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校長的治校思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校長的治校思維對於其行動策略有決定性影響,而校長所採取的行動對於學校發展至關重要。
技術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學校作為教育組織不僅要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且應開時代先聲,引領時代發展。
在人工智慧時代,校長的治校思維也應與時俱進。
人機結合將成學校常態
在當前學校管理與教學活動中,已經有一卡通門禁、OA系統、自主排課和選課系統、職業生涯規劃平台、成績分析系統、無紙化閱卷系統、試題庫和教學評價系統等軟體的應用。
這些軟體引入學校管理與教學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教學與管理活動的效率。
2017年《地平線報告》認為,六項重要的技術進展——創客空間、分析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等,將在未來五年對基礎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余勝泉也指出,人工智慧可以在自動出題和作業批閱、學習障礙診斷與反饋、體質與心理監測、綜合素質測評、個性化教學、教研活動和教育決策仿真等方面對學校教學和管理產生影響。
就像人工智慧棋手、醫生、律師和會計一樣,人工智慧教師也能進行學習,經過學習和訓練之後的人工智慧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回答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可以在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估和診斷,還可以進行作業批閱。
人工智慧教師至少可以在知識學習方面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處理批閱作業等一些日常事務。
英國語言學家雷·克里弗德說,「科技不能取代教師,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師卻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師」。
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不懂得應用人工智慧,讓人工智慧教師配合自己工作,那麼他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一定比不上那些懂得應用人工智慧的教師。
當人機結合成為學校的常態之後,學校就要根據新常態重新設計學校的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工作流程、人員配備、經費分配和物資使用。
能用技術解決的問題,儘量使用技術,特別是在規模較大的學校使用合適的技術可以節省許多開支,提高運營效率。
由機器輔助人進行工作,可以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情,學校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機器不可替代的創造性工作和價值引領等方面。
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今天的學生要面對未來的生活,因此學校教育的內容要有一定程度的預見性。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社會性、創新、審美和價值引領等精神活動會越來越重要。
技術越進步,必須更加重視對人的價值引領。
學校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創造有凝聚力的文化,提倡人文關懷,學習溝通和交流的技術方法,增強人的社會性。
社會是由人來主導的,而人由精神和價值來控制。
因此,進行價值觀和社會性教育就是保證人的主體地位,保證人不被技術和制度所奴役成為單向度人的根本之所在。
在技術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學校工作的重點也要放在培養創造性思維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上,讓學生有理性和批判精神。
學校要鼓勵創造,寬容錯誤和失敗,學生要不畏師不畏書,敢幻想敢嘗試。
現在許多學校在進行Steam課程和創客教育,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進行項目式學習,就是在積極回應時代的要求。
未來學校還必須更加關注人的心理體驗,注重審美和藝術活動。
戲曲、音樂劇、美術、舞蹈、體操等各種各樣的藝術活動,不僅能緩解學習和工作壓力,而且能給人以美好的體驗,讓精神愉悅。
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培養方案
大凡校長都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但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模式下,因材施教的理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落實。
學校可以為部分有特長的孩子組織相應的社團,開設相應的課程,分層組織學習和布置作業。
但對每個孩子有針對性地制訂個性化的培養方案,是無論如何都難以實現的。
然而,隨著人工智慧、分析技術、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個性化教育就有可能實現。
如同醫學上的靶向治療,教育也可以精準發力。
技術進步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教育形態,我們可以藉助於對學生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徵所對應的大數據進行分析,以此判斷學生的潛能和素質。
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為每個學生制訂個性化的課程和學習進度安排,甚至可以為學生選擇個性化的學習策略。
從管理角度看,未來的行政班級會逐步淡化,學科教師更多地像導師團隊。
一個主導師帶著一個團隊,在為一群稟賦和志趣相近的孩子服務。
這些孩子可能是按照發展水平而不是按照年齡進行分組。
過去教育史上曾經出現過的道爾頓制和文特納卡等教學管理制度可能會重新流行。
作為校長,因地制宜探討各種與個性化教育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將是未來重要的職責。
校長應有權變思維
隨著個性化教育的實施,學制、學期、統考、坐班和考勤等概念將會被打破。
過去校長、副校長、主任、年級組長和教研組長等按部就班通過會議進行的經驗決策,可能將變成基於大數據分析基礎上的科學決策。
管理中的科層也將隨之而減少,組織結構會越來越扁平化。
這就要求在學校管理中越來越有靈活性和柔性,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管理策略。
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特別是在精神方面的個性化成長成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之後,學校將逐步演變為資源平台中心、測評中心、活動中心和個性化教育服務中心。
隨著決策的科學化,管理人員的需求量會有所減少,以專業知識見長的教師需求量也會相應減少,而掌握各種特定技術的專業輔助人員的需要量會越來越大。
這些變化都需要校長面對。
隨著技術進步,學習過程和管理過程中的黑箱將會越來越小,但校長和其他管理人員遇到的即時性、情境性問題會越來越多。
當他們有更多機會直接面對一線教師和學生,會看到更多的現場問題。
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有權變能力,能及時處置各種突發問題。
這無疑對校長和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在不久的將來,校長的勝任力模型需要重新建構。
作為一名合格的校長,不僅要具備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和調適外部環境等傳統的各項能力,還要有應用技術的能力和即時處置問題的能力。
總之,時代的進步無人能夠阻擋,作為校長只有努力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在看清楚未來的走向後提前進行準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創設出適合未來人才培養的新型學校教育模式。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北京市門頭溝區京師實驗小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18年02月28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