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大學> 中文白話解釋-6 - 經典。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可見得這父親心裡,覺得自己的兒子比商咄美得多了。

這個故事,就是說明、證明曾子舉的諺語「人莫知其子之惡」。

自己的孩子就算長 ... 經典。

千年 跳到主文 經中自有引路燈 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Feb17Mon201413:30 四書中文白話解釋-6 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齊家以修身為根本,這邊舉出幾個句子作例證。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即「適」,前往。

「辟」,反省。

  整句意思是說,一般人會親近他(她)所喜愛的人,與之交往或來往;並且因為他(她)所喜愛的人,可能是個品德很好、對待朋友有道義的人,他(她)會看對方這樣的言行舉止,而反觀自己的言行舉止,思考若自己和對方一樣,別人是否也會這樣願意親近自己、來和自己交往,進而反省、改變自己的行為。

  同理「之其所賤惡而辟焉」,(前面有個「人」字被省略),將一般人以第一人稱「我」來說明:假使我跟某個人相處後,覺得這個人不好,會輕視他(「賤」,鄙視;「惡」,厭惡)、厭惡他,我會同時反省自己:我對這個人輕視或厭惡(可能這個人品德不好、待人不好或自私自利),那別人看我是不是也會這樣?要知道別人有沒有這樣看待我,就想我有沒有犯跟我所賤惡的這個人一樣的毛病。

可能跟人相處只為自己著想,或自己沒有什麼好的人品,一切的言語行為表現出來就讓人家不敢恭維。

假如有這樣的情形,自己趕快要改。

「辟」,拿我看到的對方的一切,來反省自己。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我跟人相處時,遇到一個我所敬畏的人,也要回頭反省自己。

反省我敬畏的人,有什麼值得我敬畏的地方?這種人,有品德、有威儀,或他的人品很高尚,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

為什麼畏敬呢?深怕自己的言語行為表現出來,會冒犯對方高尚的威德。

所以假使我也有這樣的威德,不是也能夠受人敬畏?進而反省自己,見賢思齊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待人處事方面,不論什麼大小事情,皆處處謙虛、處處忍讓。

別人待他不好、冒犯他,他會忍耐;有遇利害衝突時,他處處讓別人。

這不是一種強勢的做法,是柔和、謙卑的做人之道。

讓人一看見,就對他愛護之中含有同情,想著這人怎麼表現的這麼柔弱?但是別人這種心理比尊敬他還要好。

然後回頭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也能夠這樣呢?我待人接物是不是也這樣很柔和的、很謙卑的?如果是這樣,別人對我也會有種「哀矜」的心理(使人產生愛護心和同理心)。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敖」,傲慢,「惰」,懈怠。

我看見對方傲慢,我自己要反省,我是不是跟對方一樣傲慢?我是不是也讓人這樣看待我,覺得我不好?    所以,不管是「所親愛」的、「所賤惡」的、「所畏敬」的、「所哀矜」的還是「所敖惰」的,以上,看見不好的、看見好的,都要自己反省。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這裡提出好惡,來把以上舉的譬喻做短結。

以上的譬喻,不管是我所親愛、賤惡、畏敬、哀矜還是傲惰的對象,都拿來當作我自己的一面鏡子;把對方當作一面鏡子來照自己。

這樣一照,自己在修身方面就可以落實了,我們就可以從中學習了。

論語裡面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之中,我是其中之一,另外有善的、有不善的。

善的我跟她(他)學,不善的,不但不跟他(她)學,而且反省自己,我有沒有這樣的行為?趕緊把它補掉(改過向善)。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方不善的話,我自己要是有,我要趕快改。

  「好(ㄏㄠˋ)而知其惡(ㄜˋ)」,我對於一個人有喜好,他是我「所好」的人,雖然如此,我知道他本身有「惡」的事情(「惡」,缺點),我知道他的故事、他的缺點等等;「惡(ㄨˋ)而知其美者」,「惡」是討厭,我對於討厭的人,也能知道他有一些美好的地方,也有善的地方。

「者」ㄓㄜˇ,這樣的人;「鮮」ㄒㄧㄢˇ,鮮少。

整句意思是,一個人能夠對所好的人知道他(她)的缺點,對所厭惡的人能夠知道他(她)的優點,在天下來找,這樣的人太少了。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諺」,諺語,由古時流傳至今。

「人莫知其子之惡」,一個人,不會知道他自己小孩不好的一面。

一般人都這樣,對自己的小孩若有比不上別人的缺點或過失,在他看來,他這個孩子一點過失、缺點都沒有,非常之完美。

「莫知其苗之碩」,前面沒有「人」字。

「人莫知其子之惡」的「人」指的是每個人;「莫知其苗之碩」,這裡指的是農人。

種田的農人,不知道他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很好、很大(「碩」,大)。

雖然這個農人種得禾苗長得很大了,他還是不知道,因為農人希望他種的禾苗長得是越多、越大、越好,雖然已經長得夠大了,他還是不滿足。

這就是他的貪心沒有止盡。

貪心若有止盡,他就會知道,喔,這個苗已經長得很好了。

以上講的兩件事情是相對的,舉出來,說明這是普遍的現象,一般人的心裡都是如此。

  呂氏春秋裡頭有一個小故事:從前在魯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有一個人長得非常的醜陋,可是他的父親並不覺得自己的孩子醜。

有一天這個父親出門,遇見一個非常俊美的美男子,名叫商咄。

這父親見了,反而回家告訴鄰居說,這個商咄,哪比得上他的兒子?可見得這父親心裡,覺得自己的兒子比商咄美得多了。

這個故事,就是說明、證明曾子舉的諺語「人莫知其子之惡」。

自己的孩子就算長得不好,甚至人品不好,父母還是覺得自己的兒子好。

一個人愛自己的孩子愛得過分了,心就不正了。

心偏了就是偏愛,自自然然得陷入偏愛而不自知。

同樣地,農夫因為貪求他所種的稻穀長得又多又大,所以永遠感覺不到滿足,「莫知其苗之碩」。

因為有個「貪心」在那兒,所以事實真相看不清楚。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當然是不對的,此時我們就要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是不是也把我們的兒女看得十全十美,比任何人的兒女都好?我做農夫,是不是永遠也對我種的禾苗感覺不到滿足?由此推演到其他事情,都是照這個看法。

假使我有這樣的毛病,那就證明我自己的心就不正了,心就偏了,心一偏,身怎麼修呢?因此,由此反省本身。

    處處要反省自己,處處把外面的人、事、物拿來當作一面鏡子,照照自己。

隨時要找自己的過失,找出自己所有的缺點,把這些找出來之後,把它改掉。

修道就是這樣修法。

  「明明德」,明德,也就是我們的性德,本來是大放光明的。

就是由於這些習氣,或自私自利把我們的明德變昏德,由這個昏德,我們人的整體都處在過失之中。

所以要把所有過失除得乾乾淨淨,學聖人就是這麼學的。

把所有過失斷除得乾乾淨淨(改掉不好的習慣或念頭),昏德完全破除,明德就出現了。

  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要放在這上面,時時刻刻要拿外面的人事物當作鏡子來照自己。

  孔子時代,有一個好學的人,「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他到了五十歲的時候,覺得四十九歲時都還有很多過失;在待人處事方面,還有很多他覺得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那像這樣的一個君子,他是長時期的在講修養,一年有一年不同的進步。

像三十歲的時候,知道自己三十歲以前很多不對的地方;到四十歲的時候,又知道四十歲以前的每一歲每一歲所犯的過失;五十歲的時候,就看四十九歲和四十九歲之前,有好多好多地方他自己不滿意。

  要學聖人,講究修養,就是這樣修法,時時刻刻檢討自己,不要叫人家來指責我們,我們自己要反省自己。

怎麼反省法?從我們所接觸的人之中,去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此法學習。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如同諺語所講的,如果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就不算修身了;不算是修身了,家就不能齊了。

家裡有夫妻、父母、兄弟、自己還有兒女,家裡人很多;人很多,要拿出公平心。

跟家裡任何人相處,不能自己有偏好的人、偏好的心。

很多家庭發生問題,常來自於對任何一個人有所偏好,對待別人就不公平;你所偏愛的人與別人發生爭執,你就袒護你所偏愛的人,這修身就不夠了;沒有公平的跟家人相處,這個家不能齊。

  現代的教育與古時不同。

古時候的教育,教我們要「正心」、要「公平」,自己要講究「謙卑」、「禮讓」。

現代的教育,從家庭到學校,都是要為了自我的權利來跟人爭奪。

這個自我的權利是什麼呢?如果要研究儒學的話,必得要明瞭「明明德」,「明德」是沒有偏私的,沒有「自我」的這種意識。

對待一切人都是那樣公平無私,這就是明德了。

必須要以這個明德做基礎,我們講修身、正心要從這個明德裡發出來作用,這樣修身才修得好。

不這樣修,身不能修,身不修不能齊其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從這裡開始,到後面「此謂治國在齊其家」這一大段,是將前面「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經文做一個詳細的解釋。

    「所謂」,就是指前面所說的「治國必先齊其家」,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一個家庭裡面的成員,基本是夫妻倆人。

夫妻之上有父母,平等的有兄弟姊妹,夫妻之後有養兒女,一個家族裡面最基本有三代,三代興旺,人口就很多了。

人口這麼多,家裡要教育。

中國自古以來,有了家庭,就要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根本。

在過去,不提孔子時代,就是在民國(初期)時代,國人自年幼到少年的時候,都待在家裡。

那麼我們看見自己的鄰居小孩和別人的小孩打架、罵人的話,別人小孩的父母,不說別的,說「這個小孩子家裡怎麼教的?」這個話就嚴重了。

意思說這樣的小孩到了外面,又會罵人又會跟人家打架,那家裡沒有教育,沒有家教;父母聽到這樣的話,會感到非常的恥辱,因為他只知道養兒女,不知道教兒女。

所以一聽到別人說他的小孩沒有家教,他會感到非常的恥辱。

過去都是這樣的。

現在大概不會這樣了,自己的小孩在外面跟人吵架了,會問「你怎麼跟人吵的?有沒有吵贏?」在學校被老師罵了,家長還會帶著小孩到學校跟老師算帳。

現在的風氣不好,我們要研究中國固有的文化,要重視古代的教育,家教非常重要。

從家庭的教育,教小孩要謙卑,要有禮貌,不要虧待人,不要跟人爭這個爭那個;誠實、公平心,從小就要教小孩子,引導他往這上面去做,這是家教。

    這裡的經文講「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如果說齊家,從我們本身到教育兒女,我們跟兄弟相處、夫妻之間相處,這都要靠教育。

這就要照儒學所講的,家庭教育講倫常教育:各人盡各人的本分。

父慈子孝,父親對待兒女,父親盡到仁慈的本分,兒女盡到對待父母孝順的本分;只管盡自己的本分不要問對方待我如何。

這是根本的教育。

如果不從這上面落實,像現在,一般人還沒有結婚就先討論將來離婚的條件:財產怎麼分,兒女歸誰作監護。

這是什麼教育?這種教育沒有幸福可言,以此發展下去沒有幸福可言。

夫婦是家庭的基礎,夫婦不能各盡其分,也談不上齊家。

    所以家庭不能夠盡到倫常的教化的時候,你想能夠教人、治國,是不可能的。

    你看一些越有財富地位的人,他結婚多年了,還是有外遇。

夫妻兩人結婚之後是互相有信心的,信心建立在哪裡呢?除了自己的夫婦,決不跟另外的第三者發生情感,否則就亂了。

從夫婦這一亂,到家庭亂,然後就亂天下。

這就是國人所講的亂倫了。

一亂,你想家庭好,你想天下太平,沒有那回事情。

所以「其家不可教」是由於你身沒有修,「身不修,家不可教」,家庭裡不能齊家。

    齊家,倫常教育是根本。

家不可教,想到外面教化國人,就拿現在一般有地位的人來講,你叫他來教人家,人家聽他的嗎?他本身就這麼亂,除了夫婦以外還跟別人談戀愛,甚至於同居,你叫一般國人聽他的話,可能嗎?所以先問自己做到了沒,自己做不到,你教別人,別人不聽你教。

「能教人者,無之」,不能教人。

所以家不能齊,就不能治國。

治國就是現在的辦政治,或說從政。

你競選民意代表,不管哪一個階層的民意代表,都是政治。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YIWENLIN 經典。

千年 YIWENLI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進修深造個人分類:四書此分類上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5 此分類下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7 上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5 下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7 歷史上的今天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10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9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8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7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5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4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3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2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1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前言)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RecentPosts 文章分類 佛經(6)四書(12)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誰來我家 最新留言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站方公告 [公告]2022/09/02相簿、部落格功能維護公告[公告]2022/08/22、08/23應用市集部分功能維護公告[公告]痞客邦APP全新服務上線-美食優惠券 活動快報 投票全能花美抽禮券 投票選出心中的全能花美男!即有機會獲得冉冉飾品禮券 看更多活動好康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4七月(6) 2014二月(1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