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機器人課程開發師:兒童健康成長最需要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華聲在線4月23日訊(通訊員 伊娃)「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粒具足一切的種子,成人只需提供種子成長所需的土壤和肥料就好。
」近日,自教育部新修訂《幼兒園工作規程》,重申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後,各地相繼出台相關政策,以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
針對此現象,小卡機器人課程開發師提出,兒童健康成長最需要的是土壤和肥料,其餘的應該交給兒童自己。
「小學化」:培養出被動的知識容器
「學前教育『去小學化』問題其實早些年就提出來了,但效果並不理想。
歸根結底,是我們的思想觀念沒轉變。
」長期從事幼兒教育的張園長感慨到,在工作中,她經常碰到不少家長「眼饞」別家孩子會英語、會數學,也變著法迫使孩子多學點,還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甚至因為幼兒園教的知識太少而退學。
「在這些家長心裡,教授知識的多寡成為判斷幼兒園好壞的標準,而掌握知識的多寡則是判斷孩子優秀與否的標準。
」
成人的觀念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在學校如此,在家庭亦是如此。
「當越來越多的孩子顯得『老態龍鍾』,我們是否反躬自省——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人的目的是什麼?」小機器人課程開發師龔小姐不無犀利地指出,「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今後成為獨立、自主、富有創造力的生靈,還是被動的、依賴的、機械式的知識容器?」
蒙氏教育:尊重種子的自我成長
「拔苗助長式的、灌注式的教育,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規律的違背。
其實,孩子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內在生命力,教育是要促進這種潛力的發展,而不是成人按照自己意願去將孩子塑造成什麼樣子。
」學前教育「去小學化」後,出路在哪裡?張園長提出,我們或者可以求解於蒙特梭利即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這個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教育理念認為,成人要為兒童創造一個自由活動環境,兒童在與環境的交互活動中,不斷探索和發展,不斷滋養好奇心,從而逐漸形成自信、積極、獨立、主動的正向性格特質。
在蒙特梭利創立的「兒童之家」,兒童也有「作業」一說,但此「作業」絕非我們印象中的學習任務,而是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所選擇的活動,比如感官聯繫,算數聯繫,或者字幕卡片的擺弄等等。
在這種自由與秩序的結合中,成人引導兒童逐步實現自我發展。
「自我行動和自我負責的教育,比起那些依賴訓練、外界權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來,是多麼優越呀!」愛因斯坦曾說。
實踐證明,尊重兒童主體性地位的教育所培養出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主、生機勃勃。
而看似紮實的「小學化」教育,雖然讓孩子短期內贏得了比較榮譽,長遠來說卻扼殺了孩子主動發展的機會,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小卡機器人:幫助種子長成參天大樹
「教具是蒙氏教育的一個重要貢獻,蒙氏教具是以兒童生命發展需要為中心的,符合兒童喜好和心智發展規律。
」小卡機器人龔女士介紹,「當然,教具的發展也要與時俱進。
」受蒙氏教育啟發,小卡機器人公司潛心研發出一款面向3~12歲孩子的可編程的兒童探索機器人——小卡機器人。
它是一款適應智能時代的家用教具,更融入了蒙氏教育理念的精髓。
小卡機器人將根據小朋友的年齡、性別差異,每月寄送不一樣的課程。
課程內容以編程為中心,疊代升級,小朋友不僅有充分的自由選擇空間,而且有持續挑戰的動力。
在與小卡機器人的歡樂互動、智力挑戰中,小朋友愛玩愛探索的天性將得到充分釋放,逐漸養成主動認知、探索世界的好習慣,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實踐力也將得到鍛鍊和提升。
據悉,5月初,小卡機器人將啟動京東眾籌和形象代言人招募,同時第一批產品上市,預計6月25日全面上市,敬請關注。
又該選擇幼兒園了,是該選擇私立幼兒園還是公立幼兒園?
馬上又該面臨選擇幼兒了,每個到了入園年紀的孩子都是家裡捧在手裡的明珠一般。這樣的一個心肝寶貝,第一次離開家,邁向屬於他的小社會的過程中,家長的糾結一定比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的孩子糾結的多。兒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