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師生們,未來將面臨怎樣的世界?(世界級教育大師解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危機感,是教育界鮮少提及的詞。
但當教育遇上科技,當學生用百度便可取代詢問老師來解決問題時,這個詞,便開始頻繁出現。
未來,學校的師生將面臨怎樣的世界?
下面,讓我們跟隨被譽為「全世界的校長」、「PISA之父」的AndreasSchleicher和麻州大學終身教授嚴文蕃,走進未來的教育世界。
未來學校的學生——成為終生學習者
未來學校,要培養孩子4種能力
文/AndreasSchleicher
知識
無論教育形式怎麼發展、變化,根基依然是知識。
但是我們新的教育形式要求在知識之上一定要有所創新,並且去通盤地考慮如何讓它適應今天的時代。
因此,我們這裡的「知識」主要由以下五個重要組成部分構成。
系統性思維
在過去,學校教育都非常擅長將大問題化為小的子問題,然後讓學生們逐個去擊破。
但今天更重要的是要在小問題當中進行整合,讓學生形成系統性的思維。
我們希望學生能像數學家一樣思考,同時他具備歷史學家的眼光,這樣系統性思維、跨學科思維是非常有意義的,但這也為教師的專業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今天的教師僅僅做一個科學或者是數學老師已經不夠了,他們一定要具備跨學科的素養,要懂得和其他老師進行合作,教師間跨學科合作才可能使學生擁有跨學科的素養。
設計思維
今天人們所重視的創新與創造力是不完全相同的。
創造力是創新的一個部分和基礎,創新要比創造力,要大得多。
比如,我們的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設計思維來使得自己的學習或者是認知形成體系和系統,這個本身也算是一種創新。
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也非常重要,它使得學生可以了解到究竟這麼多知識和學科當中什麼是它的基礎,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為自己所用。
全球化素養
今天的教育要求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國際性的視野,要讓他們懂得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用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
這個是全球化素養的一個深刻的內涵。
數字素養
今天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機率性的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學生要具備數字素養。
技能
技能也是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基石,那麼技能到底如何對我們實際生活產生積極的效果呢?
技能包括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創新、協作、收集數據、溝通等。
創造力、批判性思維非常重要,批判性思維就是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同一個問題;協作在今天也被當做一種技能來看待,因為跟別人一起合作去共同解決問題本身就需要高度的技能。
品格
除了剛才說的技能之外還有一個軟實力方面的技能對於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就是我們說的品格。
品格包括同理心、韌性、專注力和心智覺知、包容、好奇心、倫理道德、勇氣、領導力等。
同理心意味著一個學生是否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體會另外一個人深處的情景。
韌性,就是學生在失敗以後是否可以繼續前行的能力。
你想讓一個學生變得有創新能力的話,你必須要讓他經常去冒一些風險。
只要冒風險就會犯錯誤,犯錯誤承受失敗以後是否能夠從原地繼續前行,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品格」非常難以捕捉,但是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學校都是非常注重學生品格培養的。
而且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的認知技能高低與他們的快樂感之間沒有太大的聯繫,但是他們的社會情感技能則和他們是否感覺到快樂關聯度很高。
4元認知
所謂元認知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比如說要有相關的自我意識,要懂得去自律,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要經常進行相關的自我反思。
具體包括自我意識、自律、自我反思、自我適應、終身學習、學習策略等。
一個真正的成功的校長和老師並不是學生畢業的時候成績有多好,而是畢業時學生是否可以成為終生學習的意識者,在未來的社會裡更好地發展自己。
未來學校,培養學生時注重3點
文/嚴文蕃
全面發展
這個是第一次中國參加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考試中閱讀部分的成績,比較一下美國、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洲)和台北、香港、上海這些中國城市學生成績的分數。
很明顯,高分段裡面中國占19%,美國高分段裡面占10%,低分段中國只占5%,美國占17%。
數學更明顯,中國數學高分段占了50%,美國只占了10%,相差巨大。
科學也是差不多的趨勢。
後來,PISA考過以後英國特地派團到中國來學習,一年之後,又回去寫了一個報告,內容是中國的數學掌握性學習的報告。
這說明中國在數學的掌握性學習上面非常好,這方面是美國和英國人的短板,他們要學習。
那我們有什麼短板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未來學校應該繼續發揚我們的長處,改進我們的短處。
未來的學校不是全部丟掉重來,最危險的事情是做教育的人跟其他行業的人一樣,一有風吹草動,就全部快速地變化,然後就有鐘擺現象,就是折騰。
未來的學校就是要讓孩子全面發展,也就是指心智和體力都要發展,心智方面又包括學術的和非學術的,學術裡面又包括知識和能力的,知識又包括考核制度。
中國學生更擅長藍色部分的學習
那我們如果把這個作為兩條線,就等於好比全面發展的兩條腿,全面的人應該兩條腿都發達,不全面就是某一條發達,另外一條不發達,中國哪一條腿發達?
剛才PISA的成績就反映了這一點,中國考的都特別好,中國現在缺的是黃色這邊的,藍色部分是不錯的,這是一個反思。
強調「核心素養」
中國的核心素養模式,包括三塊:
第一塊文化基礎,中國悠久的文化,所以一談到文化基礎中國就有文化底蘊;
第二塊科學素養,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這個目的是學會學習;
第三塊就是社會,除了自我發展還要做社會人,社會是責任擔待,公民的意識問題。
中國核心素養
美國人也在總結,未來的學校學什麼。
美國人認為核心是能力——創新、批判、溝通、合作。
美國的核心素養——「6C」
前面兩個「創新和批判」大家知道,創新的第一條件是批判,所以美國人經常講你有什麼不同意見和不同想法,因為他要造成不一樣的氛圍,然後才可以創新。
另外,網際網路特彆強調合作,互相理解,就是溝通合作很重要。
但是跟我們的「社會人」認知不同的是,他的社會人是建立在個體人的情況下,所以特彆強調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品質,放到大的社會來講又特彆強調公民,公民實際上就是擔當和奉獻這兩個東西。
實際上未來的學校強調的就是一個東西——核心素養。
如果把核心素養換回到學習裡面,就是要學會面對複雜情境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的能力。
寫作能力
中國有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美國也做這個調研,把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跟一般的科學家來做對比,看差別在什麼地方。
差別不在他們的科學素養,而在寫作。
獲得諾貝爾獎的要比一般的科學家寫作能力高上20倍,這是統計的計算,但是實際可能是100倍。
寫作非常重要。
閱讀是進,寫作是出,如果要證明我們的學生很厲害,那還得看他寫了什麼,美國最痛苦的就是很多人不會寫。
英語學習聽說讀寫四個能力,哪個最重要?如果只能選一個,我會選「寫」。
聽和讀,我們可以叫做「進來」,說和寫是「出去」,英語好不好只有會說和會寫才能知道。
未來學校的教師——走向專業化
文/AndreasSchleicher
現狀:老師知道的,不一定能做到
幾年前我們為很多國家的老師做了一個測評,就21世紀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被重視的問題進行測量。
當我們要了解在課堂裡面會不會讓學生自己通過分組合作學習來解決特定的問題,我們就發現真正在教室裡面做的現象少了很多;再比如通過測量至少在一個星期以上才能完成的項目這樣的長期學習任務來檢驗學生成績,雖然很多國家的老師都表示這個東西很重要,但在實際這樣做的卻非常罕有。
所以這似乎在老師所說的、他認為什麼是重要的、好的教學方式和他實際的操作過程之間有一個鴻溝——老師們本身的認知不會自動就轉換為先進的課堂教學實踐。
這是教師專業主義中的內涵,就是要如何將自己的觀念和自己實際教學實踐真正地契合好。
專業化程度的高低與老師的自我效能以及老師對職業的滿意、教學效果的相關度非常高。
如果學校給了老師更多的職業支持,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則會顯示出非常高積極的認知。
因此作為校長要幫助教師發展其專業化的程度,而不是用同樣的資源去縮小班級規模,因為我們發現課堂的大小和老師幸福感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
所以,要讓「教師」成為真正專業化的一個行業。
提到教師專業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被外界的壓力施壓,外界會影響教師告訴教師要做什麼,而另外一種情況是教師從事行業本身是出自於自我的興趣和自我內在的動力。
這就需要所有的校長和學校管理者去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具體而言,教師職業的專業化主要有三個方面:
教學的知識基礎:職前教育以及職業發展培訓的激勵措施。
自主性: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的決策權,包括教的內容、提供什麼課程以及課堂紀律管理行為。
這個教學自主性並不意味著教師每一天他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是要根據整個工作的需要,自主決定、設計自己如何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同行網絡:為保持高標準的教學提供互相交流和支持的機會(參與入職輔導、前輩的指導、職業社交網絡、直接觀察的反饋)。
校長一定要考慮到教師在職業方面相應的前景,他是否可以和其他的同行保持著一種積極的交流的渠道,能夠有各種學習的機會來幫助提升自己。
未來學校的課程——更多的是活動
文/嚴文蕃
過去有句話,知識就是力量,今天這句話要重新考慮,有知識就能發揮力量嗎?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怎麼運用知識,以前的教學老師掌握知識和程序,所以老師要教他們,由簡單到複雜,怎麼知道學生行不行,就是考試。
這種傳統的方法,接觸網際網路就不行了,需要強調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不很看重對知識的認識,強調的是它的連接性。
因為碎片化知識到處都有,而對信息的加工連接卻並不常見。
未來的學校,實際上就是儘量利用信息的技術把我們低層面的東西交給學生去自學,更多的是活動。
所以未來學校和傳統的學校課堂不同,很明顯,傳統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下層,未來都在上層。
-
最權威、最具時效的教育資訊
-
最深刻、最獨到的深度解讀
-
最實在、無水分的乾貨分享
-
全國中小學名校長交流學習、價值分享的社交平台
-
盡在校長派
-
自由思想,獨立人格,匠人精神
-
關注校長派微信公眾號
-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校長派獨家文章
○獨家 | 上海教育泰斗唐盛昌:中國教育沒有前進在任何一條道路上(重磅推薦)
○獨家 | 「高考神話」臨川一中校長王昱:高考改革萬變不離其「宗」
○獨家 | 校長李建文:教育不止是奠基未來,也要幸福當下
○獨家 | 實踐派校長楊文芝:生涯教育,讓應試學生走得更遠
| 根據博雅小學堂、人民教育綜編
| 編輯:校長派
| 更多內容請關註:校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