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STEM教育發展大會在深圳舉行,7月1日精彩盤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6月30日, 第二屆中國STEM教育發展大會在深圳福田順利召開。

本屆大會,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與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聯合主辦,香港STEM教育聯盟、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深圳市福田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

此次大會既有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朋友前來分享STEM教育的最新理念與經驗,又有來自不同地區的教育行政界同仁介紹與研判STEM教育政策;既有學界關於STEM教育的前沿探討,更有來自一線中小學校生動活潑的實踐展示。

這是一場STEM教育的先進理念與生動實踐交織,頂層設計與社會互動的盛會,全國共有一千六百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報到現場

會議現場

作為科教領域每年一屆的專業盛典,本次大會在注重新觀點交流的同時,更加注重新實踐的分享;在注重與會者高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與會者的參與和互動,以期每位會議代表都能從中斬獲豐盈。

為此大會在兩場主論壇的基礎上,設置了六個不同主題的分論壇,預設了包括「課程開發與整合」、「跨學科理解與實踐」、「教學實踐」、「空間設計」等多維度展示STEM教育發展的11間STEM教師場景化實戰平行工作坊,開設以「課堂透視」、「教師培養」、「創新機『育』」、「教學資源」為主題板塊的STEM教育創新集市。

未來創想空間

11間STEM教師場景化實戰培訓坊

STEM創意集市

希望以這次大會為起點,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協調下,整合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學校、企業等方面的力量,深入探索中國STEM教育的實踐路徑,努力讓STEM教育惠及最廣泛的學生群體,讓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成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基因。

7月1日上午主旨論壇(二)Frank Locker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建築設計學院教授

演講主題:《未來學校與未來教育》

Locker教授通過分享美國做STEM、STEAM和項目式學習的案例,促進我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他指出,希望創造一種學校,可以像組裝汽車一樣,每個老師單獨引領自己的學科,最終能帶來工廠制的教育模式。

學校通過全天制課程,能夠讓學生實現跨學科合作,對自己學習到的東西進行不斷學習和打磨;通過合作空間,共同活動區,小組活動室等教室空間的創新規劃能促進學生的相互合作,給學生帶來很好的社會學習環境。

也能使學生提升「合作、溝通、批判性思維、創造力」,這四個學生學術成功和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顧學雍

清華大學工業訓練中心副教授

演講主題:《在跨年齡的教學環境中傳播計算思維》

顧主任提出,計算思維跟STEM學科緊密相關,希望設計出一整套計算思維課程體系項目,能夠貫穿一套的知識體系。

顧主任介紹了一個大學生、職業學校學生和小學生一起使用邏輯閘門做加法器的例子,而這是一個本專業本科四年級的人都認為工程量很大的項目。

這說明學習的目的不光是讓單一的個人學習,而是能夠跟不同年齡、不同知識體系的人發生對話和交流,能夠互補地把知識湊成一個讓整個社會體系共同學習,並且能夠更新疊代的系統,可以使不同的人經由不同的視角和路徑看到知識的體系。

通過課程體系搭建完整的計算系統,了解知識體系和複雜的項目結構,讓所有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人都能了解計算機的複雜系統。

Varada Pandya-Vaughan

美國Tech Valley High School 教師

演講主題:《美國高中STEM教育一覽——來自紐約科技谷高中的經驗》

她們認為,紐約州科技谷高中是基於項目式學習的學校,學校秉持著信任、尊重、責任和友誼的校園文化,堅持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他們認為教育需要隨著勞動力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STEM教育,它是具體的動手做的過程,是運用工程設計思維,通過高效的團隊協作,運用科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解決基於真實需求的技術問題的過程。

最主要的是,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個人興趣所在,同時能夠真正深入了解他們所關注的領域,對他們的人生有所啟發。

梁經緯

金地集團金地教育公司總經理

演講主題《全面承接頂層設計 構建STEM教育發展共同體》

梁經緯總經理認為,跨界新教育,構建新生態,推動STEM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參與更加重要。

首先,企業家的精神讓金地集團感覺到參與到STEM教育中的責任和使命立足於STEM主導的未來教育。

其次,金地集團專門成立了一個東方教育開發研究院,希望能與各專業機構積極合作,成為產品的研發者,平台的搭建者,運營的服務者。

Nancy Stewart

美國CAN國際教育基金會理事會理事長 、STEAM全球項目主任

演講主題:《STEAM教育發展現狀與趨勢》

Nancy指出,她所在的美國CAN國際教育基金會的使命,是尋找教育實踐最好的單位和個人,同時更致力於利用好STEM的優勢,將STEM作為非常好的一種創新讓人們對其感興趣,同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Nancy通過幾個STEM實例介紹了美國的STEM教育現狀,以及STEM在中國遇到的挑戰,就是如何結合中國國情打造屬於中國本土的STEM教育。

關於基金會結合中國國情與美國經驗,與中國老師們進行探討,幫助解決相關教育問題,讓STEM教育適應中國教育需求,找到發展優勢。

王殿軍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演講主題:《STEM課程設計原則與評價方法》

王校長首先結合STEM教育在中國的發展現狀,闡述了STEM課程在中小學只是一門不可能喧賓奪主的選修課,同時,在培養學生能力和素養又起著不可取到的獨特作用,我們需要理清STEM課程的課程定位。

其次,STEM的教育實踐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設計課程內容。

相關的課程標準也已經制定了,其中,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整合成一個科學教育的大概念,然後按照小學低、中、高年級、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分成五個階段,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課程標準,將於未來發布時與教師評價、課程評價以及學習的形成性評價方式一起提供給大家。

Natasha Stillwell

Twig Education

演講主題:《下一代評估-全新的STEM教學方式,將需要全新的STEM評估方法》

Natasha所在的Twig教育集團是英國一家為全球市場提供STEM教育資源的教育技術公司,致力於通過跨學科概念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讓學生了解應該如何思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並運用計算思維等思維方式解決問題。

其次,Natasha指出,我們需要根據STEM教育的特殊形式,形成一套屬於STEM教育的獨特評估系統,她根據給四年級學生的一個地震模擬課程介紹了STEM教育的學前評估、自我評估和總結性評估,介紹了如何用全新的方式來衡量STEM教育的一系列經驗。

圓桌會議

黃先進

重慶江北區徐悲鴻中學校長

黃校長認為,一線做教育應該把教育做得更細、做得更小、做得更實。

STEM是基於真實環境下的解決問題的培養,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高考和中考的改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聯繫實際、聯繫生活解決問題。

所以從這個理念來講我認為STEM他是和高考、中考中考的方向是吻合不衝突的,我們也願意去探索和實踐。

王蓉

深圳鹽田外國語小學校長

在關於企業資源如何提升教育屬性這一問題上,鹽田外國語小學讓學生們思考如何給政府提問,至於具體什麼問題、什麼建議,都讓學生們自己帶著發現的眼睛走進校園周邊企業去尋找。

王校長說,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和周邊單位也確實給到了一些幫助。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知識更新太快,孩子們在學校里學習的知識都已經學完了就被淘汰了,但是企業也好還是所有周邊社會資源單位也好,可以隨時給我們提供最新的知識和信息。

張逸中

上海STEM雲中心主任

張主任指出,上海STEM雲中心真正立足於如何基於學校根本的教育訴求去出發,然後去結合學校本身對STEM教育發展的目標來制訂他們所需要的頂層設計方案。

第一個秉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幫助學校去落地,因為學校所真正關心的是能不能落地整合STEM教育。

雲中心提供一套標準的從小學到高中完整的STEM的課程體系的課程,以及配套的教師的培訓,幫助老師建設一個教師的成長體系。

呂麗

培生內容解決方案高級經理

在學校對接企業服務的建議上,呂麗認為,首先是整個硬體,教學空間的搭建。

培生在引入美國STEM教育的時候,我們考慮他的簡單非常簡單易用非常環保,沒有高昂的成本,從成本的控制上教學空間的硬體搭建上避免了一種「重硬體輕軟體」的趨勢,也便於大家實施STEM教學。

其次,在領導層的觀念上,培生搭建了很的的交流平台,在管理層層面上邀請很多的專家其實可以給我們的領導層建立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和交流的平台,來去幫助他們學習和轉變新的觀念。

7月1日下午

主題論壇二:STEM教育與課程重構胡衛平

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演講主題:《創客與STEM整合的課程體系建設》

胡衛平教授從當前國內的STEM教育現狀入手,提出STEM教育在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領域,而創客教育提倡把自己的創意設計物化,二者聯繫緊密。

關於評價,胡教授指出,首先要圍繞核心概念整合內容,其次要基於學習進階確定年級分布,不要程序化的、操作化的STEM,要聯繫學生的核心概念,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的教育應該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人的活動。

還要突出創新素質與STEM核心素養,突出科學思維、計算思維、工程思維和數學思維的培養。

最後要實施創客與STEM教育的有效教學。

關於評價,我們首先要思考,什麼樣的課程才是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課程;其次,我們要在小規模範圍內跟蹤課程對學生的影響,這樣才能算是有效的評價。

焦紅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

演講主題:《針對科學評估的技術增強型創新性題目的開發和建模》

焦紅教授指出,要把21世紀能力和STEM教育兩大框架落到實處,就是下一代科學標準框架—NGSS。

而NGSS作為一個高質量的科學教育系統目標,依賴於對知識和技能的深層次理解,呼籲了三個維度的教育方法,首先是核心內容,第二個是實踐,第三個是跨學科或者說跨課題。

焦紅教授詳細介紹了關於技術增強型的創新性測評就是一種遊戲,是一些標準的好的遊戲,只不過要求設計者在設計的同時想清楚為什麼設計這個遊戲,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讓學生學到什麼東西或者是你要測量一個什麼結果,屬於虛擬的測評系統,整個過程計算機輔助。

但是整個過程中的費用,以及測評方式的信度和效度,如何提煉出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如何依據數據搭建個性化的社會學習平台,都是我們將遇到的問題與機遇。

宋乃慶

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初中生信息技術素養測評模型構建與應用》

宋乃慶主任指出,信息技術素養應該是STEM的目標,也是STEM教育的支撐和一個手段,信息技術作為技術的一種,是實現STEM教育的重要範式和重要推動力。

基礎教育測評模型是針對基礎教育階段並堅持基礎教育的一些重要的要素以及相互的關係進行定量地刻劃和價值評判的一種工具、一個標準、一個數學表達式。

它往往表現為指標、維度、體系、測評模型和標準五個維度。

構建該模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身心健康的一種水平,為我們的教育決策提出科學的信息,依據和建議。

最後,宋主任根據自己團隊在教育測量方面建立了定量的測量方法,詳細介紹了基礎教育測評模型的構建與應用。

蔣里

美國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未來項目執行主任

演講主題:《人工智慧、機器人與未來教育》

蔣里主任指出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人類只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未來的十到二十年,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會取代我們很多的工作,而現在的小學生,他們以後要從事的工作有65%還不存在。

教育面向的是一個不確定靶向的未來,而家庭中除了做人的道理,能夠傳承的技能和經驗也越來越少。

張逸中

上海STEM雲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高階高知、系統賦能—STEM綜合素養測評系統》

張主任認為,我們只知道學習課本上的學科知識,很少知道他們是怎麼連接到一起,甚至是和整個世界結合在一起的。

科學知識本身只是科學當中很小的一部分,科學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主要是驗證知識是怎麼遷移到世界當中的。

在STEM的評價體系中,第一是針對課程的評價,包括內容和實施的評價;第二是針對教師的評價;第三是針對學生的評價,包括課內評價和課外評價。

王熙喬

探月學院創始人

演講主題:《沒有評估的探月學院》

Jason指出,探月學院做的是高中段的全日制創新教育項目,培養的是內心豐盈積極行動的未來公民,而STEM教育是探究性的跨學科的項目學習。

在探月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具體實施上首先是基於素養的教學目標與計劃,是學生自己定義的;接下來是讓學生嘗試不同領域的項目,讓學校成為學生學習體驗的超市;最後是利用探月學院的反饋系統反饋信息。

探月學院通過一系列創新的教育模式,呈現了新教育目標下的新挑戰。

7月1日下午

主題論壇二 :STEM教育的評價與測量蘇詠梅

香港教育大學教授

演講主題:《培養未來STEM專家—小學STEM課程設計》

蘇教授首先對STEM教育的內涵分四個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她指出,STEM教育不應只看表面,更應關注四個學科的內部融合,每個學科如何能幫助其他部分做得更好,也就是最難的整合部分。

蘇教授認為,相對於國家、學校、教師而言,學生為什麼選擇STEM教育才是STEM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學生的理想來源於家庭、學校和興趣,所以這幾方面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在發展STEM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都可以讓學生多一些經歷,多運用科學探究、創新科技和創新設計的方式,而在創新方面,我們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做一些例子讓其他人明白怎麼樣做創新的工作。

而在STEM專業的人員選擇上,我們儘量選擇附近的STEM專家,如在STEM領域工作的學生家長。

蘇教授通過香港STEM實際操作案例向我們分享了STEM教育的可行性操作。

江豐光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演講主題:《STEM教育類型與實證研究》

江教授分享了三大類關於STEM課程的設計:第一類,基於教室內開展的STEM課程;第二類,正式與非正式場館結合的學習活動;第三類,學習共同體STEM項目。

這三大類各有特色,由點、線、面帶動起來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素養,這就是一個全方位的STEM教育生態系統。

在STEM教育的實證研究上,江教授發現,STEM教育的確是需要的:第一,可以促進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提高;第二,對低水平學生學習成效有顯著效果;第三,培養合作意識、團隊領導力、項目學習能力;第四,有效提高科學與工程學科學習成效;第五,提高對未來STEM工作的職業認同與職業認識,STEM教師培訓。

余耀賢

深圳市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STEAM教育的南山探索與實踐》

余主任從三個方面向我們分享了南山區優秀的STEM教育研究路徑。

首先是南山區的教育改革經歷了首批課改實驗區、課堂文化建設和「南山質量」教育評價改革三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南山區的STEM教育也在生態建設、學科教學和項目學習單個基本途徑展開教育實踐。

然後,余主任通過案例跟我們分享了南山區STEM教育的具體實踐,分別是,學科綜合性、學科拓展性和學科體驗性的STEM教育,同時,南山區以少年創新院和各種社團為載體,以創新創造為動力,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突破束縛,進行STEM項目學習實踐。

陳鈾

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科學課程負責人

凌寅威

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科學教師

演講主題:《每所學校都能STEM》

兩位老師基於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8年的STEM教育探索,通過實際案例,跟我們分享了他們的豐碩成果,他們以科學課為主陣地,設計STEM項目,把STEM無孔不入的滲透到基礎性課程中去,最大的好處就是,所有的STEM項目和各個學科標準呈高度相關,讓學生在「能力培養」和「知識獲取」當中保持平衡和持續的進步。

同時,兩位老師還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了STEM教育的』四個切忌「:第一,切忌教師預設結果,「按圖索記式」的過程傳授;第二,切忌採購材料,「加工場式」的批量組裝;切忌主次不分,牽強聯結所有學科;第四,切忌沒有思維工具,僅限於項目的完成。

伍煥傑

香港培僑中學校長

演講主題:《中學STEM教育的啟動和發展,培僑中學實例分享》

香港培僑中學是一所初中和高中在一起的6年制中學,面臨初高中的升學壓力,同時能夠從培養創新能力、合作能力、閱讀能力等等綜合能力的角度出發,從STEM、到STEAM、到STREAM,培養未來人才需要的素養。

在發展過程中,做到接觸和發展的平衡,不一定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到這樣一個課程,但是把發展從點到面慢慢的帶動。

伍校長認為,STEM教育是希望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所以我們希望製造校園的氛圍,也擴展他們的經歷,讓他們更多的體驗學習,然後能力導向,讓學生畢業的時候,或者完成STREAM課程以後,可以有終身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他們有創新創意的能力,這些在我們的考試裡面不會見到的,但是可以帶走,可以讓他們終身有用的能力。

王雪寬

山東莘縣翰林學校校長

演講主題:《初中STEM教育——來自翰林的探索》

王校長先簡單介紹了翰林學校的概況,並且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學校從STEM規劃和實踐方面做出的努力。

首先是資源建設,學校完善了STEM教育設施設備,並且充分利用了地區特有的現代化蔬菜生產試驗機構等社會STEM教育資源。

其次是課程與教學,開展「導、學、展、點、練」的STEM學科教學,就是用STEM的跨學科思想來引導孩子們學習思考,將自學的效果展示出來,用說、做、寫展示出來。

鞏固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且在學科實驗中鼓勵學生自主想像,在做中學,在探索中學習。

在硬體設施上,學校設計了智能化教學樓、生態化裝修等「潤物細無聲「的STEM教育。

另外,學校還開展了綠色、生態、生活化的第二課堂。

最後,王校長還介紹了學校在STEM相關教育實踐和學生賽事的優異成績。

主題論壇三: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 王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的實施方案》

王素主任向我們詳細介紹了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究竟要幹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基於PCR測試中,合作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指標我們排在第26位比較靠後,所以我們的學生,儘管他在熱愛科學、想學科學,想學理工科的角度沒有問題,但是在創新能力方面還是有差距的。

基於此,我們就應該做。

那麼怎麼做呢?就是希望通過2029的計劃,能夠讓全國做STEM教育的人群能夠聚集起來,同時也切實的針對中國本土的STEM教育,能夠拿出中國自己的方案、目標,和我們切實的解決方案。

其中,第一類工作就是要通過戰略性的研究,通過普世性的大規模調查,來為國家的決策,為它的政策提供支撐的報告。

第二類工作就是要有實踐的探索,希望通過中國自己的研究,一方面推動自身的STEM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STEM的探索在一個世界範圍之內要有中國的模式,有中國的聲音,同時也能夠走向世界,能夠為其他地區、其他國家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通過標杆計劃,種子學校中的種子教師就是第一批的培訓師,先會培訓這些種子教師,然後種子教師還應該會去培訓其他人,所以他應該最先熟悉,我們也希望這些教師能夠星火燎原,讓全國有更多的學校。

李正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演講主題:《優化工作機制 協同推進2029行動計劃》

李主任指出,中國STEM 2029行動計劃的目的是促進我國STEM教育發展,進而為落實國家戰略提供人力支撐。

具體的四個目標為:第一,發揮職能,把教育決策,服務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

第二,需要豐富和完善STEM的教育理論體系。

第三,希望推進和引領STEM教育更加深入的開展。

第四,探索和構建STEM教育協同創新機制。

接下來,李主任介紹了STEM教育研究中心的三個重要任務以及五個工作機制。

在前階段工作中,主要工作特點是搭台子,建機制,拉朋友,共同啟動這件事。

而之後就要進入內涵式發展,希望把這件事情做得有中國特色,做得深入,更好的服務教育實踐。

所以下一階段主要是以課題的方式推進相關工作。

具體工作首先是制定學生髮展STEM素養的具體目標;第二,要研究STEM課程理念;第三,研究STEM課程內容以及進行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第四,關於STEM的體系研究和課程標準研究。

在這一階段的工作中,要注意第一,形成課題引領,強化科研;第二,形成跨界研究團隊,共同攻關;第三,開放合作,注重原創;第四,要形成問題導向,解決問題,服務實踐。

李海東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演講主題:《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普職融合STEM教育的思考》

李院長首先從廣東省的角度,分享了他對廣東STEM教育發展背景的三個思考:首先,STEM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拔尖創新型人才;其次,粵港澳大灣區有最多的人口,經濟總量也是很大的,但是我們有沒有科技創新,所以要從STEM教育的人才抓起;第三個救贖跨界的問題,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是相互通融的教育,STEM教育也是一種互之融合的教育,也是產教融合的教育。

接著,李院長分享了廣東「四個三」的發展思路。

在發展原則上有三個需要: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發展內容構建上有三個層次:通識性、項目化和創新性。

在發展過程中要有三支隊伍:普通中小學的跨學科的專兼職結合的隊伍;職業教育的隊伍;高校的重點實驗室隊伍。

以及在推進方式上有三條路徑: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協同創新;第二:分類建設,統籌規劃:第三:科技引領,產教融合。

羅濱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演講主題:《穿越邊界的STEM教師發展》

羅校長指出,STEM教育培養的是創新型、複合型、解決未來問題的人才。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提高未來的中國人的創新能力,而且還要讓我們的創新能力領先。

她認為,STEM教師的發展要完成四個穿越。

第一,要引導教師穿越學科的邊界,從學科孤立走向學科融合,因為STEM教育是把各學科知識發展成為探究真實世界的綜合能力。

從知識到能力,解決真問題,完成真任務,學真的、活的知識。

第二,要穿越課程的邊界,以實踐類的課程為主,學科類的課程為輔。

第三,要穿越教學的邊界,由傾聽為主,現在轉向實踐學習。

強調的是真實情景下,歷經綜合、複雜問題,這個過程有推理,有思辨,有做決定,有遠遷移等等。

第四,要穿越資源的邊界,要想構建良好的學習生態系統,就要創新學習環境,才能夠創新學習方式。

作為科學教師不要擔心,要主動迎接,以變應變。

楊曉研

陝西省教育科學院院長

演講主題:《創新領航 協作揚帆 全面開啟陝西STEM教育實踐研究新紀元》

楊院長指出,陝西省作為第三屆STEM大會的承辦方,目標是緊緊圍繞中國STEM教育的2029創新行動計劃,藉助教科研的發展平台,積極作為,整合資源,科學重組培養目標,協同建設。

先從領航學校開始,重點打造師資隊伍,合理研發課程的體系,發揮陝西省協同創新中心的作用。

楊院長提出,陝西省STEM教育的開展,首先要樹立標杆,選拔STEM教育種子教師,組建團隊,重點培養;其次要突出核心,落實課程,開展STEM教育本土化實踐;最後,要面向未來,多方聯動,打造STEM創新生態系統。

郭斌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研信息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協同創新推動區域STEM教育發展》

郭主任先跟我們分享了對開展STEM教育的認識,STEM教育有三大重要推手:指導學校的STEM基礎建設;引領學校STEM課程再造;帶動教師的發展變革。

在推進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因地制宜、自上而下和百花齊放的原則。

接著,郭主任介紹了開展STEM教育的工作思路,以及一些關於民族地區開展STEM教育的具體做法分享。

要嚴格執行中國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的要求;創建四川省STEM教育共同體;以領航學校帶動片區聯動,加強STEM教育領航學校和種子學校的建設。

最後,郭主任提出了在推動過程中的一些關於課時、師資、場地和設備相關的困惑和思考。

主題論壇四:STEM教育新生態陶春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體驗中心負責人

演講主題:《創設有「魂」的青少年創客教育空間》

陶春介紹道,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問價交流中心裡搭建了一個青少年專屬的創客教育空間。

我們現在以Tinkering為核心的探客工坊,開展一個創客教育公益計劃,未來要把我們開發出來的這一系列課程以及理念、運維,公益性地輸送給學校,輸送給青少年體驗中心,輸送給科技館,輸送給社區,服務於更多的青少年大眾。

曾亞瓊

重慶市渝北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演講主題:《區域推進STEAM課程的可能性實踐路徑》

曾亞瓊所長指出,真正區域推進STEAM課程的可能性路徑首先在於教育職能部門 教育職能部門要有正確解讀國家層面教育相關的新政策、新措施、新案例,對教育前沿未來趨勢有清楚的岩盤。

擔負起教師培訓培養的職責。

積極組織區域間積極區域內教師的交流,帶動教師群體積極理解國家政策,參與教育改革。

其次便是要打造跨界的STEM教師團隊。

陸建偉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科學文化傳播處處長

演講主題:《用好中科院資源,共襄科教融合大計》

陸建偉處長介紹了中國科學教育聯盟,並建立了三位科學課程體系。

橫坐標是所有學科領域,他們還有一個地域的縱軸,代表遍布全國的科研院所的特色,目前聯盟已經做到5000多個模塊,這5000多個模塊,絕大多數是和學校共同研發的,是校本的,是進校的。

楊春生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演講主題:《STEM之福田表達》

楊春生副院長首先介紹了福田在STEM教育發展取得的初步成果,隨後分享了福田的發展STEM教育的經驗,局裡面管政策引導,教科院是課程,實施靠學校,場景構建基於高校和大企業,並搭建好平台。

迮建華

西交利物浦大學科技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城市STEM的發展及裝備視野下的STEM教育》

迮主任介紹西交利物浦大學面臨研究導向,獨居特色,其中廣州以色列學院,由李嘉誠先生投資贊助。

迮主任希望STEM生態,可以通過我們的研究去影響更多的人 ,並希望能夠把創新的感知力感染到所有學生。

王志鋒

吉大附中力旺實驗中學校長

演講主題:《STEAM課程開發與評價》

2015年8月建立學校,2016年STEM中心就成立了。

中心建立鍛造綜合素質強、專業的師資團隊,構建本土化的STEM課程體系,並開展特色的STEM活動。

此外,王志鋒校長還介紹道,學校不僅面向校內學生開設STEM課程,而且為長春市所有小學生提供服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小學生核心素養咋落地

在近兩年的教育界,「核心素養」無疑是高頻詞彙之一。今年9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在京發布,這項歷時三年的權威研究成果一出爐,立即引發教育界熱烈討論。那麼,核心素養如何在中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