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義大利漢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在博洛尼亞舉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教師技能大賽現場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 張瑾):為了搭建切磋教學技能的平台,激勵漢語教師們不斷更新教學觀念,12日至13日,為期兩天的「第五屆義大利漢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在博洛尼亞舉行。
來自義大利和聖馬利諾的13家孔子學院近百師生齊聚一堂,共同觀看了這場別開生面的教學盛會。
12日和13日兩天,20名中意漢語教師把模擬課堂教學搬到了博洛尼亞大學的講堂之上。
在8名評委的注視下,老師們在10分鐘現場授課的展示各有特色,把一堂堂乾貨十足的漢語課上得生動活潑。
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授課風格,有的偏風趣幽默,有的則親和自然。
評審團主席、都靈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史芬娜教授表示,除了語言準確、講解清晰之外,提高學生的開口率,營造活潑的互動氣場尤為重要:「通常我們有很多的評判標準,但有兩點最為重要:首先,我會以學生的角度出發,如果我是他們,是否能聽懂這堂課;其次,在整個的授課過程中,學生是否會被牢牢吸引,而不是偶爾看看手機做些別的,因為保持學生的專注度並不容易。
」
經過兩天激烈的角逐以及大賽評審團的嚴格評選,最終來自米蘭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的劉洋老師和那不勒斯孔院教師高梅蘭憑藉完整清晰的教學設計,以及巧妙化解漢語學習中的難點,最終分別摘得大賽漢語母語組和非母語兩個組別的一等獎。
來自那不勒斯孔院的中方院長徐海銘教授為大賽做細緻點評時說,義大利學生可能把漢語作為第二外語或第三外語,已有的語言知識可能會干擾他們學習漢語,這對漢語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義大利使館教育處羅平參贊(圖中)與獲獎教師合影
徐海銘說:「作為一個合格的、稱職的專業漢語老師,應該對對象國的母語有一定了解,然後通過母語和漢語的對比,找到學習難度。
通過這兩天的比賽,以漢語老師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是做的越來越好。
一是隊伍年輕化,這跟中國輸出的漢語老師有關係。
也看得出他們接受了良好訓練,他們在表達漢語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方面做的越來越好。
如果要說有些不足呢,我認為他們還是把義大利學生理想化了一點,也就是說在語速、教學節奏的勻稱、節奏過渡和銜接這些細節方面,還要再下一些功夫。
」
前來觀摩比賽的義大利使館教育處羅平參贊在賽後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比賽,在讓教師們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時,還能彼此學習,加強義大利各個孔子學院之間的交流,並為義大利漢語教師資源短缺尋找破解之道。
他說:「無論是參賽者還是現場觀摩的老師,通過比賽過程能夠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希望藉助這樣的比賽,引起更多教師的關注。
尤其是現在漢語教師比較緊缺的情況下,短期內也不可能在義大利的體制內大量解決教師編制問題。
所以,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吸引教師們更多的關注,同時我們也在想辦法能夠從國內爭取到更多教師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