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Metaride,更晚推出的asics Glideride是雙怎樣的跑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sics Glideride跑鞋開箱,及與Metaride的對比。

開篇依然花點筆墨介紹下Glideride和它屬於的Ride系列:

  • Glideride是亞瑟士Ride系列出的第二雙鞋,第一雙就是Metaride。

    第三雙的雛形也已經亮相,一些精英選手穿著它比賽,是雙定位競技的鞋款;
  • 在kayano和nimbus等系列升級幅度越來越小的情況下,未來Ride系列可能會成為亞瑟士「嚴肅跑鞋」里、非常重要的主推款;
  • 幾大跑鞋品牌里,亞瑟士算是最「穩」的那個——產品設計始終堅持自己那套理念、每雙鞋的更新都是小步疊代、也比較謹慎大幅度的變革和新技術應用。

    這也算品牌的調性,用戶對此有褒有貶;
  • 對亞瑟士來說,Ride系列已經算變化很大的一款鞋了,主打GuideSole動能弧科技,厚實中底+誇張的外底弧度,視覺辨識度很高。

第一雙Metaride售價高達1899,鋪貨量也不大,顯然不會是走量款,起碼沒辦法成為多數跑者的選擇,售價999的Glideride就親民的多。

(左Metaride,右GildeRide)

Glideride的定位及參數

Glideride與Metaride都是慢跑鞋(第三雙ride會偏速度/競技),相較原本K系和N系關於足型的劃分,Glideride雖然還是註明適合正常足/內翻足型的跑者,實際不必過於糾結足型——它適合幾乎所有跑者。

Glideride的腳感與傳統的kayano和nimbus顯然不同,中底厚度高了很多,Glideride前掌厚度為26mm,後跟厚度為31mm,前後掌落差5mm,已經接近零落差(<4mm)跑鞋的腳感。

弧形外底的設計也會讓你有意無意更多的偏向中足落地,所以雖然是厚底慢跑鞋,重量算不上最輕盈的那檔,GildeRide也並不會給人過於沉穩的感覺。

日常慢跑,Glideride跑各種距離問題都不大,即便用來跑馬拉松,完賽時間4小時以後的也能駕馭——相比之下它比Metaride更輕、中底也更軟彈一些

最重要的中底配置方面,Glideride使用分層中底,上層FlyteForm(輕量緩衝),下層ProPel(回彈性),後跟依然有Gel膠的存在,不過較Metaride體積要小很多。

Guidance Line(中心引導線)之類的傳統技術也都在Glideride上有使用。

價格差了整整一倍。

乍一看,Glideride好像是Metaride的平民版,就像多數人對iPhone XR的定位一樣。

這種觀點不完全對。

不可否認Metaride更「豪華」,然而豪華的就一定更「合適」嗎?未必。

Glideride繼承又改進了Metaride的腳感,很多方面的穿著感反而是提升的。

Glideride開箱及穿著感

Glideride前掌弧度非常誇張,官方的說法為可以節省耗能,更輕鬆的向前推進。

實際上對穿慣亞瑟士其它跑鞋的人來說,Glideride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去適應、那種有點快速前傾的感覺。

加上26、31mm高度的前後掌,Glideride已經符合厚底跑鞋的定義。

這個厚度也比多數亞瑟士跑鞋更厚一些。

鞋面部分,一體化工程編織鞋面。

視覺上Glideride的前掌較寬。

Arah Plus外底,全掌沒有中底直接與地面接觸,耐久度方面並不會差。

後跟的包裹相比k系、N系和Metaride稍顯簡單,然而實際擠壓,後跟依然非常牢固——亞瑟士的所有跑鞋,在後跟的包裹和支撐性上,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直接用官方的數據,Glideride要比Metaride緩衝性提高7%,腳感上更軟一些

兩款Ride在中底的配置上不太一樣,即便沒有Metaride中底的鏤空設計,Glideride也要輕量的多(相同尺碼,單只輕了16g)。

略遺憾,兩款Ride定位慢跑,但都沒有使用ortholite鞋墊,否則腳感會更舒適些。

Glideride與Metaride的對比

同尺碼的兩雙鞋——

Glideride似乎要比Metaride更大更寬一些;

Glideride與Metaride前掌上翹弧度都非常激進,這也造成初次上腳會有非常明顯的向前感;

同為一體式編織布面,Metaride的網面彈性更好,網眼也要比Glideride的更大一些;

中底方面,Metaride中後掌內部鏤空,GEL膠分布後跟兩側,使用的體積要比Glideride大上約3倍;

前面提到的後跟包裹,實際兩雙鞋穿著區別並不明顯,即便看起來簡化的Glideride依然有相當優秀的腳踝支撐性。

腳踝處的海綿包裹也是相當出色的。

Metaride的觸地面積要比Glideride更大一些,Metaride使用了全新的GRIP SOLE外底,乍一看有點類似於透明凝膠質感的外底,貼合在絨布上;Glideride的外底就更接近傳統跑鞋。


幾次實戰穿著下來,更軟更輕的Glideride會讓人感覺,相比kayano和nimbus,它可能更適合慢跑中稍快的配速,甚至用於一些速度訓練也未嘗不可;厚實的中底保證了緩衝空間,也確實能感覺出比Metaride要更輕盈,沒有累贅感——以汽車為例,Metaride更像配置更高、也更豪華的寶馬7系,而GildeRide更像寶馬5系,即便兩者價格可能差了一倍,難說駕乘體驗也會有這種落差,反而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加上性價比,Glideride興許更適合絕大多數人考慮入手。

因為截至目前兩雙鞋的使用量並不大,這篇也主要偏向開箱及對比。

關於實戰及產品性能上的疑問,可以在評論里回復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