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行政區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今主要根據中華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分為一省六直轄市(即臺灣省、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其中臺灣省下分為11個縣、3個市。

臺灣行政區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臺灣 臺灣概況 臺灣人民-臺灣人口 臺灣經濟-臺灣奇蹟 臺灣能源-臺灣交通 臺灣政區-臺灣城市 臺灣政治-臺灣政府 臺灣政黨-臺灣選舉 臺灣法律-臺灣總統 臺灣外交-臺灣軍事 臺灣族群-臺灣原民 臺灣人權-臺灣權益 臺海現狀-臺灣問題 臺灣紀錄-臺灣之最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文化 臺灣語言-臺灣文學 臺灣宗教-臺灣喪葬 臺灣古蹟-臺灣遺址 臺灣國寶-民俗文物 臺灣節日-民俗陣頭 臺灣教育-臺灣體育 臺灣媒體-臺灣郵票 臺灣料理-臺灣茶藝 臺灣小吃-臺灣夜市 臺灣建築-臺灣眷村 文化活動-觀光景點 購物中心-百貨公司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臺灣流行文化 臺灣藝術 臺灣音樂-臺灣舞蹈 臺灣戲劇-臺  劇 臺灣電影-臺灣攝影 臺灣漫畫-臺灣動畫 臺灣地理 臺灣天文-臺灣氣候 臺灣地質-臺灣地震 臺灣斷層-臺灣火山 臺灣生態-臺灣濕地 臺灣山峰-臺灣山脈 臺灣湖泊-臺灣水庫 臺灣河流-臺灣溫泉 臺灣島嶼-臺灣海岸 特有生物-保育物種 棲息環境-保護 區 臺灣國家自然公園 臺灣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灣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直轄市風景特定區 縣市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歷史 史前時期-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各分類歷史 臺灣主題首頁   此條目介紹的是臺灣及附屬島嶼的行政區劃。

关于中華民國全國的行政區劃,请见「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臺灣的行政區劃範圍包含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群島,起始於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西班牙人於北臺灣曾設有三個省區。

現今主要根據中華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分為一省六直轄市(即臺灣省、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其中臺灣省下分為11個縣、3個市。

[1] 目录 1臺灣現行行政區劃 1.1省、直轄市、縣、市 1.2鄉鎮市區 1.3行政區列表 2行政區劃沿革 2.1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 2.2明鄭時期 2.3清治時期 2.4日治時期 2.5戰後時期 3未實現的區域草案 3.11945年3月 3.21945年8月 3.31947年6月 3.41949年 3.51950年7月 3.61997年 4参见 5參考文獻 5.1引用 5.2来源 6外部連結 臺灣現行行政區劃 省、直轄市、縣、市 主条目:省(中華民國)、直轄市(中華民國)、縣(中華民國)和市(中華民國) 臺灣省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為中央政府(行政院)的派出機關。

2018年7月1日起,行政院宣佈省級機關去任務化,將臺灣省政府及臺灣省諮議會實質上解散,省制完全虛級化。

目前臺灣省劃分為11個縣及3個市,所有縣市實質上由行政院直接管轄。

直轄市為地方自治團體,直接隸屬於行政院,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直轄市以下分設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原住民區以下設里,里之下設有鄰。

縣為地方自治團體,雖劃為省之下,但是實際上由中央政府(行政院或其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直接管轄。

縣以下分設有鄉、鎮、縣轄市。

2007年地方制度法修正之後,增列縣人口達200萬人以上,在未升格為直轄市前,部分準用直轄市編制。

過往的臺北縣和桃園縣在升格為直轄市(即今新北市和桃園市)前,曾準用有關規定。

市為地方自治團體,與縣同級,實際上由中央政府(行政院或其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直接管轄。

人口聚居達50萬人以上未滿125萬人,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地區得設市。

市以下分設區,區以下設里,里之下設有鄰。

目前臺灣有6個直轄市、11個縣、3個市,此20行政區域為最高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由人民直選首長與議會。

直轄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

縣: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

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

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太平島、中洲礁由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代管。

釣魚臺列嶼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龜山島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龜山里。

鄉鎮市區 主条目:鄉(中華民國)、山地鄉、鎮(中華民國)、縣轄市、區(中華民國)和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参见: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鄉鎮市區列表 鄉鎮市區為六種行政區位階相同或相似的行政區劃名詞。

其中山地鄉、鄉、鎮、縣轄市為縣下之劃分,為地方自治團體,有自己的首長選舉、民意機關、自治財源等。

法規規定人口聚居達十萬人以上未滿三十萬人,且工商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利及公共設施完全之地區,得設縣轄市;而對鄉鎮則未規定設立標準。

區則為直轄市或市下之劃分,非地方自治團體,行政首長由所屬市長指派,不設民意機關。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則為直轄市之下由山地鄉改制之劃分為地方自治團體,有自己的首長選舉、民意機關、自治財源等。

目前臺灣共有358個鄉鎮市區;24山地鄉、115鄉、35鎮、14縣轄市、164區、6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山地鄉、鄉以內之劃分為村;鎮、縣轄市、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內則劃分為里。

村、里設民選村、里長一名,為臺灣最基層之地方選舉。

村、里之下又劃分為鄰。

行政區列表 臺灣地圖 No. 名稱 旗幟 徽章 下轄行政區域 行政中心 面積(km²) 人口 首長 陸域 海域[2] 1245678931011121314151617181920 =直轄市 =市 =縣 省與直轄市 - 臺灣省 3市11縣 無 25110.0037 40837.0399 6,963,811 無 1 臺北市 12區 信義區 271.7997 0 2,478,124 柯文哲 2 新北市 28區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板橋區 2052.5667 2966.7265 3,975,803 侯友宜 3 桃園市 12區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桃園區 1220.9540 1,130.2383 2,263,430 鄭文燦 4 臺中市 28區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西屯區 2214.8968 1,663.7394 2,801,069 盧秀燕 5 臺南市 37區 安平區新營區 2191.6531 2,592.7310 1,852,429 黃偉哲 6 高雄市 35區3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苓雅區鳳山區 2951.8524 2,726.8354 2,726,087 陳其邁 臺灣省的縣與市 7 基隆市 7區 中正區 132.7589 3,585.4177 361,612 林右昌 8 新竹市 3區 北區 104.1526 387.5623 450,494 林智堅 9 嘉義市 2區 東區 60.0256 0 263,202 黃敏惠 10 新竹縣 1市3鎮7鄉2山地鄉 竹北市 1427.5369 333.9971 575,682 楊文科 11 苗栗縣 2市5鎮10鄉1山地鄉 苗栗市 1820.3149 1,741.4762 535,780 徐耀昌 12 彰化縣 2市6鎮18鄉 彰化市 1074.3960 3,313.6481 1,248,262 王惠美 13 南投縣 1市4鎮6鄉2山地鄉 南投市 4106.4360 0 481,943 林明溱 14 雲林縣 1市5鎮14鄉 斗六市 1290.8326 1,220.4274 666,655 張麗善 15 嘉義縣 2市2鎮13鄉1山地鄉 太保市 1903.6367 336.1701 490,824 翁章梁 16 屏東縣 1市3鎮21鄉8山地鄉 屏東市 2775.6003 5,771.4292 801,377 潘孟安 17 宜蘭縣 1市3鎮6鄉2山地鄉 宜蘭市 2143.6251 2,145.3078 448,963 林姿妙 18 花蓮縣 1市2鎮7鄉3山地鄉 花蓮市 4628.5714 2,790.9131 319,842 徐榛蔚 19 臺東縣 1市2鎮8鄉5山地鄉 臺東市 3515.2526 11,274.6894 212,959 饒慶鈴 20 澎湖縣 1市5鄉 馬公市 126.8641 7,936.0015 106,216 賴峰偉 行政區劃沿革 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 参见:臺灣荷西統治時期、臺灣荷蘭統治時期和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 臺灣之行政區劃在此時期主要為架構在臺灣原住民族聚居自然村落之上的部落聯盟(如大肚王國、大龜文酋邦、瑯嶠十八社等)。

1624年,荷蘭軍隊進入臺灣南部,在大員建立熱蘭遮城開始其統治。

163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南部開始對原住民征服行動後組織年度地方會議(Landdag)以聯絡原住民部落維持其統治。

1626至1642年間,西班牙帝國亦進入臺灣北部建立殖民地。

此期間西班牙當局在臺灣劃分出三個地理區(或称省区),分別為淡水河流域的淡水省區(Tamchui)、宜蘭平原的噶瑪蘭省區(Cabaran)、從花蓮立霧溪口至秀姑巒溪口的海岸與縱谷地帶的哆囉滿省區(Turoboan)[3]。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動雞籠之戰從西班牙帝國手中奪取北臺灣統治權。

此後荷蘭當局將臺灣劃為四個地方會議區,分別為北部地方會議區(Noorden)、南部地方會議區(Zuiden)、淡水地方會議區(Tamsuy)、卑南地方會議區(Pimaba)。

此期間亦有人文地理研究將臺灣分為福爾摩沙十一郡省但並非實際使用之行政區劃。

明鄭時期 西元1664年之後的臺灣行政區劃示意圖 主条目:臺灣明鄭時期、臺灣明鄭時期行政區劃和東寧(臺灣古名) 1661年鄭成功攻下臺灣,五月佔普羅民遮城,改赤崁為東都明京,總名「東都」。

設一府二縣,立承天府,以新港溪(今鹽水溪)為界,溪北屬天興縣,溪南屬萬年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

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並於承天府之上再設東寧總制府。

另升天興縣與萬年縣為州。

又於澎湖安撫司外加設南北路兩安撫司。

臺灣明鄭時期行政區概要 年份 稱號 府 州、縣 安撫司 1661年(永曆15年)-1664年(永曆18年) 東都 承天府 天興縣、萬年縣 澎湖安撫司 1664年(永曆18年)-1683年(永曆37年) 東寧 承天府 天興州、萬年州 澎湖安撫司、南路安撫司、北路安撫司 基層行政區劃部分,承天府下轄四坊一鎮;天興州下轄十三里,萬年州下轄十一里;除王城安平鎮外共計四坊二十四里;安撫司下轄四社管轄原住民。

清治時期 主条目: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和福建臺灣省 1683年,大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劃歸福建省,並設立臺廈道,總管臺灣與廈門軍事,道署設於廈門。

(清朝行政区划體系中,道並非正式行政區層級而屬於軍區劃分,為省的派出機關,其地位在省與府之間,清朝後期權力逐漸增加,《內政年鑑》便視之為正式行政區劃) 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概要 年份 省 道 府、直隸州 1683年(康熙22年)-1727年(雍正5年) 福建省 臺廈道 臺灣府 1727年(雍正5年)-1875年(光緒元年) 福建省 臺灣道 臺灣府 1875年(光緒元年)-1887年(光緒13年) 福建省 臺灣道 臺灣府、臺北府 1887年(光緒13年)-1895年(光緒21年) 福建臺灣省 臺灣道 臺灣府、臺北府、臺南府、臺東直隸州 1684年(康熙23年)初設一府三縣:臺灣府設治於原明鄭王城(今臺南市市中心),新港溪(今鹽水溪)至二仁溪之間為臺灣縣,二仁溪以南為鳳山縣,新港溪以北為諸羅縣。

而基層行政區劃則沿襲明鄭時期,各縣下劃分「堡、里、鄉、澚、坊」,其下再轄自然村落等級的「街、庄、社、鄉」。

1723年(雍正元年)將諸羅縣之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成為一府四縣。

1727年(雍正5年)臺廈道改為臺灣道,並將道署設於臺灣縣。

[4]同時將臺灣縣之澎湖群島劃為澎湖廳,成為一府四縣一廳。

1731年(雍正9年)彰化縣之大甲溪以北增設淡水廳,成為一府四縣二廳。

1787年(乾隆52年)平定林爽文起義後,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

1812年(嘉慶17年)於宜蘭平原增設噶瑪蘭廳,成為一府四縣三廳。

1875年(光緒元年)將北部地區析置臺北府與臺灣府並立,共設二府八縣五廳。

臺灣府轄臺灣縣、嘉義縣、鳳山縣、彰化縣、澎湖廳、恆春縣、卑南廳、埔里社廳;臺北府轄宜蘭縣、基隆廳、淡水縣、新竹縣。

1885年(光緒11年)清政府敕命臺灣建省,因為與福建省仍有部分行政業務,因此正式名稱稱為「福建臺灣省」。

初期維持二府八縣五廳,直至1887年(光緒13年)建省準備工作完竣後方改制為三府一直隸州,三府下共設十一縣三廳。

建省後省城擇於原彰化縣橋仔圖(今臺中市市中心,臺灣省城),並於省城所在地新設臺灣縣,原府治所在臺灣府臺灣縣改稱「臺南府」「安平縣」。

1894年(光緒20年)臺北府淡水縣部份地區增設南雅廳,並將省城移至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城內,臺灣形成三府一直隸州,三府下共設十一縣四廳。

清治末期之行政區劃 省 道 府、直隸州 縣、廳 福建臺灣省 臺灣道 臺南府 安平縣、鳳山縣、嘉義縣、恆春縣、澎湖廳 臺灣府 臺灣縣、彰化縣、苗栗縣、雲林縣、埔里社廳 臺北府 淡水縣、宜蘭縣、新竹縣、基隆廳(、南雅廳) 臺東直隸州 無 日治時期 主条目: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和臺灣總督府 1895年,大日本帝國與大清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群島……之城壘、兵器製造所及國有物永遠讓與日本」。

臺灣成為大日本帝國之外地,設立臺灣總督府管理之。

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共計經歷十次較大的更動。

其中依劃分方式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從1895年改隸時將原大清帝國的府改為類似日本內地的縣起,陸續在縣及廳的數目上增減;之後在1901年把縣廢除,全臺共設20個廳,8年後,縮編為12個廳;到最後1920年改設五州二廳,並且整個行政區層級上與日本內地採取相同制度。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概要 年份 行政區域 1895年(明治28年)5月-1895年(明治28年)8月 三縣一廳 臺北縣、臺灣縣、臺南縣、澎湖島廳 1895年(明治28年)8月—1896年(明治29年)3月 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 臺北縣、臺灣民政支部、臺南民政支部、澎湖島廳 1896年(明治29年)4月—1897年(明治30年)6月 三縣一廳 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澎湖島廳 1897年(明治30年)6月—1898年(明治31年)6月 六縣三廳 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嘉義縣、臺南縣、鳳山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1898年(明治31年)6月—1901年(明治34年)4月 三縣三廳 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1901年(明治34年)5月—1901年(明治34年)11月 三縣四廳 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宜蘭廳、恆春廳、臺東廳、澎湖廳 1901年(明治34年)11月—1909年(明治42年)10月 二十廳 基隆廳、臺北廳、深坑廳、桃仔園廳→桃園廳、新竹廳、苗栗廳、臺中廳、彰化廳、南投廳、斗六廳、嘉義廳、鹽水港廳、臺南廳、鳳山廳、蕃薯藔廳、阿猴廳→阿緱廳、恆春廳、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920年(大正9年)8月 十二廳 臺北廳、桃園廳、新竹廳、臺中廳、南投廳、嘉義廳、臺南廳、阿緱廳、宜蘭廳、臺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 1920年(大正9年)9月—1926年(大正15年)6月 五州二廳 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 1926年(大正15年)7月—1945年(昭和20年)10月 五州三廳 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 1926年至1945年臺灣一級行政區劃圖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尚未接收時便已規劃將臺灣原三府改為三縣(臺北縣、臺灣縣、臺南縣),原三府下轄的縣、廳則改為縣下轄的支廳;此外原本與府同級的臺東直隸州則降級成臺南縣轄的臺東支廳,另外將原臺南府澎湖廳升格為與縣同級的澎湖島廳,臺南府嘉義縣改劃為臺灣縣下轄的支廳。

實際開始接收後因遭遇到反抗,臺灣、臺南兩縣無法實施,而暫時使用派出性質的民政支部,其下支廳則暫使用出張所。

1896年平定臺灣各地反抗後,將原規畫實施,其中臺灣民政支部則改名為臺中縣,其下轄嘉義出張所則又改回臺南縣轄,其餘與原規劃相同。

1897年(明治30年)將全臺改劃為六縣三廳: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嘉義縣、臺南縣、鳳山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並廢除支廳,改為辨務署,全臺共78個辨務署;原明清以來的堡里鄉澚也逐漸失去行政區劃功能,成為地籍、戶籍區劃單位;1898年因為財政困難,將六縣改回三縣,其下辨務署縮減為39個,而澎湖、臺東兩廳下辨務署改為出張所。

之後辨務署逐漸縮減,至1900年剩24個。

1901年分臺南縣一部分成立恆春廳,並將宜蘭、恆春兩廳下轄辨務署改為出張所。

1901年(明治34年)底廢除三縣,將其下轄的辨務署升格為廳(部分有整併),全臺加上原本的四廳共二十廳。

而原廳下轄的出張所也廢除,全臺改為廳下轄支廳,並在支廳下與街庄社鄉之間設置輔助行政機關區。

1904年完成全臺土地調查,自然村等級的街庄社鄉被大量整併,並成為有界線的行政村。

1909年(明治42年)將二十廳整併為十二廳,並將區改為正式行政區劃。

(堡里鄉澚繼續做為地籍戶籍使用至1920年,見臺灣堡里列表) 1920年(大正9年)大規模地方制度改正,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州制》、《臺灣市制》、《臺灣街庄制》,將臺灣西部地區實施與內地的都道府縣類似的州制,州下轄市、郡;郡下轄街庄,正式將蕃地劃入各郡管轄;市街庄與內地的市町村相當,下轄大字,大字下有些還有小字。

此時全臺分為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共五州二廳(臺東、花蓮港兩廳繼續使用原本的制度)。

1926年(大正15年)高雄州澎湖郡升格為澎湖廳。

1937年(昭和12年)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廳制》,將臺東廳、花蓮港廳兩廳也實施郡、市、街庄制度。

1939年(昭和14年)新南群島(今南沙群島之一部)編入高雄州高雄市。

日治末期之行政區劃 外地 州、廳 市、郡、支廳 臺灣 臺北州 臺北市、基隆市、宜蘭市、七星郡、新莊郡、海山郡、文山郡、淡水郡、基隆郡、宜蘭郡、羅東郡、蘇澳郡 新竹州 新竹市、新竹郡、中壢郡、桃園郡、大溪郡、竹東郡、竹南郡、苗栗郡、大湖郡 臺中州 臺中市、彰化市、大屯郡、豐原郡、大甲郡、東勢郡、彰化郡、員林郡、北斗郡、南投郡、竹山郡、能高郡、新高郡 臺南州 臺南市、嘉義市、新豐郡、新化郡、曾文郡、北門郡、新營郡、嘉義郡、斗六郡、虎尾郡、北港郡、東石郡 高雄州 高雄市、屏東市、鳳山郡、岡山郡、旗山郡、屏東郡、潮州郡、東港郡、恆春郡 臺東廳 臺東郡、關山郡、新港郡 花蓮港廳 花蓮港市、花蓮郡、鳳林郡、玉里郡 澎湖廳 馬公支廳、望安支廳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幾次區域的變動相當頻繁,每次存在時間不長,而1920年的這次區域的劃分所持續的時間最長,當程度地影響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規劃臺灣的行政區劃。

戰後時期 主条目:臺灣戰後時期 1949年行政區劃重劃前,臺灣省行政區劃圖 1982~2010年臺灣行政區劃圖(圖含金馬地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軍事佔領臺灣。

1945年8月31日,頒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大綱》。

9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重慶市成立臨時辦公處。

9月20日,正式公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

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開始在臺灣臺北市運作。

1945年接收時設立臺灣省,將原州、廳改制為縣,原州轄的市則改為直屬於省與縣平級市(但宜蘭市、花蓮市改為縣轄市),原有郡改為縣轄區,原有街、庄改為鎮、鄉,更基層之大字小字則重組為村里。

臺灣共分為八縣九市: 縣:臺北縣(有縣轄市宜蘭市)、新竹縣、臺中縣、臺南縣、高雄縣、花蓮縣(有縣轄市花蓮市)、臺東縣、澎湖縣 市:基隆市、臺北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市 1947年4月22日,二二八事件後,行政院會議決議撤銷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臺灣省政府。

1948年東沙群島與南沙太平島改隸屬於海南特別行政區。

1949年臺北縣北投鎮、士林鎮獨立畫出草山管理局,直屬於臺灣省。

1950年3月草山管理局更名為陽明山管理局,8月臺灣行政區重畫,增置縣以縮小其轄區,廢止縣轄區,鄉、鎮直接隸屬縣。

臺灣共分為16縣5市1管理局: 縣:宜蘭、臺北、桃園、新竹、苗栗、彰化、臺中、南投、臺南、嘉義、雲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澎湖 市:基隆、臺北、臺中、臺南、高雄 管理局:陽明山管理局 1956年臺灣省政府原位於臺北市,疏遷至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辦公。

1967年臺北市改為直轄市,1968年納入臺北縣的內湖、南港、景美、木柵與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士林等六鄉鎮。

1973年7月,將臺中縣和平鄉所轄的梨山、平等2村劃出設立梨山建設管理局。

1974年1月,陽明山管理局撤銷。

1979年7月,高雄市改為直轄市,同時高雄縣小港鄉劃歸高雄市。

另原屬海南特別行政區的東沙群島、南沙太平島與中洲島劃歸高雄市。

1981年3月,梨山建設管理局撤銷併入臺中縣。

1982年7月,新竹、嘉義二縣轄市升格為省轄市;將原屬新竹縣的香山鄉,劃歸新竹市,改為香山區。

1998年12月20日,省政府精省計畫實施,臺灣省虛級化。

2007年10月1日,臺北縣準用部分直轄市規定。

2010年12月25日,新北市(原臺北縣)、臺中市(原臺中縣市合併)、臺南市(原臺南縣市合併)、高雄市(原高雄縣市合併)等四直轄市成立。

2011年1月1日,桃園縣準用部分直轄市規定。

[5] 2014年12月25日,桃園市(原桃園縣)直轄市成立,行政區劃變為6直轄市、13縣、3市。

2018年7月1日,省級機關去任務化,臺灣省政府實質上解散。

未實現的區域草案 1945年3月 主条目: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 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行政規劃圖,黃底為省轄市 省轄市 縣 一級縣 二級縣 三級縣 臺北市 基隆市 宜蘭市 新竹市 臺中市 彰化市 臺南市 爽文市(嘉義市) 高雄市 屏東市 花蓮港市 梧棲市 羅東縣,縣治羅東 七星縣,縣治汐止 淡水縣,縣治淡水 桃園縣,縣治桃園 員林縣,縣治員林 北港縣,縣治北港 曾文縣,縣治新營 延平縣,縣治新化 鳳山縣,縣治鳳山 省三縣,縣治瑞芳 中壢縣,縣治中壢 滄海縣,縣治新埔 竹南縣,縣治竹南 福星縣,縣治苗栗 大甲縣,縣治大甲 豐原縣,縣治豐原 霧峰縣,縣治霧峰 鹿港縣,縣治鹿港 北斗縣,縣治北斗 南投縣,縣治南投 斗六縣,縣治斗六 清芳縣,縣治民雄 東石縣,縣治朴子 北門縣,縣治佳里 淵亭縣,縣治岡山 東港縣,縣治東港 鳳林縣,縣治鳳林 恆春縣,縣治恆春 澎湖縣,縣治馬公 臺東縣,縣治臺東 1945年8月 1945年8月中央設計局規劃的臺灣省行政區劃草案 省轄市 縣 臺北市 基隆市 新竹市 臺中市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淡水縣,縣治淡水 基隆縣,縣治基隆 宜蘭縣,縣治宜蘭 板橋縣,縣治板橋 桃園縣,縣治桃園 新竹縣,縣治新竹 竹南縣,縣治竹南 苗栗縣,縣治苗栗 豐原縣,縣治豐原 大屯縣,縣治臺中 彰化縣,縣治彰化 北斗縣,縣治北斗 南投縣,縣治南投 斗六縣,縣治斗六 嘉義縣,縣治嘉義 新營縣,縣治新營 麻豆縣,縣治麻豆 豐化縣,縣治新化 岡山縣,縣治岡山 鳳山縣,縣治鳳山 恆春縣,縣治恆春 臺東縣,縣治臺東 花蓮縣,縣治花蓮港 澎湖縣,縣治馬公 1947年6月 此時的未實現計劃,將臺灣分置為11縣5省轄市。

計劃中的縣市名稱與現行名稱對照如下: 例:現行名稱→當時計劃 桃園市→新竹縣 新竹縣→長風縣 苗栗縣→竹南縣 臺中縣→豐原縣 臺中市→中正市 彰化縣→臺中縣 雲林縣→長溪縣 臺南市→成功市 1949年 此時的未實行行政區劃規劃與1947年6月的差別並不多,僅一些不同,如下表: 例:現行名稱→當時計劃 桃園市+新竹縣湖口鄉、新豐鄉→新竹縣 新竹市+苗栗縣+新竹縣(不包括湖口、新豐兩鄉)→人和縣 臺中縣→豐原縣 南投縣→大觀縣 彰化縣→臺中縣 雲林縣→長溪縣 1950年7月 1950年7月臺灣省行政區重劃草案 此時的未實行行政區劃規劃與1950年正式行政區的差別如下表: 金山鄉、萬里鄉併入基隆市。

新豐鄉、湖口鄉併入桃園縣。

通霄鎮、苑裡鎮併入臺中縣,縣治設於清水鎮。

大里鄉、太平鄉、烏日鄉、霧峰鄉併入南投縣。

竹山鎮、鹿谷鄉併入雲林縣。

四湖鄉、元長鄉、口湖鄉、水林鄉及北港鎮併入嘉義縣。

楠梓區、高雄縣(不包含美濃鎮、六龜鄉、茂林鄉、桃源鄉和三民鄉),設為獨立出鳳山縣。

美濃鎮、六龜鄉、茂林鄉、桃源鄉、三民鄉併入屏東縣。

1997年 1997年中華民國行政區劃重劃計畫圖(不含金馬),不同顏色為不同省份,紅色為直轄市 由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發表的未實現計劃,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當時的兩省兩市(臺灣省、福建省、臺北市及高雄市)重新劃分為六省三市一特區。

此外,縣市級行政區方面也做出相當的調整。

規劃之行政區 對應原有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 縣級行政區 北基省 基隆市 基隆市加上臺北縣的汐止市、瑞芳鎮、平溪鄉、雙溪鄉、貢寮鄉。

北一縣 三重市、新莊市、蘆洲市、淡水鎮、五股鄉、泰山鄉、林口鄉、三芝鄉、石門鄉、八里鄉、金山鄉、萬里鄉。

北二縣 板橋市、土城市、樹林市、鶯歌鎮、三峽鎮。

北三縣 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烏來鄉。

臺北市 臺北市(未變)。

桃苗省 桃一縣 桃園市、八德市、大溪鎮、龜山鄉、蘆竹鄉、大園鄉、復興鄉。

桃二縣 中壢市、平鎮市、楊梅鎮、龍潭鄉、觀音鄉、新屋鄉。

新竹縣 新竹市,新竹縣。

苗栗縣 苗栗縣(未變)。

中投省 臺中縣 豐原市、東勢鎮、大甲鎮、清水鎮、沙鹿鎮、梧棲鎮、后里鄉、神岡鄉、潭子鄉、大雅鄉、新社鄉、石岡鄉、外埔鄉、大安鄉、大肚鄉、龍井鄉、和平鄉。

彰一縣 彰化市、鹿港鎮、和美鎮、線西鄉、伸港鄉、福興鄉、秀水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埔鹽鄉。

彰二縣 員林鎮、溪湖鎮、田中鎮、北斗鎮、二林鎮、埔心鄉、永靖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溪洲鄉。

南投縣 南投縣(未變)。

臺中市 臺中市加上臺中縣的大里市、太平市、霧峰鄉、烏日鄉 嘉南省 雲林縣 雲林縣(未變)。

嘉義縣 嘉義縣、嘉義市。

南一縣 新營市、鹽水鎮、白河鎮、麻豆鎮、佳里鎮、學甲鎮、柳營鄉、後壁鄉、東山鄉、下營鄉、六甲鄉、官田鄉、大內鄉、西港鄉、七股鄉、將軍鄉、北門鄉。

南二縣 永康市、新化鎮、善化鎮、新市鄉、安定鄉、山上鄉、玉井鄉、楠西鄉、南化鄉、左鎮鄉、仁德鄉、歸仁鄉、關廟鄉、龍崎鄉。

臺南市 臺南市(未變)。

高屏省 高一縣 鳳山市、林園鄉、大寮鄉、大樹鄉、大社鄉、仁武鄉、鳥松鄉。

高二縣 岡山鎮、旗山鎮、美濃鎮、橋頭鄉、燕巢鄉、田寮鄉、阿蓮鄉、路竹鄉、湖內鄉、茄萣鄉、永安鄉、彌陀鄉、梓官鄉、六龜鄉、甲仙鄉、杉林鄉、內門鄉、茂林鄉、桃源鄉、三民鄉。

屏東縣 屏東縣(未變)。

澎湖縣 澎湖縣(未變)。

高雄市 高雄市(未變)。

花東省 宜蘭縣 宜蘭縣(未變)。

花蓮縣 花蓮縣(未變)。

臺東縣 臺東縣(未變)。

金馬特別行政區 金門縣 金門縣(未變)。

馬祖縣 連江縣。

註一:北基省、桃苗省、中投省、嘉南省、高屏省、花東省等六個省份的名稱皆未定。

註二:北一縣、北二縣、北三縣、桃一縣、桃二縣、彰一縣、彰二縣、南一縣、南二縣、高一縣、高二縣等十一個縣份的名稱皆未定。

参见 中华民国主题 台湾主题 臺灣歷史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臺灣行政區面積表 臺灣行政區人口列表 臺灣行政區人口密度表 臺灣地區鄉鎮市區列表 參考文獻 引用 ^地方行政區域簡介.內政部民政司.[2018-07-03](中文(臺灣)).  ^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海域區」專區 ^哆囉滿的位置考證可參見,詹素娟,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1-03.,平埔文化資訊網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及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6-09-11. ^100年元旦桃園縣升準直轄市 来源 书籍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施亞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03年。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標準地名譯寫準則(民國98年) 國土測繪圖資e商城開放資料(OpenData) 直轄市、縣市界線(TWD97經緯度)鄉鎮市區界線(TWD97經緯度)村里界圖(TWD97經緯度) 查论编臺灣明鄭時期行政區劃總地號 東都明京·東寧 承天府 安平鎮·東安坊·寧南坊·西定坊·鎮北坊 天興州 武定里·永康里·長興里·保大里·歸仁里·永豐里·新豐里·廣儲里·感化里·新化里·永定里·善化里·開化里 萬年州 文賢里·仁和里·永寧里·新昌里、仁德里·依仁里·崇德里·長治里·維新里·嘉祥里·仁壽里 安撫司 澎湖安撫司·南路安撫司·北路安撫司(半線安撫司·淡水安撫司·雞籠安撫司) 1664年天興、萬年縣升格為州 查论编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1683年-1895年)福建省臺廈道(1684年-1727年,一府)臺灣府 臺灣縣 鳳山縣 諸羅縣 彰化縣(1723年增設) 福建省臺灣道(1727年-1875年,一府)臺灣府 臺灣縣 鳳山縣 諸羅縣→嘉義縣(1787年改名) 彰化縣 澎湖廳(1727年增設) 淡水廳(1731年增設) 噶瑪蘭廳(1812年增設) 福建省臺灣道(1875年-1887年,二府)臺灣府 臺灣縣 鳳山縣 嘉義縣 彰化縣 恆春縣 澎湖廳 卑南廳 埔里社廳 臺北府 淡水縣 宜蘭縣 新竹縣 基隆廳 福建臺灣省臺灣道(1887年-1895年,三府一州)臺南府 安平縣(原臺灣縣改名) 鳳山縣 嘉義縣 恆春縣 澎湖廳 臺灣府 臺灣縣(新設於臺灣中部) 彰化縣 雲林縣 苗栗縣 埔里社廳 臺北府 淡水縣 新竹縣 宜蘭縣 基隆廳 南雅廳(存在有爭議) 臺東直隸州——臺灣清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劃 查论编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三縣(民政支部)一廳(1895年-1897年) 臺北縣·臺灣縣(1895年改為臺灣民政支部,1896年改為臺中縣)·臺南縣(1895年-1896年改為臺南民政支部)·澎湖島廳 六縣三廳(1897年-1898年) 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嘉義縣·臺南縣·鳳山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三縣三~四廳(1898年-1901年) 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恆春廳(1901年由臺南縣分出) 二十廳(1901年-1909年) 宜蘭廳·基隆廳·臺北廳·深坑廳·桃園廳·新竹廳·苗栗廳·臺中廳·彰化廳·南投廳·斗六廳·嘉義廳·鹽水港廳·臺南廳·鳳山廳·蕃薯藔廳·阿緱廳·恆春廳·臺東廳·澎湖廳 十二廳(1909年-1920年) 宜蘭廳·臺北廳·桃園廳·新竹廳·臺中廳·南投廳·嘉義廳·臺南廳·阿緱廳·臺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 五州二~三廳(1920年-1945年) 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1926年由高雄州分出) 查论编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1945年通過,並未實施)市 臺北市|基隆市|宜蘭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市|臺南市|爽文市|高雄市|屏東市|花蓮港市|梧棲市 一級縣 羅東縣|七星縣|淡水縣|桃園縣|員林縣|北港縣|曾文縣|延平縣|鳳山縣 二級縣 省三縣|中壢縣|滄海縣|竹南縣|福星縣|大甲縣|豐原縣|霧峰縣|鹿港縣|北斗縣|南投縣|斗六縣|清芳縣|東石縣|北門縣|淵亭縣|東港縣|鳳林縣 三級縣 恆春縣|澎湖縣|臺東縣 查论编中華民國臺灣省各時期行政區劃9市8縣時期(1945年-1949年) 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市|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臺南縣|高雄縣|澎湖縣|花蓮縣|臺東縣 9市8縣1管理局時期(1949年-1950年) 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市|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臺南縣|高雄縣|澎湖縣|花蓮縣|臺東縣|草山管理局 5市16縣1管理局時期(1950年-1967年) 臺北市|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陽明山管理局 4市16縣時期(1967年-1979年) 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 3市16縣1管理局時期(1979年-1981年) 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梨山建設管理局 5市16縣時期(1982年-2010年) 基隆市|新竹市|臺中市|嘉義市|臺南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 3市12縣時期(2010年-2014年) 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澎湖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 查论编中國古代及當代兩岸四地行政区划首都·一级管治区封建時期先秦(方国、封國)州郡時期秦朝(导航)→漢朝(西楚→西漢、南越·導航→新朝→東漢·導航)→三國(曹魏、遼東、蜀漢、孫吳·導航)→晉朝(西晉→東晉·导航)、十六國(胡漢、前趙、後趙、遼西、冉魏、成漢、譙蜀、前涼、前燕、前秦、後燕、西燕、翟魏、南燕、北燕、後秦、西秦、夏、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導航)→南北朝(南朝:宋、南齊、梁、西梁、陳·導航|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導航))→隋朝(导航)、高句驪道路時期唐朝(导航)、渤海(导航)、南詔→五代十國(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導航)|十國:楊吳、南唐、前蜀、後蜀、闽国、楚國、南漢、荊南、吳越、北汉、岐國、燕國·導航)→宋朝(北宋·導航→南宋·導航)、遼朝(西遼·导航)→金朝(导航)、大理(導航)、西夏(導航)行省時期元朝(导航)、明夏→明朝(南明·导航)、大順→清朝(导航):太平天國|英屬香港·葡屬澳門·日治臺灣現代区划中華民國(沿革·法理·導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華共和國、滿洲國(沿革·導航)、汪兆銘政權(導航)|外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导航:变动)|中華民國(導航·臺灣·福建·海南)現行區劃中华人民共和国(导航:省级·导航:副省级·香港·澳門)|中華民國(導航·臺灣·福建) 查论编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疆域 首都 行政區面積 大陸時期 臺灣時期 行政區人口 大陸時期 行政首長 現任 大陸時期末任 二級行政區列表 臺灣省 福建省 廣東省 6一級行政區(6直轄市、2省註2)、16二級行政區(3市、13縣)現行自由地區行政區劃直轄市 臺北市註1 高雄市 新北市 臺中市 臺南市 桃園市 省註2臺灣省縣 宜蘭縣 新竹縣 苗栗縣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澎湖縣 市 基隆市 新竹市 嘉義市 福建省縣 金門縣 連江縣 公告疆域行政區劃(2005年)註3直轄市 南京市 上海市 北平市 青島市 天津市 重慶市 大連市 哈爾濱市 漢口市 廣州市 西安市 瀋陽市 臺北市 高雄市 省華中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華南 福建省 臺灣省 廣東省 廣西省 雲南省 貴州省 華北 河北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山西省 陝西省 甘肅省 塞北 寧夏省 綏遠省 察哈爾省 熱河省 東北 遼寧省 安東省 遼北省 吉林省 松江省 合江省 黑龍江省 嫩江省 興安省 西部 西康省 青海省 新疆省 特別行政區 海南特別行政區 地方 西藏地方 蒙古地方 大陸時期行政區劃 1949年直轄市 南京市 上海市 北平市 青島市 天津市 重慶市 大連市 哈爾濱市 漢口市 廣州市 西安市 瀋陽市 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西康省 福建省 臺灣省 廣東省 廣西省 雲南省 貴州省 河北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山西省 陝西省 甘肅省 寧夏省 青海省 綏遠省 察哈爾省 熱河省 遼寧省 安東省 遼北省 吉林省 松江省 合江省 黑龍江省 嫩江省 興安省 新疆省 特別行政區 海南特別行政區 地方 西藏地方 蒙古地方  1933年(院轄)市 南京市 北平市 青島市 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西康省 福建省 廣東省 廣西省 雲南省 貴州省 河北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山西省 陝西省 甘肅省 寧夏省 青海省 綏遠省 察哈爾省 熱河省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新疆省 行政區 威海衛行政區 地方 西藏地方 蒙古地方  1927年省 直隶省 奉天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山西省 江蘇省 安徽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陝西省 甘肅省 新疆省 四川省 廣東省 廣西省 雲南省 貴州省 特別區 川邊特別區 綏遠特別區 察哈尔特别区 热河特别区 東省特別區 地方 京兆地方 青海地方 西藏地方 蒙古地方 商埠 淞滬商埠 胶澳商埠  1914年省 直隶省 奉天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山西省 江蘇省 安徽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陝西省 甘肅省 新疆省 四川省 廣東省 廣西省 雲南省 貴州省 特別區 川邊特別區 綏遠特別區 察哈尔特别区 热河特别区 地方 京兆地方 青海地方 西藏地方 蒙古地方 區域 阿爾泰區域 塔爾巴哈臺區域 註1:在國府遷臺後,自1949年(民國38年)12月起成為中央政府所在地註2:自1999年(民國88年)起虛級化,不再具有地方自治團體地位註3: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自2005年(民國94年)起停止適用 區劃索引:單位:省級(史)>縣級:北|高|新北|中|南|桃|宜|竹(縣)|苗|彰|投|雲|嘉(縣)|屏|東|花|澎|金|馬|基|竹(市)|嘉(市) 查论编臺灣各時期最高行政區劃及最高政府機構  荷西時期 福爾摩莎 荷蘭東印度公司 艾爾摩莎 西班牙帝國 明鄭時期 東都明京(承天府) 東寧  清治時期 臺廈道(臺灣府)→臺灣道→福建臺灣省  臺灣民主國臺灣民主國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 中華民國時期 臺灣省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政府(自1998年起已虛級化)) 中華民國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1949年-1950年) 中華民國政府 查论编亚洲各国家和地區行政区划聯合國會員國 阿富汗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國 不丹 文莱 柬埔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賽普勒斯 埃及 格鲁吉亚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約旦 哈萨克斯坦 朝鲜 韩国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 寮國 黎巴嫩 马来西亚 馬爾地夫 蒙古 缅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塔尔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斯坦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阿联酋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葉門 聯合國观察员 巴勒斯坦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茲 阿尔察赫 中華民國(臺灣) 北賽普勒斯 南奥塞梯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英属印度洋领地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香港 澳门 查论编臺灣主题历史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考古遺址 荷治時期 西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牡丹社事件 日治時期 自治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首個政黨 首次選舉 戰後時期 二二八事件 戒嚴 國府遷臺 白色恐怖 臺灣奇蹟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修憲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首次政黨輪替 對外關係史亞太 中國大陸 兩岸三通 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 福建 香港 澳門 日本 琉球 韓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歐美 英國 西班牙 荷蘭 法國 德國 瑞典 俄羅斯 美國 巴西 地理 城市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海岸 火山 百岳 山峰 河流 湖泊 瀑布 濕地 地質 斷層 溫泉 特有種/保育物種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政治內部 政府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總統府 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 憲法 民主化 選舉 審查制度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安局 法律 警政署 國籍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空軍 海軍 陸軍 資通電軍 憲兵 後備兵 兵役 政黨 外部 外交 統獨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是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一邊一國 兩個中國 兩國論 特殊非兩國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 議題 中華意識/台灣主體意識 臺灣意識論戰 去中國化/去臺灣化 台灣本土化運動 中國史觀/臺灣島史觀 台灣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 中国统一 台灣獨立運動 白色恐怖 南北差距 轉型正義 不當黨產 軍公教爭議 年金改革 经济 銀行 中央銀行 新臺幣(貨幣) 統一發票 經濟史 美援 十大建設 十二項建設 六年國建 亞太營運中心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台灣農業 土地改革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科技 科學園區 半導體產業 能源 電力 礦業 都會區 證交所 期交所 櫃買中心 集保結算所 臺灣ETF TAIEX 交通 公路 汽車客運 鐵路運輸 台鐵 高鐵 捷運系統 飛航 民航相關事業列表 航空公司列表 港口 漁港 社会概觀 台灣社會學會 公衆假期與國定假日 文化輸出 臺灣書院 國際排名 人權 LGBT 社會運動 台灣之最 台灣之光 文化 文化史 次文化 飲食 小吃 夜市 茶文化 公益彩券 電影(電影列表) 戲劇 布袋戲 歌仔戲 梨園戲 客家大戲 電視劇(列表) 音樂 流行文化 語言 文學 文學史 建築 列表 攝影 觀光景點 台灣八景 哲學 人口 臺灣人 族群 原住民 漢族 本省人 外省人 閩南人 客家人 臺灣新住民 在臺外國人 省籍情結 國語政策 日本情結 倭寇 皇民化運動 國語家庭 灣生 去日本化 族群械鬥 原漢衝突 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 海外臺灣人 日本籍 越南籍 美國籍 加拿大籍 澳大利亞籍 媒體 媒體史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新聞記者協會 電視 電台 報業 報業史 雜誌 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 電玩 雜誌及期刊 地下電台 兩報三台 老三台 南臺灣三大報 媒體操縱 黨政軍退出媒體 乱象 財團化 統派 泛藍 親中 獨派 親綠 三民自 醫療 十大死因 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福利部 全民健保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醫療機構 醫學中心 教育 教育史 發明與發現 體育 學術期刊 文獻資料庫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政大機構典藏 華藝學術資料庫(英语:Airiti) 國家檔案館 環境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垃圾焚化爐 分类 主题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行政區劃&oldid=70411516” 分类:​臺灣行政區劃中華民國各省行政區劃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被半保护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বাংলাEnglish客家語/Hak-kâ-ngî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etuviųBahasaMelayuPolskiРусскийSvenskaไทยTürkçe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