅速升高血糖,但血糖升高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一個迅速回落。

這時的血糖水平可能變得很低。

低血糖是飢餓信號,很多激素會加速分泌,比如一些應急激素和胰高血糖素,這些激素的作用就是促進糖異生速率,把蛋白質和一小部分脂肪變成血糖。

訓練日為什麼可以吃高血糖指數的食物,這個問題這裡不細說。

有條件的話,我在談CHO的時候再談這個問題。

另外,研究表明,抗阻訓練能減弱由禁食帶來的負氮平衡的程度。

就是說,抗阻訓練狀態下,身體仍舊是進食後正氮平衡,禁食時負氮平衡,但禁食帶來的負氮平衡程度,比不訓練狀態下小。

Biolo的團隊(1995)發現,空腹狀態下進行抗阻運動,運動前氮狀態處於負平衡,運動後平衡向正向移動,雖然仍然是負平衡,但是較小的負平衡。

也就是說,從氮平衡的角度來講,餓肚子適當練肌肉,也許比餓肚子呆著要好。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飢餓造成的負氮平衡如果是為了拋棄肌肉這個耗能累贅的話,那抗阻訓練就是告訴身體,你面臨大功率的做功需要,過多的肌肉還有用。

再說說運動如何加速分解蛋白質。

運動分解蛋白質,跟運動的類型和持續時間、身體內儲存的能量物質水平、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訓練狀況都有關係。

什麼類型的運動最能分解蛋白質?

有氧運動。

當然,抗阻運動,也就是練肌肉,也能分解一定量的蛋白質。

但比例要小得多。

前面說了,身體三大能量底物,都在不停的被利用,只是不同的狀態下,供能的比例不同。

一般來說,休息狀態下,和輕中體力活動狀態下,蛋白質分解供能,大概占能量總需要的2%-5%。

高強度有氧運動時,這個比例大概能達到5%-8%,有時甚至更高。

而無氧運動呢?比例大概只有2%,跟不運動狀態下差不多。

所以,有氧運動,特別是高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最能分解蛋白質,消耗我們的肌肉。

我看到的研究數據,強度為55%最大耗氧量的有氧運動2小時,至少能氧化一種支鏈胺基酸日需要量的90%。

而且,這個運動強度還並不算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