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到落地,你該這樣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之前流行著一句話:
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一是你讀了多少書,走了多少路,愛過幾個人,都可以從你的氣質里讀出來;
二是你讀了什麼樣的書,看了什麼樣的風景,愛過什麼樣的人,也會從你的氣質里讀出來。
以前覺得,讀書總是使人踏實,安靜,多讀書必有意,不必在乎讀什麼。
於是幾乎是不具目的性的選擇一本一本的書,一頁一頁的翻,以為走馬觀花,不咬文嚼字的翻到最後,那些東西也會統統囊括於肚,書里的那些精華就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灌入我的腦海里,等我哪天需要的時候,讀過的那些知識都會統統冒出來化作我生活的工具和助手。
而事實上是:
你花幾個小時就想把別人練習千萬遍總結出來的精華與智慧結晶信手拈來放到你的生活中,**這世界上哪有這麼多簡單又便宜的事情。
**
而回顧自己2016年讀的書:
文學類:
《我們在路上熱淚盈眶》《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優雅》《愛的作料》《阿彌陀福麼麼噠》《解憂雜貨鋪》《無聲告白》《向著光亮那方》《恰到好處的幸福》《我敢在你的懷裡孤獨》《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你從未真正拼過》《好嗎 好的》《極簡生活》
工具專業類:
《麥肯錫工作法》《九型人格》《番茄工作法》《老HR手把手教你搞定HR管理:從有證書到會幹活》
工具書和文學類的書籍參差不齊,一共20本,這些書要麼是循著自己的喜歡選擇的,或者是因為比較暢銷選擇的。
仔細回想,這些書囫圇吞棗的讀完之後,可能留在腦海里的或許就是一兩個人名,一兩個閃眼的共鳴詞彙,一個驚人的故事情節,或者一句帶勁的雞湯,一種孤獨的感覺。
你說有什麼純乾的知識乾貨是從讀完那本書開始一直維繫到現在的,似乎很少,或許讀完的當時有,後來又被生活得惰性慢慢稀釋了。
而如何將一本書真正內化,並真正吸收,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中,使書成為自己邁向成功的高效得力助手,是最近思考的問題。
ψ 一、選擇
最近在讀的書,即2017年的第一本書是:《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與此同時2017的第一個人生管理規劃在線學習課程也在同時進行,分享人是筆記俠華東區合伙人、樂蓓聯合創始人花花。
裡面有些知識點如出一轍不謀而合:
讀經典。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因為時間自有偏愛。
對於會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些,而對於不會自然消亡的食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則可能意味著更長的預期剩餘壽命。
這是著名的林迪效應。
正好解釋為什麼經典永遠存在的道理。
花花在《信息爆炸時代,我們應當如何自處》的課程中談到,在信息爆炸的時代,90%是無價值的垃圾,9%是值得一看的,而只有1%是值得研讀的。
那值得研讀的1%就是我們所謂的經典。
我們總是在重複的抓起沙子,我們應該把時間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即把時間花在有價值的9%和1% 的經典上。
與其讀10本書,不如讀一本經典。
這也是選擇比努力重要的的原因,也是你看起來很努力讀了很多書卻依舊肚子裡沒有料的原因。
ψ 二、學會隻字不差的閱讀
87082071624265873.jpg
李笑來老師說,
隻字不差的閱讀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在自己的慣有閱讀習慣中,關於文學暢銷書或者故事性、小說類的書,囫圇吞棗式的閱讀為多,不求什麼營養,只求了解整個故事的情節和作者要表達和闡述的思想。
而對於工具類書籍和專業書籍,讀書會稍微認真,但是僅僅局限於只求大概不求甚解的層面,而這種閱讀方式往往局限了我們都只是讀了我們想要讀的想要了解的自以為是的那一部分,書中真正的精華未必讀到。
在信息爆炸時代和快餐時代,我們似乎總是處在急於求成的步伐上,吃飯狼吞虎咽,讀書一目十行,忘了初衷和要達到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我們略讀,掃讀、跳讀,似乎已經靜不下心來認認真真一字一句的看一篇文章讀一本書,於是往往很多時候我們錯過了很多信息吃了很多虧:
簽房租合同簽了不公平條例;邀請聚會看錯了時間地點;工作馬虎不看清報告傻傻乎乎問老闆然後一頓被「吊」;專業性較強的書籍看了幾本仍然只是看懂皮毛;浪費了時間一篇文章和一本書下來,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們總是只沉迷於飛速的找一本書中淺顯的可見選項,而自動忽略一些需要思考耐著性子需要咬文嚼字一字不漏才能都懂的隱性選項,而這些背後的隱性信息,正是書之精髓。
所以,與其增加閱讀的寬度,不如增加閱讀的深度,想要在某項知識技能上有所長進,找到書之精髓實操之。
ψ 三、復盤,學習做思維導圖
復盤其實就是複習盤活的意思。
以前自己的閱讀習慣是閱讀的時候將自己有共鳴覺得寫得好有道理的話用筆再書上或者直接在電子書上標記出來做筆記,當一本書結束之後,再將標記的部分抄寫在本子上,筆記略顯機械,且不具關聯性。
最近,從《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開始做思維導圖,每一章讀完之後,梳理成思維導圖,在梳理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小點不明白又倒回去重讀,然後構架完一張完整的思維導圖之後,突然有種融會貫通的感覺。
經典的書,行文結構,思想觀點,語言措辭都有跡可循。
建立思維導圖其實是將書從厚讀薄,又從薄讀厚的一個過程,由厚變薄,又薄及厚,才算是真正的內化一本書。
而思維導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通過畫思維導圖,紙上的知識構架也深刻的存在於你的腦子裡。
想像你的腦子從一堆亂起八糟的文件瞬間變成分文別類關聯清楚地文件夾,你想要提取什麼知識點或者想展開什麼知識點都簡單易行時,你的任督二脈似乎都打順暢了。
ψ四、練習,PDCA的過程
是不是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覺:
很多時候看到正能量滿滿操作性很強的書,我們閱讀完之後覺得書裡面講的頭頭是道想要立即行動。
很多時候,我們空有一腔熱血計劃滿滿,而沒有執行力。
很多時候,我們執行到一半然後因為各種問題半途而廢堅持到底的心就石沉大海浮不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就是缺乏一個反饋,缺少一次整改和再次行動。
說到底,其實這就是一個PDCA的過程。
我們計劃一件事情,從計劃到執行,到檢查,到處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中斷而不銜接,那麼這就永遠是一個開環,無法形成閉環,更加無法螺旋上升前進。
就拿跑步這件小事來說:
P:為了跑半馬,我每個月計劃訓練跑100公里
D:於是每天至少跑3公里
C:後來覺的每天跑3公里浪費時間而且無法得到長跑的鍛鍊
A(第二個循環的P和D):於是改成一周跑三次,每次跑5公里或者10公里
P(進入第三個循環的PDCA)後來,為了節約時間,我放棄了做公交回家,直接背著書包跑步回家,一來節約了回家的時間,二來進行了跑步訓練,三來每天背著運動裝備上班和工作服下班,又練習了負重跑。
由此看來,落地實施的四步驟就是計劃-執行-檢查-行動,而依著這四個步驟一個循環一個循環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優化最後達到你想要的成果的。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