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師大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 教育也需要進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記者 胡曉玲 北京報導

9月23-25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簡稱「教博會」)在北京舉辦。

本屆教博會以「聚焦核心素養,全力推動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共遴選出192項創新教育成果進行展示。

這些項目多聚焦於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培養。

以興華科學技術教育協同創新平台的「探究科技——科技素養教育的興華創新實踐」成果為例,其主要內容包括「興華科學探究樂園」「興華創新實踐」和「興華科技運動會」,是科學與技術融為一體的本土STEM課程。

「我們舉洪荒之力,就是在開發人人想玩、人人能玩、人人愛玩的科學學習活動。

讓孩子們不僅在玩中學習,而且越玩越愛學,越玩越能學。

成為能夠面對成敗,能夠與對手相處,能夠與同伴合作的身心健康的學習者。

」廣西師範大學教授、興華科技創新平台創始人羅星凱說。

青橙創客教育的「整體解決方案」也在此次教博會上展出。

其通過提供物理空間設計、創客工具設備、課程體系、師資培訓、賽事活動規劃等一系列產品,滿足學校開展創客教育的需求,以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青橙創客教育創始人李寅稱,青橙這一平台可以把實驗室里,有價值的項目經驗價值轉換為教育設計項目去推進和實現,這也是出於「產學研一體」的考慮。

「青橙最大的特點在於專注課程,教具在青橙的課程里,是個模塊而不是核心。

教博會上的創新教育成果來源極為廣泛:既有來自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如上述興華科技;有來自企業的產品,如上述青橙創客;也有來自中小學的創新成果,例如,甘肅山丹縣教育體育局的參展成果——「創新、漸進、開放、包容的生態教育」,就從課堂教學變革、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學前教育、學生習慣的養成、校長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行政體制創新、科學的教育評價等方面入手,以解決當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而來自重慶市的綦江南州中學的「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則以促進高中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

這些成果當中,很多具有一個共同的屬性——「草根」。

從事課程改革近20年,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一直篤信的是,草根的力量、民間的智慧對於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作用。

這也是劉堅推動「教博會」舉辦的一個初衷。

「如果僅僅依賴自上而下的行政式變革,而沒有自下而上的推動,改革的理念無法轉化為學校和教師的自覺意識和理性行動。

劉堅認為,要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就必須推動教育界與企業界的對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其中,企業要與教育專業力量合作,依託研究成果,開發出有品質的教育產品;教育學者則需要不斷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或者直接與企業合作,將成果轉化給企業,通過企業實現自己的構想。

「聚焦教育創新成果、舉辦教博會就是希望搭建一個開放的公益平台,以集聚民間智慧,促進教育成果影響教育實踐,使教育生產力得到激發,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劉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教育領域也存在「過剩產能」

《21世紀經濟報導》(以下簡稱《21世紀》):你怎麼看待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劉堅:第一次聽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詞時,我問自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僅僅是中央對經濟領域的工作要求嗎?教育領域有沒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教育領域有沒有過量的庫存、過度的產能問題?同時,教育領域有沒有需求不足的問題?哪些是教育領域過度的產能和過量的庫存? 哪些是教育領域不足的供給?

可以說,中國基礎教育在紙筆可考核的讀寫算方面,優勢非常顯著。

但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基礎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存在的「落後產能」和「不足供給」。

《21世紀》:落到教博會上,是如何體現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

劉堅:在本屆教博會中,對於各種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教育產品,我們嚴禁其進入教育創新成果系統,避免圍繞知識點、解題術、背題型、提分數的「落後產能」進一步擴大再生產。

同時,更要通過增加有效供給,切實解決教育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

教育創新成果應該聚焦學生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創新成果應該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特別是各經濟體和國際組織普遍重視的溝通與合作、創造性與問題解決、信息素養、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批判性思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以及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等七大素養。

《21世紀》:在你看來,教育創新成果具體應具備什麼標準?

劉堅:對創新成果,最早我們用三個屬性來定義,即教育屬性、創新屬性和 「產品」屬性。

教育屬性,強調的是教育創新成果要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創新屬性,強調的是教育創新成果為解決教育問題提供了新路徑和新方法;

「產品」屬性,強調的是教育創新成果的可複製、可應用和可推廣性。

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展出的教育創新成果不青睞教育理論著作和學術論文。

基於此,我們進一步提出了教育創新成果的SERVE模型。

一個優秀教育創新成果,通過「解決方案(SOLUTION)+實踐案例(EXAMPLE)+標準規則(RULES)+ 核心理念(VALUE)」服務於教育(EDUCATION)。

我們期待,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具有鮮明的教育理念,建立了特定領域的規範標準,是對具體教育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並且在實踐中得到成功應用。

SERVE模型和「三個屬性」從不同角度對教育創新成果進行了界定,兩者相互補充。

《21世紀》:在你看來,核心素養和教育的供給側改革二者是一種什麼關係?

劉堅:我們需要先了解中國教育的現狀,知道國內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然後才能進行改革。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這就需要核心素養來作為衡量的依據。

也就是說,我們或許可以用核心素養來指導中國的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家提到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往往會指向某一具體領域,例如民辦教育、鄉村教育、職業教育等等。

我們知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種方法論。

如果用核心素養來指導教育領域的改革,那麼我們談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候,就不僅僅是談某一個細分領域,而是談整個教育範疇,它可以應用在每一所學校上,它影響的是教師、校長、學生等所有群體。

機制改革促進教育創新

《21世紀》:你認為國內目前的教育創新領域存在哪些問題?

劉堅:其一,是國家核心課程領域的優秀教育創新成果非常稀缺。

近兩年,企業參與教育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但是聚焦教育內容的企業產品非常缺乏。

即便從事教育內容開發,它們更多地涉及校本課程領域,比如現在活躍的創客教育、機器人教育、思維教育等等。

對於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國家課程,目前取得較大商業成功的往往是迎合市場需求的題海類產品或者管理平台類產品。

前者很多在用技術的手段為應試推波助瀾,在教育價值觀上存在嚴重偏差;後者往往停留在教育教學管理上,不能從內涵上實現學科教學的突破。

真正尊重學科教學規律、尊重兒童學習規律的產品非常稀有。

第二,企業產品的教育內涵需要進一步豐富。

來展示的教育界和企業界項目,呈現出不同的特質。

企業界項目往往具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和「便於複製和推廣的標準與規則」,但是教育內涵不夠,在「教育理念」和「實踐案例」上存在偏差,經不住推敲。

不少產品還停留在簡單地賣設備的層次。

最後,是教育界成果需要進一步探索大規模推廣應用的途徑。

與企業界項目相比,教育界成果剛好相反,通常有不錯的「教育理念」和顯著成效的「實踐案例」,但是由於缺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也缺乏有意識的「產品化」 思維方式,不少成果缺少「系統的解決方案」和「便於複製和推廣的標準與規則」,一時難以形成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不少優秀的項目完全依賴於成果持有者口口相傳,因此只能在極小範圍內以課題研究的方式惠及十分有限的教師和學生,讓人扼腕嘆息。

《21世紀》:怎樣做才能解決上述問題?

劉堅:首先,我認為應該改變教育科研評價機制,促進教育科研成果轉化。

由於評價機制的導向作用,教育科研人員更多關注的是科研課題和理論研究,雖然很多教育科研人員也會走進中小學校,但他們主要的目的還是服務於自己的論文寫作和成果出版。

這些課題往往以發表文章為終結,研究人員缺乏將課題加以提煉、形成產品和大規模推廣應用方案的衝動與需求。

我國正在倡導科研成果轉化,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是其中應有之義。

要改變教育科研評價機制,引導科研人員關注實踐,推動科研人員把教育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服務,惠及學校、教師和學生,使教育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本屆教博會明確提出,單純「論文」「著作」類成果不展。

其次,推動教育界與企業界的對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企業要與教育專業力量合作,依託研究成果,開發出有品質的教育產品;之後還要通過在學校中的實驗,藉助學校和優秀教師的力量不斷完善課程、完善服務。

教育學者則需要不斷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或者直接與企業合作,將成果轉化給企業,通過企業實現自己的構想。

最後,推動現代教育治理體系改革,實現教育創新成果的政府購買。

隨著現代教育治理體系改革的逐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成為一種趨勢。

政府購買服務有利於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形成改善公共服務的合力。

但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影響教育創新成果購買的不利因素。

例如,一些企業反映,政府購買硬體容易,軟體如課程、服務,由於很難計算成本,因而採購起來比較困難。

這種做法可能對企業發展產生誤導,使企業更容易關注教育的設施設備等硬體產品研發。

當前,不少企業打「創客教育」旗號、行「設備設施」之實,一些學校、政府部門也趨之若鶩、投其所好、做表面文章。

其實,課程、學與教、評價、教師專業發展才是教育產品最為核心和關鍵的要素,是教育產品的焦點競爭力所在。

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關注影響教育內涵發展的軟性產品開發,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育的良性發展。

我們期待,通過政策的引導和機制的創新,使教育創新成果越來越豐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