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 METARACER測評:亞瑟士交出了極高完成度的第一雙碳板跑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000+字、45+張圖/GIF,深度測評亞瑟士第一雙碳板競速跑鞋,ASICS METARACER——


亞瑟士的第一雙碳板競速跑鞋Metaracer到手已經半個月,第一批sample版據說國內只有18雙,6月26日正式發售後鋪貨量也不會太大——相比平級品牌的碳板競速鞋動輒奔著2000元去,METARACER國內1490元的定價要親民一些。


42.5碼/US9單只重量190g,相當輕盈。

建議比慢跑鞋買大半碼
儘管外觀上依然很亞瑟士,穿著腳感卻會與傳統亞瑟士競速跑鞋,比如虎走們大相逕庭


總結放最前面——

  1. METARACER是目前所有亞瑟士競速跑鞋裡,彈性最出色的,沒有之一
  2. METARACER的最主打技術,未必是碳板,而是中底的Guidesole動能弧設計。

    它有強烈的前傾感,並讓你自然而然的中前掌落地奔跑

    就算初次嘗試,這種前傾也沒有過於強烈的突兀感;
  3. 碳板在中底的位置並非「三明治」,而是非常貼近地面,可以理解為碳板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強化動能弧的理念,再提供助力;
  4. 中底依然是使用多年的Flytefoam材質,不過這可能是Flytefoam調教的最彈的一次。

    中底的緩衝-回彈-穩定性-重量-耐久性都達到比較好的平衡點。

    沒有傳統馬拉松跑鞋的生硬感,配速稍慢的訓練也可以駕馭;
  5. 延續了亞瑟士跑鞋的舒適感,腳感上無需太多適應時間。

    中底厚度也與一般跑鞋接近(前15mm/後24mm),非厚底跑鞋;
  6. 可能是如今所有碳板鞋中,對亞洲足型最友好的一款

    高腳背也能駕馭,但儘量還是買大半碼;
  7. 外底不再使用過往競速鞋常見的顆粒橡膠,不再有那種鮮明的抓地感。

    不過實測雨水路面防滑性不錯;
  8. Metaracer非常輕盈,鞋面包裹性不差,穿著慢跑也不會有不安感。

    但它的定位依然是衝擊馬拉松最快成績的競速鞋,無論中底還是碳板性能,都需要一定配速才能發揮出它的功力;
  9. 性能上,Metaracer值得給個高分。

    對於無感厚底競速鞋的精英跑者,它接近傳統競速鞋穿著感的設計會很討喜。

  10. 過往傳統跑鞋仰仗在鞋子上採用各種設計來保護雙腳,現在和未來的鞋子越來越轉向讓你去學習和嘗試更經濟高效的跑姿,從而跑得更好也避免受傷。

    Metaracer也是這樣一雙跑鞋。


幾位測試者全馬成績分別在250-400間,嘗試了330-630各種配速測評。

也在小雨中進行了雨戰測試


多圖長文,從外觀、碳板、上腳實戰、購買建議全面解讀,即將上市的ASICS METARACER——


當下10個品牌、13雙碳板競速跑鞋主要參數對照


開箱及外觀


這雙「日出紅色」的版本全名METARACER Tokyo,本是為東京奧運會推出的。

鞋身紅色非常亮,顏值是加分項。



有意思的是,整雙鞋從裡到外,沒有任何地方標註鞋款名

除了鞋舌的asics logo、前掌外側的Flytefoam(中底材質)、後跟外側TOKYO(東京)字樣,再無其它文字。

——亞瑟士不少跑鞋設計都非常花哨複雜,Metaracer算得上「極簡」了。


工程網眼鞋面,沒有彈性

鞋面網眼密集,鞋頭、內側鞋身和後跟處分別有壓膠,提供支撐性。


留意鞋頭處,額外還開了一個Type-C接頭大小的透氣孔,意為更好的散熱。

當然我們實際測評下來認為,這也許是因為更多的中前掌著地,每次前掌推蹬中底,熱氣也會從這個孔中排出(而非進氣的作用)。


嘗試了兩次雨戰,也不避諱直接從積水路面跑過去——在整雙鞋濕透、鞋內開始有積水時,興許這個排氣孔也會有一丁點兒排水的效果——當然也有可能,這個孔只會額外讓進水更容易。

這只是種猜測。

無彈性的工程網眼鞋面並沒有什麼吸水性,因而一次1小時的雨中跑步下來,整雙鞋實測為201g,雨水重量增加並不明顯


鞋面對偏高的足弓依然比較友好,無壓迫感。

唯一要注意的,如果前掌較寬最好還是買大半碼/一碼,外側小拇趾可能會有擠壓感。


後跟支撐上,METARACER用料不多,支撐性尚可。

與虎走那種異常「堅挺」難以按壓的後跟沒法比。

在實際奔跑中,因為更向前傾,整雙鞋包裹最明顯的是鞋身+腳踝處那一圈黑色的海綿部位,後跟支撐的存在感沒有虎走那麼強烈。

——同樣與虎走相比,Metaracer要柔軟「親膚」得多。

同等力度下,METARACER與虎走的後跟支撐對比


中底形狀是Metaracer很顯眼的部位。

與此前ride家族(metaride、glideride、evoride)一樣,Guidesole動能弧設計讓中前掌上揚非常明顯。

以及,與其它跑鞋前掌/後跟觸地、鞋頭/足弓/鞋尾離地不同,動能弧設計的中底,則是中足偏後位置觸地,整個前掌都是懸空狀態。

中底動能弧的設計,讓Metaracer與地面的接觸是中足偏後的位置,整個前掌都是懸空狀態
穿著站立後,弧度沒那麼明顯,抬腳離地,弧度會恢復


對比那三雙ride系列完全靠中底形狀實現的弧度,使用了碳板的Metaracer顯然在維持這種弧度上更「韌」、反饋也更「迅速」的多。

穿上的瞬間就能感覺到這種很直接的前傾傾向,碳板的存在,讓這種前傾不會因體重作用在前掌上,弧度就明顯「減弱」


Metaracer外底橡膠使用了兩種材質,鞋頭/後跟的GRIP和前掌部位的WETGRIP——前者更耐磨,更硬,後者彈性更好,在濕滑路面的抓地性也更好。

後跟處有較大一部分中底直接外露。

Metaracer顯然不適合傳統後跟著地的跑法,上揚的後跟實際在奔跑中也不太會接觸路面。


內置碳板的存在,也承擔了原本防過度扭轉TPU片的作用(亞瑟士慢跑鞋上常用的Trusstic防過度扭轉系統),整個外底看起來也是相當的簡潔。

Metaracer不再使用虎走那種顆粒橡膠——這種常在傳統馬拉松競速鞋上出現的顆粒,不管是虎走還是adidas的adios、美津濃的皇速等都有應用,跑起來會有非常清脆的抓地感,算得上傳統薄底競速鞋極有特色的腳感。


對穿習慣了傳統薄底馬拉松鞋的高手,Metaracer外底橡膠的表現會是腳感上表現出明顯區別的一點。


關於碳板


碳板出現在運動鞋上的歷史很久,用到專業競速跑鞋上則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現在幾乎所有品牌都在研發和升級自家的碳板跑鞋,似乎沒碳板就跑不快了——結論沒大錯,中間邏輯有點問題。


碳板的用處,粗略分為兩類,一種類似【碳纖維穩定板】,把碳纖維材料用在足弓下方部位,主要起到增加穩定、保證支撐性的效果,和一些抗扭轉TPU材料作用類似。

只不過碳纖維重量更輕韌性更好,這樣的穩定碳板形狀也更接近Y型、爪型,面積通常不大;

另一種【碳纖維推進板】,則通常全腳掌或中前掌使用,在增加穩定支撐性的同時,配合中底材質的回彈性能,(達到一定配速)產生較為明顯的有被推動的作用。

通常這種碳纖維推進板都會搭配彈性更好的中底材料和更大/厚的中底,中底在極短時間大幅度的壓縮-回彈,碳板也就起到「推」的效果。

因而碳板跑鞋出爐差不多也都伴隨著新中底材質的推出。

即便這些跑鞋多數碳板都有推進的效果,依然在形態和設計上區別很大


亞瑟士的這雙MetaRacer使用的全掌碳板,定位上會更接近【碳纖維推進板】的概念。


在位置上,有的碳板夾在緩震材料中間(比如nike next%)、有靠近腳底,碳板放在緩震材料上方(比如adizero Pro)、也有碳板靠近地面,位於緩震材料下方(比如這雙Metaracer)。


Metaracer碳板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發揮出中底Guidesole動能弧的性能。

簡單理解成,假設Guidesole動能弧相當於一個蹺蹺板,如果這個蹺蹺板過於「軟」,沒有足夠的剛度,搖擺會很快停下來,且很大的做功是浪費掉了;另外假設作用於該蹺蹺板的力被韌性不足的材料稀釋,也無法維持原有理想的弧度,就談不上「滾動前傾向前」的狀態。

Metaracer最早設計原型鞋,內側碳板部分外露,可以看到碳板幾乎完全貼著外底橡膠。

先跑個幾百公里,我們也會考慮拆解這雙Metaracer,看看碳板的真面目


而碳板的加入,Metaracer也無需額外使用防扭轉+支撐的TPU片存在。

提供支撐性、維持弧度、作用力的回饋、減少腳踝的發力(也就是亞瑟士宣傳中減少不必要能量輸出的效果),全由這片全掌碳板承擔了。


同等力度下,Metaracer與虎走、Nike ZoomX Vaporfly NEXT%、李寧飛電䨻的前掌曲折度對比


  • 儘管同為Flytefoam材質,Metaracer和虎走的中底彈性天壤之別。

    虎走硬實的中底提供了一定的抗摺疊性。

    腳感柔軟得多的Metaracer靠著碳板也保證了很好的支撐/保護性。

  • Metaracer和next%的碳板,在前掌部位起到的韌性要好得多。

    能儘量保證中底觸地-推蹬-抬起過程,中底的壓縮回彈並無額外的分散,在施加力量後也會有更好的回饋感;
  • 李寧飛電的前掌碳板就柔和得多。

  • 可以看到,Vaporfly NEXT%<METARACER<虎走<飛電


另外這裡也能看到,在前掌曲折時,Metaracer和next%對腳背處的空間是最大的。


實戰性能


實際穿著中的表現。

幾組慢動作對比——


  • 相比虎走,Metaracer前掌更厚,緩震和回彈性要好的多;Metaracer中底的彈更接近為「硬彈」,形變沒有Nike的ZoomX那麼誇張,光從腳感上,要比NEXT%硬(後者中底也要厚很多),勝在穩定性更好。

    如果不太習慣厚底跑鞋(本質是通過大體積的中底壓縮實現回彈效果),Metaracer的這種硬彈感會更容易接受些;
同為較高上揚的鞋頭,對比它們的觸地點和中底厚度,實際穿起來腳感差別很大
相比虎走,Metaracer的中底用量要厚得多


  • 刻意用後跟著地,還是能看到明顯的形變。

    相比Hoka oneone的carbon X那種硬,Metaracer又要軟很多。

    對比李寧䨻的出色緩衝性能,Metaracer的吸震沒那麼明顯,但回彈要直接強烈得多;


  • 動能弧實際感受——Metaracer的啟動和加速,幾乎是所有競速鞋裡最出色的。

    Metaracer前後掌落差9mm,外加動能弧的設計,上腳後會有很明顯的向前傾衝動。

    不過上揚的鞋頭多少還是讓高落差不會有很突兀的感覺。

    所以啟動這個環節,包括提速(更多前掌的直接觸地),Metaracer會讓你覺得很自然而然就「沖」出去了。

對比虎走,Metaracer更少用到腳踝發力,啟動用到的「能耗」更少一些


不同配速下的實戰體驗結論——


  • 6分開外的慢跑,Metaracer能穿,前傾同樣會感覺很明顯,也會不自覺的讓你用中前掌著地跑步,配速也會不自覺地就加快。

    但這種配速下,碳板未必會發揮多大的性能。

    能感覺到中底的緩衝性,不管大小體重,這種緩衝-回彈都是比較明顯的。

    所以,穿它慢跑有些暴殄天物,但也不是不行……
  • 5分左右的跑步,Metaracer會有很清晰的腳感(更類似傳統馬拉松競速鞋的感覺)。

    有個比較明顯的改變,相對而言Metaracer會讓你的步幅變得更大,這種變大基於在同樣的步頻下,前腳會更習慣用前掌落地、而後腳會很習慣性更快的離開地面/提拉小腿,這樣步幅就會有一定的改變。

  • 4分內-3分30左右的配速,Metaracer的碳板依然不是那種很強烈「推」著跑的感覺(與NEXT%不同),但如果你維持該配速比較勉強,核心或腿部肌肉處於一種緊張、跑姿比較亂的狀態,對比其它鞋款,Metaracer此時會更讓你覺得每一步的觸地-離地稍微有輕鬆一些的感覺,更自然的邁步。

    這個配速下中底的緩衝-回彈也正好是很適中的狀態,不會卸力,又不至於硬到硌腳。


雨天跑步,Metaracer的防滑沒有問題——不管是踩過積水路面還是跑在斑馬線白漆上,都沒有什麼問題——哪怕它的外底看起來過於簡單了。


有一瞬間也許你會懷念虎走那種清脆的橡膠顆粒與路面的接觸感,但Metaracer前傾的外底也會傳達另一個聲音:別回頭了,向前看吧……

Metaracer與地面接觸部分不大,但實際觸地面積並不小。

濕滑的平整路面它並沒有表現出讓人很擔心的地方


最適合的跑者


平心而論,傳統薄底競速跑鞋的路,亞瑟士的虎走(TartherZeal)、SortieMagic差不多走到了極致;最為經典的Kayano和Nimbus這兩款慢跑鞋,每年疊代升級幅度有限——當三年前Nike攜破2推出碳板+ZoomX中底、從4%到next%再到即將上市的Alphafly,這種革命性產品對亞瑟士這樣的傳統跑鞋,衝擊是很大的。


很多人因而也會質疑(或者期待),亞瑟士能做出什麼真正與之抗衡的產品?這雙姍姍來遲的Metaracer,交出的是可以打很高分數的漂亮答卷。


高分在於,


  • 即便沒用新的中底材質,Flytefoam基本也被調教出最好的狀態。

    緩衝、回彈和支撐性都表現的非常均衡;
  • 我們接觸過的不同品牌碳板競速鞋,初代產品多少都存在一些不完美,普遍都存在還應反覆再調校、下代產品理應更好的情況。

    而Metaracer的完成度,在它們中是很高的;
  • 這種高完成度放在所有目前碳板競速跑鞋中,它都會是值得好好考慮的產品——當然,已有無數精英選手親身示範了nike NEXT%的出色,Metaracer起碼能表明一點,在稍顯不同的腳感下,它一樣輕盈且快速,也能在「跑得更快」這件事上幫助你;
  • 1490的發售價對比直接競爭的Nike、索康尼、adidas、Newbalance…等等的碳板鞋,存在價格優勢(我們原本猜測售價會與Metarun的¥1890看齊)。

    不過聽說鋪貨量並不大——真有意體驗亞瑟士第一雙碳板競速鞋的話,購買還是要趁早。


總結下最適合Metaracer的跑者:

  • 碳板跑鞋的擁躉,如果已有幾雙碳板跑鞋,Metaracer依然值得入手。

    對比目前市面上的鞋款,它在你鞋櫃中的排名(性能方面)依然會是前列的;
  • 對厚底跑鞋無感的精英級選手,Metaracer有著更接近傳統跑鞋的穿著感(主要指中底的性能、鞋面的包裹性等)。

    動力弧的設計,對亞瑟士而言興許已經確定是未來多年的設計方向了;
  • 馬拉松配速能達到5分(全馬330)左右或以內的選手,Metaracer應該可以成為你進一步突破的幫手;
  • 日常6分配速慢跑者,想發揮Metaracer的全部功力會比較難,但可以穿著它偶爾跑跑速度,尤其是跑姿的改正——過往傳統跑鞋仰仗在鞋子上採用各種設計來保護雙腳,現在和未來的鞋子越來越轉向讓你去學習和嘗試更經濟高效的跑姿,從而跑得更好也避免受傷。

    Metaracer也是這樣一雙跑鞋。



關於Metaracer的任何建議,歡迎評論回復交流。

後續有時間的話,再出篇更為詳盡的、Metaracer和當今所有碳板競速鞋的橫向測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