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世代?不評判只陪伴,青少年成長困境與心理健康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事實上,生命本無貴賤,青少年自殺議題不僅限於頂大,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資料顯示,近年來「自殺」高居15到24歲青少年族群死因第二名。

而台灣青少年又面臨 ... 心理健康 玻璃世代?不評判只陪伴,青少年成長困境與心理健康 作者 許伯崧 2021-01-23 當代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與過去大不相同,面對節奏更快、競爭益發激烈、各類訊息更無孔不入的世界,未來的不確定感比起過往更加劇烈,但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還是不獲重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想死的人才不會講出來?」去年11月,台灣多所大學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其中一起發生於台大校園的輕生案,更引起社會對「頂大」高壓的競爭環境與學生之心理健康關注。

事實上,生命本無貴賤,青少年自殺議題不僅限於頂大,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資料顯示,近年來「自殺」高居15到24歲青少年族群死因第二名。

而台灣青少年又面臨了哪些求學、人際與家庭問題? 心理科普作家曾麗心引用自殺防治中心的統計數據指出,2017至2019年間,台灣自殺人數粗死亡率是持平的,只有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呈現成長趨勢,2018至2019的成長幅度更來到28.6%。

而從健保統計資料中也得以看見端倪,2017至2019年間,精神科的青少年門診與住院人數,從13.6萬人上升到16萬,這些數據呈現出當代青少年所面臨的挑戰更為險峻。

「不止台灣,包含美國、日本、韓國與多數國家都面臨同樣的狀況」,曾麗心表示,有觀點認為,青少年自殺現象的普遍化與網路的發達有關。

在訊息快速且大量傳播下,青少年重度依賴社群媒體,在媒介生活中彼此模仿、競逐與比較。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這句人們常用以調侃自己的話,在如今網路虛擬生活侵蝕至現實生活後,成為如此刺眼的預言。

現在的年輕人比較玻璃心? 當代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與過去大不相同,面對節奏更快、競爭益發激烈、各類訊息更無孔不入,同時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比起過往更加劇烈。

資訊社會以摧枯拉朽之勢讓社會、文化與經濟歷經天翻地覆,但我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卻也不甚在意。

曾麗心補充,即便我們從數據上看到青少年就診精神科的比例增長,但另方面或也代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正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看精神科就是不好」的刻板印象逐漸去汙名化。

她舉例,現在有較多的學齡兒童被診斷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在過去大多以「調皮啦」「不乖啦」結案,她認為隨著精神疾病與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風氣漸長,有越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被提前辨識出,因而能越早接受治療。

曾麗心觀察到,面對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有部分意見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很難用,「草莓族」或「玻璃心」成了如影隨形的標籤。

她提醒,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困境,或許在父執輩一代只要認真唸書就可以上大學、拿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在這個時代,會唸書不代表就會有好的工作」,反而青少年常感「我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用」「我努力了,但不知道為何努力」。

曾麗心表示,對年輕人來說,未來的自己如何安身立命,是個越來越難回答的問題,她認為這並非「年輕人就是抗壓性不足」的問題,而在人們輕易地貼上標籤前,我們更應多去認識理解青少年的壓力面向與其處境。

頂大學生未必光鮮亮麗 以頂大學生為例,曾麗心指出,多數頂大的學生從小順著父母為其設定的「彈道」發展,而在高壓力的校園環境下競爭廝殺,導致這些學生高敏感與高焦慮。

甚至,他們不僅為了回應自己的焦慮,更需回應來自家庭、家族的期待。

曾麗心觀察,有些家族甚至將其榮耀與否綁在會讀書的家族成員身上,「你的成功就是家族的成功」,反之亦然。

試想,一名青少年若在成長階段便需扛下「整個家族的成功與失敗」,為了回應這樣的期待而不斷壓榨自己的話,那麼「讀書到底為了什麼、為了誰」的困惑,將成為不斷增生的裂痕,直到自己也被裂解。

有些一路念第一志願學生,原以為自己很會唸書,但進入頂大後才發現,會唸書在頂大只是入門款,來自各校的同學們會讀書又會玩,原本從小到大要你「把書念好」就好的期待,進大學後發現「把書念好」的結果就是「只會唸書」。

曾麗心以「大魚小池效應」說明,當有兩名學生一名放在平均分數低於他能力的班級,另一名安排在平均分數高於他能力的班級,會發現,在平均分數低於自己的班級上,學生的學業表現呈現正面成長。

曾麗心解釋,這是由於當一名學生的成績表現比起同儕更為優秀時,就像小池裡的大魚,自信心爆棚、對自我的認識也更為正向,整體表現會顯著提升。

反之亦然。

當另個能力一樣的孩子卻被安排在學習表現優於他的班上,他會自感自己不如人、怎樣也比不上同學,導致自我認同低落、整體表現將更下探。

然而,當小池裡的大魚進入另個更大的池子後,曾麗心表示這些原先表現優異的學生會覺得自己「弱弱的」,衍生原來自己也不怎樣、我就爛,甚至撐不下去的負面念頭。

她提醒,即便出校園進社會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面對永遠都有人比你強,你該如何適應或自我調整,就成為必須正視的嚴肅課題。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這些是人們窮盡一生試圖回答的提問,但當青少年不知為何讀書時,常見的說法就是「我是為你好」「讀書才能賺錢」,或是「不用問這麼多,以後你就會感謝我了」。

但曾麗心建議,當孩子真正在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歷程時,我們該做的不是以教條的制式回應「封閉」它,因為當這些困惑危及心理健康後,就已經來不及了。

而一旦來不及,一條年輕的生命墜地後,卻又有聲音質疑「為什麼身邊的人都沒發現」,或是當當事人釋放出一些「訊息」時,又反遭揶揄「想死的話就會去死了啦」「無病呻吟啦,討拍而已啦」。

面對這樣進退失據的尷尬處境,曾麗心分析,這意味著台灣社會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遠遠不足,也因為認識不足而無法偵測,進而導致憾事發生時才來檢討為何漏接。

被封閉的情緒,潰堤就來不及了 曾麗心說明,目前台灣在心理教育與情感教育上有所欠缺,孩子無法認識到情緒的樣態與表達方式,甚至在表達負面情緒時,又往往遭喝叱「不准哭!不可以生氣!」她認為,在情緒教育上沒有完整的認識,表達上又以封閉禁止的方式以待,「不教、不練習,卻要孩子長大後就要懂得自我情緒管理」,曾麗心說就像在人溺水時才教他如何游泳,自然於事無補。

除此,正因為缺乏對情緒的認識與練習,導致對於憂鬱症難以辨識出,一旦憾事發生身旁的人才大感震驚「怎麼會這樣」。

曾麗心提醒,事實上鬱症患者在採取實際行動前多會釋放出相關訊號,例如感嘆「沒有我你們會更輕鬆吧」,或是莫名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得很整齊、分贈自己的東西給親友,又或是交代「後事」如「記得幫我的盆栽澆水」「記得幫我餵貓」,像這樣的訊號出現時,我們該提高警覺,而非以「無病呻吟」「文青病」輕描淡寫帶過。

然而,所謂的多愁善感與釋放輕生訊息,其界線又該如何有效辨識?曾麗心坦言確實在現實生活的操作上並不容易,尤其在社群媒體成為我們生活的時代,線上的虛擬交往時間多過現實的互動時,面對這些「訊號」,旁人難以認識到這是輕生的前兆,又或是他在經營所謂的社群媒體形象。

她建議,理想作法還是透過現實的「面對面」去察覺他的真實反應,而有機會每天碰面的家人或同學等,可以提高警戒並分辨這些負面念頭是否為一時的憂鬱「情緒」(mood)。

曾麗心表示,憂鬱症會讓患者注意力下降、精神渙散、反應遲緩,對事情失去任何感覺,如過去愛打的電動、愛看的漫畫絲毫提不起興趣,甚至透露出自殺方案時,身邊友人就應加以戒備。

曾麗心補充,除了身邊的友人可以多留意當事人所釋放的言語與動作所隱含訊息,「病識感」的建立對當事人來說也不可輕忽。

那該怎麼知道自己生病了?曾麗心表示,除了當事人自己的覺察外,來自身邊人的感受回饋也是重要指標。

她說明,一旦當事人自己沒有覺察,但你身邊的親友開始反應你的「不尋常」之處,如健忘、注意力渙散、或是精神委靡時,你就必須提高自覺。

而若是自己有警覺,也可以上網搜尋資訊瞭解,但千萬不要自行診斷,而是搜尋資訊後迅速就診。

此外,她也提醒,在社群媒體高度發達時代,若陷入憂鬱並不建議上網「討拍」,因為你不知道是誰會看到貼文、不清楚他們會怎樣評價你,一旦你得不到安慰反陷於被質疑「想紅」「創作文」,甚至遭譏「要死就去死」,面對這樣因不瞭解而來得嘲諷,反而會更加劇負面情緒。

最後,曾麗心建議,陪伴憂鬱症患者如果不知道該說什麼,「就什麼也不說」、陪伴即可,聽他說但不要追問為什麼、為什麼會得憂鬱症、為什麼是你,這不是好奇的時刻。

另外,也不要輕易給予評判與說教,評判令人否認自己、質疑自己是否做錯什麼,說教又淪上對下的階級指導,「但他們此時最需要的,只是陪伴。

」 (本文授權轉載自「鳴人堂」。

) 延伸閱讀: 如何接住將殞落的生命?談自殺防治、心理防護網與心理健康急救 致在期望裡迷失的「高材生」:示弱、求助都是繼續戰鬥的方法 疫情考驗人心:拉開「社交距離」時,如何保持心理連結? 《我們與惡的距離》:被留下來的我們,一切好嗎? 無照諮商有什麼問題?「註冊組長」之亂後,心理師專業不容模糊 瀏覽次數:2616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自殺烏雲下,如何幫助大學生看見陽光燦爛的自己? 【投書】除了成績,我還有什麼?「頂大魔咒」背後的掙扎與成長 別再說「會過去的」!陪伴悲痛欲絕的人,就化身為一對傾聽的耳朵吧 延伸閱讀 關鍵字: 頂大 憂鬱症 資優生 心理健康 情緒 鳴人堂 鳴人堂 時事之所以成為議題,在於歷史的問題始終未解。

在《鳴人堂》,我們提供公共事務的觀點性思考,從時事評論出發,深入歷史與文化性的結構暗角。

期許能夠在文化多元、立場紛呈的台灣社會,搭起一座促進公共對話的橋樑。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鳴人堂 鳴人堂 時事之所以成為議題,在於歷史的問題始終未解。

在《鳴人堂》,我們提供公共事務的觀點性思考,從時事評論出發,深入歷史與文化性的結構暗角。

期許能夠在文化多元、立場紛呈的台灣社會,搭起一座促進公共對話的橋樑。

熱門文章 1 異鄉人的台北人圖鑑 2 【投書】承認自己「沒那麼好」:讀北一女讓我學會的四件事 3 費德勒退役震撼網壇!三個選擇讓他超越偉大,延續生涯影響力 4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5 【投書】「媽媽,我上大學要iPad才能讀書!」大學校園中的「數位落差」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