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常見跑姿錯誤,快來看看你是哪一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於跑者而言,十個跑者之中至少有八九個跑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跑姿問題。
話說多個關於運動科學的研究表明,不適當的跑步姿勢不僅會浪費你的體能,還容易造成損傷,嚴重影響你的跑步經濟性。
所以也許你知道普遍意義上的「正確跑姿」,但是你真的會糾正已經成型的錯誤跑姿嗎?
答案肯定是顯而易見!
今天就告訴大家最常見的錯誤跑姿,看看有沒有「你」!
常見的七大錯誤跑姿:
1、跑姿步幅過大
作為一名跑者,我們應該清楚步幅與步頻之間是成反比的。
最佳的跑姿應將步頻維持在(180步/分鐘)。
從力學的角度看,步頻越高,力學的效率越高。
而且大步幅會讓身體重心起伏更大!跑步是水平運動,把過多的能量消耗在克服重力上實在是浪費。
所以無論跑得快還是慢,但總體上其步頻都應該較高。
當跑速提高的時候,步幅自然加大,而步頻只是略有增加。
在步頻沒有達到180步/分鐘之前,跑者應該更多地採取較短步幅來增加步頻,而不是使每個步幅都加長。
(建議跑者在步頻達到180步/分鐘之後,再去訓練步幅!)
2、跑步時含胸弓背
跑步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上肢、軀幹都要協調統一。
軀幹的姿態是否正確對於動作穩定十分重要,如果含胸弓背,不僅影響呼吸,連跑步效率也會大受影響。
肩頸部、背部力量不足,長期伏案、久坐的辦公室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3、身體後傾
首先在跑步時身體過度後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你跑步過程中的呼吸!
一般跑者在跑動過程中肌肉肌腱發力方向不對,核心力量不足,尤其上腹肌力量不足,沒有很好拉住軀幹,很容易出現這種跑姿。
其實在跑步時,身體應該輕微前傾,利用重力產生一部分向前的動力。
4、膝關節內扣
很多跑友跑起步來容易出現膝蓋內扣,出現這種跑姿的一般以扁平足人群和愛穿高跟鞋的女性跑友居多。
原因多是由於以下兩點:
-
下肢力量穩定性不足,跑動過程中被動抬起胳膊和肩膀,維持身體平衡。
- 軀幹力量尤其是肩背部力量不足,不能很好支撐和負擔身體重量。
作為最致命的錯誤跑姿,不僅會增加膝蓋和小腿的壓力。
久而久之還會造成膝蓋和小腿足踝的異常磨損。
5、垂直彈跳幅度過大
垂直彈跳幅度過大,一般指的是在跑步的過程中甩著小腿跑。
單腳著地時,著地點明顯在身體重心前方很遠的位置,且腳跟著地。
這樣的跑姿會直接造成兩點不良影響
- 跑動時蹬地的方向不對,向上的力大於克服身體的重力,過多的垂直彈跳耗費額外能量。
- 把來自地面的作用力不經緩衝直接傳遞到膝蓋,從而增加膝蓋受力,造成膝蓋問題。
所以在我們跑步腳著地的瞬間,著地點應該在重心正下方,至少不能距離重心太遠。
6、長距離踢臀跑
踢臀跑對於中短跑的運動員而言,屬於一個很不錯的腿部熱身運動。
- 這個動作最重要的作用是,拉伸大腿,小腿,臀部,膝蓋,踝關節的肌肉肌腱韌帶,防止劇烈運動下受傷。
但是對於中長跑而言,長距離的提臀跑不斷過度摺疊小腿會讓肌肉疲勞,造成乏力感,嚴重影響跑步經濟性。
其實在中長跑中需要一定的摺疊小腿,也就是以髖關節為軸心,將摺疊小腿和上擺大腿進行結合。
但是這種跑步的提拉技術務必要和過度提拉導致的「踢臀跑」區分開。
7、髖部傾斜、骨盆擺動
跑步時只有保持骨盆穩定,下肢以髖關節為軸心前後擺腿,才能有效保證跑步穩定的支撐。
如果跑步時臀部總是左右擺動,就會造成髖部傾斜核心不穩,從而直接導致骨盆上下擺動。
這種跑姿不僅會降低跑步效率,還容易使下肢受力不均衡,身體兩側承重不均,對身體造成傷害。
總結:
對於跑姿而言,由於個體身體素質特點、先天與後天基礎的差異化,所匹配的相對合理跑姿並沒有一個「標準」。
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的界限,但是跑姿的訓練一定是細水長流的過程!
因為要遵循身體素質的訓練和改造進程,這一點非常重要。
而且,中長跑、馬拉松的技術還要基於專項能力和體能狀態之上。
「跑步」常見的10種不規範跑姿你有幾種?正確的跑姿包含哪些要素
不管是跑步新手還是跑步老手,日積月累都形成了自己慣有的跑步姿勢,有好的習慣,也有習以為常的壞習慣,很容易被忽視。跑步時每邁一步,身體就要承受自身體重兩到三倍的壓力,不規範的動作模式會對肌肉、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