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是教師培訓的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續教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舉措,將教師的繼續教育納入教師管理範疇,無論對教師本人還是整個教育都是有益的。

因為有繼續教育的考核約束,教師就會將學習當作自己的一種責任,養成終生學習好習慣。

教師終生學習,可以促使知識不斷更新,可以拓寬視野,可以豐富學識,可以獲得更多信息,從而提升素養、發展能力。

作為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培訓則是重中之重,教育培訓能夠抓到點子上,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高漲,繼續教育的效果就會明顯,反之,教師就會失去學習動力,就會將培訓視為沉重負擔,帶著負擔心理去參加培訓,就會事與願違,培訓也就淪為花架子,獨具形式美,對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升也就會成為空手道。

對教師如何培訓不能想當然,不能坐在辦公室憑空設想,而要沉到基層去,實地調研,多多聽取一線教師的呼聲,多多考察一線教學的需求,然後,有針對性開展培訓。

一句話,就是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必須真真實實對接教育一線的地氣。

培訓終極目的不是為了學分,而是提升教師素養與能力,接地氣是培訓的關鍵。

只有接地氣培訓,才能讓教師繼續教育綻放耀眼的光芒。

一線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育實踐,因為教師工作性質所決定,因此對教師的培訓就應該強化實踐功能而非深奧理論灌輸。

現在,教師普遍對培訓不感興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套用類似大學教學的模式,很多培訓教師的授課,十分近似大學課堂,喜歡炫耀淵博知識,喜歡搬弄新潮的術語,喜歡闡釋深奧的理論。

結果讓受訓教師如墜雲裡霧裡,聽得腦殼發炸,頭昏目眩。

筆者不反對教師旁徵博引,也不抵制新潮術語,也不反對闡釋理論,但是,培訓教師必須記住教師培訓既不是學歷教育,也不是培養教育理論人才,而是要直接服務於教師的教學實踐,要讓受訓教師通過培訓觸類旁通,引領他們運用新理念指導教學,不斷改正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課堂結構。

因此舉辦的教師培訓班,重點要在指導如何幫助教師開展教育實踐下功夫,要避免深奧理論的闡釋,要克服炫耀心理,不能將大學的授課內容照搬到教師培訓之中,那樣的照搬,肯定不會對一線教師的胃口。

在過去的培訓教育中,很多中小學一線教師的授課較之那些大名鼎鼎專家授課要受歡迎得多,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來自一線的中小學教師能夠準確把握中小學教師與教學的真實需求,能夠避免那些並無多少參考價值的理論灌輸,而那些專家學者則盯著是學術理論的傳授,企望用學術理論去武裝教師,而受訓教師深知那些學術理論很難匹配教學實踐,不能匹配教育實踐,要它何益? 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他們長期耕耘在講台,教學的基本套路是清楚的,課堂的基本藝術是懂得的,他們參加培訓班,目的是通過培訓提升自己的學識水平與教育能力。

培訓教師授課思路、授課方式、授課內容直接影響受訓的學習興趣。

因此,培訓教師走上培訓講台之前,必須對思路、方法、內容等等事先精心準備,要努力改變面對學生教學那種課堂結構模式,極力避免居高臨下的說教,必須克服照本宣科。

高質量的培訓課堂不是中小學的課堂的簡單回爐,而是能夠授之以漁,讓教師受到啟迪,得到拓展,能夠通過培訓反思自己教學,彌補自己短板。

現在很多教師對培訓沒有興趣,與培訓課堂沒有自己特色戚戚相關,很多培訓課與受訓教師的課沒有差異性。

假若培訓課能夠讓教師感受別具一格富有啟發性,教師自然會積極參與。

教師培訓一個重要任務是促進專業發展,那麼培訓課應該有更多適合教師選擇的專業課程,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現在的培訓,基本上是上級分配名額,學什麼由培訓機構制定,受訓教師基本沒有選擇餘地。

一線教師想學習的內容,培訓班卻沒有開設;一線教師不感興趣的內容,卻被培訓列為必修課程。

教師培訓在課程設計上具有很強的拉郎配色彩,受訓教師基本沒有話語權。

教師為了修滿學分被動接受的培訓,誰會認認真真去對待?設若今後的培訓如生活超市一樣能夠按其所需選擇,那麼,就一定會吸引廣大教師主動參加。

繼續教育的培訓,必須貼近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對接教育地氣。

否則,培訓就很難有效果。

沒有效果的培訓,則真的是勞民傷財,白白消耗教師時間與精力。

(作者:劉和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校本培訓有名無實,那是因為方法不對頭

很多學校的校本培訓流於形式:要麼東拼西湊,隨便從網上下載幾篇文章,供教師學習消化;要麼不厭其煩地聽課、評課,缺乏一個明確的培訓專題;要麼放任自流式地讓教師讀書,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學習要求。由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