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6個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6個月 ... 1歲半以後,大多數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再用哭鬧的方式,而是用語言的方式。
寶寶的“精辟用詞”,常能逗得爸爸媽媽開懷大 ...
關閉廣告
艾芙琳媽咪17Buy團購
跳到主文
艾芙琳媽咪會時常提供覺得好用的團購商品!種類百百款!
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用最少的$$買到東西,大家17Buy!一起Buy!
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歡迎來到艾芙琳17Buy團購
各位17buy團友.看完團文有任何疑問的請在該篇團文下用悄悄話留下mail艾芙琳會再回覆的,也歡迎大家點選網頁右邊進入我們的粉絲團後按讚加入哦^__^
Dec31Thu200902:05
《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6個月
《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6個月
轉載新浪網http://www.sina.com.cn-《鄭玉巧育兒百科》
************************************************************
1歲6個月-17~18個月的能力讓你吃驚
************************************************************
語言表達能力的里程碑
1歲半以後,大多數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再用哭鬧的方式,而是用語言的方式。
寶寶的“精辟用詞”,常能逗得爸爸媽媽開懷大笑。
寶寶每天不但能夠學習20個以上的單詞,而且能學以致用。
未來的半年中,寶寶基本上能學會使用母語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意願了。
寶寶基本上能夠叫出家里的物品名稱,並知道大部分物品的用途。
如果在圖畫書上看到他認識的物品,就能夠和家里的實物聯系起來。
但寶寶還不知道物品是一種商品,家里有的別人家也會有。
比如媽媽開的是一輛紅色汽車,當寶寶在路上或圖畫中看到紅色汽車,便會認為是媽媽的汽車。
體能飛速發育
進入1歲半以後,大多數寶寶已經能夠下蹲、行走自如了。
有的寶寶還可能會眼睛盯著地面,動作不很協調地往前“衝”著跑幾步。
或許你的寶寶早在1歲時就開始嘗試著向後退著走了,但大多數寶寶要到了這個月齡,才能掌握向後退著走的技巧。
寶寶學會了自己脫衣服,但還不能很好地穿衣服,拉鏈衣服還不能自己拉上,會使用粘貼式的鞋帶,但可能會粘得歪七扭八。
借助工具取夠不到的東西,這不但是寶寶運動能力的進步,也是寶寶協調能力的進步。
從某種角度講,也表現了寶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執拗期悄然開始
寶寶開始向著執拗期邁進,一般在2歲時出現典型的執拗期(有的專家稱為反期)。
你會發現寶寶已經有了主見和個性,自我意識和思考的獨立性增強了,對媽媽極度依戀的情態,一去不複返了。
************************************************************
17-18個月寶寶的行為發展
************************************************************
忍耐力進入低谷
寶寶懂得越來越多的詞匯,自己卻難於用語言表達;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在一些問題上想自行其是,但他不能左右;寶寶內心的需求,超過了與人溝通和解釋自己行為的能力。
在寶寶看來,周圍的人和事物不理解他,不懂得他,由此導致寶寶出現沮喪的心情,無法忍受了,怎麽辦?反抗,對這個世界說“不”。
父母要理解寶寶這種感受——如果一個人什麽都看得明白,卻不能用語言表達他的意見,心情將是怎樣的呢?
不認輸
寶寶天生不認輸。
當寶寶搭建的積木發生突然倒塌時,絕對不會就此罷手,會一遍遍地去搭。
這時的寶寶靠的不是耐心,而是興趣和不服輸的精神。
如果這時爸爸媽媽站出來幫助寶寶,寶寶並不領情,可能還會遭到寶寶拒絕。
剛才還興致勃勃的寶寶,會因為媽媽的參與而生氣,或者把積木扔掉,或用兩手胡亂撥拉積木。
如果寶寶一遍遍地搭建,但總是在他沒有完成搭建任務時就倒塌了,寶寶是否會一直做下去呢?寶寶也會失去興趣,還有可能生自己的氣,把積木扔掉。
出現這種情況時,爸爸媽媽怎麽辦呢?爸爸媽媽任何安慰的話語都是蒼白無力的。
告訴寶寶成功的方法,並演示給寶寶看,或許寶寶不能認真聽你講的方法,也不認真看你的演示。
不要緊,關鍵的問題是讓寶寶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的處理方法,提高寶寶在困難面前心理的承受能力。
凡事都有辦法解決,或許寶寶現在不明白這個道理,但寶寶不斷接受這樣處理問題的方法,就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進步起來。
學會說“不”
媽媽是否發現,你的寶寶現在最喜歡說的是“不”。
使用“不”的頻率也最高,無論該不該說“不”,寶寶都喜歡用“不”來表明他的態度,以表現出他的獨立性。
寶寶要通過“不”來展示自己的“權威”和“成熟”,他還要通過“不”來測試爸爸媽媽的忍耐力。
爸爸媽媽對寶寶說的“不”越多,寶寶對爸爸媽媽說的“不”也會越多。
媽媽對1歲半的晨晨說:“不要動電視!”本來沒有註意電視的晨晨,向電視機走去,伸出小手啪啪地拍打起電視機的屏幕。
寶寶沒有做的事情,媽媽沒有必要去阻止,阻止的結果就相當於提醒寶寶去做。
攻擊小朋友
1歲半的寶寶對小朋友不是特別感興趣,更喜歡自己獨自玩耍,不會和其他小朋友配合做遊戲。
寶寶之間有攻擊對方的潛在可能。
媽媽帶女兒西西到強強哥哥家玩。
強強媽說:“西西剛1歲2個月走得就這麽穩了,我們家強強1歲半才開始哈巴哈巴的。
”“走得早有什麽好處,到處亂動。
”西西媽說。
“我們寶寶也是,”說到這,強強媽看到兒子正在追西西,順口說了句:“不要把妹妹推摔了。
”話音剛落,強強真的把西西推了個大馬趴。
強強媽的話,喚醒了寶寶攻擊行為的潛在可能,成了寶寶行動的催化劑。
至於媽媽用的是肯定還是否定的話語,寶寶才不在乎呢。
不專心玩玩具
這個月齡的寶寶,很少有專心致誌玩玩具的。
如果媽媽想把玩具從寶寶手里拿過來,硬要是不行的,可能會導致寶寶大哭。
但媽媽可以用一件很不起眼的東西,比如一張紙、一根小草棍,都能從玩意正濃的寶寶手中,把玩具換過來。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對玩具和物體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和喜好,媽媽就不能用一般的東西換回寶寶喜歡的玩具了。
寶寶集中註意力時間大約是這樣的:1歲6個月的寶寶,對有興趣的事情,能夠集中註意力時間是6分鐘左右;1歲9個月的寶寶是9分鐘左右;2歲6個月的寶寶是10~20分鐘。
寶寶對事物的再認能力大概是這樣的:1歲以前的寶寶,能再認相隔幾天到十幾天的事情;1歲以後的寶寶,對事物有了較長時間的再認能力,開始用行動展現初步的回憶能力,
因此幼兒很喜歡“藏貓貓”;2歲以後的寶寶,開始出現有意識的記憶,可以記住媽媽的某些指令,並能付諸行動,還可以背誦歌謠和小故事。
喜歡“藏貓貓”
與嬰兒期不同,寶寶已經能和父母玩真正的“藏貓貓”遊戲了。
寶寶喜歡把自己藏在櫃子後面、衣櫃中、門後或其他房間。
寶寶更喜歡充當被找的角色,因為這樣他可以控制局面。
如果媽媽沒有找到,他可以主動出來。
媽媽在明處,他在暗處。
寶寶喜歡被媽媽找到的感覺,被媽媽找到有一種被發現的驚喜。
如果媽媽找到寶寶後,把寶寶抱起來,並親吻寶寶,寶寶會更加快樂,因為又多了一層驚喜。
當角色轉換時,寶寶多表現出緊張神情,寶寶對把握不住的事情多表現出緊張情緒。
如果寶寶不願意充當尋找角色,媽媽可采取獎勵方法。
當寶寶找到媽媽時,媽媽抱起寶寶給一個親吻。
如果寶寶沒有立即找到媽媽,媽媽可以發出點聲音,讓寶寶發現些蛛絲馬跡,不要讓寶寶找很長時間,因為這個月齡的寶寶不喜歡太長時間找不到媽媽的感覺。
喜歡和父母追著玩
寶寶喜歡被爸爸媽媽追逐,也喜歡追著爸爸媽媽玩。
如果媽媽拉著一只小玩具動物,寶寶會很高興地追著小動物跑,還會高興地咯咯笑。
如果媽媽追著寶寶,寶寶會有快跑的意念,但寶寶還不能快速奔跑,寶寶的平衡感和對身體的控制力還不很到位,所以可能會摔倒。
媽媽切不可驚慌或表現出非常後悔難過的樣子。
媽媽應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或把寶寶扶起來,繼續和寶寶追趕著玩,讓寶寶克服害怕心理,變得勇敢起來。
這麽大的寶寶很容易和成人在一起玩耍,卻不容易和同齡的寶寶相互追逐玩耍。
這並不是因為寶寶和小朋友不友好,而是因為寶寶還缺乏主動參與意識。
成人會主動和寶寶玩耍,引導寶寶進行遊戲。
當兩個寶寶在一起時,會因為相互都沒有主動意識,而不能很快一起玩耍。
媽媽可通過引導兩個寶寶在一起玩耍,讓寶寶學會如何分享。
************************************************************
1歲6個月寶寶能控制大小便嗎
************************************************************不能控制尿便也正常
1歲就能把尿便排在便盆中的寶寶,到了1歲半,能力卻又退回去了,重操舊業——兜尿布,不然的話只能尿得到處都是。
寶寶自己可能也搞不清為什麽不愛坐便盆了,就像大人某天懶得動並不是因為累一樣。
如果媽媽和寶寶較勁,必須讓寶寶坐便盆,寶寶就會哭鬧,媽媽也會動肝火,結果會更糟糕。
父母這時的寬宏大量不是放縱,而是給寶寶以自尊。
但是不是就不繼續訓練寶寶控制尿便了呢?當然不是,父母應繼續鼓勵寶寶,並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寶寶的進步。
夜里控制排尿
寶寶夜里能夠醒來小便,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但是,如果寶寶還不能夜里醒來小便,媽媽沒有必要一次次叫醒寶寶排尿,這樣會讓熟睡的寶寶哭鬧,也會擾亂寶寶睡眠周期。
沒有證據顯示,夜里頻繁叫醒寶寶小便,或在固定時間把寶寶叫醒小便,能讓寶寶更早學會夜間控制小便。
充滿尿液的膀胱會向熟睡中的寶寶發出信號,使寶寶自己在睡眠中醒來,告訴媽媽他要小便。
媽媽不用著急,你的寶寶不會因為你沒有叫醒他排尿而一直尿床。
************************************************************
17-18個月寶寶詞匯量猛增
************************************************************開始用語言打招呼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使用語言和周圍人打招呼。
如果客人要走了,寶寶會向客人說“再見”。
但有的寶寶不大願意主動和客人說再見,有時媽媽要寶寶和客人說再見,可寶寶就是不說。
寶寶不說的理由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寶寶不和客人說再見,媽媽不要硬逼著寶寶說,或當著客人的面批評寶寶沒禮貌。
寶寶有選擇是否說“再見”的權力,媽媽不要輕易剝奪寶寶的“自主權”。
這樣不但不會教育寶寶有禮貌,也使客人陷入尷尬。
其實,寶寶沒有任何惡意,恰恰相反,寶寶也許是因為要留住客人才不說再見的。
詞匯量開始猛增
這個月齡的寶寶,基本上能掌握50~100個詞,50%的寶寶能夠掌握60~80個口語詞匯。
從這個月開始,寶寶的詞匯量猛增,此後半年,可以說是寶寶詞匯量爆炸期。
寶寶能夠發出20多種不同的音節,這些音節能夠組成50多種不同的詞或類似詞。
寶寶說出的句子通常包括一個名詞和一個動詞,開始向兒童語調發展。
在寶寶的語句中,常常有含糊不清的字詞,不要苛求寶寶把詞句說清楚,沒完沒了地教寶寶發音,這會導致寶寶失去“學習興趣”。
寶寶現在能發的音節有限,有些字詞的發音不夠準確是很正常的。
隨著寶寶對語音的掌握,就能夠清晰地說出他想說的詞句了。
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真正理解一個新詞的含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借助實際物品,以及媽媽說話時的語音、聲調、表情、手勢,寶寶就能很快明白媽媽所說新詞的含義。
寶寶最常使用的詞匯是日常生活用語。
掌握生活用語的數量,每個寶寶間差異不會太大,但對其他詞匯的掌握,可能會因環境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
如果父母總是喜歡和寶寶討論問題,讓寶寶參與到成人的談話中,讓寶寶更多地聽父母說話,而且是針對寶寶說的,寶寶理解和掌握的詞匯,就會比較多。
靈活使用雙字句,開始使用三字句
當寶寶看到物體出現、移動、消失時,會說出這是個什麽東西,它怎麽樣了,它的特性等等。
寶寶會要求或拒絕某樣東西或某種行為,而且還會問幹什麽、為什麽、在哪里等問題。
寶寶用簡單的兩個字,如我吃、我喝、不睡、拿走等,組合表達他的意思,有90%的句子是恰當的,這充分反映了寶寶學習語言的巨大潛力。
寶寶開始使用三字句。
無論是雙字句還是三字句,還都不是完整的句子,但已經具備了完整句子的雛形,基本上可以表達寶寶的意願和要求。
這時寶寶所使用的詞多是實詞,省去的是一些虛詞、副詞、形容詞等,所以聽起來意思是比較明確的。
如寶寶說“吃蘋果”,媽媽就非常清楚寶寶的意思,而無需說“媽媽,我要吃蘋果”。
大量借用詞語
寶寶對詞語的理解、運用,和人類語言文字發生過程比較相似——用一個簡單的、認識的、常見的詞,引申、指代、意會、轉借,來表達新的意思。
比如家里養一條小狗,寶寶就會把所有與小狗相似的都叫做小狗,如小貓、毛絨玩具,甚至把媽媽穿的皮毛大衣也叫小狗。
這種現象在1~2歲的寶寶身上最為明顯,3歲以後就開始逐漸確切理解一個詞的本身含義了。
說出身體名稱
寶寶能夠說出身體所有部位的名稱,不但能指出自己身體部位的名稱,還能指出其他人的,理解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當媽媽問,用什麽吃飯呀?寶寶會指著嘴巴,同時用語言表述出來。
耳朵是做什麽的?寶寶會告訴媽媽,聽媽媽講故事。
寶寶還缺乏抽象理解力,常常喜歡把一個物體的功能用很具體的事情表達出來。
喜歡自言自語
寶寶玩耍時,周圍並沒有人和他對話,但寶寶會自己和自己說話,這時媽媽沒有必要打擾寶寶,寶寶是在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
寶寶知道,說話能夠引起父母的註意,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要求,寶寶喜歡學習說話,自言自語是對語言的整理。
寶寶不但喜歡自己說話,還喜歡聽別人說話,尤其喜歡聽媽媽講故事,而且喜歡重複聽媽媽講一個故事,盡管寶寶已經很熟悉媽媽講的故事了,但寶寶仍然喜歡聽。
這是寶寶學習的基礎,學習的關鍵是練習,寶寶通過一遍遍聽故事,練習自己的複習能力,媽媽不要因此而煩躁。
1歲半寶寶偏食的解決方案
聽和看
寶寶基本能夠聽懂爸爸媽媽的話,能夠聽懂電視里部分幼兒節目中說的話,但很難聽懂收音機中的播音,對爸爸媽媽之間的談話也並不能完全理解。
如果爸爸媽媽談話的內容是關於他的事情,他會停下來聽爸爸媽媽談論他的事情。
他是有選擇性地聽,聽他感興趣的話題,聽他願意聽的話語。
所以,爸爸媽媽對寶寶的要求並不能全部通過語言來實現,比如危險的東西不能讓寶寶動,寶寶幾乎從不聽媽媽的告誡。
如果媽媽要寶寶記住教訓,通常采取非語言的方式,比如憤怒、抱開他或拿走東西。
對時間概念的理解
寶寶或許還不會說“時間”這個詞,也不能理解時間是怎麽一回事。
實際上,大多數成年人對時間的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父母對寶寶時間概念的培養,也多局限在讓寶寶“什麽時間做什麽事情”,常說:“看,都什麽時候了!
該吃奶了。
”在時間問題上,我們總愛表現出“被動”,似乎我們的生活總是被時間追著跑,我們成了時間的奴隸。
常給寶寶這樣的時間感受和認識,不但不能培養寶寶珍惜、愛護、享受時間的美德,還會引起寶寶對時間的抱怨。
長大了,常掛在嘴邊的話可能就是:實在沒時間!但在實際行動中卻總是不能充分利用和享受時間。
如果到了睡覺的時間,媽媽在催促寶寶上床睡覺時,不要說“你看都幾點了”,而要換個說法:“寶寶玩了一白天,一定很開心。
現在是晚上,爸爸媽媽和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要上床休息了。
讓我們甜甜地睡一大覺吧。
”媽媽給了寶寶這樣的時間概念:白天、晚上、休息時間、玩耍時間、睡覺時間,所有時間都是快樂的。
分辨物體
分辨出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
有的寶寶在前幾個月就有這個能力了,有的寶寶要晚幾個月。
盡管寶寶還是時常把不能吃的東西放在嘴里,但這只是一種習慣,一種玩的方式,他知道此物不能吃。
寶寶能夠分辨出物體的形狀,所以寶寶能夠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插到不同的插孔中。
如果媽媽說過不同形狀的名稱,寶寶還能按照媽媽的指令,拿起不同形狀的積木,準確放入相應形狀的插孔中。
寶寶喜歡玩橡皮泥,這不但能鍛煉寶寶手的運用能力,還能夠開發寶寶的想象能力。
教寶寶從最簡單的物體捏起,如圓形、方形等,逐步發展到複雜的形狀。
模仿能力超強
寶寶會學媽媽的咳嗽聲,如果寶寶曾看過媽媽某種特殊的動作,如捂著疼痛的胃部,寶寶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同時還能模仿媽媽說話的內容、聲音和媽媽的表情。
寶寶能夠集中註意力觀看動畫片或書本上的圖畫,並能夠記住動畫片中的部分內容。
記得最清楚的是人物(尤其是小動物)的名字,對故事中的情節有了初步理解能力,如果動畫片中的人物哭了,寶寶可能會跟著哭;如果動畫片有讓寶寶興奮的場面,寶寶會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如蹦跳、鼓掌、歡叫、原地轉圈、大笑等。
寶寶能夠自如地向前走了,也能夠跑幾步了這時,寶寶可能開始走花樣了,可能還會學著爺爺奶奶走路的樣子。
剛剛學習走路時,寶寶扶著物體側著走,
媽媽喜歡把那時的寶寶稱作“小螃蟹”。
現在寶寶又開始側著走,但不用扶著物體了。
寶寶還喜歡向後倒著走。
這些都是寶寶自由自在的玩耍,花樣走能進一步鍛煉寶寶的平衡感。
************************************************************
1歲半寶寶偏食的解決方案
************************************************************
父母不能偏食
寶寶偏食,其實是父母偏食的一個結果。
媽媽可能趕緊要說,盡管我或寶寶爸爸有偏食的毛病,但其他東西也能吃一點啊。
是的,成人有這樣的能力,並以此來維護自己的飲食嗜好。
如果父母不經意給寶寶養成了某種飲食喜好,又反過來要求寶寶不偏食,寶寶將會怎麽辦?寶寶就只有反抗、不吃了。
甜食要有限度
寶寶天生喜歡甜味,對甜食情有獨鐘。
醫學猜測,葡萄糖是維持新生命必不可少的,如果寶寶出生後,媽媽沒有乳糖供應,必須給新生兒補充葡萄糖或糖水。
所以寶寶最能接受的就是甜味,新生兒這樣的習性完全是為了保存生命。
甜食是否變成了一種習性,造成了偏食,主動權不在寶寶,而在父母。
如果父母不給寶寶餵甜藥,不用很甜的果汁代替白開水,不買很甜的配方奶和甜味鮮奶,寶寶就不會那麽嗜甜了。
還是那句話,問題出在寶寶身上,根源卻在父母。
要喝白開水
白開水的好處,永遠講不完。
不愛喝白開水的寶寶,絕大多數出生後就沒喝過白開水,喝的都是甜鈣水和甜的常用藥品。
現在為嬰幼兒生產的藥物都很甜,甚至比糖還甜,原料中都加入了蔗糖、葡萄糖、糖精和香料等。
對於寶寶們來說,不再是苦口良藥,而是甜水,散發著各種誘人的味道,有蘋果味、橘子味、草莓味等。
解決了寶寶吃藥難的問題,但代價是寶寶不愛喝白開水、不吃不甜的食物。
由此帶來了牙齒損壞、胃酸增多、食欲下降、體重超標以及營養不均衡。
************************************************************
1歲半寶寶半夜哭鬧原因解析
************************************************************半夜醒來哭鬧的原因
噩夢驚醒
寶寶白天受了驚嚇,打了預防針,看了可怕的電視鏡頭,被“汪汪”叫的小狗嚇著了,摔了重重的一跤,父母或看護人訓斥了寶寶,從床上掉了下來或者沒有明確原因都可能引起噩夢驚醒。
被噩夢驚醒的寶寶,通常是突然大聲地哭喊,兩眼瞪得溜圓,表現出驚恐的神態,或到處亂爬,或一個勁地往媽媽懷里鉆。
把寶寶緊緊抱在懷里,告訴寶寶:“媽媽在這里,爸爸也在這里,有爸爸媽媽陪著寶寶。
”不要說“寶寶不要怕。
”不要提“怕”字,也不能說“媽媽把大惡魔打跑了”之類的話。
只需給寶寶以正面的鼓勵和安慰,使寶寶安靜下來。
對於這麽大的寶寶來說,如果媽媽說不要怕,一個“怕”字會加深寶寶的恐懼感。
所以,用否定的語言不如用肯定的語言。
對媽媽的依賴
夜間不再吃媽媽乳頭的寶寶,突然半夜醒來要奶吃。
如果媽媽不滿足寶寶的需要,寶寶就大哭特哭,而且一連幾天,甚至一連幾周都這樣。
媽媽不必奇怪,越大越“倒退”的現象是正常的。
這個階段的寶寶,正處於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交叉點。
寶寶一方面尋求獨立,不再像嬰兒期那樣讓媽媽擺布;一方面又產生很強的依賴感。
這種強烈的依賴感,正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尋求安全的表現。
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安全感會越來越強,依賴性會越來越弱,就不再那麽依賴媽媽了。
如果給寶寶吃幾口奶,就能讓寶寶很快地入睡,媽媽就這麽做好了,沒有什麽不對的,也不要怕別人笑話,這是你們母子倆的事情。
肚子痛
寶寶可能會因為睡覺前吃得過飽,或白天吃得不對勁引起肚子痛,不正常的胃腸蠕動把寶寶從熟睡中擾醒,醒後第一表現就是哭。
肚子痛時,寶寶會突然在熟睡中哭鬧,常常是閉著眼睛哭,兩腿蜷縮著,拱著腰,小屁股蹶著,或手捂著肚子。
即使是會說話的寶寶,半夜因肚子痛,醒後也只會用哭聲告訴媽媽。
媽媽想到寶寶可能是肚子痛,就會幫助寶寶揉一揉肚子,不揉還好,一揉寶寶哭得更厲害了。
這是因為肚子痛時,寶寶的腸管處於痙攣或脹氣狀態,當媽媽用手刺激腹部時,會加劇寶寶的疼痛感。
媽媽對寶寶常有一種直覺判斷能力,能夠很快判斷寶寶可能病了或肯定沒病,只是耍賴而已。
媽媽的這種直覺大多數時候都是準確的。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寶寶為什麽哭,如果你認為寶寶是肚子痛,而且痛得很厲害,就要馬上看醫生,因為一兩歲的寶寶和嬰兒期一樣,也有發生腸套疊的可能。
如果你感覺寶寶沒有什麽問題,就不必把鬧夜的寶寶帶到醫院。
如果夜里很冷,這麽一折騰,寶寶可能會感冒發燒,得不償失。
環境不好
到了幼兒期,因為環境太熱、太冷、太幹燥、太悶而哭鬧的不多了,但也不總是這樣。
如果是在酷暑氣壓很低的夏夜,寶寶睡不安生而哭鬧的情況也會有的。
這時父母也會感到不舒服,改善一下睡眠環境,寶寶就會安靜地入睡了。
什麽原因也找不到
什麽原因也找不到的情形是常有的,一連幾個晚上寶寶都半夜醒來哭,需要帶寶寶看看醫生。
如果醫生也找不到寶寶哭夜的原因,可以認為寶寶的哭夜是正常的,只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這麽一段哭夜的插曲。
不要煩惱,不要生氣,不要訓斥寶寶,夫婦倆不要相互埋怨。
可以一人一夜輪流照看哭夜的寶寶。
如果是全職媽媽,就由媽媽一個人照看寶寶,白天當寶寶睡覺的時侯,媽媽也要抓緊時間睡覺。
安靜地對待哭夜的寶寶,而不是比寶寶鬧得還歡,大聲地哄,大幅度地搖,甚至抱著寶寶急速地在地上來回走動,或在床上顫悠,把床搞得咯咯響……
這樣不但不會讓寶寶安靜下來,還會使寶寶鬧得更厲害。
媽媽要輕聲細語,動作溫柔,無論寶寶怎樣鬧,媽媽始終如一,用不了多久,寶寶就會在某一個晚上不再哭鬧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艾芙琳媽咪
艾芙琳媽咪17Buy團購
艾芙琳媽咪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親子育兒個人分類:育兒資訊上一篇:艾芙琳『贊助100件捐贈物質的運費』
下一篇:《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7個月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搜尋
訂閱艾芙琳媽咪的最新訊息
訂閱我的最新訊息
文章分類
現正團購商品(69)生活好康分享(24)育兒好康分享(19)育兒資訊(22)艾芙琳愛的日記(1)好文分享(5)看了心情會變好(6)巳截止團購商品(53)未分類文章(1)
熱門文章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6個月
《鄭玉巧育兒百科》1歲6個月 ... 1歲半以後,大多數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再用哭鬧的方式,而是用語言的方式。 寶寶的“精辟用詞”,常能逗得爸爸媽媽開懷大 ...
- 21歲6個月成長里程碑
不會模仿簡單肢體動作; 無法說至少6個詞彙. 專家小叮嚀. 球類遊戲可以促進孩子動作協調的發展,可 ...
- 36個月-1歲寶寶成長與發育 - 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
1. 寶寶皮膚的功能發展成熟,在角質層厚度跟代謝上都更接近大人。 2. 腎臟的功能發展成熟,更有能力可以代謝體內的物質。 3. 寶寶小小胃容量約270g。
- 4[育兒] 1y6m,寶寶語言大爆發~在家如何刺激孩子語言發展 ...
一歲半大概會10個單字、物品名字,會組合兩個詞的句子. 雖然我幾乎每天都全天候照顧孩子,但當她開始語言爆發時還是覺得很驚訝. 大概一歲四個月到六個 ...
- 5【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6個月~1歲9個月】東摸西摸 - 媽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