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 ...       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文网 政治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历史论文 文学论文 医学论文 艺术论文 科技论文 教育论文  >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 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宁玉梅   摘要:“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的核心观点。

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的诠释不同,选取了社会工作广泛使用的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分别从人的层面、环境层次、人与环境关系层面将两个理论做对应性的比较。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MarryRichmond和JaneAddams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

例如,Marry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

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

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

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

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andhissituation)。

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

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

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

“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

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

“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

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

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

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

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

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

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德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

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

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

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

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coerse)。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

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

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

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

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

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

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thinking)”(Germain&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

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

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

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

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

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

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

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fit)”(German&  Gitterman,1995)。

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

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

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

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

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

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

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

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

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

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

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

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

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

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

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

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

“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

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

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

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

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example,Lee,1994;Simon,1994;Solomon,1976,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

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

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

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

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

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

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动(Torre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4]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6]CBGermain,AGitterman.EcologicalPerspective[J].Encyclopediaofsocialwork,1995.  [7]KLCornell.Person-In-Situation:History,Theory,andNewDirectionsforSocialWorkPracticePraxis,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972956.htm 相关文章 增权理论视角下城中村青年问题的... 简述物权行为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三权分置”的理论缘起、争议与未来 公共信托理论在南非环境权立法保... 自我意识理论及人际交往理论的探索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中年级写... “适合的教育”理论完善和实践创新 增能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反传销能力... 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之多维... 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交流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理论本源与... 习近平扶贫理论对马克思反贫困理... 市政管理中项目管理理论的运用 投资机会价值和投资决策理论与方...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内涵和... 基于比较优势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三秽素理论(Ⅱ) 浅谈焊接预测理论 小学数学理论探究 查看更多→ 服务推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