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語文,莫如以語文教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物介紹:
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委員會委員;東北師範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研究實踐的主題教學獲得國家首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全國第四屆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
曾出版《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研究》《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超越·主題·整合》等十餘部個人專著。
不知不覺已經當了30年教師。
說來有意思,10年左右當上特級教師,再10年左右做副校長,近10年做了校長。
反思今日之自我與10年前、甚至5年前之我已有天壤之別,但對於教育,我始終心懷敬畏,不敢說自己已然能夠窺其真諦,但依然堅持一線,不敢離開課堂。
在教師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感嘆關鍵事件對自己成長的助益,對於我而言,這樣的關鍵事件有很多。
而其中最難忘的應當是2010年,這一年我成為東北師範大學柳海民老師的博士生,從田野走進象牙塔,草根變成研究者,又再度回到「田野」。
今天看來,5年的求學經歷改變了我作為一個從一線起步的教師的視野與思路。
同樣是這一年,我的職業角色由特級教師變為學校校長,由帶領語文教師共同成長,變為引領一所學校走向卓越。
經驗與理性、研究與實踐;個人與集體、理想與現實……6年來,正是在這種多方矛盾的巨大衝突中,我對於教育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語文學科要回歸對人的關懷
作為一線教師,我見證了21世紀初至今的十多年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歷程,實踐中發現了語文教學的諸多問題: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教學內容雜亂鬆散、缺乏結構性,教學目標不清、教學方式僵化……尤其忽視了對人的完整培養。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20多年前,我在國內率先提出了「主題教學」的主張,試圖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兒童抓住「核心語詞」,牽一髮動全身,帶動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促進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在實踐中,40餘節研究課在全國引起很大的反響。
當我和柳海民老師說,我的博士論文想做自己研究了幾十年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之後,柳老師認為,將從實踐中來的教學研究加以提升總結,非常具有啟發意義。
但同時他也追問了我一連串的問題:你的「主題教學」研究了近20年,究竟建構了什麼?創立了什麼?你的「主題教學」核心概念是什麼?本質是什麼?特徵是什麼?是否運用「主題教學」在教學效果上有什麼區別?
我所提出的主題教學,緣起於對語文教學現狀的反思,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拿課堂說話」。
但從研究者的視角而言,其內涵界定是否清晰、其體系構建是否完善、其推廣延伸是否可行……特別是關於語文學科的本質思考,很多時候陷在課堂里,容易見樹木不見森林。
語文學科,說到底是培養「人」的途徑之一,缺失了對於人的關懷的語文課程勢必是蒼白的,甚至是可怕的。
但是語文對於人的關懷又不應當是生硬的、教條的、脫離語言學習材料獨立存在的,應當讓學生在母語文化的滋養下,自然而然地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成為完整的人。
基於上述思考,我與團隊在原有實踐研究的基礎上,逐漸明確了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是以「語文立人」為核心思想,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困境,根據教學內容和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從文化的高度、培養完整人的哲學角度,堅持以兒童的生命價值為取向,在綜合思維指引下,整合多種資源,挖掘教學內容的原生價值,生髮教學價值。
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中,引導兒童形成主題意義群,促進兒童語言發展、思維發展、精神豐富,整體提升語文素養與培育價值觀,進而逐步形成促進兒童核心素養發展的理論主張與實踐模式。
課程整合應以核心素養為「魂」
當上校長後,每天走在清華園裡,很少有人再來單獨問我:這節語文課該怎麼教?更多的聲音是類似這樣的: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究竟是什麼?學校在哪些方面應當改進?孩子在學校應當獲得怎樣更好的發展?
作為校長的這些年,每學期我都和中層幹部們到各個年級去分頭蹲點聽課——在每個班級中和孩子們一起生活一天。
近距離的教育觀察,讓我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每門學科都在無限制地強調自己學科的重要性,語文是母語學科,數學是自然學科的王冠,體育能打下健康的底子,藝術能修煉人的氣質,然而還有英語、科學、綜合實踐等那麼多門學科,當這一切全都強加在孩子幼小的肩膀上,全都要求兒童同等對待的時候,勢必造成學生負擔過重。
同時,學科間,教學內容重複,一年級的《詠鵝》、六年級的《長江之歌》等內容會在語文、音樂等課程中反覆出現,學生為教材陪跑,興趣消失殆盡。
而且,還有太多我們成人認為重要的東西,比如:法制、禁毒、防艾等相關內容,以及地方和校本課程,想要擠進已不堪重負的學校課程。
任何一門學科都是諸多育人途徑中的一條。
在每一門學科教學都愈加專業化的背景下,我們不能培養很多具有專業化背景的野蠻人。
如果學校沒有辦學理念及辦學目標的正確導向,沒有學校整體育人氛圍的營造,沒有學科課程體系的建構,課堂教學所能發揮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
就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構建來講,課程不是少了,而是其間缺少銜接,特別是很多一線教師在操作的過程中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沒能夠為學生未來持續的發展奠基。
在學校整體課程構建的過程中,不能再做加法,而要想辦法做減法和除法,應該調整結構,於是就產生了優化整合國家基礎性課程的「1」,以及「學校個性化發展的特色性課程」「x」的「1
x課程」。
如何打破原有的各個學科教學中的線性操作方式,將相關知識、能力等組成一個有聯繫、有邏輯、有層次的系統,並形成適合學生髮展、滿足學生需要的主題課程。
具體而言有三種整合方式——
學科內的滲透式整合:以某一主題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科自身的獨特屬性與優勢,適當融入其他學科元素,以更好地助力兒童學科素養的提高。
學科間的消弭式整合:以某一主題為中心,將兩門或以上不同學科的概念、內容和活動等整合在一起,為研究同一主題或解決同一問題,提供不同學科的思想和方法。
跨學科的融合式整合:圍繞同一主題,超越學科邊界,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通過實踐體驗、系列研究等方式開展系列課程活動,如戲劇、應用創新等。
整合的依據指向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以清華附小為例,在課程整合之初,學校就初步擬定了「清華附小學生髮展五大核心素養」:身心健康、善於學習、審美雅趣、學會改變、天下情懷。
「五大核心素養」進而使學校的課程改革更加有「魂」,更加有「根」,以此為依據進行的課程整合,實現學科內外的融合、統整的化學變化,進而打破學科過細、過深的碎片式教學現狀。
人才的專業化培養更需強化價值觀引領
古人說君子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
因而,「從小擁有理想與抱負、意志與品質、實踐與行動」構成了清華學子成志教育的內涵。
迎接未來的最好辦法是把激情與思想奉獻給當下。
今天的教育在培養專業化人才方面漸行漸遠,中學課程大學化,小學課程中學化,儘管應試教育的窠臼已有所打破,但很多學校和家長對於學生學業成績的看重,仍然先於對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看重。
這樣的教育培養了很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未來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取決於今天我們培育怎樣的兒童。
這樣的教育如果不加以改變,對於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將是可怕的。
國家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在試圖解決這樣的問題。
對於一所學校而言,究竟該培育怎樣的人才,怎樣用一句提綱挈領的話語表達其最深摯的教育理想?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處,我們找到了「成志」這個根源。
成志教育要「承志」。
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讓兒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成志教育要「立志」。
把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同祖國和人民聯繫在一起,成為祖國的棟樑。
成志教育要「弘志」。
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兒童學會「微笑、感謝、讚美」,養成「言行得體、協商互讓、誠實守信、自律自強、勇於擔當、尊重感恩」等道德修養,努力成為未來的榜樣,引領社會和時代。
承前利於啟後,審視方能前瞻。
回望30年的教師生涯,儘管成就與遺憾並存,但所幸自己年屆天命,仍有研究的熱情與成長的動力。
願以有生之年,繼續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貢獻微薄之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內容
(2016-03-08)
十八屆中央第九輪巡
「兩會」這三年:綠
點擊排行
主動發展的教師更能適應變革
從一名入門的教學新秀,快速成長為深受學生喜愛的骨幹教師,不但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堅實、專業技能本領出色,而且研究與指導能力突出、教學經驗豐富——這無疑是每一位教師的理想與追求。那麼,怎樣才能減少教師...
打造實踐研究的學習共同體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鍾啟泉當今,國際教育界都在關注與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這一趨勢的出現,不是意味著一般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改變,而是預示著一場更為深刻的課堂革命的到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