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_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胡衛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文】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 ... 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登錄 註冊 搜索 知名法師著作初入佛門佛理專研佛教徒生活深入經藏淨土經典淨宗專集淨土法師文集禪宗專集藏傳佛教因果感應素食放生教史傳記一門深入佛典故事專區故事寓言書籍戒律規行咒偈儀軌長篇套書精選文集民間善書健康書籍我們的Facebook粉絲群贊助方式戒邪淫網 首頁→初入佛門→佛教入門 背景: 閱讀書籍-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一牽涉到親情、愛情,心理就有偏差,嚴重一點,就心理失常。

那么,所有的智慧、理性,就都會被自己的感情所蒙蔽了。

正如歐陽修所說:“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

”豈但國家大事,就是三家村裏的貧困小戶人家,也隨時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何況那些有權有勢,或是財富大老板們的家庭呢!   經典回放   選自《大學》   【原文】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文】為什么說想管好家庭先要修煉自身品德呢?人們對自己親近或喜愛的人多有偏愛;對自己所鄙視或厭惡的人多存偏見;對自己畏懼或尊敬的人多存偏心;對自己哀憫或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對自己認為驕傲或懶惰的人多持偏見。

能做到喜愛某人的同時又能認識到他的缺點;厭惡某人的同時又能了解他的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諺語說:“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子女不好,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禾苗茁壯。

”這就叫不修好自身品德就不能管好家。

  大師釋疑   辟:南大師認為,“等於偏僻、偏差,甚至有病癖的意義”。

也可作“偏見”解。

  賤惡:指所鄙視與厭惡的人。

  哀矜:同情,憐惜。

  敖惰:敖,通“傲”,傲慢。

惰,懈怠。

  碩:原意是頭大,引申為大。

這裏是茁壯的意思。

  學儒一得:“一碗水端平”   “莫知其子之惡”這句話很好理解,“孩子是自己的好”嘛!再壞只是調皮,再懶只是不懂事,再蠢只是天真,再醜只是可愛。

為什么“莫知其苗之碩”呢?因為人們都貪心不足,禾苗長得再好,還是覺得不夠好。

跟更好的相比,就更不滿意了。

  本節選錄的這段文字,概括了“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第一大障礙是“人之其所親愛而辟”。

如果缺乏公正,那么對自己親近或喜愛的人必然刻意呵護和照顧。

天平稍稍傾斜,就會失准,難以讓其他人口服心服。

  有一天,明太祖朱元漳到國子監視察。

國子監的廚師獻上茶來,朱元璋喝了,覺得色味俱佳,心裏很高興,便下詔賞給廚師冠帶。

一位在國子監讀書的老生員聽說這件事,感慨萬千,吟出兩句詩:“十年寒窗下,何如一盞茶!”正在想後面的句子,朱元譚正好從他窗口經過,應聲接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   朱元璋身為帝王,一時高興,賞賜了廚師,由於賞不當法,別人還難免憤憤不平。

其他的人處事不公,怎么可能讓人服氣呢?   春秋時,韓昭侯任命申不害為宰相,將韓國治理得很好。

有一天,韓昭侯向申不害請教法治之道。

申不害說:“所謂法律制度,就是根據臣民功勞的大小給予不同的獎賞,根據他們才能的高低授予不同的官職,根據他們所犯過失的輕重給予不同的懲罰。

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到信賞必罰。

”   韓昭侯聽了,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他的話。

  申不害又臉色凝重地說:“現在,我國雖然建立了法律制度,您卻聽從左右大臣們的請求,不依法辦事。

本該懲罰的,左右一請求,您就不了了之;不該獎賞的,左右一請求,您就給予獎賞。

這樣一來,法律形同虛設。

您覺得做不到令行禁止,原因就在於比。

”   韓昭侯聽了,恍然大悟地說:“先生所言極是!從今以後,我知道怎樣實行法律制度了,也知道什么話該聽,什么話不該聽了。

”   過了一段時間,申不害的一位堂兄前來投靠他,想謀一個官職。

申不害知道這位堂兄才能平平,本不想推薦他;但自己年幼時曾得到過他極大的幫助,兄弟二人感情甚篤。

現在堂兄千裏迢迢而來,自己身為宰相,怎好讓他空手而歸?於是,申不害找了個機會,私下向韓昭候提起此事。

  韓昭侯笑笑說:“先生所說的不是我從先生那裏學到的東西啊!我如果聽從您的請求,就違背了先生教導我的話。

我只好不聽從您的請求了。

”   申不害聽了,羞得滿臉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從第二天起,他搬出相府住了一段時間,以懲罰自己的過失。

  申不害給韓昭侯講的道理,堂堂正正,句句在理。

可是落到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親人面前,就掌不住舵了。

所以說,一個人不怕沒有德行,就怕德行不夠深厚堅牢,到關鍵時候出現情、理分裂和言、行分裂,影響就大了。

  第二大障礙是“之其所賤惡而辟焉”。

如果缺乏寬容之德,對自己輕視和討厭的人,無事也會動三分惱,如果有事,更是火氣過盛。

  蔡國派師強、王堅出使楚國。

楚王一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好像來向楚國示威似的,心裏很不高興,對手下人說:“天下人名多得很,為什么偏要叫師強、王堅呢?” 所以,他召見兩位使者時,不按禮儀程序。

見了面後,兩位使者的聲音讓他覺得特別討厭,兩位使者的外貌更讓他覺得惡心。

他勃然大怒說:“蔡國沒有人嗎?這個國家應該討伐!蔡國有人卻不派遣嗎?這個國家應該討伐!蔡國故意用這兩個人來試探我嗎?這個國家應該討伐!”   蔡國的師強、王堅什么不恰當的話都沒說,什么不恰當的事都沒幹,結果卻為國家惹來了這么大麻煩,其原因不過是蔡國的實力讓楚王輕視而蔡國的使者讓楚王討厭罷了。

  如果一個人寬容大度,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那么遇到自己輕視和討厭的人,處理問題的境界就大不一樣了。

  孟嘗君任齊國宰相時,家中養了許多賓客,其中一位賓客與孟嘗君的小妾私通。

有人建議孟嘗君將此人處死,孟嘗君淡然一笑:“喜愛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

”   過了一年,孟嘗君召來那位賓客,對他說:“你在我門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到現在還沒有適當的職位給你,心裏很不安。

現在衛君與我交情很好,不如讓我替你准備車馬銀兩,你到衛國去做官吧。

”   這位賓客來到衛國,受到衛君的重用。

後來齊國和衛國關系緊張,衛君想聯合各國攻打齊國。

此人對衛君說:“ 我之所以來到衛國,全賴孟嘗君的推薦。

聽說齊、衛兩國的先王曾經相互約定,將來子孫絕不彼此攻伐,而您卻想聯合其他國家攻打齊國,不僅違背了先王的盟約,同時也辜負了孟嘗君的情誼。

請陛下取消攻打齊國的念頭吧,不然,我願死在您的面前。

”   衛君佩服他的仁義,於是取消了攻打齊國的念頭。

  古人認為“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乃是不共戴天之仇,那個賓客搶了孟嘗君的女人,孟嘗君非但不加懲罰,還以德報怨,這種修養功夫就很讓人敬佩了!   第三大障礙是“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如果缺乏勇氣,對自己畏懼和尊敬的人,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於制度也不敢認真執行。

這就像堤壩決了一個口一樣,久之制度便會形同虛設。

  有一家國營廠,有幾個刺頭兒,整天吊兒郎當,工作不好好幹,還時不時地惹事生非。

廠長想開除他們,他們就舞拳露臂想玩命,還揚言要用對付廠長的家人。

廠長害怕了,只好任他們胡來。

其他職工見樣學樣,廠裏的紀律一團糟。

這位廠長調走後,以後來過兩任廠長,情況仍沒有改善。

  後來,來了一位姓李的廠長,公布了新的廠規。

不久後,一個刺頭兒觸犯了廠規,李廠長果斷地決定對他進行處理。

刺頭兒還是老一套,氣勢洶洶地來到廠長辦公室,恐嚇道:“信不信我弄個炸藥包把你家平了?”   李廠長不動聲色地盯著他看了半晌,然後說:“請坐下,慢慢說!”   刺頭兒猶豫了半晌,終於坐下了。

  李廠長微笑著問:“你知道炸藥包怎么弄嗎?需不需要我教教你?‘自衛還擊戰’那會兒,我是尖兵排長。

”   刺頭兒脹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他的氣焰完全被壓下去了。

接下來,李廠長對他進行了一番開導,他就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懲罰。

自此,再也沒有哪個刺頭兒敢違反制度了。

  無論管理一個家庭,還是管理一個團隊,正氣能否壓倒邪氣,是至關重要的。

而領導者的勇氣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四大障礙是“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同情弱者是人類的天性”,如果缺乏審慎之德,對自己憐憫和同情的人,可能濫用好心。

  古時候,富豪之家欺壓窮民的事屢見不鮮。

有一個縣令,頗愛民。

有一次,一個窮民狀告某富豪霸占他家田產。

縣令氣極,命人把那個富豪抓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二十大板再說,還勒令富豪退還窮民田產。

可是後來經過調查,情況正好相反,原來那個窮民知道縣太爺向著窮人,便借故向富豪家勒索錢財。

勒索不成,就編了一套謊言,誣告富豪霸占田產。

事後,這位縣令感慨地說:“窮民敢於誣告富豪的事,雖不多見,也不得不察啊!”   在處理事情時,最忌先入為主之見。

看見某人憤憤不平,就以為他一定受了委屈;聽見某人哭得傷心,就以為他一定有冤情,憑表面現象作判斷,很可能出現偏差。

只有保持平靜的心態,詳察事實,   第五大障礙是“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常人的心理,看見傲慢的人,心裏的氣就不知打哪兒來,不管有理無理,都想折辱他一下。

看見懶惰的人,就覺得一定是“糞土糊不上牆”。

但是,傲慢雖然不是好習慣,傲慢的人也未必有才,但其中也確有一些人擁有值得驕傲的才能。

懶惰雖然不是好表現,懶惰的人通常不會有出息,但有些人懶惰的表面下也可能隱藏著合理的原因。

比如劉備懶於公事,跑到菜園子裏種菜,你就不敢肯定他沒有出息。

所以,看人不能憑表面得出結論,進行深入了解,才不會錯過人才。

  春秋時,賢士田子方就是一個比較傲慢的人。

他在魏國任職時,有一次,他乘車趕路,與太子擊相遇。

太子擊急忙下車,迎上前去,恭恭敬敬行禮。

田子方卻端坐車上不動。

太子擊不高興地說:“不知道是貧賤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還是富貴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   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

富貴的人怎么敢瞧不起人呢?國君瞧不起人,就要亡國;大夫瞧不起人,就要敗家。

至於貧賤的人,如果不得意,穿上鞋子就走,到哪兒得不到貧賤呢?”   太子擊見到魏文侯後,將田子方的話告訴他。

魏文侯感慨地說:“沒有我兒子的過失,我怎能聽到賢人的金玉良言?”   還有一次,田子方陪魏文侯會見賓客,太子擊走進來了,別的賓客和大臣們都站起身,只有田子方端坐不動。

魏文侯臉上有不悅之意,太子擊也很不高興。

  田子方看出父子倆的心思,不禁一笑,說:“我為你站起來嗎?不知是否合乎禮;我不為你站起來嗎?不知是否犯了罪。

請讓我背誦一段書吧:楚恭王做太子時,想到雲夢去,路上遇到大夫工尹,工尹急忙躲進一戶人家,避而不見。

太子下車,來到這戶人家門口說:‘老先生,何必這樣呢?我聽說:尊敬他的父親,不等於還要尊敬他的兒子。

如果還要尊敬他的兒子,這是非常不吉利的。

老先生何必這樣呢?’工尹說:‘以前我只認識你的外表,從現在起,我了解你的內心了。

果真這樣,你准備到哪兒去?’”   田子方背完書,魏文侯點頭誇道:“好!”   太子擊上前背誦楚恭王的話,一連背了三遍,並表示一定要向楚恭王學習。

  俗話說:“打狗要看主人面。

”田子方當著魏文侯的面,不給太子擊面子,確實有點傲慢。

但他的話也確實是金玉良言。

魏文侯不愧是一個善於“齊家”的人,他對田子方的禮讓和贊賞,不僅使自己得到了一個大才,也培養太子謙遜的美德。

上一頁1..891011121314151617..57下一頁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枝一葉皆可悟道 第2頁:目錄 第3頁:聽大師說儒 第4頁:學做大人 第5頁:給自己量身定位 第6頁:單純就是天才 第7頁:勿自欺欺人 第8頁:人身難得要珍惜 第9頁: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第10頁:從齊家開始修煉影響力 第11頁:順從民意,引導人心 第12頁:多行善事即是真學問 第13頁:決定成敗的第一大要點 第14頁:忠誠勝於能力 第15頁:以財發身,勿以身發財 第16頁:透過“義”字見大利 第17頁:領導的威儀與威德 第18頁:什么是婦人之仁 第19頁:政治經濟不分家 第20頁:小勇大勇都重要 第21頁:慎防樂極生悲 第22頁:愛財好色並非壞事 第23頁:如何避免小人之禍 第24頁:忠誠的前提 第25頁:佛法只是一顆真心 第26頁:“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27頁:佛是無事的凡人 第28頁:學佛的第一步 第29頁:一切皆幻誰來修行 第30頁:如何才能開悟 第31頁:不移一步到西方 第32頁: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第33頁:信為道源功德母 第34頁:愛是煩惱,還是要愛 第35頁:學道的二種障礙 第36頁: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第37頁: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第38頁:如何快速成佛 第39頁:吃飯穿衣也是修行 第40頁: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41頁:我眼本明,因師故瞎 第42頁:學佛當從敬佛始 第43頁:佛的般若智慧 第44頁:生命的沉潛與騰飛 第45頁:心量決定能量 第46頁:莫學小鳥笑大鵬 第47頁:莊子推崇的境界 第48頁:大而無當不如小而有用 第49頁:低調做人的哲學 第50頁:得意之時當思退步 第51頁:功成而不居 第52頁:無事莫找事 第53頁:鮮靈活潑即是道 第54頁:做官莫作怪 第55頁:專用聰明,大事不成 第56頁:一身榮辱自心知 第57頁:留一點閑心,看花開花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閱讀:次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走近佛教 佛恩居士著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1) 表情: 姓名: 匿名 字數 點評:    同意評論聲明    發表 評論聲明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1楼許賢文发表于2012-8-260:05:36佛.道.儒.歸根佛經.易經回复支持(0)反对(0)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

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或相告本站連結,功德與印經無異。

NoCopyright2010-2016水晶順正府大王公求道Poweredbyiwms5.1 Processedin0.040second(s),4queries,Gzipdisabl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