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看核心素養──溝通表達與符號有什麼關係?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家教育研究院對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素養定義為:「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理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恆素養-大碩教育放大鏡看核心素養──溝通表達與符號有什麼關係?文/方成諭現階段的核心素養說的三面九項讓許多家長理不清頭緒,本篇將以九項中的「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為中心,將它的結構以簡單的方式整理出來!國家教育研究院對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素養定義為:「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首先,可能會有許多人疑惑:「什麼是符號?」談及符號,或多或少會先想起平時在聊天時常使用的表情符號,或是數學使用的運算符號吧。

不過,筆者更傾向於將它解釋為一種社會中普遍認同的、具有共同意義的圖像。

比方說:中文的注音、英文字母、標點、數字等等,都是社會中的共識符號,正是有符號作為基礎,人們才有更明確的依靠,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他人進行溝通。

以符號作為地基,教導孩子進行表達顯得更容易。

而表達與溝通又有什麼問題呢?以下以分享一個小故事作為例子。

媽媽正在廚房裡炒菜,想著要用醬油膏醃肉,卻發現家裡已經沒有了,無奈之下只好讓國一的女兒出門去買。

「佳佳,拿錢去幫媽媽買醬油!」在廚房門口回應好,佳佳就到超市去買了醬油,但是種類五花八門,媽媽到底要哪一種呢?帶著打電話回家,媽媽似乎被抽油煙機干擾而聽不見,最後只好隨便拿了一種買回家,卻遭受媽媽氣呼呼地罵聲……佳佳被媽媽叫出門買醬油,卻錯將醬油膏買成清醬油。

試問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經驗──在描述某件事之後,對方要不難以理解,或是進行的動作與你的預期不同。

這裡的「醬油」就是一種符號。

表達是話語輸出的方式,但會因為每一個人對符號的認知有所差異,而無法完全對應。

好的溝通,應該是雙方都要表達,並確認對方的意思是否與你所理解的相同。

然而,台灣的孩子經常只有單向的表達或接收訊息,無法達成雙向溝通,便造成未來不能在對應的情況中處理事情,甚至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要解決這種現象,其實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都能從生活中做起:鼓勵孩子發言之餘,要給予肯定,而非像故事中的媽媽,沒有重複確認意思,會導致孩子的認知混淆,也會讓年紀更小的孩子不知所措。

表達感覺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具備的能力,若是因為溝通的挫折而造成拒絕表達,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大力地拍拍手!掌聲鼓勵👏👏👏·寫得不錯=10claps·支持你們=20claps·中肯推推=30claps·有夠讚的=40claps·激賞文章=50claps>>>【恆素養】使用者閱讀習慣調查問卷點我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