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的幼兒園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看完大吃一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37年,德國教育家福祿倍爾在布蘭登堡招收了一批兒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學齡前的組織。

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技能以及進行了各種各樣的集體性的活動,這種形式多年後被福祿倍爾命名為「幼兒園」。

幼兒園是我們人接觸社會教育的第一步,應引起家庭和社會的足夠重視。

相關研究表明,0-6歲階段的兒童教育會深深的影響孩子的未來。

但近些年,隨著國內幼兒園各種醜聞爆出,家長們紛紛將眼光轉到國外。

那各國幼兒園教育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Touchbox就來深層次的扒一扒各國幼兒園特點。

美國幼兒園

現如今,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母親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選擇做全職媽媽,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的初等教育。

在能力允許範圍內,美國家長們會選擇將孩子託付給更高質量更正規的幼兒園,能比較全面地培養孩子們的認知和非認知能力的發育。

在美國,幼兒園給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玩,玩,玩,各種玩,其中手工、繪畫和戶外活動居多。

在美國暑假會有夏令營,內容一般是戲水、燒烤、模擬視頻大排檔做生意、製作各種水果汁等等。

美國幼兒園主要是培養孩子各種點點滴滴的小技能,例如自己繫鞋帶;整齊地塗顏色;學會使用標點符號;獨立完成家庭作業;自己又快又好的收拾書包;學會排隊;學會100以內的數字等等。

美國教育的主要特點:

1. 重視個體教育,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2. 不隨便對孩子的某個行為做評判;

3. 不把自己的三觀強加給他們,不隨意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

4. 利用各種感官,通過與環境的直接作用進行學習

5. 鼓勵幼兒積極地與環境中的物體、材料和人進行相互作用。

6. 發展幼兒的獨立性:培養幼兒做出選擇的能力,發現他們自己興趣的能力等。

7. 通過使用不同的材料、圖書角、玩具角等活動發展幼兒的數學技能、閱讀和寫作技能、社會技巧等。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越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和貴族學校,越要求家長去做義工,能積極的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

對中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作過傑出貢獻的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單獨能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小編在美國的朋友曾感嘆:「越是熱心參與學校活動的家長,他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和表現比其他孩子要優秀得多。

德國幼兒園

目前在全世界兒童教育領域,比較流行的是蒙台梭利或者華德福,但是,在德國,最大的幼兒園連鎖品牌就是幼兒園之父福祿貝爾創辦的幼兒園。

在他看來,承認遊戲即是童年生活的最重要形式,並且肯定遊戲對於兒童發展的教育價值。

因此德國很多幼兒園的特點是能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創意活動以及自己作決定的空間。

教育目標是培養「自由、會思考、自我驅動的人」。

收費

以福祿倍爾幼兒園為例,旗下150多家幼兒園遍布德國多個州,雖然是私立公司,但秉持著創始者的理念,不以營利為目的,只按照家庭收入收取少量學費。

教室

福祿貝爾幼兒園會設置藝術室、音樂室、運動室、圖書室、構建遊戲室、角色扮演室、舞台劇室、工作坊等,每個專業領域都配有負責藝術啟蒙的專業教師。

孩子們自由選擇自己想學習的內容,上課期間也可自由的退出。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慾望,德國幼兒園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和促進這種內在慾望,並根據兒童學習和發展的自然需求來進行不斷調整。

德國幼兒園老師會更多的將心思用在和孩子的互動上,認真傾聽和對待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並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

在最大程度上給予孩子表達、玩樂、學習的自由。

重視個性化教育,尊重每一個個體。

例如在德國的幼兒園,沒有固定的教師和同學,交朋友需要靠小朋友自己主動去社交,讓孩子基於共同興趣自己選擇玩伴。

在不同的團體中,孩子更加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更好的了解小夥伴的想法。

德國的幼兒園教育會在以下四種技能中綜合發展,而不是只中重視其中一個或者兩個:知識、技能、氣質和情感。

美國教育家莉蓮·G·卡茨曾說過:「若因為過早地教孩子知識而損傷了孩子的氣質和情感,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德國非常重視孩子的情感教育,甚至還開設了情商課程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疏導自己的情緒,預防校園霸凌。

法國幼兒園

在法國,幼兒園分為公立、私立兩類,家庭可以按自己的收入水平尋找相應的幼兒園,費用不超過家庭全年收入的14%到16%。

公立幼兒園僅收餐費和校外時間的看護費,每月大概在幾十歐左右。

幼兒一周在園時間通常為26小時。

法國幼兒園比較推崇皮亞傑和他的建構主義理論。

皮亞傑提出為幼兒提供一個情境,讓他在情境中學習,從而找出解決問題。

還又另外一位兒童教育專家傑羅姆·布魯納,強調在幼兒操作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開始時組織活動,在遊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指導。

這兩位的理論被法國很多幼兒園實踐著。

特點

1. 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兒童身體、智力、性格和感情的全面發展。

法國尤其注重鍛鍊兒童的身體,增強兒童的體質。

2. 注重自我服務的能力,發展兒童的獨立性,學會與人分享和合作。

3. 法國是個非常注重藝術發展的國家,從學前教育開始,就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養兒童的樂感、繪畫能力和手工製作能力,通過帶孩子們去博物館,看藝術繪本等發展兒童對美的欣賞能力。

4. 幼兒園承擔教育、診斷、治療三種職能,把社會、衛生、心理三者有機結合。

法國幼兒園的課程

1. 語言:包括口語和早期書面語

2. 共同生活: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3. 發現世界:包括發現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時間空間等

4. 體育教育:法國幼兒園的課堂里有各種各樣的體育類課程和遊戲類課程

5. 藝術教育:法國很多學校會定期請藝術家加入到課堂教學裡,讓孩子直接從藝術家那裡感受創造思維的多樣性。

幼兒園有很多美術課程,引導兒童觀察和觸摸各種形狀、物體和材料,進行視覺和色彩得探索,並培養他們著色、拼貼等能力。

6. 科學教育:在法國3歲的幼兒就已接觸科學教育了。

法國一位幼兒園園長說:「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為了開闢孩子們良好的思考道路。

」從小注意孩子對事物的獨立看法,進行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是法國科學教育追求的目標之一。

日本幼兒園

因為幾篇講述日本小孩的爆文所產生的廣泛影響,中國家長對日本幼兒園相對比較熟悉。

而且對日本小孩的禮貌和自理能力印象深刻。

在日本幼兒園,孩子們要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櫥、收拾餐具、拜訪桌椅等。

日本特別重視孩子的室外體育活動,遠足是幼兒園的重要科目。

不僅鍛鍊孩子們的體力,還有採集標本、回來展出的任務等等。

教育特點

1.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老師在幼兒園不可以教孩子識字讀書,而是幫助小朋友變得獨立,例如自己脫衣服穿衣服,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

2. 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懂得交通、地震、火災等安全知識

3. 動手能力比較強

4. 「冷凍教育」:日本的孩子即使在冬天也是穿短褲、短裙,老師在冬天帶領小朋友散步,直到孩子們流鼻涕了才可以回幼兒園。

大部分時候吃的是冷食,喝的是涼水。

5. 條理教育:很多中國家長會被日本孩子上學時大大小小的包包所驚訝,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等等。

孩子從小在各種包包的轟炸下,學會了分門別類的整理能力,做事也更有條理性。

6. 感恩教育:在日本很多寺廟周圍都會有幼兒園,寺廟住持同時擔任著園長的職責。

孩子會不定期參加佛教的一些活動,例如佛誕日、涅槃日的活動等。

日本人相信,從小對孩子進行佛教思想的浸透,會使孩子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在幼兒園的教學計劃中,沒有語數外、音樂等,更多的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的說謝謝!

7. 重視傳統文化,培養自豪感。

在日本幼兒園,會過一切傳統節日,例如女孩節、男孩姐、納涼節、七草節、乞巧節等等。

韓國幼兒園

韓國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發展,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給兒童創造適宜的環境,使兒童的身心協調發展。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在4月、7月、10月和2月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主題而展開。

其課程主要包括五個領域:健康領域、社會交往、表現領域、語言領域和探究領域。

2004年1月25日,韓國國會通過了主要內容為幼兒在入小學前可免費享受一年學前教育的《幼兒教育法案》。

教育特點

1. 愛國教育:韓國幼兒園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愛國教育,幾乎在每一個幼兒園的教室、幼兒活動室、教師辦公室、園長室、接待室等都會掛有韓國的國旗。

幼兒園從小就教育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國家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物品是世界又名的。

2. 禮儀教育:在韓國,尊老愛幼、尊師敬長等是在幼兒園中教授孩子的主要內容之一。

去韓國家庭做客,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會雙手捧著,為客人和長輩倒水。

有的幼兒園甚至專門開闢了禮儀室,教師和幼兒一起穿上民族服裝,學習傳統禮儀。

韓國和日本一樣,注重傳統節日,每逢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大型慶祝活動都有孩子的參與。

3. 家政教育:在很多幼兒園,會有專門的家政活動室,讓幼兒穿上小廚師服裝,自己搓小糕點,在老師的指導下烤餅乾等。

烤好的食品請客人吃或者帶回家給家長吃。

4. 語數外不許提前教:在幼兒園的課堂上,不教授知識類內容,而更重視培養孩子感知世界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5. 特殊殘障兒童聯合教育:就是指正常兒童與殘疾或者學習有障礙的兒童一起接受無差異對待的一種教育。

韓國的特殊教育專家認為,讓殘障兒童和正常兒童共同生活與學習,能更好地幫助殘障兒童適應社會,也能使正常兒童形成樂於助人,體貼理解他人的良好品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