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之病害防治@ 安心高品質蔬果農場 ...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主要是葉片氮素生理代謝異常,多數是一種生理病害造成的,稱為小黑點病,斑點大小與芝麻種子相似,直徑約1至2毫米,看起來好像黑胡椒撒在他們身上,因此名稱為“胡椒斑”( ... 安心高品質蔬果農場(安心蔬果、低硝酸鹽高植化素蔬菜)麴の屋日誌是關於日本將一種黴菌定爲「國菌」的相關內容。

日本平均壽命是全球最高的秘訣主要與吃有關,而日本「國菌」與吃有密切的關聯。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805141438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之病害防治?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之病害防治麴の屋(koji'shouse)無鹽味噌簡介日本有句諺道:「有味噌就沒醫生」、「味噌是醫生殺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味噌鹽的含量比較高,對血壓的負擔可能大於黃豆發酵的好處,食用過量對健康有害。

日本流行的米麴、甘酒、鹽麴在紅什麼?看了《麴の屋(koji'shouse)》就知道。

米麴(米糀,kojirice)簡介甘酒(醴,Amazake)簡介 結球白菜簡介、結球白菜非農藥栽培肥培管理結球白菜非農藥栽培蟲害防治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之病害防治SVF:SafeSuperbVegetablesandfruitsfarms,s@svf,svfarmers@,  svfarmer      作物病害通常可區分成非生物性病害(abioticdisease,或稱非傳染性病害)與生物性病害(bioticdisease,或稱傳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害如土壤鹽分過高(如土壤鹽化)、酸鹼值過低或過高,溫度過高或太低、濕度太高(淹水)或太低、營養過多或缺乏,以及土壤或空氣污染等所引起。

有機蔬菜的病害防治方法一般有; 一、土壤翻耕太陽曝曬殺菌以防止病害。

二、利用天然資材防治病害;如亞磷酸(H3PO3)與氫氧化鉀(KOH)等量加水中和,稀釋    500~1000倍做葉面與果實噴施,用以防治卵菌綱(Oomycetes)真菌引起的病害、磷    鉀肥施用於作物上對某些病原菌具有防治效果,以及苦楝油具有防治真菌性病害和蟲    害的雙重效果,及枇杷葉食醋防治大白菜軟腐病。

或以硫酸銅為抑菌劑、使用波爾多    液(消石灰硫酸銅混合而成)、可濕性硫黃粉(或石灰硫黃混合)、高錳酸鉀等為殺菌劑    。

 三、使用微生物及其發酵產品防治病害;目前常用於植物病害的拮抗微生物,主要包括    有;枯草桿菌Y1336防治紋枯病、根瘤病、白粉病、露菌病、果腐病、蒂腐病等(詳    枯草桿菌簡介),及蕈狀芽孢桿菌AGB01防治黃葉病、螢光假單胞細菌防治多種病原    引起的病害,作為種子處理及防治根瘤病;及放線菌防治菌核病(詳放線菌簡介)、綠    木黴菌R42防治苗立枯病及木黴菌防治多種病害等(詳木黴菌之應用)。

    而引起結球白菜地上部與地下部的生物性病害的病原種類非常的多,包括;一、真菌病害病原;黑斑病(Alternarialeafspot;Blackleafspot;Brownrot)、露菌病   (Downymildew)、根瘤病(Clubrootofcabbage)、黃葉病(Cabbageandradish   yellows)、猝倒病與根腐病(Dampingoffandrootrot)、苗立枯病(蔬菜幼苗立枯   病,Damping-off;Wirestem)、菌核病(Sclerotiniarot)、黑腳病(Blacklegdisease)   等。

二、細菌性病害;細菌性軟腐病(Softrot)、黑腐病(Blackrot)等。

三、病毒病害(Virusdisease)或稱毒素病。

四、根瘤線蟲(Root-knotnematodedisease)等。

五、生理性病害;小黑點病(也稱為胡椒斑gomasho)。

有關結球白菜生物性病害防治說    明如下;一、真菌病害病原黑斑病(Alternarialeafspot;Blackleafspot;Brownrot)    結球白菜的花梗、葉柄、種莢、葉片等部位都能感染此病。

葉片感染時多從外葉開始,初期產生褪綠圓斑,大小約2-3公厘。

之後擴大變為灰褐色有同心輪紋病斑,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病斑擴增時葉片變黃乾枯。

潮濕條件下履病部分常產生黑色黴菌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學名: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 病原生態:本病靠病斑上分生孢子飛散而傳播。

典型的病徵在葉片形成大小2~3公厘,呈淡褐色同心輪紋的圓形病斑,病斑後期,中央易破裂。

在種子受害,種皮常出現皺縮或使發芽率急降。

幼苗的胚莖會受種子上的菌危害,嚴重時易造成猝倒症。

病徵:葉、莖等皆可被感染被害部呈現2~10公分圓形且具鮮明同心輪紋狀褐色病斑。

老葉發生較多,病斑數目多時,病斑相連在一起而引起葉片呈枯焦狀。

葉柄、莖部受害時,患部呈黑色凹陷圓形斑或條斑。

診斷要領:葉上病斑淡褐色、圓形,有同心輪紋產生,後期病斑會生出黑色黴狀物且易破裂。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健株採種,以獲得清潔健康的種子。

2.二、在50℃的溫湯中,浸種30分鐘。

3.將病株或病葉燒毀或深埋土中。

4.輪作十字花科蔬菜以外的作物。

5.液化澱粉芽孢桿菌所產生之抗生物質可有效抑制多種植物病原真菌及細菌,尤其對黑斑病菌。

  露菌病(Downymildew)     通常此病發生於冷涼潮濕季節及濃霧重露時期。

發病適溫一般在16~22℃。

因此常發生在秋冬及冬春季節氣溫較低的情形發生較多,發生時首先生出輪廓不清楚,黃綠色的斑紋,漸漸擴大,之後於葉背生出污白色的黴狀物。

病原菌學名:PeronosporabrassicaeGaumann,Peronosporaparasiticavar.           Brassicae(Pers.)Fr.異名PeronosporabrassicaeGaumann屬鞭毛菌亞           門真菌。

病原生態:孢子形成的適溫為8~10℃,孢子發芽為8~12℃,侵入寄主體內為16℃,病斑形成為20℃,但最適發病溫度為10~15℃。

露菌病菌可以侵害任何生長期的寄主。

大多由下表皮侵入葉部,於氣孔處伸出白色如霜徽狀物,然後在上表皮的相對位置形成病斑。

本菌以卵胞子及菌絲的形態於被害植物體中越冬。

於被害根越冬之菌絲,可隨著植物的生長伸長至果軸內,如遇雨時,表面形成分生胞子則行空氣傳染。

發病初期,常可見黃褐色小斑點,然後逐漸擴大,形成被葉脈所圍、不正形、淡褐色、四周變黃的病斑。

冬季及早春氣溫低,高濕時被害產生白色黴狀物,上生有分生孢子,以資傳播。

病徵:於葉部產生褪色小點,葉面呈輪廓不清、黃綠色斑漸擴展,葉背則產生灰褐色黴狀物,多數病斑連接成多角形病斑,可使葉片乾枯,若莖、花梗及莢受害時,呈膨脹之病斑。

本病菌可在被害植物體內殘存,翌年遇低溫高濕時,再形成分生孢子,藉空氣傳播。

防治方法:1.選擇抗病品種清潔種子或以48~50℃溫水浸泡20分鐘。

或用0.1%-0.3%高錳酸鉀對種子進行消毒。

2.避免在前作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的菜園或網室中進行栽培。

3.密種比較容易發病,應適當疏播。

4.深翻土層,達到防病目的。

保持田間通風良好,澆水時防止大水漫灌,注意排水,以及保持葉面乾燥。

5.發病株立即拔除燒燬。

6.蓋棘木黴菌(棘孢木黴菌ICC012+蓋姆斯木黴菌ICC080複合菌種)稀釋2,000倍於田  間定植前7天灌注植穴1次,定植當天再澆灌全株1次,共2次,每株澆灌200毫升,防治  露菌侵染。

  根瘤病(Clubrootofcabbage)    根瘤病菌營寄生生活,常寄生於十字花科植物根部,危害寄主,使寄主患病。

病菌在土壤中以休眠孢子囊越冬或越夏,在適宜條件下,發生成的游動孢子侵入寄主幼根、根毛,發育成變形體,最後進入根部皮層組織和形成層細胞內,剌激其分裂和增大,即可形成根瘤塊,大的像馬鈴薯,小的像豆根瘤,有的像手指條狀不規則地生長。

病害發生後妨礙營養成分向地上植株部輸送,結球白菜長到中期或嚴重的在前期就出現根部腐爛,造成大面積死亡,帶來巨大損失。

       病原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in,是鞭毛菌亞門蕓苔根瘤病。

病原生態:病原菌可藉土壤、帶菌種子、農具、雨水或灌溉水等傳播,病原菌以休眠孢子殘存土壤中,並可以長期存活。

遇適當環境(18~25℃)及酸性土壤,則有利根瘤病發生。

休眠孢子遇溼則發芽產生游走子,侵入根毛及根部皮層,為害根系。

病徵:主要危害根系,根部被害後會形成腫瘤,在主根上多為球形或近球形腫瘤,支根受害呈棍棒狀,常連結成串。

植株受害後全株生育變差,葉片光澤褪色,較健株小,結球不良,並會提早死亡。

防治方法:定植7天後可施用枯草桿菌Y13361,000倍稀釋液,灌注全株與根系預防根瘤病。

  黃葉病(Cabbageandradishyellows)    通常是指由鐮孢菌(Fusariumoxysporum)所引起的黃葉病及其他作物萎凋病等病害,較高的土壤濕度有利病害的發生。

因此設施栽培則可能會因氣溫、連作、密植而較露天栽培區嚴重。

                                                   甘藍黃葉病 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f.sp.conglutinans,F.oxysporunmf.spraphani。

通常指由真菌性鐮孢菌(Fusariumoxysporum,)所引起萎凋性的病害,鐮胞菌(Fusarium)種類多,分佈廣,存在於土壤、空氣、水及各種有機質中,大多數營腐生生活,一切腐生者則稱F.oxysporum,Oxysporum群為有胞子叢,可引起重要經濟作物的萎凋病、根腐病及葉枯病(Nelsonetal,1981;Huangetal,1992)。

培養鐮胞菌時,菌落的顏色及基質的色素,孢子形態與大小,甚至病原性等變異頗大,導致鐮胞菌的鑑定極為不易。

病原生態:病原菌以厚膜孢子在土壤中存活,最適發病溫度22~28℃,而且在土溫17℃以下不利病害發生。

病徵:由根尖或傷口侵入寄生,主要由下位葉開始往上褪綠黃色,常呈單側偏上生長,致使葉片和植株向一側彎曲(歪甲),植株矮化,根系減少,主根維管束褐化。

防治方法:本病害防治非常困難,在田間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採用抗病品種,但台灣的十字花科蔬菜商業品種大都不具抵抗性。

1.實行輪作。

2.選用培育抗黃葉病品種。

3.適時播種,避開高溫季節。

生產上遇有地溫過高,應澆水降低地溫。

4.蕈狀芽孢桿菌AGB01防治黃葉病。

  猝倒病與根腐病(Dampingoffandrootrot)    腐黴菌(Pythiumsp.)如Pythiumaphanidermatum,P.myriothlum引起的猝倒病。

因其主要危害幼根造成根腐,故在排水不佳及密植的設施內亦可能較嚴重。

     結球白菜幼苗猝倒病圖片來源:.pestnet.org/fact_sheets/        dampingoff_047.htm     結球白菜根腐病 病原菌:Pythiumaphanidermatum及其他Pythiumspp.如P.myriotylum; P.coloratum等。

本病菌在植物不同生長期造成不同的病徵,種子未發芽前被感染,整粒種子軟化,變褐色,進而萎縮崩解。

種子已發芽但幼苗未突破土表時受到感染,則受感染部位凹陷呈水浸狀,病斑擴大,細胞崩解,終致幼苗迅速死亡。

當幼苗出土後受感染,近地際處之植物組織呈水浸狀,變色,細胞迅速崩解,幼苗基部變細,軟化,無法承受植株重量而倒伏,最後導致死亡。

  病原生態及病徵:    病原菌由根毛或根尖侵入,再向上蔓延至莖部,迅速殺死被感染的組織,造成幼苗出土前及出土後的猝倒現象,容易自土壤中拔起罹病株,其根部沒有土粒附著。

當植株脫離幼苗期再受病原菌的感染,則因植株以發展出抵抗性,不再猝倒死亡,而是表現根尖或細根腐爛、植株矮化、減產和劣質等病徵。

    然而水耕蔬菜不具上述之抵抗性,不論是幼苗或成株,只要感染病原菌,均發生嚴重根腐、矮化和萎凋病徵。

病原菌以卵孢子、游走孢子囊在土壤中或水耕設施內以低密度存活,一旦環境適合即可發芽產生大量游走孢子,並迅速建立族群感染作物。

由於種類很多,不論在低溫的冬季或高溫的夏季,只要潮濕多雨都適合本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1.避免密植,可有效降低幼苗期之損害率;保持田間良好排水,切忌積水。

2.依文獻所載木黴菌可防治根腐病。

  苗立枯病(Damping-off;Wirestem)    發芽之種子尚未出土前被苗立枯病菌感染時,即於土中腐爛;出土後之幼苗被侵害時,近地際處之幼莖基部呈水浸狀褐變,致幼苗萎凋死亡;幼苗後期被感染時,近土壤表面處之莖基部組織變為黑褐色,脫水縊縮,莖部變細,全株生育不良,嚴重者植株腰折倒伏死亡。

                 結球白菜苗立枯病 學名:1.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有性世代)RhizoctoniasolaniKuhn(無性世代)2.Pythiumsylvaticum無性世代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的基腐病或腰折病密植與高濕度下最易發生;特別以撒播方式種植者為甚。

由於其寄主範圍廣且腐生性強,加上設中連作頻度高,危害亦有日漸嚴重之趨勢。

  病原生態:在溼冷條件下易發病,病原菌首先存在土壤中,播種後,菌絲或菌核發芽以菌絲狀態侵入植株根部、葉部或植株的任何組織造成感染,表土濕度愈大,感染及傳播速度愈快。

當植株成長至10~15公分時,本病原菌亦會感染莖部造成莖腐;初呈水浸狀;皮層部腐爛、變褐。

若碰到乾燥環境則縊縮成凹陷病斑,而中柱仍維持植株屹立不倒,輕者降低產量與品質,重者死亡。

病原菌主要以菌核或菌絲在罹病殘株存活,藉灌溉水、農具傳播。

高溫高濕、連續陰雨、排水不良、密植亦有利於本病害之發生。

病徵:苗床期種子受菌感染後會腐爛,無法發芽,初生幼苗受感染後,近地際莖基部變褐色、水浸斑,萎凋、倒伏死亡。

苗床後期感染,在土壤表面附近或表土層中的莖部組織變黑褐色,脫水萎縮、變細,全株發育不良。

植株不同的部位受感染後,表現不同的病徵,包括種子腐爛、猝倒、根腐、莖腐、葉斑(或葉枯)、果腐和萎凋等。

主要感染幼苗的莖基部,少數可向下蔓延至根部,組織也快速死亡導致植株倒伏,從土壤中拔起時,根部會有土粒附著。

診斷要領:罹病植株之莖部或葉片,通常由接近土面或栽培介質處開始發病且病徵呈水浸狀,在環境良好時可在罹病植株或栽培介質表面觀察到病原菌之褐色菌絲纏據。

防治方法:1.避免密植、拔除並燒毀病株,減少菌核量。

2.均衡施用三要素,促使植株快速生長,縮短幼苗期,減少病害之發生。

3.建議可於育苗時將介質混拌綠木黴菌(TrichodermavirensstrainR42)200倍,預防苗立枯病。

  菌核病(Sclerotiniarot)    菌核病菌引起作物菌核病,通常在秋冬季節發生較嚴重,其最適生長溫度在18~25℃因其發芽侵入亦需要較高濕度,故常在台灣北部冬季發生較多。

根據鄭安秀博士之報告,一般設施內溫度在18℃以下,相對濕度在90%以上則利於此病之發生。

病原菌:Slerotiniascleraotiorum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又稱白黴病、軟腐病、莖腐病等,主要由核盤菌屬(Sclerotinia)、鏈核盤菌屬(Monilinia)、絲核屬(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屬(Sclerotium)等腐生真菌引起。

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

deBary)又稱白黴病,軟腐病,莖腐病等,主要由核盤菌屬(菌核病),鏈核盤菌屬(褐腐),絲核屬(RHI鄄zoctonia)和小菌核屬(白絹)等腐生真菌引。

病原生態:病原菌以菌核或菌絲在植株殘體存活。

春、秋兩季多雨潮濕時,菌核發芽成為子囊盤,釋出子囊孢子為初次感染源,經氣流傳播而感染老葉。

在植株生長期主要界病株與健株的接觸傳播,菌核常混雜在種子間,做長距離傳播。

在適溫(19~24℃)、高濕、排水不良和偏施氮肥之環境,有利於本病之發生。

病徵:幼苗和成株在莖基部產生淺褐色凹陷腐爛病徵。

輕者發育不良、矮化、減產。

重者莖桿腰折、植株枯死。

當葉片受感染,葉部組織出水、腐爛呈黑褐色之黏濕狀。

高濕時,患部出現白色菌絲,在莖部或髓部產生米粒大之黑色菌核,在葉部則產生細小之菌核。

防治方法:1.注意田間排水,拔除並燒毀病株。

做好田間衛生,採收後移除病株殘體,將菌核清除乾  淨集中銷毀,減少田間的感染源。

田區應避免過度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風及排水,休耕  時應除去田間雜草。

2.貯藏運輸期間,不可在產品上澆水,盡量保持乾燥控制在相對濕度92%以下,可減少危  害。

3.木黴菌及其他拮抗微生物,可以減輕菌核病之危害。

在定植前以木黴菌處理基質或定植  後澆灌,可有效降低菌核病之發生率。

  黑腳病(Blacklegdisease)    甘藍各生育期、各部位均可能被害。

葉片罹病時,在病原菌感染後10天開始出現病斑。

初期呈灰褐色,大多為不規則形,有時為圓形,以後病斑部乾枯變薄呈乾絲狀,其上著生小黑點,為病原菌之柄子殼。

莖部罹病時,初期在莖上產生長條狀、淡褐色凹陷之斑點,偶四周可見紫色畢環,以後病斑部乾枯,剝視維管束組織,可見呈黑褐色至黑色水浸狀,嚴重時造成根部腐爛,植株因養分供應不良,導致葉片變小,呈藍綠色,終致結球不良,此外,因水分運輪受阻而呈萎凋狀。

病斑逐漸向上蔓延至地際部份之下位葉,引起黑色腐爛,並向內蔓延,嚴重時整株枯死。

若幼苗期罹病,則根部黑腐,終致枯死。

           甘藍黑腳病 病原菌:Leptosphaeriamaculans(Phomalingam) 病原生態:病原菌在種皮或罹病株殘體存活,當種子發芽時由子夜侵入,擴及胚軸,嚴重時幼苗死亡。

在潮濕的環境下產生柄孢子,隨雨水傳播至鄰株。

存留於田間的罹病株殘體上面佈滿柄子器,產生大量柄孢子於膠樣物質裡,膠樣物質吸水膨脹而溶解,柄孢子即隨飛濺的雨水而傳播  ,故雨水是造成此病害大發生之主要條件。

本病害主要發生於離山之甘藍、花椰菜和芥藍。

在平地上未見。

病徵:在葉片上產生明顯的灰色病斑;在莖部產生條斑,在健部交界處為紫色,擴展至根部形成黑色潰瘍狀。

患部之纖維慢慢被破壞,但從病株上之莖部在長出新根支持植株慢慢生長至結球。

從此,外葉之葉緣開始向內變為紅色,類似缺磷症。

當罹病株慢慢長大,下半部無法支撐上半部結球之重量時,植株會突然萎凋死亡。

防治方法:採用健康種子,清除及燒燬罹病殘體。

  二、細菌性病害細菌性軟腐病(英文名Softrot)    由軟腐病菌(Erwiniacarotovora)引起的細菌性軟腐病,主要發生在葉菜類(如結球白葉、等)及根菜類蔬菜。

通常發生在25℃~32℃及高濕季節;故於春、夏梅雨及多雨季節;「特別在豪雨過後,常在幾日內造成嚴重損失。

因此設施內若探噴、淹灌方式亦將有利病害發生。

 細菌性軟腐病 病原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 病原生態:Erwiniacarotovora三個亞種中,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會引起許多種類植物造成其組織的軟性腐爛。

病原菌以低量在土壤、植株殘體、田間雜草之根部或根圈土壤存活。

病原細菌經由傷口或自然開口侵入。

在田間藉雨水、灌溉水和昆蟲等傳播。

診斷要領:病徵:病斑初呈水浸狀小點,迅速擴大,組織軟化、變色、起皺、腐爛、裂開,流出汁液,導致結球或塊根腐爛,有時外表雖仍完整,但完整組織已崩解。

結球外葉腐爛後,若遇乾燥環境則迅速脫水,成薄紙狀。

葉菜類葉片受害,初呈水浸狀或半透明狀,隨後變褐、軟化、腐爛。

基部或葉柄發病,導致植株萎凋。

病部常有其他菌類之二次感染而發出惡臭為本病之特徵。

罹病植株具軟腐病徵,挑取軟腐組織置於水中,可見雲霧狀混濁現象。

防治方法:1.CH100植物營養健素試驗證實可用於防治作物的軟腐病,及銹病、白粉病,同時具有病  害防治與忌避防蟲效果。

CH100為中興大學所開發又名中興一百,在蔬菜的使用方法  為;幼苗期每7-10天噴佈一次300-400倍的CH100稀釋液,連續施用三次,盡量以微  鹼或微酸的水來進行稀釋,應於作物尚未發生病害時噴施,才能有效防止病害發生。

2.加強田間管理,注意輪作,適當稀植,高畦深溝;合理施肥,合理澆水.結球期防止大  水漫灌,畦面水分過多,助長軟腐病的發生,發現田間病株及早拔除扦用適量的石灰或  1:5:(160〜200)波爾多液灑中心病株消毒;可用農用鏈黴素藥液防治。

3.另外,在種植作物時可以深耕讓陽光可以照射到土壤中的病菌;還有防制蟲害,避免植  物被蟲咬傷也可以降低軟腐病罹病的機會。

  黑腐病(Blackrot)             病原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Pammel)Dowson 病原生態:本病在溫暖、潮濕的季節最容易發生,台灣平地幾乎終年可見,尤以6~11月最為嚴重,但夏季高冷地區甘藍亦普遍發生,嚴重危害。

種子帶菌是本病重要感染源,除可藉種子之攜帶而傳播外,田間病株尚可藉雨水、灌溉水、農具或昆蟲等作遠距離之傳播。

病徵:危害幼苗、全株、子葉、莖或葉部。

子葉受害時,葉緣轉黑色,後期捲縮並萎凋,由葉片侵入時,常由葉片外緣水孔侵入,初其呈現黃色像”V”字的病徵,並向內延伸,成典型”V”病斑;田間亦有由傷口侵入的病斑,如蟲食痕等傷口處侵入,呈現非典型病斑。

診斷要領:葉緣出現"V"字型黃褐色病斑,病斑前緣有黃暈,對光檢視病變組織,可見葉脈呈現黑色或褐色。

切取小塊病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檢視,則可看到菌流湧出。

防治方法:1.使用無病種子從無病田和無病株上採種,必要時進行種子消毒。

可溫湯浸種,種子先用  冷水預浸10min,再用50℃溫水浸30min;或用藥劑消毒,用0.1%強氯精或200ppm  鏈黴素浸種20分鐘,然後衝冼乾淨,涼乾播種,以壓低種子帶菌量,減少初侵染源。

或  以45%代森銨水劑浸種20min;也可用50%福美雙按種子重量的0.4%拌種;還可用漂  白粉10~20g(有效成分)加少量水拌種1kg,於容器內封存16h。

2.加強栽培管理,生長期及時防治菜青蟲,以減少傳病媒介。

患病地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  行2~3年輪作;施用腐熟肥料,適時播種,不宜過早,密度適宜,適期蹲苗,合理肥  水,雨後及時排水,注意減少傷口,及時防蟲;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病殘,秋後深翻,  消滅菌源。

3.選用抗病品種,目前已有許多抗黑腐病的品種。

4.生長期也可噴施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甲殼素、碳酸氫鈉於發病初期防治黑腐病。

5.新一代木黴菌微生物製劑結合枯草桿菌與根棲細菌等菌種發的複合式功能性微生物製劑  可防治多種病害,田間試驗已可防治黑腐病。

  病毒病害(Virusdisease)     一般農民稱為瘋叢。

本病原常依作物種類而有不同;或同一種作物而有不同病毒之危害或複合感染之情形。

通常溫度會影響病徵的表現(如病徵不明顯等特徵)。

但對病害嚴重性的影響,則是因溫、濕度影響媒介昆蟲,特別是對蟲口密度的影響。

例如,多雨會降低蟲口數與其活動力,進而減少病毒傳播;而秋冬乾燥季節,蟲口密度較高時其病害亦發生較嚴重。

設施如細網或塑膠布具有阻隔昆蟲(病毒媒介昆蟲)作用,若能小心防護或清園應可減少此病害;但若媒介昆蟲不慎進入與引入帶毒幼苗則可能更嚴重發生,特別如瓜類病毒病將因蚜蟲繁殖世代時間縮短而更趨嚴重。

         結球白菜蕪菁嵌紋病 病原:蕪菁嵌紋病毒(Turnipmosaicvirus,TuMV);甜菜西方黃化病毒(Beetwesternyellowvirus;BWYV);花椰菜嵌紋病毒(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 病原生態:在自然界主要靠蚜蟲傳播。

高溫乾燥使寄主生長緩慢,抵抗性降低,同時縮短病毒之潛伏期,春秋兩季蚜蟲族群增加,本病易發生。

病徵:苗期葉脈透明化,葉片呈深淺綠色交錯之嵌紋。

成株葉片除嵌紋之外,並有皺縮及深色壞居小點,質地變應變脆,全株矮化、結球鬆散,甚至不結球。

防治方法:1.選擇健康種苗,減少田間感染源。

2.選擇抗病品種並進行種子消毒(用0.1%高錳酸鉀);農業防治要加強田間管理,避免  發芽期高溫影響,苗床育苗採用遮蔭降溫或套種,幼苗期及時拔除病苗,合理的澆水降  地溫也可減少病毒病;及時防治蚜蟲,因為蚜蟲傳播病毒;藥物防治時用1:0.5: (160-200)的波爾多液噴灑中心病株;0.1%的高錳酸鉀加0.3%木醋液防治。

  根瘤線蟲病(Root-knotnematodedisease)    主要以根瘤線蟲(Meloidogyneincognita)危害作物種類最多。

溫度大多在20~28℃間較適合,過高或太低均會影響其感染。

土壤濕度則以乾燥區較嚴重,高濕除可增進擴散危害外,通常不利其繁殖與感染。

但線蟲可能造成作物根受傷而因此增加其他病原入侵的機會。

  病原線蟲:Meloidogyneincognita 病原生態:根瘤線蟲常以二齡幼蟲或卵存活於土壤中之病株殘體,藉灌溉水傳播,土溫25~30℃,土壤含水量40%左右,地勢高燥,土質疏鬆,含鹽低的土壤或連作有利病害發生。

病徵:根瘤病和根瘤線蟲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發生時症狀相似,根部都腫大,地上部生長不良,嚴重時整株枯死。

但兩者病原及發病條件各不同,需要正確辨識,對症下藥。

根瘤線蟲病在根部引起肥腫畸形之瘤狀物,解剖顯微鏡下切開瘤狀物,可見乳白色雌蟲埋於其中。

輕者地上部病徵不明顯,重者葉片黃化,植株矮化、烈日下萎凋。

根瘤易受其他微生物侵入導致腐爛,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與水稻輪作,施用含幾丁質或蓖麻粕之有機添加物。

五、生理性病害;小黑點病(也稱為胡椒斑gomasho)。

    結球白菜上的小黑點(gomasho)嚴重影響了外觀商品性和售價,這種長了小黑點的結球白菜是一種生理病害,不是病菌引起的,商品外觀性雖然變差了,但不影響食用。

主要是葉片氮素生理代謝異常,多數是一種生理病害造成的,稱為小黑點病,斑點大小與芝麻種子相似,直徑約1至2毫米,看起來好像黑胡椒撒在他們身上,因此名稱為“胡椒斑”(gomasho),在油菜、甘藍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均有發生。

     發病特徵小黑點病首先發生在蓮座期葉柄或包心初期最外層展開葉的葉柄中部,呈長條狀分布,然後向內擴散。

發病時,葉柄及小葉脈上出現大量黑色或褐色的、直徑1~2mm的斑點,病情嚴重的植株葉柄背面也有黑點。

黑點開始出現時較小,隨著植株生長越來越大,至生長後期或收穫期有的黑點已經褐變。

老葉比新葉先發病,葉片及葉柄背面初期不發病,但有的品種是從包心葉開始出現嚴重的黑點。

隨著植株的生長,病情越來越嚴重,至收穫期,包心葉片及部分展開葉布滿形狀、大小不一的黑點。

在貯藏過程中有繼續加重的趨勢,有時在收穫時未見發生而在貯運過程中發生。

發病原因胡椒斑點病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一直沒有這種病症的病原體被分離出來。

小黑點病實際上是細胞膜受到損傷所致,由於結球白菜葉柄內硝酸鹽(NO3-)過量積累,使細胞膜系統受到傷害,在葉柄表面表現出黑點症狀。

所以,小黑點病的發生原因是植株體內水分及氮素代謝異常所造成的生理性障礙,與田間施氮量密切相關,且受水分、日照、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影響,高氮(N)肥會使小黑點病情變得更嚴重(小黑點密度更高)。

防治方法1.選用抗性品種不同結球白菜品種對胡椒斑點病的抗性存在著差異,抗性品種硝酸還原酶活性大於易感病品種,抗性品種對被吸收到葉柄內的硝酸鹽能較快的被還原,從而減輕了對於細胞膜的損傷。

所以,選用對胡椒斑點病抗性較強的品種,能有效的降低其發病幾率。

2.合理性施用氮肥  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特別在結球期後之追肥,氮肥施用過多會加重胡椒斑點病  的發生。

3.改善土壤環境  酸性土壤條件、磷肥過重等同樣會加重病害。

所以,要重視有機肥的施用、調理  土壤酸鹼度、均衡營養,來減輕胡椒斑點病的發生。

4.適時採收,冷藏貯存  結球白菜於結球的中後期,胡椒斑點病發生較快,接近收穫時是小黑點的爆發  期,因此要適時採收。

貯藏時,保留外葉能減少小黑點病的發生,同時,貯藏以  4~5℃為宜,溫度不宜過低。

  引用及參考文獻1.農作物真菌性病害的病徵與診斷要領/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黃振文、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鍾文全。

2.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葉菜類-結球白菜植;  黃振文,十字花科,台灣農家全書,行政院農委會。

  劉達修、王雪香、杜德一,葉菜類-十字花科,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台灣省政府農  林廳。

  費雯綺、王喻其編,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

  鄭安秀、林益昇,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葉瑩編。

3.有機蔬菜綜合栽培管理手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3.蔬菜有機栽培之病害管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4.十字花科蔬菜穴盤苗常見之病害種類及防治方法/臺中區農業改良場5.作物病蟲害診斷-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6.十字花科蔬菜之病蟲害發生與管理/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7.AVRDC(WorldVegetableCenter)  SuggestedCulturalPracticesforHeadingChineseCabbage-TomKalbandLien-  Chung Chang8.應用土壤添加物防治植物病害之探討種苗改良繁殖場鍾文全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系  黃振文9.安寶貞、羅朝村、謝廷芳、黃秀華,1999。

作物病害之非農藥防治。

農委會、農林廳編  印。

台中,臺灣。

10.AlternariaFruitorPodRot–Vegetables-UniversityofMarylandExtension Homeand   GardenInformationCenter11.PepperSpot(“Gomasho”)onNapaCabbage   EricSimonne,JeffBrecht,GuodongLiu,andMonicaOzores-Hampton12.國內拮抗微生物應用實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13.木黴菌在作物病害防治的開發與應用/陳俊位、鄧雅靜、蔡宜峯、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朝陽科技大學                svfarms/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結球白菜簡介及非農藥栽培肥培管...|日誌首頁|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蟲害防治.....上一篇結球白菜簡介及非農藥栽培肥培管理...下一篇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蟲害防治...回應 減低蔬菜硝酸鹽與不用農藥的液菌肥生產設備 減低蔬菜硝酸鹽與農用生物製劑農場增殖型發酵槽已申請專利,在農場以最有效的科學方法及低成本製作可降低蔬菜硝酸鹽之液肥及可將生物製劑有效的增殖;如蘇力菌、枯草桿菌、放線菌(包括谷特菌)、木黴屬、蟲生真菌(黑殭菌、綠殭菌、白殭菌)等皆可在農場低成本有效的培養增殖以代替農藥的使用,或減低有機農場病蟲害防治的成本,並可降低蔬菜硝酸鹽含量生產安心高品質的蔬菜。

以最經濟、低成本提供農場設置。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HiNet部落格背景音樂功能下架 svfarms's新文章食品發酵用的米麴菌也被公告為安全之微生物肥料菌種含孢子蘇力菌可濕性粉劑發酵培養簡述神奇的蘇力菌!SVF發酵槽蘇力菌發酵培養過程簡述SVF食品級發酵槽簡介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蟲害防治結球白菜無農藥栽培之病害防治結球白菜簡介及非農藥栽培肥培管理益生菌(Probiotics)簡介生物性液肥—最新消息 svfarms'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安心高品質蔬果農場(安心蔬果、低硝酸鹽高植化素蔬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