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人莫知其子之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犯這個錯誤《大學》上告訴我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兒女的壞處,更不曉得自己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人都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2020-09-22雲的記號 人永遠不要和任何人談論別人的孩子不好,即使他的孩子十惡不赦,他也不會承認自己的孩子有任何缺點。

尤其是母親,她們都會認爲自己的孩子完美到無以復加。

如果你讓一個女人找一找她孩子的缺點,她可能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條來。

如果你讓她談一談她孩子的優點,她可能會滔滔不絕,說得唾沫星子亂飛,一天都講不完。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家的孩子在外面的表現,孩子也通常報喜不報憂。

放學回家後,孩子一般都不會告訴家長自己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

但是如果老師表揚了他,那就可能他人沒到家聲音就傳到家了。

.他會放大音量告訴你,今天老師爲什麼事表揚了他。

害怕鄰居聽不見,並且會從頭到尾細緻入微地把事情的經過給你講一遍。

而且整張臉上寫滿了自豪。

長此以往,許多家長都認爲自家的孩子十全十美。

以前,我認識一個女人,她有三個孩子。

兩個女兒,一個女兒上初中,另一個女兒上小學,最小的兒子才上幼兒園。

兒子的表現不知道怎麼樣?現在小還看不出來。

但是兩個女兒的表現,真的讓你瞠目。

先說說她的大女兒吧!可能是遺傳的原因,她爸爸也是又高又壯,大概三百斤左右。

大女兒1.65米,體重在一百七十斤左右,五端長得還是很端正的。

就是脾氣太壞了,天天盯著她媽吵。

她媽說什麼她都不聽。

這些都無所謂的,關鍵是在外面的表現她媽都不知道。

她家連房子都是租的,但是她媽還捨得花錢給她補課。

可是在補習班裡,她並沒有認真學習,晚上經常騎車和一羣小孩出去玩。

玩到補習班放學的時候她直接騎車回家。

有一次被她媽撞見了,她就跟她媽解釋說是車子壞了,出去修車的,她媽是半信半疑。

她還學會了抽菸,有一次我騎車送兒子上學,看到她騎車一手扶著車把,另一隻手夾著一支煙。

看到熟人一點也不避諱,一副大姐大的樣子。

聽說星期天經常和別人約架,屬於學校霸凌人員,一般的孩子聽到她都聞風喪膽,惹不起她。

就是這樣的行爲,她媽都能把她夸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經常跟我們說她女兒在家裡很勤快,做事很有條理,沒事就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

她家的二女兒長得也很胖,現在五年級,體重一百四十斤。

學習成績也不好,她媽也花錢給她補課。

可是學什麼都學不會,她媽看她學不會著急,在旁邊忍不住罵她幾句,她當時就能跟她媽打起來。

但是她媽在背地裡還是誇她在家裡很懂事,經常幫她奶奶燒飯,幫她弟弟洗衣服。

沒事幫她媽哄她弟弟。

二女兒也被她誇得人見人愛的,感覺就是一件貼心的小棉襖。

除了學習不好,沒有任何缺點。

最小的兒子在她眼裡堪稱完美,聰明伶俐乖巧可愛。

簡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不過這個兒子確實聰明帥氣,學習一點也不用她操心。

三個孩子總算有一個靠譜的。

有很多家長,自己的孩子不管壞到什麼地步他們都不會承認。

犯了錯誤只會覺得怪別人,自家的孩子是無辜的。

以前,有一個叫晶晶的女孩,天天回家跟她媽說同桌欺負她,天天都把她本子扔到地上。

她媽一聽,火冒三丈,立刻就要去找老師。

開始,我們也以爲同桌的男孩欺負她。

時間長了才發現,她到處搬弄是非。

到張三面前說李四不好,到李四面前又說張三不好,同桌看不下去,才這樣對待她。

她成績不好,但是嫉妒心特別強。

誰考全班第一她就說誰作弊。

所以成績好的同學都不喜歡她。

有一次期末考試,她回家把自己的分數說高一點。

但是老師發的成績名次很低,她在她媽面前一口咬定說是老師弄錯了,說她應該在前幾名,她媽居然也相信了。

還在其他家長面前說了出來。

還有一次,她把一個女同學的水彩筆拿去了。

她們都說是自己的,結果她奶奶來了,也幫著孫女賴這盒水彩筆,結果賴回去了。

直到有一次,一個文具店的老闆娘找她,說她拿了她家的本子,她死也不承認。

最後人家調監控,只好承認了把錢賠給了人家。

後來,家長總算知道了自家孩子的行爲。

現在,孩子已經改掉了不少惡習。

人莫知其子之惡,尤其是婆婆,你讓她說自己兒子的缺點她一條也說不出來,但是你要讓她說兒媳婦的缺點,她一天一夜也說不完,甚至天天羨慕好兒媳都是別人家的。

相關焦點 南懷瑾: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父母都犯這同一個錯誤 01"人莫知其子之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犯這個錯誤《大學》上告訴我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兒女的壞處,更不曉得自己兒女的缺點,因爲自己被愛心蒙蔽了;一個種田的農夫,雖然自己種的稻子天天在長大,但他也看不出來。

所以愛心太過,反而會害了孩子。

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人莫知其子之惡,人只知其苗之碩」/01/去上班的路上,在一個路口等紅燈,旁邊停著一位騎電動車的老人,帶著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女孩。

反正錢都是我爸爸掙的!綠燈亮了,那爺爺罵罵咧咧地帶著他孫女穿過路口,轉向另一個方向走了。

我的心裡,既爲這老人難過,難過他因爲在家裡沒有經濟地位,連這么小的孫女都要擠兌他。

我也爲這孩子難過,難過她在爺爺心裡,終究沒有花出去的錢更讓人心疼。

/02/前不久在騰訊網上看過一段視頻。

小人閒居爲不善至慎其獨也,使小人之意一如其心,則允矣其爲禽獸 王夫之認爲「慎獨」依靠「獨知」來保持,所謂「故君子以爲小人之掩著,誠之不可掩也莫危於意,意抑有時而見天心焉;莫審於心,心抑有時而待救子意焉;莫隱於意,意且有時而大顯其怵惕羞惡之良焉。

則獨知之一念,其爲功也亦大矣哉」!且君子之心本正者也,而偶動之幾,物或動之,則意不如其心,而意任其過。

按莊子之德來消解壓力: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孔子: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旁白: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

莊子: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錯上加錯)。

心齋顏回: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孔子:惡,惡可!顏回:內直外曲,成而上比,與古爲徒,則可乎?孔子:惡,惡可! 或問禘之說。

子曰:不知也。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諱國惡,禮也。

若其說之,當雲『禘之禮,序昭穆』。

時魯躋僖公,亂昭穆,說之則彰國之惡,故但言不知也。

」我不贊同這個觀點,避諱是後人才愛避諱,是後人的講究和作派,夫子那時可能並無避諱。

邢疏:「孔子既答或人以不知禘禮之說,若不更說,恐或人以爲己實不知,無以明其諱國惡,且恐後世以爲禘祭之禮,聖人不知,而致廢絕,更爲或人言此也。

什麼是知其不可而爲之 曰:是知其不可而爲之者與?」司門者說: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卻定要去做的人嗎?再如,朱熹在《論語精義》中評價:「夫可不可在天,而爲不爲在己。

聖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聽之天,未嘗遺天下。

聖人亦不敢忘天下。

雖知其不可,得不爲哉?」「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是一句既悲且壯的話,可以說是孔子一生的真實寫照。

知其不可而爲之! 黃浦區高三一模考作文題是:世上總有一些人,「知不可爲而爲之」,這是否意味著人可以不顧自身的力量去做認定的事情呢? 天下無難事----知其不可而爲之與知其不可奈何而安知若命 所以我常說有兩個「知其不可」,我們同時要具備。

第一個「知其不可」,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爲之」,是明明知道它不會成功,但是還是要做,各位啊!了不起啊!光這一句話就了不起,光這一句話就是聖人,你就做不到,你功利嘛!你求有所得嘛!所以「知其不可而爲之」。

知其不可,爲什麼還要爲之? 疏「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論語義證》33 朱子此解大讚,因其特拈出「不自欺」之義,此章人多言其平淡無甚深之理,蓋使其看朱子此注,能復持己見乎?「不自欺」正是此章核心義理。

 此文如果有歧義,唯一的原因就是對「知」的理解,我們知道,「知」古又通「智」,首先,知的本義是說出的話如箭一樣,一說表示掌握事理如箭般快速。

另一說表示說話一矢中的。

《說文》:「知,詞也。

從口從矢」,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作知。

從口矢。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白居易《鳥》               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

循著血跡,他們來到一棵大樹前,見樹根下有一動物巢穴,獵豹就在裡面,美麗的豹紋清晰可見,鼓搗了老半天,沒有動靜,原來,獵豹已死,待他們把死獵豹拽出來,都愣住了,大豹的身後居然還有兩隻沒睜眼的、嗷嗷待哺的小豹。

此時,探險家明白了,獵豹之所以死不瞑目、拖著垂死之身跑回巢穴,是爲了給兩個飢餓的孩子餵上最後一口奶。

影響我一生的幾句話-----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一句是: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這是儒家思想,鼓勵人們積極進取,克服困難,勇於拼搏,明知不可能,也要努力爭取,堅定而固執。

大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氣勢。

一句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這是道家思想,安慰人們知道命中注定無可奈何,就安然接受之。

不要違背天意和人道做自己不可能做的事。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出自儒家著名經典《中庸》,相傳爲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作。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南宋朱熹將其單獨列出,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莫見莫顯」一句位於《中庸》首章,其前一句是「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後一句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國學經典解讀】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道德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金玉滿堂」、富有高貴,但是《道德經》告訴我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很好理解:財富太多,下場不好;驕奢淫逸,自取敗亡,下面爲大家詳細分享:范蠡,也就是陶朱公,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隱姓埋名開啓了他的創富之旅 【課堂觀察】木木傑執教《知其不可而爲之》的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 二、破題與梳理1.爲之師:那麼題目「知其不可而爲之」是何意呢?生1(快速地):14.38章通過晨門的話的註解給出了對「知其不可而爲之」的解釋,即「知道行不通卻還要去做」。

師:精準!大家看「知其不可而爲之」通過一個虛詞「而」分成兩塊內容,我們先看「爲之」,試問孔子要去做什麼? 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之十七:《大學》15句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 【原文】   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者,至矣。

知天之所爲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爲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雖然,有患。

夫知有所待[1]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注釋】[1]有所待:有所依憑。

 【譯文】   了解自然的法則,並且知道人的準則,就達到了認知的極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