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陰瑜伽助促進血液循環與改善下半身浮腫 - 運動星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下半身血液循環容易差的人,都會有雙腿水腫、靜脈曲張等問題,此時脂肪也較容易堆積在下半身,然而這樣的身材就會偏向水梨型,這是許多女性最在意的問 ... 1 6招陰瑜伽助促進血液循環與改善下半身浮腫 2 睡前必做瑜伽嬰兒式,增加背部血液循環改善痠痛 3 瑜伽,是更適合讓跑者增加肌力的運動 運動星球 6招陰瑜伽助促進血液循環與改善下半身浮腫 2020-07-10 瑜伽 動學堂 瑜伽動作 下半身肌群 下半身血液循環容易差的人,都會有雙腿水腫、靜脈曲張等問題,此時脂肪也較容易堆積在下半身,然而這樣的身材就會偏向水梨型,這是許多女性最在意的問題。

為了要改善這樣的問題,除了飲食部分要調理外,透過陰瑜伽來增加下半身循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陰瑜伽90%都是在延展下半身,透過刺激經脈、肌肉來讓血氣循環更好。

6招陰瑜伽助促進血液循環與改善下半身浮腫©etsy.com 馬鞍式Saddlepose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背部打直。

步驟2:將身體慢慢往後躺下,同時將雙手往後延伸。

步驟3:盡量將身體放鬆,維持3~5個呼吸。

馬鞍式Saddlepose©doyou.com 碰腳趾式Toesquatpose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背部打直。

步驟2:利用腳趾的力量撐起,此時雙手放置在大腿上。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碰腳趾式Toesquatpose©byronyoga.com 龍式Dragonpose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將右腿往前跨出,彎曲90度。

步驟2:將左腿打直往後伸展,雙手撐在瑜伽墊上,上半抬至45度。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換腳執行。

龍式Dragonpose©adelaidehillsbikram.com.au 蜻蜓式Dragonflypose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開,盡量能開到90度以上。

步驟2:慢慢將身體往前傾,膝蓋盡量不要彎曲,雙手往前延伸。

步驟3:伸到覺得不行再伸時,停留3~5個呼吸。

蜻蜓式Dragonflypose©ekhartyoga.com 仰卧扭轉式RecliningTwists 步驟1:躺在瑜伽墊上,雙腳彎曲。

步驟2:雙手攤平在身體兩側,保持水平。

步驟3:將下半身扭轉放置在右邊,同時頭往左邊。

步驟4:維持3~5個呼吸後換邊進行。

仰卧扭轉式Recliningtwistpose©yogabasics.com 人面獅身式Sphinxpose 步驟1:趴瑜伽墊上,雙腳伸直並且微微張開。

步驟2:將雙手彎曲90度,手掌緊貼著瑜伽墊,將上半身抬起90度。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divinitymagazine.com 資料來源/Doyouyoga、etsy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睡前必做瑜伽嬰兒式,增加背部血液循環改善痠痛 2020-04-13 話題瑜伽動作保健瑜伽 嬰兒式(Child’sPose)在課堂中為前彎體位法放鬆動作,它能伸展背部,幫助緊繃的背肌放鬆,還可以伸展到髖關節以及舒緩姿勢不良所帶來背部、腰部的不適,但在做此動作時,要注意自己別勉強,以免傷害到了肩膀、脊椎等,對於久坐的上班族來說非常適合。

除此之外,它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

睡前必做瑜伽嬰兒式,增加背部血液循環改善痠痛©yogauonline.com 舒展髖關節 髖關節是人體中能保持穩定、控制旋轉的重要關節之一,對於許多運動員、愛跑步的運動者都必須要有穩健以及健康的髖關節才能讓表現更加出色。

嬰兒式能有效伸展到髖關節,並且增加身體穩定度、平衡感,還能預防髖關節受傷。

改善肩頸僵硬 現代人時常窩著同一個姿勢打電腦、使用3C產品,導致肩頸的肌肉越來越沾粘、緊繃,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肌肉發炎、疼痛,嬰兒式可以改善此問題,並且幫助頸部、肩膀伸展,將沾黏肌肉打開,當肩頸的血液循環暢通,做事也較為輕鬆。

伸展大腿 許多需要跑跑跳跳的運動員,都需要強而有力的大腿肌群能進行,當長期過度在使用時,就會造成肌肉緊繃,這時必須透過伸展來拉開沾黏的肌肉。

嬰兒式能有效伸展到大腿肌肉,幫助肌肉恢復彈性以及提高靈活度,還能提升下次運動表現。

如何做嬰兒式: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雙手打直高舉在頭頂。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同時保持脊椎延長的動作。

步驟3:將上半身完全趴在地面上,頭也輕靠在地面,如果碰不到可以使用瑜伽專放置在前。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後再慢慢起來。

資料來源/DOYOUYOGA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瑜伽,是更適合讓跑者增加肌力的運動 2017-04-10 跑步伸展瑜伽知識庫 當你想到「瑜伽」,是不是只聯想到柔軟度?瑜伽是眾人皆知能幫助伸展僵硬肌肉的絕妙良方,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實瑜伽對訓練肌力也非常有一套,例如棒式、下犬式、戰士一式等,對於跑者來說,根本不需要透過一般的重量訓練擁有一塊一塊的大肌群,因為這樣不僅會增加體重,還會限制步伐的流暢性,所以,比起其他運動,瑜伽更適合讓跑者來增加肌力。

瑜伽,是更適合讓跑者增加肌力的運動 瑜伽與其他運動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它能同時增強肌力,又能拉長線條,使整體身形更纖長,肌肉必須以離心的方式收縮,才能生成拉長肌肉纖維,這跟重量訓練是完全相版的,做重訓時,肌肉是以向心的方式收縮,如此一來,才能練出塊狀的結實肌肉,但是,跑者不需要練出一塊塊的肌肉,因為那不只會增加體重,還會限制步伐的流暢性,但卻又需要鍛鍊肌力,這點,瑜伽就成為一個理想的訓練方式。

以三角式來說,做三角式來說,做三角式時,除了要將腰部兩側的腹斜肌伸展開來外,也需用力才能穩住上半身,並且保持平衡,一個肌肉既強壯又柔軟的跑者,因為肌肉有足夠的彈性並穩住關節,才能降低耗損與碎裂的可能,就能避免運動傷害發生。

三角式 瑜伽不只是能全身訓練的運動,更是適合跑者專屬肌力的訓練,像是有些瑜伽姿勢,例如戰士一士,這個動作非常適合跑者來做,這種專屬於跑者或是說「功能性」的肌力訓練動作,由於訓練的是跑步時使用的部位,因此,對跑者來說是相當理想,此外,其他下肢的瑜伽動作,都能藉由穩定住腿部來訓練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與臀部的肌肉,同時也能伸展到髖屈肌、小腿與腳底肌肉,這些動作,可以用靜態停留的方式做,也可以用動態的連續動作來訓練。

當跑者以動態方式做瑜伽連續動作,可以將多個姿勢以流暢地結合在一起,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拜日式,一般來說,運動員通常喜歡用動態的方式來做瑜伽,因為它的節奏快而流暢。

拜日式是一系列前彎與後仰的動作,用快速的節奏來進行,不僅對跑者來說可以暖身,也能將身體鍛鍊得更加柔軟而強壯,因為步調快速、動作多變,比靜態伸展更受到跑者的歡迎,此外,拜日式也是一個多功能性動作,可以在跑步後做靜心收攏,也可以在不跑步的日子拿來鍛鍊肌力,你也可以在棒式間停留十次呼吸,並轉呈側棒式,或是起身做平衡的弓箭步,同樣能達到鍛鍊肌力的效果,跑者拜日式是由基本的拜日式變化而來,相對來說,更著重於小腿、大腿前後側與髖屈肌的伸展。

建議跑者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當中 簡而言之,你如果是一個跑者,只要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的訓練,不需要透過大把鈔票上健身房,只需要一個足以邁開的雙腳,或讓身體趴下的空間,就可以開始進行訓練了,不僅能增加身體肌力,還可以讓跑步狀態越來越好。

分享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